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微经典》编委会 编
图书标签:
  • 中医药
  • 本草学
  • 药物学
  • 古代医学
  • 博物学
  • 李时珍
  • 明代
  • 医学史
  • 传统文化
  • 药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4488382
版次:1
商品编码:1172902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微经典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6-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19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578年,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以毕生精力亲身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历时三十余年,终于编撰完成了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是中国古代本草养生书籍的典范。在书中,李时珍遵循《内经》要旨,阐发歧黄养生之精微,兼收百家长寿之奥秘,将有关养生、延年、益寿的医理及方药汇总,为我国的保健医学、老年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本草纲目》自问世以来,长期深刻地影响着国人的生活,它不仅是医家必修的圣典,还是普通大众日常养生保健的“圣经”,已成为中国人不可不读的古代养生典籍之一。

内容简介

  《本草纲目》原著篇幅宏大、资料广博,阅其全貌非常困难。且因受时代所限,有些内容难免与现代科学不符,甚至含有迷信色彩。如何才能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领略到内蕴丰富的中医文化,并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本草资源养生、疗疾呢?本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在原著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对其进行精编整理,只选取了适合现代人养生保健且普通易得的食材及其药方,并配有相关图片,力求在将原汁原味的《本草纲日》呈现给读者之余,能让读者真正汲取到其中的养生精华,获得延年益寿的智慧!

目录

序例
五味宜忌
相反诸药
服药食忌
妊娠禁忌
饮食禁忌
草部
黄耆(黄芪)
人参
当归
何首乌
谷部
胡麻
小麦

薏苡
大豆
赤小豆
绿豆
菜部


菘(白菜)
莱菔(萝卜)
生姜
干姜
胡萝卜
马齿苋
莴苣
蕺(鱼腥草)

薯 蓣(山药)
百合

冬瓜
胡瓜(黄瓜)
丝瓜
苦瓜
果部





木瓜
山楂
柹(柿)


枇杷
杨梅
胡桃(核桃)

荔枝
龙眼
橄榄
五敛子(阳桃)
槟榔
秦椒(花椒)
西瓜
莲藕
芡实
木部


枸杞、地骨皮
虫部
蜂蜜

鳞部
鲤鱼
鲫鱼
鳜鱼
鳝鱼
介部
水龟

牡蛎

田螺
禽部



兽部




精彩书摘

  序列
  五味宜忌
  岐伯曰:木生酸,火生苦,土生甘,金生辛,水生咸。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味各有所利,四时五脏,病随所宜也。又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骨气以精,长有天命。又曰: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二气常存。(春食凉,夏食寒,以养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阴。)
  五欲
  肝欲酸,心欲苦,脾欲甘,肺欲辛,肾欲咸,此五味合五脏之气也。
  五宜
  青色宜酸,肝病宜食麻、犬、李、韭。赤色宜苦,心病宜食麦、羊、杏、薤。黄色宜甘,脾病宜食粳、牛、枣、葵。白色宜辛,肺病宜食黄黍、鸡、桃、葱。黑色宜咸,肾病宜食大豆、黄豆、猪、栗、藿。
  五禁
  肝病禁辛,宜食甘:粳、牛、枣、葵。心病禁咸,宜食酸:麻、犬、李、韭。脾病禁酸,宜食咸:大豆、豕、栗、藿。肺病禁苦,宜食甘:麦、羊、杏、薤。肾病禁甘,宜食辛:黄黍、鸡、桃、葱。〔思邈曰〕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夏宜省苦增辛以养肺,秋宜省辛增酸以养肝,冬宜省咸增苦以养心,四季宜省甘增咸以养肾。〔时珍曰〕五欲者,五味入胃,喜归本脏,有余之病,宜本味通之。五禁者,五脏不足之病,畏其所胜,而宜其所不胜也。
  五走
  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多食令人癃。酸气涩收,胞得酸而缩卷,故水道不通也。苦走骨,骨病毋多食苦,多食令人变呕。苦入下脘,三焦皆闭,故变呕也。甘走肉,肉病毋多食甘,多食令人悗心。甘气柔润,胃柔则缓,缓则虫动,故悗心也。辛走气,气病毋多食辛,多食令人洞心。辛走上焦,与气俱行,久留心下,故洞心也。咸走血,血病毋多食咸,多食令人渴。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汁注之,故咽路焦而舌本干。《九针论》作咸走骨,骨病毋多食咸。苦走血,血病毋多食苦。
  五伤
  酸伤筋,辛胜酸。苦伤气,咸胜苦。甘伤肉,酸胜甘。辛伤皮毛,苦胜辛。咸伤血,甘胜咸。
  五过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肉胝而唇揭。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皮槁而毛拔。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平,骨痛而发落。味过于辛,筋脉沮绝,精神乃失,筋急而爪枯。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脉凝涩而变色。〔时珍曰〕五走五伤者,本脏之味自伤也,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也。五过者,本脏之味伐其所胜也,即脏气偏胜也。
  相反诸药
  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大戟,反芫花、海藻。
  乌头,反贝母、栝楼、半夏、白敛、白及。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狸肉。
  河豚,反煤炲、荆芥、防风、菊花、桔梗、甘草、乌头、附子。
  蜜,反生葱。
  柿,反蟹。
  服药食忌
  甘草,忌猪肉、菘菜、海菜。
  黄连、胡黄连,忌猪肉、冷水。
  苍耳,忌猪肉、马肉、米泔。
  桔梗、乌梅,忌猪肉。
  仙茅,忌牛肉、牛乳。
  半夏、菖蒲,忌羊肉、羊血、饴糖。
  牛膝,忌牛肉。
  阳起石、云母、钟乳、硇砂、礜石,并忌羊血。商陆,忌犬肉。
  丹砂、空青、轻粉,并忌一切血。
  吴茱萸,忌猪心、猪肉。
  地黄、何首乌,忌一切血、葱、蒜、萝卜。
  补骨脂,忌诸血、芸薹。
  细辛、藜芦,忌狸肉、生菜。
  荆芥,忌驴肉。反河豚、一切无鳞鱼、蟹。
  紫苏、天门冬、丹砂、龙骨,忌鲤鱼。
  巴豆,忌野猪肉、菰笋、芦笋、酱、豉、冷水。
  苍术、白术,忌雀肉、青鱼、菘菜、桃、李。
  薄荷,忌鳖肉。
  麦门冬,忌鲫鱼。
  常山,忌生葱、生菜。
  附子、乌头、天雄,忌豉汁、稷米。
  牡丹,忌蒜、胡荽。
  厚朴、蓖麻,忌炒豆。
  鳖甲,忌苋菜。
  威灵仙、土茯苓,忌面汤、茶。
  当归,忌湿面。
  丹参、茯苓、茯神,忌醋及一切酸。
  凡服药,不可杂食肥猪犬肉、油腻羹鲙、腥臊陈臭诸物。
  凡服药,不可多食生蒜、胡荽、生葱、诸果、诸滑滞之物。
  ……

前言/序言


《草木集》 序言 世间万物,自有其道。草木一脉,更是承载着大地深沉的脉络与生生不息的顽强。自古以来,先贤们便以敏锐的观察与不懈的钻研,探索草木之奥秘,将其药性、功用与生长之道,镌刻于竹简、载于卷帙,成为滋养人类身心、护佑众生健康的宝贵财富。然而,岁月流转,世事变迁,许多珍贵的知识也随之湮没,或散落在民间,或淹没于故纸堆中。 余自幼生于山野,长于药圃,亲近草木,耳濡目染。童年之时,便已能辨识寻常草药,并知晓其大致的用途。成年之后,更是将此生热爱倾注于草木的研究。遍访名山大川,跋涉于崇山峻岭,穿梭于林间溪畔,只为寻觅那些被遗忘的、不为人知的草木精华。夜以继日,披览古籍,搜集零散的民间药方,与老郎中、采药人促膝长谈,将他们口传心授的经验,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 《草木集》的编纂,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力所能成。此书之成,得益于无数先贤的启示,更凝聚了无数草木爱好者的辛勤劳动。它是我多年来致力于搜集、整理、考证草木知识的结晶,旨在将那些分散的、零散的、甚至濒临失传的草木智慧,系统地呈现于世,为后之学者提供一个更为全面、更为详实的参考。 本书内容,力求详尽,不拘泥于一家之言。所收录之草木,涵盖甚广,既有历代本草著作中详述者,亦有民间流传甚广而鲜有记载者。对于每一种草木,都力求从其形态特征、生长环境、采集炮制、药性功用、临床应用、配伍禁忌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同时,亦兼顾草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用、观赏、养生等方面,力求使本书内容更为丰富,用途更为广泛。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阐述草木的功用之时,我尽量追溯其药理机制,或引证古籍论述,或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力求深入浅出,使读者不仅知其然,更能明其所以然。在采集炮制方面,亦详细说明其方法与要点,强调“药材虽好,炮制失当,亦难发挥其效”,力求为读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导。 编纂此书,并非为了追求名利,更非为了标榜个人学识。我深知,草木之道,博大精深,穷尽一生亦难以尽窥其奥。此书不过是冰山一角,尚有诸多不足之处,诚望各位方家、同道不吝赐教,斧正补阙。 愿《草木集》能成为一座沟通古今、连接自然与人类的桥梁,为传承和发扬中华医药文化,为守护人类健康,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第一卷:山野奇珍 山野之间,隐藏着无数珍贵的草木,它们汲取天地精华,孕育着奇特的药效。本卷将系统介绍那些生长于山野之中,具有独特药用价值的草木。 一、灵芝(Ganoderma lucidum) 形态特征: 灵芝,又称神芝、仙草,是一种大型真菌。其子实体通常呈伞形,有柄,菌盖扁平或扁圆形,表面光滑或有环纹,颜色多样,从鲜红、橙黄到紫黑不等,质地坚硬。菌盖下方有许多细小的菌孔,呈白色或淡褐色。 生长环境: 主要寄生于阔叶树的枯木或树桩上,多生于阴暗潮湿的山林中。其生长对环境要求极高,需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充足的养分。 采集与炮制: 采摘时需在灵芝完全成熟,孢子散发之际。采下后,去净泥土,晒干或烘干。常切片入药,也可用于浸酒、炖汤。不同的炮制方法会影响其药效,例如,干燥烘干有利于保存其活性成分,而炖煮则能更好地释放其药性。 药性功用: 味甘,性平。归心、肺、肝、肾经。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滋补强壮、延缓衰老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灵芝富含多糖、三萜类等活性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降血脂、保肝解毒、调节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健忘: 灵芝能养心安神,常与酸枣仁、远志等配伍,治疗失眠多梦、心悸易惊。 用于久咳虚喘: 灵芝能补益肺气,止咳平喘,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引起的咳嗽气喘。 用于病后体虚、精力不足: 灵芝有很好的滋补强壮作用,能改善身体虚弱、乏力等症状,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用于辅助抗肿瘤治疗: 灵芝的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被认为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作为癌症患者的辅助治疗药物。 用于调节血压、血糖: 灵芝有助于调节心血管系统功能,对高血压、高血脂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同时,它也能帮助调节血糖水平。 配伍禁忌: 孕妇慎服。服用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 二、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形态特征: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实。果实为浆果,圆形,成熟时呈红色,味酸、甘、辛、苦、咸,五味俱全,故得名。 生长环境: 多生长于山坡林缘或灌木丛中,喜温暖湿润的气候。 采集与炮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烘干。常用规格有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药效略有差异。入药时,可生用,也可炒用,炒用可减缓刺激性。 药性功用: 酸、甘,温。归肺、肾、肝、脾、心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敛肺止咳等功效。是著名的“安神五味子”之一。 临床应用: 用于久咳虚喘、气短: 五味子能敛肺止咳,常与麻黄、甘草等配伍,治疗肺虚久咳、气喘。 用于津伤口渴、汗多: 五味子能益气生津,敛汗止渴,适用于体虚、病后津液亏损、多汗等症。 用于心肾不交、失眠多梦: 五味子能补肾宁心,缓解心神不宁、失眠、健忘等症状,常与生地、麦冬等配伍。 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 五味子能滋补肝肾,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耳鸣。 用于增强记忆力、提高工作效率: 五味子能益气明目,对提高大脑功能、改善记忆力有一定作用。 配伍禁忌: 凡表邪实热,咳嗽痧胀,气病郁结,皆不可服。 三、人参(Panax ginseng) 形态特征: 人参,素有“百草之王”的美誉。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主根肥厚,呈圆柱形或圆锥形,习称“大胖子”。栽培人参多呈圆锥形,野山参则形态多样。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横纹和纵纹。 生长环境: 多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阴凉潮湿、土层深厚的阔叶林中。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 采集与炮制: 根部必须经过多年生长才能达到药用价值。采挖后,洗净泥土,经过蒸制、干燥等炮制过程,成为我们熟悉的红参、白参等。 药性功用: 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宁心益智。是为峻补的药材。 临床应用: 用于元气大伤、虚脱: 人参是唯一能大补元气、回阳固脱的药物,对休克、严重失血、剧烈呕吐等引起的元气虚脱有急救作用。 用于脾虚食少、肺虚喘咳: 人参能益气健脾,补肺益气,改善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气短乏力等症状。 用于心悸失眠、健忘: 人参能安神益智,缓解心神不宁、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 用于消渴、口干舌燥: 人参能生津止渴,对糖尿病等引起的口渴、津液不足有疗效。 用于增强免疫力、抗衰老: 人参被广泛认为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延缓衰老的作用。 配伍禁忌: 忌与藜芦同用。反藜芦。凡阴虚阳亢,血热之证,忌服。 第二卷:田园药韵 农家田园,寻常可见的草木,亦蕴含着不凡的药用价值。本卷将聚焦于那些生长在田野、农家,却鲜为人知,或被低估的草木。 一、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形态特征: 马齿苋,又名长寿菜、猪母菜,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分枝多,颜色紫红或淡绿色。叶互生,肉质,呈倒卵形,顶端微凹。花黄色,单生于枝顶。 生长环境: 常见于田边、路旁、菜园、山坡等处,适应性强,生命力顽固。 采集与炮制: 5-9月采收,晒干。可鲜用,也可晒干后入药。 药性功用: 酸、甘,寒。归大肠、小肠、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消肿止痛等功效。 临床应用: 用于热毒血痢、赤白痢: 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止痢的作用,对细菌性痢疾有一定疗效。 用于皮肤红肿、疔疮肿毒: 外用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外洗,能起到消肿止痛、解毒排脓的作用。 用于白带过多: 马齿苋能清热利湿,对湿热引起的白带异常有辅助治疗作用。 用于咽喉肿痛: 鲜马齿苋捣汁含服,或煎水漱口,可缓解咽喉疼痛。 用于高血压: 有研究表明,马齿苋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配伍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服。 二、车前草(Plantago asiatica) 形态特征: 车前草,又名车轮草、平地草,为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生,丛生,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具有明显的平行脉。花葶从叶丛中抽出,穗状花序。 生长环境: 普遍生长于路旁、田埂、山坡、草地等湿润的地方。 采集与炮制: 5-10月采收,晒干。以叶片完整、色绿者为佳。 药性功用: 甘,寒。归肝、肾、肺、小肠经。具有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等功效。 临床应用: 用于小便不利、水肿: 车前草有利尿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小便不通、尿少、水肿。 用于热淋、石淋: 车前草清热利湿,有助于排除尿道结石,缓解尿路感染。 用于泄泻: 渗湿止泻,对湿热引起的泄泻有疗效。 用于目赤肿痛、目翳: 车前草能明目,可用于治疗眼部红肿、视物不清。 用于咳嗽痰多: 祛痰止咳,对肺热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缓解作用。 配伍禁忌: 虚寒滑精者禁服。 第三卷:草木养生 草木不仅能疗疾,更能滋养身心,颐养生命。本卷将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具有养生保健功效的草木,以及它们在食疗、饮用、日常保健中的应用。 一、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形态特征: 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品种繁多,花色各异,有黄、白、红、紫等。花头扁圆形,有舌状花和管状花。 生长环境: 喜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适应性强。 采集与炮制: 秋季花朵盛开时采摘,晒干或烘干。以花朵完整、色泽鲜亮者为佳。 药性功用: 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凉解毒等功效。 养生应用: 菊花茶(清肝明目): 取干菊花适量,用开水冲泡,可加冰糖或蜂蜜。常饮能疏散风热,缓解眼干、眼涩、视物模糊等症状,对长时间使用电脑者尤为适宜。 菊花粥(疏风散热): 用菊花与粳米共煮成粥。适用于风热感冒初期,症见发热、头痛、咽干等。 菊花枕(清神安眠): 将晒干的菊花填充枕芯,具有疏风散热、清神安眠的功效。 菊花酒(疏风活血): 将菊花与酒共浸,可用于治疗风热头痛、眩晕。 配伍禁忌: 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饮,以免引起腹泻。 二、枸杞子(Lycium chinense) 形态特征: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实。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表面橙红色或暗红色,有细皱纹,略有甜味。 生长环境: 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盐碱,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 采集与炮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烘干。 药性功用: 甘,平。归肝、肾、肺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等功效。 养生应用: 枸杞泡水(滋补肝肾): 每日取10-15克枸杞子,用开水冲泡。长期饮用可滋补肝肾,改善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 枸杞炖汤(益精明目): 将枸杞子与鸡肉、猪肉等一同炖煮,能起到很好的滋补作用,尤其对眼疾有益。 枸杞粥(补血养颜): 将枸杞子与大米、红枣等一同煮粥,可补血养颜,改善面色晦暗。 枸杞酒(补益精气): 将枸杞子与白酒一同浸泡,具有补肝肾、益精气的作用。 配伍禁忌: 身体有炎症、发热等情况时,不宜大量食用。 结语 草木之于人,如同大地之于生灵,是不可或缺的馈赠。从山野的奇珍到田园的常客,再到养生的佳品,它们以其独特的生命力,默默地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贡献着力量。《草木集》的编纂,只是一个开始,它希望能唤起更多人对草木的关注与热爱,鼓励大家去发现、去认识、去运用这些大自然赠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愿此书能成为你通往草木世界的指南,让你在忙碌的生活中,寻得一份宁静,一份健康,一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药草指南》的确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虽然内容非常专业,但我作为一个对养生保健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也能从中受益匪浅。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和不常见的药用植物,从它们的识别特征、生长环境,到其主要的药用价值和使用方法,都有非常详尽的说明。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关于植物炮制和配伍的章节,虽然我不会自己去实践,但了解这些知识,让我对传统医药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明白,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植物,都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书中的插图虽然不像艺术画那样精美,但非常清晰地展示了植物的形态,对于辨识植物非常有帮助。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一些建议,在家中种植了一些简单的药草,感觉生活也因此增添了不少乐趣,也更加关注身边的自然资源。

评分

我最近在读的这本《植物的秘密》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读物。它以一种科学而又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揭示了植物世界中许多令人惊叹的现象。书中对植物如何感知周围环境、如何进行交流、甚至如何“思考”的探讨,让我彻底颠覆了以往对植物的刻板印象。我特别着迷于关于植物之间信息传递的章节,那些看不见的信号,那些复杂的化学语言,都让我对生命体之间的联系有了全新的理解。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流畅,虽然涉及复杂的科学原理,但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比喻,我却能轻松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介绍植物的知识,更是在引发我们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让我更加敬畏生命的多样性和智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方式都得到了拓展,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评分

这本《古方秘籍》最近占据了我大量的阅读时间,其内容之深邃,让我既感到震撼,又充满敬畏。书中记载的那些关于植物药性的论述,虽然语言古朴,但字字珠玑,蕴含着前人对自然界千万年的观察与智慧。我尤其着迷于书中对某些珍稀植物药效的阐述,那些在现代医学中鲜为人知的疗效,让我看到了传统智慧的独特价值。作者的叙述逻辑严谨,层层递进,将复杂的药理知识娓娓道来,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从中窥见门径。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充分展现了植物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神奇作用。虽然我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所有专业术语,但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智慧的大门,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厚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评分

最近读的这本《山野漫记》简直是我的精神食粮,每次翻开都能获得全新的感悟。作者以一种非常细腻和诗意的笔触,描绘了他游走于山林之间的所见所闻。我特别喜欢那些关于山间清晨薄雾弥漫,鸟鸣声此起彼伏的描写,读来让人心旷神怡,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和草木的清香。书中不乏对各种奇花异草的细致观察,它们在峭壁上顽强生长,在溪水边悄然绽放,每一种都带着独特的生命故事。作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最平凡的景物变得生动有趣,让我重新审视身边被忽略的美好。我尤其欣赏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贯穿了整本书,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也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山野的记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传递,让我学会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评分

这本《草木集》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我最近沉迷其中,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它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让我这个对自然界充满好奇的人大开眼界。书中对各种植物的描写,从它们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到它们在不同季节展现出的勃勃生机,都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我亲身置身于一片片绿意盎然的原野之中。特别是那些关于植物繁衍与进化的章节,逻辑严谨,解释清晰,让我对生命的神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原本以为植物的世界只是静止不动的美丽,但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它们也在不断地适应、演变,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较量。书中的插图也极为精美,每一张都像是一件艺术品,不仅准确地展现了植物的形态,还传递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感,让人在欣赏图画的同时,也能学到不少知识。读完一本,感觉自己对植物的认知水平提升了好几个台阶,也更加敬畏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评分

真的不错?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很棒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

还不错,看了女朋友就分手了!

评分

速度快,没话说,性价比很高啊,下次再来买啊

评分

快递慢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很棒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

好小的本子,我只能呵呵了!!!!!!!!!!!

评分

包装好,送货快。

评分

凑到用的,学习一下经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