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一本小说、诗歌、散文、剧本集,几乎收录了林徽因所有的经典文学作品。其散文成就颇大,虽然数量不多,但风格独特,知识性强。诗歌尤多,其诗作融人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唯美派的一些表现手法,每篇文章都是她灵动思绪和满腹才华的凝结。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在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的才艺比萧红和张爱玲等显得更全面一些,人生际遇也更幸运。她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她几乎标志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
诗歌
3笑
4深夜里听到乐声
6情愿
8仍然
10山中一个夏夜
12激昂
1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6深笑
18记忆
19题剔空菩提叶
20黄昏过泰山
21静坐
22时间
23哭三弟恒
27微光
29给秋天
31人生
33展缓
35八月的忧愁
36雨后天
37无题
39秋天,这秋天
43别丢掉
45一首桃花
47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48那一晚
50一串疯话
51莲灯
53中夜钟声
55昆明即景
58忆
59年关
61过杨柳
62昼 梦
64六点钟在下午
65小诗两首
67恶劣的心绪
69写给我的大姊
71一天
72对北门街园子
73对残枝
74十一月的小村
76忧郁
77灵感
79前后
80古城春景
81吊玮德
85城楼上
87风筝
89静院
92冥思
93空想(外四章)
98红叶里的信念
103我们的雄鸡
104山中
105十月独行
106去春
107除夕看花
散文
111究竟怎么一回事
117惟其是脆嫩
120山西通信
123彼此
128蛛丝和梅花
132窗子以外
141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
145一片阳光
150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157悼志摩
小说
169窘
189九十九度中
212模影零篇
书信
261林徽因致沈从文
剧本
279梅真同他们(四幕剧)
附录
355夜莺与玫瑰
362林徽因年表
诗歌
笑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旋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的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深夜里听到乐声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
轻弹着,
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
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
静听着,
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
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
忒凄凉
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
太薄弱
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
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
你和我
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情愿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
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
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
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
去触遇没着落的怅惘;
在黄昏,夜班,蹑着脚走,
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
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
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
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
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
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
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
仍然
你舒伸得象一湖水向着晴空里
白云,又象是一流冷涧,澄清
许我循着林岸穷究你的泉源:
我却仍然怀抱着百般的疑心
对你的每一个映影!
你展开象个千瓣的花朵!
鲜妍是你的每一瓣,更有芳沁,
那温存袭人的花气,伴着晚凉:
我说花儿,这正是春的捉弄人,
来偷取人们的痴情!
你又学叶叶的书篇随风吹展,
揭示你的每一个深思;每一角心境,
你的眼睛望着我,不断的在说话:
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片的沉静
永远守住我的魂灵。
山中一个夏夜
山中一个夏夜,深得
象没有底一样;
黑影,松林密密的;
周围没有点光亮。
对山闪着只一盏灯———两盏
象夜的眼,夜的眼在看!
满山的风全蹑着脚
象是走路一样;
躲过了各处的枝叶
各处的草,不响。
单是流水,不断的在山谷上
石头的心,石头的口在唱。
虫鸣织成那一片静,寂寞
像垂下的帐幔;
仲夏山林在内中睡着,
幽香四下里浮散。
黑影枕着黑影,默默的无声,
夜的静,却有夜的耳在听。
一九三一年(据手稿)
……
关于徽因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福建闽侯人。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1920年4月,林徽因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并在1923年开始参加徐志摩、胡适等人成立的新月社的活动。1924年林徽因赴美国留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获得美术学士学位,同时完成了建筑系的全部课程,实现了她成为建筑师的志愿。1928年3月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后回国,并先后出任东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和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1949年后,林徽因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以及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纹饰和浮雕图案的设计,并抢救和改造了传统景泰蓝工艺,为民族及国家做出了莫大的贡献。1955年4月1日病逝于北京,终年51岁。挚友金岳霖献上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可谓对这位才女恰如其分的赞誉。
林徽因不仅是一位建筑学家,更是一位才情横溢的作家和诗人。她温婉清丽的文学天赋,把她与中国现代文坛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1931年4月,她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以“徽音”为笔名,发表于《诗刊》第二期。以后几年中,又在《诗刊》《新月》《北斗》、天津《大公报》《文学杂志》等,先后发表了几十篇作品。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等不同题材。其中代表作为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她的诗文多数是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受到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赞赏,奠定了她作为诗人的地位。
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作家的文学气质糅合得浑然一体。她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有严谨的科学内容,而且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和赞美祖国古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精湛成就,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而在文学作品中也常用古建筑的形象作比喻。如《深笑》一诗中,就以古塔檐边无数风铃转动的声音,比喻笑声的清脆悦耳,直上云天,既贴切,又新颖,别具一格。由于她兼通文理,在建筑学和文学创作上都显露出惊人的才华,所以在20世纪30年代就享有“一代才女”的美誉,被列入当时出版的《当代中国四千名人录》,与冰心、庐隐同为著名的闽籍女作家。
林徽因是一位中西文化融合造就的新文化女性,她以与新文学共体的方式,张扬着自我的独立品格,激荡着青春气息与时代风云的美丽人生,她让我们见识了有别于传统“象牙美人”的迷人风采。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如同缓缓流淌的溪水,没有惊涛骇浪,却有着润物无声的张力。它不像许多畅销书那样,用跌宕起伏的情节来抓住读者的眼球,而是通过一种更内在、更细腻的方式,层层剥开人物的心灵世界。我喜欢作者对人物心理描写的深度,那种不动声色的刻画,却能让读者感同身受,仿佛置身于人物的处境之中,一同经历他们的喜怒哀乐。书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立体,他们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活生生的人,有着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着自己的挣扎和选择。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女性角色的塑造,她们不是依附于男性的附属品,而是独立而坚韧的个体,在时代的洪流中,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追求自己的价值。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女性力量的多样性,也让我反思了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束缚。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多了一份宁静,也多了一份对生命的热爱。它让我明白,即使身处困境,也应该保持内心的尊严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时间”的呈现方式。它不像我们通常理解的时间线那样线性推进,而是以一种碎片化、非线性的方式,将过去、现在、未来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时空感受。这种叙事手法初读时或许会带来些许的陌生感,但一旦你沉浸其中,便会发现它所带来的震撼。作者通过这种方式,展现了记忆的不可靠性,也展现了情感的永恒性。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片段,在时间的长河中,却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影响着人物的命运。我喜欢这种“留白”的艺术,作者并没有把所有东西都解释得一清二楚,而是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正是这种留白,让这本书更具解读性,也更引人入胜。每次重读,我都能从中发掘出新的细节,新的理解,这让我对作者的创作功力佩服不已。这本书挑战了我对传统叙事的认知,也让我对文学的可能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读完这本书,心里像是被春天温柔地抚摸过,又带点莫名的惆怅,让人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的文字有一种奇异的魔力,仿佛能穿透时间,将遥远的往事拉近,又将深埋的情感轻轻挖出。我反复阅读着那些细腻的描写,那些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捕捉,那种对于美学的执着追求,都让我深受触动。作者的笔触是如此的精准,却又充满了诗意,将平凡的生活场景描绘得如同画卷一般,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我常常在想,是什么样的经历,才能孕育出如此丰沛的情感和如此深邃的洞察力?这本书不仅仅是故事的堆砌,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却有着强大的力量,触动了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每次翻开,都能发现新的感悟,仿佛书中蕴含的智慧是取之不尽的。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生活的美,常常隐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珍视。它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用更平和、更宽广的视角去看待人生的起伏,去理解那些曾经让我困惑不解的事情。
评分这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品味的佳作。它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沉的力量,如同陈年的美酒,越品越有滋味。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琢磨某一句,某一段,试图去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更深层含义。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阅读的乐趣,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它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爱与被爱的本质,思考时间和记忆的关联。作者的文字有一种治愈的力量,它能够抚平内心的伤痛,带来慰藉和希望。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自然景物的描写,那些生动的笔触,仿佛能将读者带入其中,感受四季的变换,感受生命的律动。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也体现在了对人物情感的刻画上,那种含蓄而深沉的情感,让人回味无穷。这本书让我学会了更加珍惜当下,更加关注内心的感受,而不是被外界的喧嚣所裹挟。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内心的迷茫,指引我走向更成熟、更平和的自我。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以为会是一本比较普通的言情小说。然而,读过之后,我发现自己大错特错。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它不仅仅是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更是通过这个故事,折射出了一个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命运。作者的笔触是如此的细腻,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每一个角色的背后,似乎都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细节的把控,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却在不经意间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也揭示着人物内心的变化。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它没有简单的善恶之分,也没有非黑即白的评判,而是用一种更加写实的态度,去展现人性的光辉与阴暗。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敬畏。它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地活着。
评分致敬鲁迅,硬面精装,好书!好评!
评分特别喜欢纳兰性德的诗,这本书包装很好,也没有破损,里面还有解释,这次买了纳兰词下次还要买饮水词,非常满意
评分书是好书,这个版本也是挺好的,不错。
评分老书童的作品,很有小知识分子的气质。
评分京东正版图书,品质保证,“6.18”活动购买,非常划算!
评分买过一本,再买一本看看
评分中国队VS葡萄牙队
评分物流不错,原来买了一套悲剧,现在集齐喜剧。
评分读书节活动力度大,入手合适。这本书纸张稍微薄些,可以看见反面的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