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救死扶伤,是人类高尚的行为,但只有崇高的精神和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习和掌握相应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才能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
《120医生教您学急救:家庭篇》作者贾大成作为一名从事了医疗急救工作数十年的120急救医生,以自己切身的工作经验,向读者介绍宝贵的家庭常见问题急救措施,如昏迷、冠心病急症、急性脑血管病、触电、急性踝关节扭伤、烧(烫)伤、老人跌倒的家庭急救,以及火灾现场的避险逃生与自救互救等。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只有大多数人都学习和掌握了急救知识和技能,才有可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自救、互救。所以,为亲人、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和自己……尽早学习急救知识,以备不时之需,我们每个人才能成为救助者。
作者简介
贾大成,北京急救中心知名急救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客座专家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教育工作指导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
远盟救援联盟紧急救援首席医疗官;
“壹基金”救援联盟急救顾问;
从事医疗急救工作近50年,多年来为国内各行业的数千家机构做过急救知识讲座,是拥有150万粉丝的新浪微博大V,先后出版过10多部著作,经常应邀到各地电视台做急救普及教育节目,不遗余力的向全社会推广急救理念和知识,誓将有生这年献给中国的急救普及教育事业。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现代急救的概念
第一节 院前急救是现代急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现代急救新理念
第三节 应把急救教育列为全民终身教育的必修课
第二章 家庭急救操作技术
第一节 现场心肺复苏
第二节 气道异物阻塞的家庭急救
第三节 外伤四大基本救护技术
第三章 常见急症的家庭急救
第一节 休克的家庭急救
第二节 昏迷的家庭急救
第三节 晕厥的家庭急救
第四节 冠心病急症的家庭急救
第五节 急性脑血管病的家庭急救
第六节 支气管哮喘的家庭急救
第七节 癫痫大发作的家庭急救
第八节 急性中毒的家庭急救通则
第九节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家庭急救
第十节 急性酒精中毒的家庭急救
第十一节 急性催眠及安定类药物中毒的家庭急救
第十二节 触电的家庭急救
第十三节 中暑的家庭急救
第十四节 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家庭急救
第十五节 鼻出血的家庭急救
第十六节 鱼刺卡喉的家庭急救
第十七节 肢体断离的家庭急救
第十八节 体内异物的家庭急救
第十九节 烧(烫)伤的家庭急救
第二十节 猫狗咬伤的家庭急救
第二十一节 老人跌倒的家庭急救
第二十二节 警惕儿童身边的危险
第二十三节 走出急救的误区
第四章 灾难中的避险逃生与自救互救
第一节 地震灾难中的避险逃生与自救互救
第二节 火灾现场的避险逃生与自救互救
第五章 关于急救电话——120
第一节 哪些情况必须拨打急救电话——120
第二节 如何拨打急救电话——120
前言/序言
当今世界,尤其在中国,由于工业进程的飞速推进、交通运输的日益繁忙、人类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工伤事故的屡屡发生、城市人口的无限增加、生活节奏的急剧加快、社会竞争的异常激烈、心理压力的日趋增大、体育锻炼的明显缺乏、吸烟人口的大量增加、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食品安全问题的层出不穷、饮食结构的不尽合理、恐怖事件时有发生、自然灾害此起彼伏……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的惨重代价,各种疾病以及意外伤害,前所未有地威胁着人们的安全。
当今人类有四大死亡原因:心脏病、脑血管病、癌症、意外伤害。仅就猝死而言,所有发生猝死的病人,大约87.7%的猝死发生于医院以外的各种场合。其中,65%死于发病后15分钟,35%死于发病后15分钟至2小时。显然,大部分病人来不及去医院,就猝死在了发病现场或去医院的途中。
据统计,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国内最现代化的大城市,救护车到达病人身边的时间几乎都超过了10分钟,甚至超过了15分钟。而发生猝死的病人,心跳、呼吸停止的时间超过4-6分钟,大脑就发生了的损害,即使救活了,也可能会留下后遗症,甚至成为植物人。心跳、呼吸停止的时间超过10分钟,则可以因脑死亡而无法挽救。
各种急症可以发生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任何人的身上,病人周围的人就成为了目击者。大约有70%的急症发生在家庭,病人家庭的其他成员就成了目击者和救助者。如果目击者能及时伸出救助之手,病人就有可能转危为安,甚至起死回生。
遇到突发急症,去医院!来不及,怎么办?拨打急救电话1201急救车不可能在数分钟内到达病人身边,怎么办?很多人遇到突发意外情况时,往往惊慌失措,乱了阵脚。急救医生到来之前,目击者只有开展及时、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有可能救人一命!
急救,绝不仅是专业急救医疗机构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全社会每一个成员的责任和义务。急救普及率和成功率的高低,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医学发展水平,也标志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城市管理水平、社会协调能力、政府对民生的重视程度以及全体国民素质的高低等,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一个单位、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民生状态、社会和谐的标志之一。
救死扶伤是人类高尚的行为,但只有崇高的精神和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有时甚至事与愿违,反而加重了伤情或病情。因此,只有学习和掌握了相应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才能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
全社会都应该把具有国际视野的健康教育、急救教育、死亡教育列为全民终身教育的必修课程!尤其是高危行业、服务行业,应把急救技能列为职业技能之一,并把“三大教育”列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程,如此则意义更加深远。
世界上,最可宝贵的就是生命。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只有大多数人都学习和掌握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当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遇到意外时,才有可能得到周围人们的救助。所以,为了您的亲人、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和自己……尽早学习急救知识,以备不时之需,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救助者。
我作为一个从事了医疗急救工作近五十年的医生,每天都目睹了一般人想象不出的各种急症、损伤、鲜血、眼泪、痛苦、死亡……尤其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瞬间消失,使得我比一般人对于生命的感悟更加深刻,也对于急救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刻。我也更加希望人们健康、快乐、平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我不是智者,更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甚至谬误,恳请您在阅读或使用的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和批评,以期有机会时再行修改、完善。
并借此一角,感谢好友、摄影师殷郁女士和章楚秋、王闳女士的无私帮助!感谢我的家人张师梅,在本书编撰过程中对于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和书稿审校等付出的心血和努力!感谢远盟康健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邓钜翰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得本书得以顺利完成!
紧急时刻,沉着应对:家庭健康守护手册 本书旨在为每一个家庭成员提供一份详尽、实用的家庭急救指南,帮助您在突发健康危机时,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最有效的措施,为专业医疗救助赢得宝贵时间,最大程度地减轻伤痛,甚至挽救生命。我们深知,在紧急关头,知识和准备是您最坚实的后盾。因此,我们精心编撰了这份手册,力求内容全面、步骤清晰、语言易懂,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轻松掌握急救技能,成为家庭健康的守护者。 本书核心理念: 科学性与实用性并重: 我们汇集了大量来自一线医疗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确保所有急救方法都基于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同时,我们注重方法的易操作性,让您在紧张的情境下也能清晰执行。 预防为先,应对为辅: 除了教授应对突发状况的急救技能,本书也强调日常健康管理和风险预防的重要性。了解常见的健康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是减少急救发生率的关键。 循序渐进,系统学习: 本书将急救知识系统地划分为不同章节,从基础的生命体征识别到具体的伤病处理,逐步引导读者掌握核心技能,形成完整的急救知识体系。 家庭为中心,全年龄覆盖: 无论您的家庭成员是年幼的孩童、精力充沛的青壮年,还是年长的长辈,本书都提供了针对不同年龄段和常见健康问题的急救指导,确保家庭中的每个人都能得到妥善的保护。 内容概览: 第一部分:生命支持基础——关键时刻的“定海神针” 了解生命体征: 掌握如何正确测量体温、脉搏、呼吸频率和血压,理解这些数值的正常范围以及异常时的意义。学会观察和判断一个人是否失去意识、呼吸是否停止、心跳是否正常,这些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CPR)等高级急救措施的前提。 心肺复苏(CPR)的艺术: 详细图解成人、儿童和婴儿的CPR操作步骤。我们将深入讲解胸外按压的深度、频率、放松时机,以及人工呼吸的技巧。特别强调在不同情况下的调整,如是否有旁人协助、是否有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可用等。我们会用生动的语言和清晰的图示,让您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克服恐惧,自信地进行CPR。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学习AED的原理、放置位置、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我们将模拟真实场景,指导您如何在短时间内安全有效地操作AED,为心脏骤停的患者争取生存机会。 处理气道梗阻(窒息): 区分不同年龄段(成人、儿童、婴儿)和不同意识状态下的气道梗阻处理方法。详细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具体操作,包括站姿、手法、力度以及何时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第二部分:常见意外伤害的应对——从容化解危机 外伤处理: 止血与包扎: 掌握不同类型伤口的止血方法,如直接压迫、抬高患肢等。学习如何根据伤口大小和深度选择合适的敷料进行包扎,了解不同包扎方式的应用场景,如三角巾包扎、绷带包扎等。 烧烫伤处理: 详细讲解不同程度烧烫伤的识别与急救措施,包括冲、脱、盖、送的原则,避免使用不当的民间偏方,强调降温、无菌保护和防止感染的重要性。 骨折与扭伤: 学习如何初步判断骨折和扭伤,掌握固定受伤部位的方法,防止伤情加重。介绍简易固定器材的制作和使用,以及在运送伤员时的注意事项。 跌打损伤与淤青: 提供缓解跌打损伤引起疼痛和肿胀的方法,以及观察何时需要就医的指征。 中毒急救: 常见中毒的识别与处理: 涵盖食物中毒、药物中毒、化学品中毒等常见类型。指导您如何判断中毒的迹象,以及在等待专业救援时,可以采取的初步措施,如催吐(在特定情况下)、稀释等,并强调切勿盲目自行处理。 紧急联系与信息收集: 强调在中毒事件中,及时准确地向急救人员提供患者信息、中毒物信息的重要性。 中毒的预防: 探讨家庭中潜在的中毒风险,如儿童误服药物、误食有毒植物等,并提供相应的家庭安全建议。 第三部分:常见疾病的紧急状况——守护健康防线 呼吸系统急症: 哮喘发作: 学习识别哮喘发作的症状,以及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协助患者使用吸入器,并何时需要呼叫急救。 突发性呼吸困难: 排除窒息原因后,学习如何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并提供基础支持。 心血管系统急症: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 识别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包括胸痛的性质、放射部位、伴随症状等。指导您在疑似心肌梗死时,如何立即采取行动,如拨打急救电话、让患者休息、协助服药等。 晕厥与休克: 了解晕厥和休克的成因、症状,以及如何在事发时采取正确的体位和护理措施。 消化系统急症: 急性腹痛: 学习鉴别不同原因引起的急性腹痛,特别是需要紧急就医的危险信号,如剧烈疼痛、伴有呕血、便血等。 呕吐与腹泻: 提供处理常见呕吐腹泻症状的家庭护理方法,以及预防脱水的关键。 神经系统急症: 癫痫发作: 详细讲解癫痫发作时的正确应对方法,包括保护患者免受二次伤害,如何在发作间隙进行观察和记录,以及何时需要寻求医疗帮助。 中风的识别: 学习中风的早期识别方法(如FAST原则),以及在中风发生后,如何迅速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大脑的损伤。 过敏反应: 识别过敏症状: 了解轻度到严重的过敏反应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 应对急性过敏: 指导您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协助患者使用肾上腺素注射笔(如果患者有处方),以及在等待急救时,如何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第四部分:特殊人群的急救——细致入微的关怀 婴幼儿急救: 针对婴幼儿身体发育特点,详细讲解喂养意外(如呛奶)、意外跌落、高热惊厥等常见状况的急救方法。强调在处理婴幼儿问题时,需要特别的耐心和技巧。 老年人急救: 关注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如慢性病急性发作、跌倒、认知功能障碍等,提供有针对性的急救指导。 孕妇与产妇急救: 讲解孕期和产后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如先兆早产、产后出血等,以及家庭成员可以提供的支持和协助。 第五部分:急救准备与心理调适——未雨绸缪,心怀坦荡 家庭急救箱的建立与维护: 列出必备的急救物品清单,并提供选择和使用建议。强调定期检查物品的有效期和完好性。 急救常识的普及与练习: 鼓励家庭成员定期回顾急救知识,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应变能力。 心理应对策略: 在紧张的急救情境下,保持冷静至关重要。本书将提供一些心理调适的技巧,帮助您在危机时刻清晰思考,果断行动。 与医疗机构的联动: 学习如何有效地与急救中心、医院沟通,提供准确的信息,并了解在专业救助到来后,家庭可以扮演的角色。 本书特色: 丰富的图文讲解: 大量高清晰度的插图和示意图,直观展示急救动作要领,让您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 通过生动的真实案例分析,让您了解不同情况下的应对策略,提高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关键点提示”与“注意事项”: 在每个急救步骤中,我们都设置了醒目的提示,帮助您牢记最重要的细节,避免误操作。 简洁明了的语言: 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所有读者都能轻松理解。 便携的设计: 本书的尺寸和排版设计,方便您在家中随时查阅,或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掌握急救技能,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更是对家人爱的体现。当危险降临,您将不再束手无策,而是能够挺身而出,用知识和勇气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本书将成为您家庭健康最可靠的守护者,让我们一起,为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健康的家庭环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