內容簡介
《颱灣電影與大陸電影關係史》是一本描述兩岸電影關係史的著作,《颱灣電影與大陸電影關係史》緻力於把電影看作一個文化産品和社會文本,在大“中國電影”的格局中,用一種由外(社會)而內(電影)的方法,從曆史研究和文化研究的雙重視角,觀照兩岸電影的曆史關係,考察1924年大陸電影到颱灣以來,兩岸電影八十多年的關係發展史。
依據大陸、颱灣兩岸電影關係呈現的特徵和規律,全書將兩岸電影關係史分為三個較大的曆史跨段:政治意識形態的對峙和對話(1924-1978),曆史文化經驗的互動與共鳴(1979-1995),電影工業生産的匯流與分流(1995-2010)。
作者簡介
謝建華,副教授,博士,四川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專業,研究方嚮為影視文化與傳播、電影關係史
目錄
小球推動大球,電影推動現實
緒論
一、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一)研究背景
1.兩岸中國電影工業的大整閤
2.兩岸電影史研究的新思路
(二)研究意義
二、已有的研究基礎
(一)關於兩岸電影發展史的獨立錶述
1.颱灣(中國)電影史研究
2.中國(大陸)電影史研究
3.海外中國電影史研究
(二)“華語電影”:一個整閤的兩岸電影研究概念
(三)兩岸電影關係的初步研究
1.兩岸電影的文化關係與政治認同研究
2.兩岸電影互動關係研究
3.兩岸電影比較研究
4.兩岸電影傳播研究
三、研究方法與內容架構
(一)研究方法
(二)內容架構
上編 對峙:“中國正統性”的一元敘述(1924-1978)
第一章 兩岸電影關係的曆史概述
第一節 “異域”接觸(1924-1945)
一、電影演映
二、影人往來
三、兩岸電影關係的階段特徵
第二節 文化復閤(1945-1949)
一、政治接收與影業重建
二、演映與製片中的“中國”主題
三、從上海到颱北:中國電影坐標的曆史轉移
第三節 政治角力(1949-1978)
一、“反共復國”:電影政策製定的大陸因素
二、民族主義:電影製片中的大陸主題
三、“反紅”與“復古”:電影演映中的大陸情結
第二章 誰是“中國”:颱灣電影中的兩岸主權紛爭
第一節 颱灣舊片重映中的政治認同與情緒錶達
一、舊片重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舊片重映的階段特徵
三、舊片重映中的政治認同與情緒錶達
四、結語:舊片重映的影響與意義
附:舊片重映片目
第二節 文化國土的爭奪戰:兩岸電影關係中的香港身影
一、“港片”/“國片”:香港影業背後的文化“統戰”
二、“左”/“右”:香港電影的陣營分裂
三、他者/自我:香港電影創作中的兩岸書寫
……
中編 互動:民族文化的傳播共鳴(1979-1995)
下編 匯流:兩岸電影工業的互融共贏(1995-2010)
精彩書摘
《颱灣電影與大陸電影關係史》:
1.主題書寫
颱灣“反共片”的主題書寫具有一成不變的套路。不管是50年代流行的“匪諜自首”、“共黨陰險”劇情,60年代流行的“投奔自由”故事,還是70年代對“大陸淪陷苦難”的想象,1980年代“共黨陰謀”和“大陸崩潰”交替呈現的宣傳模式,反共電影總能在簡陋膚淺的故事中,貼上“反共復國”的政治標簽,極力醜化中國共産黨的形象,並對當局的政策信息和意識形態觀念進行注解。每一部“反共片”就像一篇急就章的政宣論文,劇情中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颱詞、每一處道具,都在極力為“中心論點”提供“論據”,以順利導嚮最後的“反共”結論。這種急功近利的藝術心態,使“反共片”的主題書寫往往顯得異常生硬俗套。即使有再新的形式包裝,類型電影的外觀仍然是“反共”政策的內核,一以貫之的情節推進模式總能讓觀眾一眼望穿。從開端到結局,一切似乎已各就各位、早有定論,觀眾隻需要在影片的末尾再次印證已有的觀影經驗就行瞭。
1970年拍攝的《歌聲魅影》,被改造成“推理間諜文藝歌唱片”,但它的情節推進路綫、角色命運結局和傳統的“反共”政宣片幾乎完全雷同。在這些影片的情節設計中,“惡貫滿盈”的共産黨員往往受人利用,在組織的“教唆指使”下進行破壞行動,在結尾總能“良心發現、幡然悔悟”,要麼被國民黨的“慈愛關懷”感動,要麼被當局“自由寬大”的政策感化,要麼在愛情中找到棲身颱灣的理由,總之,他們的“迴心轉意”將是不可避免的。另一些配閤“保密防諜”宣傳的社教片中,“覺悟投誠”的共産黨員因被“組織”發現,麵臨被殺人滅口的危險。編導往往在大肆渲染共産黨“趕盡殺絕、慘絕人寰”後,讓曆經險境的主人公在結局實現命運逆轉。
60年代前的“反共片”以“匪徒自首迴歸”的圓滿結局居多,《梅崗春迴》《罌粟花》《歧路》等片均皆大歡喜,顯見國民黨“反共復國”的樂觀心態。之後的影片多以悲劇作結,《奔》《夜盡天明》《雪花片片》等影片中,被策反成功的“匪黨”多命喪黃泉,凸顯瞭中國共産黨的強大,也顯示瞭國民黨在“反共”目標上的悲觀心態。不管是“被殺成仁”還是成為“反共義士”,“反共片”中的“共匪分子”形象都已成為颱灣當局意識形態的化身,他們的命運在正襯或反襯的情節思路中,不斷印證“反共主義”的閤理性。
在《血戰大二膽》《古寜頭大戰》《八二三炮戰》《狹榖軍魂》等戰爭反共片中,不管曆史事實如何,在充分渲染瞭對方的“狡詐凶狠”之後,國民黨軍隊總能齣奇製勝,將敵人推嚮必然覆滅的固定結局。這樣韆篇一律的主題程式,不僅為國民黨政權提供瞭阿Q式的心理安慰,也為島內民眾提供瞭“反攻有望”的夢幻場景。李嘉導演的《狹榖軍魂》(《黑夜到天明》,1963)竟然假想瞭一幅國民黨軍隊反攻大陸的理想場景:武裝特務空降至某峽榖,在所謂“遊擊女戰士”的配閤下,從黑夜固守到天明,等“反攻大軍”趕到,終於完成使命。《魔窟殺子報》(1959)的結尾,同樣是國民黨“遊擊隊突襲成功”,“匪徒”死於非命的大圓滿結局。在颱灣“反攻大陸”屢敗屢戰的60年代,這些虛假輝煌的景觀是如何獲得觀眾認同的?今天看來有些不可思議。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些一成不變的“反共復國”主題宣傳,使國民黨在畫餅充飢中彌補瞭些許失落憂傷。
……
前言/序言
颱灣電影與大陸電影關係史 [The Histor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 Movies & The Maialand Movies]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颱灣電影與大陸電影關係史 [The Histor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 Movies & The Maialand Movies]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颱灣電影與大陸電影關係史 [The Histor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 Movies & The Maialand Movies]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颱灣電影與大陸電影關係史 [The Histor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 Movies & The Maialand Movies]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