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奎松教授新学术成果,还原八个“四类分子”的人生经历,折射特殊时代的社会政治生态。
成功改造的旧警察|身败名裂的团支书|提心吊胆的大夫|疗养院里的“反革命”
自甘“堕落”的青年教师|爱讲怪话的文化教员|“搞关系”的业务员|“特嫌”缠身的技师
本书关注的是让人印象深刻的“边缘人”群体,他们很普通,人数很多,经历大多坎坷而复杂。杨奎松教授以八个出身、地域、职业、经历各不相同的“问题人物”为个案,重构他们的人生经历,从贴近的距离,观察和体验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态对普通人的影响。
杨奎松,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编辑部编辑、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史,著有《“中间地带”的革命》、《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忍不住的“关怀”》、《西安事变新探》、《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等专著十余种,并在China Quarterly、Diplomatic History、Cold War History,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及日本等地学术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二百余篇。
前 言 / i
代 序 / v
一、重归“人民”路 / 1
二、隐瞒历史的后果 / 37
三、摘不掉的帽子 / 71
四、“反动”的代价 / 115
五、团支书的“堕落” / 145
六、沉重的档案 / 177
七、“非政治性收容” / 211
八、“海外关系”之灾 / 253
附录:问题人物知多少 / 311
中土香事原有着久远的传统,一是礼制中的祭祀之用,二是日常生活中的焚香,魏晋南北塴时期随佛教东传的香事之种种,不过是融入本土固有的习俗,面非创立新制,至于两宋香事的兴盛发达,却是与高坐具有成熟密切相关,其时土人的焚香,原是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后世看得是风雅,而在当日,竟可以说风雅处处是平常。元代出现线香,香事里便有了“快餐文化”,不过追求古法与古意的一脉,却始终不曾断绝,直到明清。
评分包装完好,无破损,品相完美
评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不错!搞活动,拿下,好好学习一下!涨知识!物流很给力,快递小哥辛苦了。
评分了解社会,关注人文,看这本书能使人更清醒!
评分商品正是我需要的,京东快递很及时。
评分刚刚读完序言,有点心酸,小人物的命运往往不引起关注,但却…
评分成功改造的旧警察|身败名裂的团支书|提心吊胆的大夫|疗养院里的“反革命”
评分中国的出路有且只有一条,那就是中国的现代化。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从跻身现代国家之林的角度看,“鬼子来了”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