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这么难,生活这么难,痛苦这么多,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
"接纳那些你无法控制的感受,承诺采取那些丰富自己生活的行动"
接纳承诺疗法(ACT),一种更适合现代人的心理疗法
幸福这么难,生活这么难,痛苦这么多,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
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对以上问题给出了深刻的答案。这是行为疗法第三浪潮的核心疗法,由美国内华达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海耶斯及其同事于20世纪末创立,目前正迅速成为全世界流行的心理疗法之一。
ACT在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成瘾症、精神病性症状等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方面的效果,都有大量实证研究支持,对减轻癌症、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心理痛苦也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基于ACT开发的团体培训,还可用于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压力管理、愤怒管理、沟通管理、家庭关系管理、婚姻管理等。
本书介绍了"ACT灵活六边形"的六大核心治疗过程,分别从接纳放下、认知解离、接触当下、以己为景、澄清价值、承诺行动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ACT的运用。
本书的目的是:使复杂的ACT理论和实践变得有趣且易于接受。作者哈里斯运用自己的天赋将ACT模型简明化,丰富ACT在临床上的应用,尽可能多地使用日常用语,使ACT能面向范围更广的各类专业人士:无论是教练、辅导员,还是精神科护士,抑或社工、心理学家以及所有的健康专家。
本书主要是作为入门教材,面向那些想要快速和简单地了解ACT理论模型的新读者,也适合曾经学过ACT、想要快速复习相关知识点的人群。
? 路斯·哈里斯博士
享誉国际的接纳承诺疗法(ACT)培训师,撰写过多部基于ACT的自助书籍,其著作现已有超过15种语言的译本,并在20个国家出版发行。他因在培训ACT治疗师时清晰、易理解而且有趣的教学方式而广受推崇。
译者简介
祝卓宏博士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央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语境行为科学协会(ACBS)中国分会主席,中国从事接纳承诺疗法实践、研究、培训推广。
曼德福教育咨询公司支持
推荐序
译者序
引言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z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t
那么,什么是ACT/z
本书适合哪些读者/3
如何运用本书/,
你的角色 /4
即刻启程/5
笫1章ACT概述/,
什么是“头脑” /7
ACT的目标是什么/9
什么是正念/I。
ACT的六大核心治疗过程/11
用隐喻概述ACT/16
第2章只是卡住了,并没有被击垮/24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痛苦/24
认知融合/24
经验性回避/30
六大核心病理过程/35
ACT适用于谁/40
第3章 ACTZ家/43
AGT,你为何姗姗来迟/43
功能语境主义和一把三条腿的椅子/44
“行为主义”:一个被误解的词 /49
这次旅游的其余部分呢/51
第4章 投入实践/52
少说多做:ACT是体验性疗法/52
灵活六边形练习/ 56
第5章 ACT的开始 /65
第一次咨询/65
给你的作业/92
接下来的咨询/93
第6章创造性什么?!/103
创造性无望概述/103
挑战常用方法/103
家庭作业和下次咨询/121
给你的作业/122
第7章观察你的思维/123
解离概述/123
实现解离/124
解离的自助餐/138
心理教育/154
解离技术总结/157
融合和相信/166
家庭作业和下次咨询/167
给你的作业/169
第8章开放/171
接纳概述/171
与接纳有关的词语/171
开始接纳/173
“接纳”工具包/174
常见的接纳技术/i86
家庭作业和下次咨询/196
给你的作业/197
第9章 活在当下/ZOI
接触当下概述/ZOI
和当下的时刻保持接触/zoz
基本的正念指导语/205
家庭作业和下次咨询/196
给你的作业/ 218
?第10章全然觉知/z24
以己为景概述/zz4
体验到以己为景/z27
放下自己/235
家庭作业和下次咨询/242
给你的作业/243
第11章知道什么是重要的 /244
价值概述/244
向价值出发/244
家庭作业和下次咨询/267
给你的作业/267
第12章为所当为 /269
承诺行动概述/269
开始承诺行动/269
家庭作业和下次咨询/284
给你的作业/290
第13章走出困境/
有效性:我们最好的朋友/291
克服阻抗/296
接纳陷入困境的状态/298
给你的作业/299
推荐序
令人惊讶的是,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与心智格格不入,是反直觉的。甚至,有经验的ACT治疗师与治疗顺利的ACT来访者都能在咨询工作中与某些事情发生联系,并向前发展。紧接着,几周过去之后,他们会突然发现活力在联系中消失。因为在心理上,他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将这种联系重构为更加"常态化"但是却毫无用处的东西了。
ACT并不训练正常的心智模式,但它让你从心智的枷锁中跳出来,投入到生活中。而心智并不喜欢这样做。
这种现象恰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这种疗法已经发展了近30年,但是对于大部分心理治疗师来说还是一种新的疗法。
我们谨慎地长期致力于研究它的潜在加工过程及理论,希望它在我们迷失时能为我们指明方向。我们能够用精确的行为语言表达出"心智"意味着什么。我们用严格的行为实验考察认知解离是怎样改变认知效果的,或者接纳是如何改变情绪作用的。
这种策略的确有助于我们聚焦工作,但是给大众呈现的研究结果却相当滞后(关于ACT的第一本著作10年前才完成,也就是ACT出现近20年之后)。有关ACT的早期作品也都非常复杂。来访者从问题解决模式向正念欣赏模式转变的过程很困难。该理论解释了为什么要如此转变以及做些什么才能转变。我们已经为这些复杂且一反常态的科学解释做好了充分准备,但是有时候,有些人几乎还是不能理解他们不熟悉的行为分析领域。
庆幸的是,在那个时候,至少还有部分人对工作的核心理解得很清楚。后来,一些富有创造力的心理治疗师和作者(包括本书的作者)开始尝试寻找一些简单明了的方法来帮助其他人理解这份工作。ACT自助书籍的出现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进程,因为作者们学会了如何按人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去写作。
现如今,ACT的文献数量十分巨大,包括大量的书籍和海量的文章。心理治疗师需要一个平台来探索这个领域。我认为他们刚刚发现它。
哈里斯具有非凡的化繁为简能力,可以用一种能让人理解的方式来呈现复杂的临床诊断思路。《ACT,就这么简单!》,这才是ACT。一看便知,本书的每一页都明白易懂。哈里斯已经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来深入理解ACT的工作内容(纵然涉及关系框架理论),同时怀着诚实的心将它应用到实践中并推广给大众。本书中,他用自己的天赋将ACT模型简明化,使之条理分明。而且,他用自己在临床方面的创新能力,探索出了新的方法和方式来了解来访者的核心问题。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和重要贡献。另外,如果你对本书还很陌生,它将会为你打开探索ACT模型的大门。正如书名所说:ACT,就这么简单!
史蒂夫o海耶斯(Steve Hayes)
内华达大学
◆译者序 ◆
2016年1月6日下午,我坐在开往郑州的高铁上,重新看完笔记本电脑里储存的译稿,望着窗外泛着绿色的麦田,似乎能感受到大地深处涌动的春意,内心深处也涌现出很多感想,在关系框架的神奇作用下不断展开。
十年前的那个1月,我在语境行为科学协会(ACBS)的官方网站上接触到接纳承诺疗法,注册申请成为中国唯一一名会员,那时我只是从文献中、文字中、概念中了解到接纳承诺疗法,隐隐觉得这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强调接纳、解离、正念、价值、承诺的新的治疗方法,适合中国这片东方文化的沃土。随后,我不断地通过网络学习相关知识和关系框架理论。到2009年,我邀请加拿大的杨坚博士到绵竹心理援助站为志愿者培训接纳承诺疗法,才第一次看到接纳承诺疗法的操作训练是如何开展的。2013年,我终于参加了海耶斯在悉尼举办的ACBS年会上的工作坊,见到了海耶斯夫妇、哈里斯、罗宾等接纳承诺疗法大师,这一缘分开始演绎出中国的接纳承诺疗法的发展之路。
从悉尼回国后,我开始把课题组的研究锚定在接纳承诺疗法与关系框架理论方向,所有学生都围绕这两个主题阅读文献、书籍,设计研究实验。三年下来,我们完成了心理灵活性相关评估工具的汉化和信效度检验,完成了十几项相关研究,所有研究都让我更加坚信接纳承诺疗法是一种非常适合中国文化语境的心理治疗方法,而且语言导致的心理僵化确实是心理问题的根源。2014年和2015年,我们先后邀请了杜克大学的李艳教授、加拿大的肯尼斯o冯教授、海耶斯的学生罗宾教授来京培训接纳承诺疗法。2015年7月,我参加了ACBS柏林年会,继续参加了海耶斯的中级工作坊,再次见到了哈里斯和罗宾。在柏林ACBS大会上,我看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同行在学习并推广接纳承诺疗法,而且海耶斯和ACBS同行们已经把语境心理学提升到语境行为科学的高度,这更加坚定了我在中国推广接纳承诺疗法的决心。推广接纳承诺疗法最需要一本操作性强的手册式书籍作为指导。但是,目前已经翻译的与接纳承诺疗法相关的书籍要么是畅销书籍,要么是自助书籍,虽然我们也在翻译海耶斯的专著,但是,由于写作风格比较严谨、学术性较强、语句很复杂,所以翻译进度比较慢。已经翻译出版的专业书也因为翻译原因而不容易理解,影响了读者的兴趣。
2015年年初,大苹果版权公司的周长遐老师向我推荐了哈里斯的这本书,看到此书的英文版以后,我如获至宝。此书正好能满足接纳承诺疗法在中国推广的需要。于是,我便组织学生和ACBS中国分会的专家一起翻译。由于大家都有一些基础,加上此书很通俗,所以翻译速度很快,到2015年年末,书稿审校基本完成。本书可谓是接纳承诺疗法学习的临床指导手册,海耶斯亲自为此书撰写序言,夸赞"哈里斯具有非凡的化繁为简的能力,可以用一种能让人理解的方式来呈现复杂的临床诊断思路。《ACT,就这么简单!》,这才是ACT。"本书的结构很清楚,先是概述接纳承诺疗法及其理论,然后分别叙述接纳承诺疗法核心治疗模型的六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真实的案例咨询对话,随处可见有用的隐喻故事,经常还会见到小贴士。关键是每一部分的描述都非常生动、活泼、幽默、诙谐,有时甚至调皮。和读者开玩笑,正是哈里斯的风格。我两次参会见到他,他都穿着大格子花衬衣,随意地配一条旧牛仔裤,满头蓬松卷曲的头发,如果不知道他的背景,谁也看不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接纳承诺疗法的畅销书作家,知名的接纳承诺疗法培训师。我在悉尼参加过他的工作坊,也是非常生动,他在讲台上常常用动作表演接纳承诺疗法中的技术,让人印象深刻。
此书对学习接纳承诺疗法的中国咨询师、治疗师、精神科医师及心理学专业学生来说,是一本非常有用的训练手册,相信此书的出版会大大推动接纳承诺疗法在中国的传播。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课题组的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其中曹静(第4章、第6章)、朱丽莎(第5章)、崔云龙(第1章)、龙红(第11章、第15章)、王分分(第10章及附录)、金美慧(第12章、第13章)、黄杏杏等同学(第2章、第3章)以及北京联合大学的张婍博士(第9章、第14章)、我的师妹曹慧博士(第7章)和我的博士后白晓宇博士(第8章)都在学习和工作之余积极参与翻译。特别是曹静和崔云龙同学还协助我组织多次讨论会,并进行最后的排版校对工作。在此,非常感谢每一位参与翻译的学生和老师,他们在翻译过程中都有很多收获和成长,大家都感到此书确实是一本实操性很强的手册。在此还要感谢首都体育大学的徐守森老师一起参与了课题组组织的审稿会,对不少地方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曾经有多少个夜晚,他都来到中科院心理所和大家一起逐字逐句地推敲琢磨。接纳承诺疗法虽然被哈里斯写得很简单,但翻译成汉语时还是有很多障碍,这更让我们感受到语言是人类心理问题的根源。最后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邹慧颖老师对本书翻译出版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悉心协助。
虽然我们尽可能追求完美,但是由于翻译水平有限,很难把哈里斯的个人写作风格准确地体现出来,而且在翻译和审校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东西方文化存在难以准确对译的词句,因此还需要各位同行能够多多包涵,请各位专家在阅读本书时对于翻译不够准确或错谬之处不吝赐教,以便以后有机会再版时一一勘误。
时值新春来临之际,希望春天到来的时候,本书能够面世,带着我们的祝福送到读者的案头,让接纳承诺疗法伴着春风传播到祖国的大江南北,为中国人民的幸福梦想增添些许春意。
祝卓宏
2016年1月6日
这本书的排版和语言风格,简直是反“教条主义”的典范。我们都知道,心理自助类书籍如果设计得太过严肃或者信息密度过高,很容易在第一章就把读者劝退。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深谙此道,他们似乎深知读者的耐心是有限的,因此在视觉和文字的节奏把控上做得非常出色。章节之间的过渡非常流畅,很少出现那种突然插入大段专业术语的生硬感。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讨论那些比较沉重的话题,比如“痛苦的必然性”时,所使用的措辞是带着一种理解和同理心的,没有丝毫居高临下的审判意味。读起来的感觉,就像是和一个非常睿智、情商极高的朋友在咖啡馆里聊天,他听完了你的困扰,然后用一种清晰、有条理但绝不冰冷的方式,告诉你如何重新校准你人生的指南针。我尤其喜欢它在关键概念后面设置的“思考角落”或者“自我提问”环节,这些小小的中断,强制你放慢速度,将书本上的内容内化。这种对阅读体验的细致打磨,体现了作者对目标读者的深刻理解——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本用来炫耀学识的书,而是一本可以随时翻开、在情绪低谷时提供稳定支撑的指南。
评分如果要给这本书找一个最突出的优点,那一定是它对“行动”的强调,但这种行动不是盲目的“正能量”冲动,而是一种与内在价值观紧密联结的、审慎的“小步伐”。很多自助书籍都会告诉你“要积极”,但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精准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做不到积极”,以及如何在这种“做不到”的状态下依然能向前迈进。它没有把“改变”塑造成一个需要翻越珠穆朗玛峰的巨大目标,而是把它分解成一个个极小的、看起来甚至有些微不足道的“承诺性行为”。我记得书中举了一个关于“拖延症”的例子,它没有要求你立刻开始写完一整个报告,而是建议你先“承诺”在接下来的五分钟内,只是打开电脑,并把标题写上去。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在于它极大地降低了启动的心理门槛。它让你意识到,生活中的许多进步,并非来自于某次石破天惊的壮举,而是一系列日复一日、与内心抗拒达成和解后的微小选择。这本书让我从过去那种“非全好即全坏”的极端思维中走了出来,学会欣赏那些不完美但持续的努力。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种对心理学理论有点头大,但又迫切需要实用工具来应对日常焦虑和生活困境的人,量身定做的一盏明灯。我以前也翻过一些关于接纳与承诺疗法的书,那些书往往充斥着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和复杂的概念框架,读起来就像在啃一本理论教科书,虽然理论上明白了个大概,但真要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比如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压力时,我还是会立刻卡壳,不知道该如何将那些“分离”、“接纳”、“价值”的词汇转化为可操作的步骤。而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简直是化繁为简的大师手笔。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那些高深的理论模型,而是通过一系列非常贴近生活的案例和情景对话,引导你自然而然地进入到ACT的核心思想中去。那种感觉不是被强行灌输知识,更像是有人耐心地牵着你的手,一步步穿过迷雾,让你亲眼看到,原来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心理学概念,其实早就潜藏在我们处理日常小挫折的方式之中。特别是它对“心理僵住”的描述,那精准度让人拍案叫绝,我立刻就能联想到自己无数次被负面情绪困住的瞬间,从而产生了一种“原来如此,原来我可以有另一种选择”的顿悟感。这种从理论到体验的无缝衔接,是很多市面上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高度,它真正做到了让“ACT”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学术名词,而是我们手中可以随时拿来用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箱。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适合反复阅读和查阅。我通常不太习惯于把一本书读完就束之高阁,但ACT这本书我已经多次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重新翻开不同的章节。它的优点是,即使你已经理解了核心概念,当你再次回到某一页,面对某个特定情境时,你总能从中提取出新的、更深层次的含义。比如,第一次读时,我对“脱离你的思想”这一概念可能只停留在字面理解;但半年后,当我因为工作上的批评而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时,我重新翻阅了那几页,这次的阅读体验完全不同了,我不再是简单地“知道”要脱离思想,而是真正“感受”到了那些批判性的声音只是头脑中的一个片段,而不是我的全部现实。这种随着个人经验积累而不断深化的理解,证明了这本书的框架是多么的坚固和具有穿透力。它不是一本读完就失去价值的“一次性读物”,而更像是一本可以伴随你成长,每次翻开都会提供新视角的工具书,是真正意义上的“简明”与“实用”的结合体。
评分坦白说,我抱着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开始阅读的,因为市面上的“简明手册”十之八九都名过其实,要么就是为了追求简洁而牺牲了深度,要么就是徒有其表地堆砌了一些积极的口号,读完后依旧感觉空虚。然而,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务实”与“温柔”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并没有试图将所有复杂的心理学机制都简化成几个口诀,而是选择了最核心、最关键的几个支柱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承诺行为”那一部分时所采用的叙事结构。作者没有直接告诉我“你应该做什么”,而是巧妙地通过描绘几种不同人生剧本的走向——一条是继续被旧有思维模式牵着走,另一条是勇敢地朝着自己真正看重的方向迈出微小但坚定的步伐——让你在脑海中预演了不采取行动的长期代价和采取行动的短期不适感。这种引导式的思考,比任何强制性的指令都来得有效。它不是在说教,而是在提供一个清晰的对照表,让你自己去权衡和选择。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对照书中的练习小环节,反思自己最近一次感到“卡壳”的具体情景,然后尝试用书中的框架去解构它。这种即时的实践反馈,让阅读体验不再是被动的接收信息,而变成了主动的自我探索和技能建构过程,这对我来说,是真正有价值的收获。
评分非常不错,值得信赖!
评分真的就这么简单!
评分听过祝教授的讲座视频,买回来一本系统学习。质量不错
评分帮单位买的书,正版书、送货快、质量好、价格优。
评分非常不错的心理资料书籍书中的观点是用新颖有很强的实际运用价值
评分帮单位买的书,正版书、送货快、质量好、价格优。
评分好好学习一下!接纳承诺治疗!希望工作上能用到
评分书中讲述了一个个现实中的例子,值得一读。
评分东西不错 配送也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