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特辑从上海辞书出版社近年畅销品牌图书“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中精选特装,以书家、书体为类,字字经典、辑辑名品,习书可各获所需,欣赏则风格多姿,为书法雅好者之珍选。
本书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二王书法在书法史上有重要地位,本书搜集现存二王书法中的代表力作,一窥二王书法精妙。本书包括《王羲之兰亭序三种》《王羲之墨迹选》《王羲之十七帖》《集字圣教序》《王献之墨迹选》《万岁通天帖》六本。
孙宝文,原吉林文史出版社副社长,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搜集、整理、研究,已出版《馆藏国宝墨迹》系列、《历代拓本精华》系列、《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等书法碑帖类图书百余种。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细腻的触感,仿佛能直接感受到纸张的呼吸,色彩的运用也极其考究,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审美。内页的纸张厚度恰到好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就知道是用心制作的。尤其是那些放大细节的呈现,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复刻。我记得翻到其中一页,那个“之”字的笔画变化,在这么大的尺寸下展现得淋漓尽致,那种墨色的浓淡干湿,那种入纸的力道,隔着纸张都能感受到书写者当时的情绪和气韵。对于我这种痴迷于笔法细节的爱好者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它不仅仅是一本可以“看”的书,更是一本可以“触摸”和“研究”的珍品。那种对艺术原貌的尊重和追求,从每一个装帧细节上都能体现出来,让人不得不感叹,好的装帧设计,本身就是对内容最好的致敬。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使用者”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也是无与伦比的。作为案头常备的参考书,它的开本适中,便于随时摊开对临。更重要的是,那种清晰度和放大比例,让我在练习时可以专注于毫厘之间的变化,而不是去猜测原帖的模糊轮廓。很多时候,学习书法,最难的就是把握那种“神韵”,而这本书通过极致的视觉呈现,将这种神韵的物质载体——具体的笔画形态——展现得一览无余。可以说,它为我的日常临摹和心神交流提供了一个极高标准的参照物。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品图录,而成为了一个可以近距离、反复“切磋”的良师益友。
评分这本书的选材之精到,体现了编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鉴赏力。它收录的作品并非泛泛而谈,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甄选,涵盖了创作生涯中几个关键的转折点和风格的成熟期。每一篇作品的选取,似乎都在讲述一个关于“变”与“不变”的故事。我尤其欣赏它在专题策划上的独到之处,比如对某一特定字型的多角度展示,或者对比不同时期笔法的细微差别,这远比单纯的“作品汇编”要高明得多。这种策展式的编排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深度,让你在有限的篇幅内,获得了最大化的知识密度和审美启发,让人在反复研读中总能发现新的惊喜。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布局,可以说是把“留白”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每一幅帖的周围都有足够的空间,让读者的视线可以完全聚焦在作品本身,不会被其他无关信息干扰。这种设计哲学,深得中国传统书画“计白当黑”的精髓。我特别喜欢它对篇章结构的安排,虽然内容丰富,但整体感觉非常流畅和有条理,读起来毫不费力。比如,它在介绍某个时期的作品时,会用非常简洁而有力的引文作为引导,紧接着就是大幅的、清晰的摹本,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感,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这种对阅读体验的细致打磨,远超一般书法字帖的范畴,更像是一部精心策划的视觉叙事作品,引导着我们一步步深入到那个辉煌的书法世界里去。
评分我以往看一些拓本或者字帖,常常因为墨色失真或者边缘模糊而感到遗憾,但这本特辑在色彩还原度上做得非常出色。那深沉的、饱满的墨色,那种层次分明的晕染效果,简直就像是古人刚刚提笔写就一般鲜活。尤其是那些对飞白和枯笔的处理,在放大后,你能清晰地看到纤维与墨的互动,那种转折处的力度变化,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展示。这对我理解和模仿那些微妙的笔触变化帮助太大了,以前模糊不清的地方,现在一目了然。它不是简单地把图片放大了,而是通过高精度的扫描和印刷技术,将书写现场的“空气”和“质感”都捕捉了下来,让人有一种仿佛身处古人书房的错觉。这种对细节的“还原野心”,绝对值得称赞。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二王墨迹选最好,其次是圣教。万岁通天把王僧虔帖子割页印刷,兰亭选了定武本,十七帖选的上野本,都是遗憾。
评分喜欢
评分很好....
评分寄回老家的,没有看到实物,听老爸的意思是挺满意。
评分喜欢
评分二王墨迹选最好,其次是圣教。万岁通天把王僧虔帖子割页印刷,兰亭选了定武本,十七帖选的上野本,都是遗憾。
评分寄回老家的,没有看到实物,听老爸的意思是挺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