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 [A Primer in Positive Psychology]

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 [A Primer in Positive Psycholog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克里斯托弗·彼得森 著,侯玉波,王非 等 译
图书标签:
  • 积极心理学
  • 幸福感
  • 心理健康
  • 个人成长
  • 情绪管理
  • 乐观
  • 优势
  • 心理学入门
  • 自我提升
  • 生活质量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29859
版次:1
商品编码:11892116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A Primer in Positive Psychology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8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彼得森代表作

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教授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等强力推荐

全面、系统了解积极心理学**书


内容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新开辟的分支领域,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引导人们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健康快乐地生活。本书作者克里斯托弗·彼得森教授是世界上论文被引用多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本书是彼得森教授的代表作,全面讲述了积极心理学的方方面面,包括乐观、健康、品德、幸福感、未来发展等,理论和实践并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塞利格曼等数位心理学大师联袂推荐。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彼得森

(Christopher Peterson)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自1986年起一直在密歇根大学心理学系任教,是密歇根大学屡获殊荣的优秀教师,牛津大学出版社积极心理学手册丛书总编辑、《积极心理学》杂志顾问编委、国际积极心理学会秘书长、美国VIA性格研究中心学术部主任。他以其在乐观、健康、幸福等领域的研究而享誉世界,他也是世界上文献被引用次数排名前100位的著名心理学家。

本书是彼得森教授的代表作,此外,他还与人合著了《性格优势与美德》(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2004)一书。


精彩书评

克里斯托弗是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为这个日益繁荣的学科领域所做的介绍是如此精彩生动,令人兴奋不已。详尽的数据、研究发现的来龙去脉贯穿全书,使之成为经典之作。

-- 米哈伊·奇克森特米海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

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心流》《创造力》等世界级畅销书作者


本书为积极心理学做了清晰有趣的介绍,学生们会觉得这本书不仅信息量大,而且通俗易懂;一般读者也会为书中内容所深深吸引,因为它与幸福生活密切相关。

-- 爱德·迪纳(Ed Diener)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系杰出教授、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


本书作者是积极心理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者,这也是我看到的各学科领域中写得好的教材之一:不失趣味,读起来有笑有泪,简直令人难忘。

-- 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

前美国心理学会(APA)主席、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彼得森教授这本书融学识、创新、幽默和亲切于一体,我相信这本书会让成千上万的读者对心理学的兴趣持续终生。

-- 乔治·维兰特(George Vaillant)

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


我在密歇根大学求学期间曾是彼得森教授的助教,他的为人、治学、著述和这本《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一样始终如一,反映了他乐观、宽容和幸福的人生哲学。

-- 彭凯平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 1
积极心理学:短暂的历史,长久的过去 / 2
积极心理学的常见问题 / 5
积极心理学的支柱 / 19
第2章 从积极心理学中学习:不做旁观者 / 24
冷漠—我们的敌人 / 28
几个例子 / 32
第3章 愉快和积极的体验 / 48
愉悦 / 49
积极情绪 / 58
积极情感 / 63
心流 / 67
第4章 幸福 / 76
幸福的意义 / 79
幸福的解释和测量 / 83
谁快乐 / 96
那又如何?幸福的结果 / 100
增加幸福 / 102
第5章 积极思维 / 112
认知心理学 / 115
什么是乐观 / 119
特质乐观 / 124
解释风格 / 125
希望 / 127
有关乐观的话题 / 128
第6章 性格优势 / 140
研究优良性格的一些基本问题 / 142
识别性格优势 / 144
VIA性格优势与美德分类 / 146
与天赋的区别 / 151
性格优势的测评 / 153
经验发现 / 158
第7章 价值观 / 169
价值观的功能 / 172
什么是价值观 / 175
价值观不是什么 / 178
价值观的分类 / 181
测量价值观 / 184
人类价值观的普遍结构 / 187
价值观的起源 / 190
第8章 兴趣、能力和成就 / 199
兴趣 / 201
能力 / 215
成就 / 221
第9章 健康 / 226
健康与疾病的历史 / 228
心灵与身体:笛卡尔的遗产 / 230
身心领域 / 233
健康的促进 / 235
心理健康 / 239
第10章 积极的人际关系 / 252
心理学中的“爱” / 254
公平理论 / 259
依恋理论 / 263
爱的类型 / 269
第11章 赋能机构 / 279
社会分类目录 / 282
赋能机构的共同特征 / 284
好家庭 / 287
好学校 / 288
好的工作场所 / 291
好社会 / 295
“好”宗教 / 297
结论 / 304
第12章 积极心理学的未来 / 309
快乐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 310
是否真的存在快感恒定点 / 311
美好生活的自然史 / 311
好人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吗 / 313
为什么人们不去做那些会让他们快乐的事情 / 313
心理学上的美好生活能够被刻意创造吗 / 314
心理学的乌托邦存在吗 / 316
和平是白日梦吗 / 317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界定清晰的理论观点始于1998年,但相关理论和研究却多到可以写一本适合大学生一学期用的书,本书正是这样一本书。我从2005年开始写这本书,写的过程中我始终想着我的学生,他们以前也许学习过心理学,也许没有。但无论怎样,我希望所有这些材料都是易于理解、生动有趣且能够增长见闻。
  在撰写这样一个新领域的时候,我把普通心理学的观点作为出发点。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科学,我尽量对这门关于美好生活的科学做出公正的评价,探讨的内容包含了从快乐和幸福到工作和爱情,我们知道什么,又是怎样知道的,还有什么是我们依然不知道的。
  我写这本书的时候也考虑到了一般的读者,他们促进了积极心理学的流行,也许和那些心理学学生相比,他们的想法更容易被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所引导,普通公众需要在心理学家所知和不知之间找到平衡。积极心理学充满着令人兴奋的东西,它不需要去讲那些早已建立起来的理论。
  我是谁?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的一些个人特征将会展现,但更正式的说法是,我是一个生育高峰期出生的长在中西部的人,我上的是伊利诺伊大学,然后去了科罗拉多大学,最后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从1986年起,我在密歇根大学当心理学教授,在那里我为超过20000名学生教各种各样的课程,包括心理学导论、心理病理学、研究方法,当然还有积极心理学。我是临床心理学项目的前主任,但我现在把自己看成一个积极心理学家。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把大部分的精力用来关注抑郁、绝望和消沉。而现在,作为一个心理学家,我不同以往地开始研究愉悦、性格和目标。
  有人说生理学家的研究是基于前人的基础,社会学家往往喜欢对前辈的理论进行批判性研究,而我却不同,作为积极心理学会的一员,我可以站在一些优秀学者的身旁,和他们并肩作战,因为正是他们在最开始的时候促使积极心理学的孕育成型。这些人包括:奇克森特米海伊、迪纳、贾米森、瓦利恩特和塞利格曼。
  激发了我能量的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得益于大量的资助,包括迈尔森基金会、坦普尔顿基金会、安娜堡/阳光岛信托基金会、大西洋慈善基金和美国教育基金。其中很多我在这提到的研究都始于与帕克和塞利格曼合作的项目。
  这本书写得极为顺利,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我与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合作,特别感谢出版商琼·博塞特和编辑珍妮弗·拉帕波特以及坚定的积极心理学支持者们,最后是我自己的写作。还要感谢丽莎·克丽斯蒂很仔细地修改了一些比较粗糙的章节,并且给予了每一章许多有用的建议。考拉皮特、迪纳、帕克、珀斯特、萨格维、瓦利恩特等人给我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议,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通往幸福与充实的人生之路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常常被焦虑、压力和不确定性所困扰,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持久的幸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渴望。然而,许多人仍然习惯于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即那些需要被修复、被克服的缺点和困难。这种“病理学取向”的思维模式,固然在理解和治疗心理疾病方面至关重要,却可能忽略了人类最宝贵的特质:我们的优势、潜能以及通往繁荣的内在力量。 《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正是一本旨在引导读者超越传统心理学局限,探索人类积极品质与潜能的书籍。它并非一本详尽的学术专著,也不是一本堆砌专业术语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扇敞开的窗户,邀请你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发现并激活生命中那些积极而强大的力量。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复杂的心理学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和实践的洞察,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构建一个更加充实、有意义且充满幸福感的人生。 超越“问题”,拥抱“优势”:重塑认知,发现内在力量 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聚焦于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试图理解是什么导致了人类的痛苦。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如果仅仅关注“不足”和“缺失”,我们便可能错失了人类最核心的驱动力——那些让我们能够超越困境、实现自我、并最终体验到幸福的积极品质。 《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则将目光投向了人类的“优势”和“潜能”。它认为,仅仅解决问题,或者将“不正常”恢复到“正常”,并不等同于“优秀”或“繁荣”。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是主动地去培养和发展那些能够带来快乐、成就感和人生意义的积极特质。这本书将带领你深入了解,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蕴藏着独特的优势,例如毅力、创造力、善良、好奇心、幽默感、希望等等。而识别并善用这些优势,将是实现个人成长和提升幸福感的关键。 书中会详细阐述如何运用一系列实用的工具和方法,来识别和定位你自己的核心优势。这不仅仅是自我认知的过程,更是一次积极的自我赋能。当你开始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并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将这些优势发挥到极致时,你会发现,解决困难变得更容易,面对挑战更有信心,生活也随之变得更加充实和有价值。它将引导你从“我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思维模式,转向“我有哪些优势可以让我做得更好”的积极定位,从而在认知层面就开启了通往幸福的道路。 理解幸福的本质:不仅仅是快乐,更是意义与价值 很多人对幸福的理解停留在短暂的感官愉悦,例如吃到美食、看到美景、或者获得物质上的满足。然而,《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将带你深入探索幸福更为深邃的内涵。它将揭示,真正的幸福并非仅仅是情绪的起伏,而是一种更持久、更稳定的生活状态,它建立在更深层次的意义感、价值感和成就感之上。 书中会介绍积极心理学中关于“幸福的要素”的经典模型,例如 PERMA 模型(Positive Emotions, Engagement, Relationships, Meaning, Accomplishment),它将幸福分解为五个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组成部分的深入解读,读者将明白,仅仅拥有积极情绪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能够让你全身心投入的事情(Engagement),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Meaning),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不断努力并取得成就(Accomplishment)。 这本书会提供一系列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帮助你理解如何在这五个维度上进行积极的建设。例如,它会探讨如何培养感恩的心态,以增强积极情绪;如何发掘并投入到你的“心流”状态,体验到全然的专注与满足;如何经营和深化与他人的连接,建立强大而支持性的社交网络;如何探索自己的人生使命和内在价值,从而赋予生活以深远的意义;以及如何设定并实现有挑战性但可达成的目标,获得成就感。这些内容将帮助你构建一个多维度、更稳固的幸福体系,让你不再仅仅依赖外部的刺激,而是从内在去创造和维持幸福。 构建充实的人生:从认知到行动,实践幸福之道 《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它更强调将积极心理学的原理融入日常生活,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它认识到,理解幸福的理论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改变源于持续的行动。 书中会提供丰富的练习和工具,例如: 优势识别工具: 帮助你系统地发现并理解自己的核心优势。 感恩日记: 引导你每天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培养感恩之心,从而提升积极情绪。 “心流”活动设计: 帮助你找到并创造能够让你全身心投入、忘记时间流逝的活动。 积极人际关系建设技巧: 提供建立和维护有质量人际关系的具体建议,例如积极倾听、表达欣赏等。 意义探索练习: 引导你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和人生使命,找到生活的方向。 目标设定与实现策略: 教授 SMART 原则等方法,帮助你设定并有效达成人生目标。 这些练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续的实践和反思。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行动路线图,帮助读者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改变。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读者将能够逐步培养积极的思维习惯,提升情绪管理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并最终构建一个更加充实、有意义且充满幸福感的人生。 改变的起点: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定义成功 《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所倡导的,是一种生活哲学的转变。它鼓励我们不再仅仅将成功定义为物质财富的积累或社会地位的提升,而是将自我实现、内心平静、以及对他人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视为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 阅读这本书,你可能会经历一次深刻的认知重塑。你将学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并认识到自己拥有改变生活、创造幸福的能力。这种自我认知上的突破,将是迈向真正幸福人生的重要起点。 这本书不仅适合那些正在经历人生低谷,寻求改变的人,也适合那些渴望进一步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深层幸福感的人。无论你的年龄、职业或生活背景如何,积极心理学的智慧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实用的工具。 《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像是一份邀请,邀请你开启一段探索内心宝藏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你将学会如何超越局限,发掘潜能,构建一个更加积极、充实、有意义的人生。它将帮助你理解,幸福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藏于你的每一次积极选择,每一次内心力量的觉醒之中。让这本书成为你通往幸福与繁荣之路的指引,开启属于你自己的积极人生新篇章。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论述风格极其严谨,读起来有一种在学术殿堂中漫步的错觉,但奇怪的是,它丝毫没有让人感到枯燥或高高在上。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将复杂的实验数据和晦涩的理论,转化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鲜活案例。我记得其中关于“感恩练习”的章节,它不仅仅停留在“多说谢谢”的层面,而是深入分析了感恩日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具体的情感重构来提升整体的生命满意度。这让我意识到,积极心理学并非是简单的“阿Q精神胜利法”,而是一套建立在严格实证基础上的生命优化技术。我尝试着在一段时间内,每天记录三件值得感恩的小事,效果立竿见影。原本总是在通勤路上感到焦虑的我,开始留意窗外的光影变化,关注同事无意间提供的帮助,这种微小的视角切换,极大地改善了我的情绪基线。书中对于“韧性”的阐释也非常深刻,它不是教人如何避免痛苦,而是如何从痛苦中汲取养分,将挫折转化为成长的跳板,这种对人类适应力的深入洞察,让我对未来保持了一种审慎的乐观。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像是一部层层递进的交响乐,从基础的概念界定开始,逐步深入到关系、意义和成就等更宏大的主题。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人际关系部分时所采用的对比手法。他没有一味地歌颂亲密关系的美好,而是清晰地指出了那些“消耗性”关系和“滋养性”关系之间的核心区别——能量的流动方向。这迫使我反思了自己过去在某些友谊和合作中的付出与索取是否平衡。读到关于“利他主义”的章节时,我感触尤深,作者将无私的帮助行为与个体的内在满足感联系起来,提供了一个强大的、非功利性的动机模型。我发现,当一个人不再把关注点完全放在“我能得到什么”时,反而更容易体验到深度的工作乐趣和情感连接。这本书的影响是渐进的,它不提供立竿见影的“快速致富秘籍”,而是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思维重塑方案,要求读者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实践和内化,这种尊重读者的态度,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被赋权的体验。

评分

我是一个对“意义”的追寻者,过去我常常在哲学著作中寻找答案,但往往感到云里雾里,晦涩难懂。这本书却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框架来讨论“生命意义”。它将意义分解为可操作的组成部分,比如“目标导向”、“超越自我”和“个人叙事”的整合。这种将宏大命题具体化的能力,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之一。特别是关于“叙事心理学”的那一部分,作者鼓励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故事,将那些看似随机的片段串联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和发展方向的剧本。我开始有意识地修改自己对过去失败经历的描述,从一个“受害者”视角转变为一个“学习者”视角,这种自我编辑的能力,极大地减轻了过往的心理包袱。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时而像一位富有经验的导师在谆谆教导,时而像一位严谨的科学家在陈述事实,但始终保持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温度,让人愿意跟随他的引导,去探索生命的深度。

评分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那便是“赋能”。它不是一本讲述如何“逃避现实”的书,恰恰相反,它是一本教人如何更有效、更积极地“投入现实”的指南。我在其中学到的关于“专注力管理”的方法,让我对时间的使用效率有了质的飞跃。作者强调,积极体验的质量往往取决于我们对当下瞬间的掌控程度,而不是拥有多少资源。书中对“正念”的阐述,与我之前接触的冥想练习形成了完美的互补,它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保持觉知如此重要,并提供了具体的认知路径。我曾以为,只有天赋异禀或运气极佳的人才能拥有充实的人生,但这本书彻底打破了这种宿命论。它告诉我,幸福和成就感,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努力构建起来的“技能树”。对于任何想要从根本上提升生活质量,而非仅仅是寻求短暂快乐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它的影响是深远且可持续的。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对“幸福”的理解发生了深刻转变的书。在阅读之前,我总是将快乐和成功等同起来,认为只有实现了宏大的目标、获得了世俗的认可,才能称得上“生活得好”。然而,这本书用非常扎实的心理学研究和清晰的逻辑,为我描绘了一幅更为全面和生动的幸福图景。它并没有回避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而是引导我们去探索那些日常中容易被忽略的、微小的积极力量。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探讨“心流体验”时的细腻描摹,那种完全沉浸于某项活动中、时间感消失的境界,以前我只觉得是偶然的幸运,现在才明白那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和环境设计达成的状态。书中关于“优势视角”的讨论,也彻底颠覆了我以往总是聚焦于弥补缺陷的思维定势。它鼓励我们像侦探一样,去发掘自身独特的、与生俱来的长处,并将其应用到工作和人际关系中去,这种转变带来的内在驱动力,远比外部的鞭策更持久有力。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套全新的认知工具,去重新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不再是盲目追逐那些虚幻的目标,而是更专注于构建扎根于内在力量的充实生活。那种感觉,就像是找到了一个清晰的地图,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往哪个方向努力,才能真正感到心安理得。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还没看

评分

积极心理学,值得一看。

评分

还没看

评分

内容不错,读了有收获。

评分

这个东西不错

评分

123456789082369851478053585

评分

经典书籍,适合作为教材和想了解积极心理学的人来学习。

评分

写论文用的,参考书,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