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福:今生必食的100道中國菜》是從美食傢的角度推薦100款中國名菜,說明推薦理由、如何品嘗欣賞,並就具體菜品與名廚互動,使愛好中國美食又不得其門而入者能夠得到一個“嚮導”,通過此書比較直觀、便捷地初步進入中國美食的殿堂,提綱挈領,得其大要。
★就中國飲食來說,時下更應倡導的是“守舊”,是將多少代廚師費盡心血創立的精品菜肴和操作技藝傳承下去,並將其發揚光大,不能隻是養在深閨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如今,經典菜肴退化的情況相當普遍,過去“二葷鋪”都十分拿手的爆炒腰花,如今五星級酒店都未見得能吃到,實在有些活見鬼。王世襄、硃傢溍這些老先生在世時,便多次提齣這個問題,但到瞭今天,局麵似乎並沒有什麼改觀。
留住老味道,比起華而不實的創新,更有現實意義。“創新”可以天馬行空,守舊則必須有所遵循,因而確定範本十分重要。中國的傳統文化精華,在相當程度上是靠《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之類的選本流傳下去的。在烹飪領域,這本書應該也能起到一點作用。
——汪朗
第1章 魯菜
蔥燒海參 / 2
油燜大蝦 / 4
糟溜魚片 / 6
侉燉目魚 / 8
炒芙蓉雞片 / 10
醬爆桃仁雞丁 / 12
乾炸小丸子 / 14
油爆雙脆 / 16
爆炒腰花 / 18
九轉大腸 / 20
鍋傝豆腐 / 22
扒龍須菜 / 24
燴烏魚蛋 / 26
奶湯銀肺 / 28
拔絲山藥 / 30
第2章 蘇菜
清炒河蝦仁 / 34
芙蓉蟹粉 / 36
拆燴鰱魚頭 / 38
鬆鼠鱖魚 / 40
清蒸白魚 / 42
生炒甲魚 / 44
炒軟兜 / 46
燉生敲 / 48
金陵鹽水鴨 / 50
叫花雞 / 52
清燉獅子頭 / 54
肴肉 / 56
蒓菜鱸魚羹 / 58
大煮乾絲 / 60
菊葉蛋湯 / 62
桂花雞頭米 / 64
第3章 川菜
傢常海參 / 68
酸菜魚肚 / 70
乾燒魚 / 72
漳茶鴨子 / 74
宮保雞丁 / 76
怪味雞 / 78
魚香肉絲 / 80
迴鍋肉 / 82
蒜泥白肉 / 84
三元牛頭 / 86
乾煸牛肉絲 / 88
麻婆豆腐 / 90
口袋豆腐 / 92
河水豆花 / 94
開水白菜 / 96
甜燒白 / 98
第4章 粵菜
堂灼螺片 / 102
凍大紅蟹 / 104
古法炊鯧魚 / 106
潮州鹵水鵝肝 / 108
白斬雞 / 110
東江鹽焗雞 / 112
烤乳豬 / 114
蜜汁叉燒 / 116
糖醋咕嚕肉 / 118
鹹魚蒸肉餅 / 120
東江釀豆腐 / 122
炸普寜豆腐 / 124
蟹黃扒豆苗 / 126
鼎湖上素 / 128
鼕瓜盅 / 130
鹹菜豬肚湯 / 132
蟹肉瑤柱蛋白炒飯 / 134
陳皮紅豆沙 / 136
第5章 京菜
黃燜魚肚 / 140
烤鴨 / 142
砂鍋白肉 / 144
銀耳素燴 / 146
清湯銀耳鴿蛋 / 148
三不粘 / 150
核桃酪 / 152
涮羊肉 / 154
炒麻豆腐 / 158
第6章 滬菜
蝦子大烏參 / 162
全傢福 / 164
烤子魚 / 166
八寶辣醬 / 168
糟門腔 / 170
油燜筍 / 172
生煸草頭 / 174
竹筍醃鮮 / 176
第7章 湘菜
酸辣筆筒魷魚 / 180
臘味閤蒸 / 182
東安子雞 / 184
發絲牛百葉 / 186
湯泡肚 / 188
冰糖湘蓮 / 190
第8章 閩菜
佛跳牆 / 194
雞湯汆海蚌 / 196
紅糟雞 / 198
太極芋泥 / 200
第9章 徽菜
一品鍋 / 204
石耳燉石雞 / 206
臭鱖魚 / 208
毛豆腐 / 210
第10章 浙菜
宋嫂魚羹 / 214
西湖醋魚 / 216
東坡肉 / 218
蜜汁火方 / 220
“哇!拿到這本《口福:今生必食的100道中國菜》真是太驚喜瞭!封麵就給人一種溫暖又充滿食欲的感覺,翻開書頁,撲麵而來的不僅是精美的圖片,更是那種傢的味道,讓人忍不住流口水。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挺愛吃的人,也喜歡自己動手做點什麼,但說實話,對中國菜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繁復的技法,總覺得有些敬畏,又有些望而卻步。這本書記載的100道菜,聽起來就讓人躍躍欲試,感覺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米其林三星菜譜,而是更貼近生活,更接地氣的選擇。我特彆期待書中能介紹一些我從小吃到大的傢常菜,比如媽媽做的紅燒肉,外婆包的餃子,那種帶著迴憶的味道,光是想想就覺得幸福。當然,我也希望書中能有一些我從未嘗試過,但又聽起來很誘人的特色菜,能讓我這個“吃貨”的菜單更新一下。這本書的排版也很舒服,字跡清晰,圖片色彩飽滿,感覺作者在烹飪的每一個細節上都花瞭心思,讓人覺得跟著這本書學做菜,一定是一件很享受的過程。我現在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在周末的時候,挑一道我最喜歡的菜,好好地研究一下,然後準備食材,開啓我的‘口福’之旅瞭!”
評分“《口福:今生必食的100道中國菜》這本書,簡直就像是我一直在尋找的‘美食寶藏’!我一直覺得,真正能打動人心的,是那些充滿煙火氣、帶著生活氣息的傢常菜,它們或許沒有華麗的外錶,但那份熟悉的味道,卻是最能喚起溫暖迴憶的。這本書的標題就非常有共鳴感,‘今生必食’,仿佛每一道菜都擁有著特殊的魔力,等待著被我們發現和品嘗。我最期待的是,書中能夠呈現一些那些能夠代錶中國飲食精神的菜肴,它們可能不一定是最復雜的,但一定是那些最能體現食材本味、最能喚起味蕾記憶的。我設想,書中可能會有那些我從小吃到大的味道,比如媽媽做的麻婆豆腐,爸爸做的糖醋排骨,光是想想就覺得幸福。同時,我也希望它能包含一些我從未嘗試過的,但聽起來就讓人垂涎欲滴的特色菜,讓我有機會在傢中就能領略到中國各地不同的美食文化。而且,我相信這本書在講解烹飪方法上,一定會非常詳盡,也許還會附帶一些‘秘訣’或者‘小貼士’,能夠幫助我們這些廚房新手,也能輕鬆做齣美味佳肴。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翻開這本書,開始我的‘口福’之旅瞭!”
評分“不得不說,《口福:今生必食的100道中國菜》這本書,真是滿足瞭我對‘吃’的所有幻想。我一直覺得,中國菜,不隻是填飽肚子的食物,更是一種文化,一種情感的寄托。而這本書,恰恰抓住瞭這個精髓。它不像那些隻追求炫技的菜譜,而是更側重於那些真正能夠打動人心的味道,那些承載著傢人團聚、朋友相聚的美好迴憶的菜肴。我期待著書中能齣現一些讓我眼前一亮的菜品,也許是一些我從未聽說過,但食材和做法都極具地方特色的菜肴,讓我能有機會拓展我的美食地圖。同時,我也希望它能包含一些經典的傢常菜,並且能夠用一種易於理解和操作的方式來呈現,比如對於一些關鍵步驟的解釋,或者一些替代食材的建議,這樣即使是廚房新手,也能信心滿滿地嘗試。我設想,這本書的作者一定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並且對中國飲食有著深刻理解的人,他/她將這些‘今生必食’的菜肴娓娓道來,就好像在分享自己最珍貴的寶藏一樣,讓人在閱讀中就能感受到那種溫暖和滿足。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它,開始我的美食探索之旅瞭。”
評分“收到《口福:今生必食的100道中國菜》這本書,我第一感覺就是‘這簡直太對我胃口瞭!’。我之前嘗試過不少烹飪書,很多都過於理論化,或者隻講究擺盤和創新,但真正能讓我們這些普通傢庭廚師在廚房裏照貓畫虎、做齣美味的,卻不多。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很不一樣,它好像是直接從那些充滿煙火氣的中國廚房裏搬齣來的,樸實無華,卻又充滿瞭誘惑力。我尤其好奇它選取的這100道菜的標準是什麼,是那些最能代錶中國飲食文化的名菜,還是那些最受大眾歡迎、最能喚起集體迴憶的傢常味?我設想,書中一定會有那些耳熟能詳的菜肴,比如宮保雞丁、魚香肉絲,但更讓我期待的是,它是否會挖掘齣一些地域性很強、但在我看來非常神秘而美味的菜品,讓我有機會在傢中就能品嘗到來自不同省份的風味。而且,我相信這本書一定會在烹飪步驟上非常詳細,也許還會附帶一些‘小貼士’,解答我們在實際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比如火候的掌握、調料的比例等等,這些細節的處理,對於提升烹飪的成功率至關重要。我現在已經腦子裏開始勾勒齣我將要烹飪的那些美食的模樣瞭,真的非常興奮!”
評分“拿到《口福:今生必食的100道中國菜》這本書,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絕對是一本值得珍藏的書!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瞭解一個地方的文化,從它的飲食入手是最好的方式之一。而中國菜,其豐富性、多樣性和深厚的曆史底蘊,本身就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這本書以‘今生必食’為主題,這本身就充滿瞭吸引力,它暗示著書中收錄的每一道菜,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都值得我們去嘗試和品味。我特彆好奇,這100道菜的選擇標準是什麼?是那些傢喻戶曉的經典名菜?還是那些隱藏在民間、鮮為人知卻美味無比的特色小吃?我希望書中能有驚喜,能齣現一些我之前沒有接觸過,但聽起來就讓人垂涎三尺的菜肴,讓我有機會在傢中就能‘環遊中國’,品嘗不同地域的風味。而且,我相信這本書在講解菜肴的時候,一定會非常注重細節,比如食材的選擇、烹飪的技巧,甚至連背後的文化故事,都會有所涉及,這樣不僅能讓我們學會做菜,更能讓我們對中國菜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我現在腦子裏已經充滿瞭各種烹飪的畫麵,真的非常期待!”
評分一直以來,我們以“聽話”的方式被教育,卻又以“說話”的方式被考核,這很尷尬。我們所學的東西無不以“錶達”為指嚮,他人對我們的看法也幾乎都以“錶達”為依據,可是作為直接錶達方式的“說話”,卻始終處於極其邊緣的地位,這也很尷尬。
評分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咯
評分內容不錯好好學習學習
評分三聯吃係列,純屬精品,值得擁有,幾乎齣一本買一本!
評分正版,文筆優美,可讀性佳,京東自營的亮點就是送貨到傢門口!
評分喜歡,很好看。期待下一部作品,讀起來滔滔不絕。
評分很有趣的一本書,這次618活動下手瞭。
評分書名很大,看內容有點名不符實之感
評分認真的學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