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肇始于2009年,开碑帖出版"彩色放大"之风,以"观传世翰墨之大雅,赏历代经典之精妙"的特色创立了书法艺术出版的新品牌。精编精印,再现国宝。近十年来,其深受书法爱好者之推崇和喜爱,屡居"开卷"书法类榜单之前列。至2018年,共出版10集200种,为国内书法出版之仅见。
所涉历代书家有王羲之、王献之、智永、欧阳询、陆柬之、褚遂良、李怀琳、孙过庭、贺知章、唐玄宗、张旭、颜真卿、怀素、柳公权、杜牧、高闲、杨凝式、李建中、蔡襄、黄庭坚、米芾、宋徽宗、宋高宗、吴琚、陆游、文天祥、赵秉文、张畴斋、冯子振、赵孟頫、溥光、康里子山、陆居仁、宋克、解缙、祝允明、文徵明、王阳明、陈道复、董其昌、张瑞图、傅山、王铎、邓石如、伊秉绶、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等;名碑如石鼓文、石门颂、乙瑛碑、礼器碑、华山庙碑、鲜于璜碑、史晨碑、夏承碑、西狭颂、熹平石经、曹全碑、张迁碑、爨宝子碑、龙门四品、石门铭、郑文公下碑、瘗鹤铭、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孔子庙堂碑、孟法师碑、善才寺碑、兴福寺碑、李思训碑、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名碑名帖齐聚,蔚为大观,堪称"纸上书法博物馆"。
本书为“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十七帖》摹本甚多,传世拓本中*著名的有文徵明朱释本、姜宸英藏本、邢侗藏本、张伯英藏本等等。除之外,中华民国时期,还有一本宋拓印本面世,名为“中州本”,此拓本现已失传。本书将次中州本彩色放大出版,以飨读者。
孙宝文,原吉林文史出版社副社长,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搜集、整理、研究,已出版的书法碑帖类图书包括《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馆藏国宝墨迹》系列、《历代拓本精华》系列等。
这本《唐楷经典:颜真卿多宝塔碑》,简直是书法爱好者的福音!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精美的装帧和清晰的影印深深吸引住了。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把碑帖摹写出来,它更像是一次对颜体楷书精髓的深度挖掘。每一笔、每一画,都透露出颜真卿那雄浑、端庄的气度。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的释文和结构分析部分做得非常到位,能让你清晰地理解运笔的提按顿挫和结字的重心所在。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它对碑文整体气韵的把握,那种一气呵成、浑厚饱满的质感,即使隔着纸张,也能感受到碑石的沧桑与力量。我曾尝试对照着临摹,发现光是“宁”字的点画变化,就足够我琢磨上好一阵子。这本书的纸张质量也值得称赞,厚实且不易洇墨,非常适合反复练习和仔细揣摩。如果你想真正领会盛唐楷书的博大精深,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典范之作。
评分《篆书入门精讲:石鼓文解析与临摹》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篆书的固有印象。之前总觉得篆书晦涩难懂,结构僵硬,但这本书的编排思路非常巧妙。它没有直接堆砌复杂的字例,而是从最基础的笔画——点、横、竖、弧入手,用现代的语言和清晰的图示,把古老的线条语言“翻译”给我们听。尤其是对《石鼓文》中那种古朴、方中有圆的形态进行拆解分析,让人豁然开朗。它把每一种笔画的变化都用小图示标明了运笔的走向和提按的轻重,非常直观。对于我这种对篆书研究不深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的学术性与实用性达到了完美的平衡。读完之后,再去看原碑拓片,便能体会到那种“古拙之美”的内在逻辑,而不是盲目地模仿外形。它成功地为我们这些后学开辟了一条进入秦汉古韵的坦途。
评分这本《魏碑精粹:龙门二十品集字大赏》给我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和精神洗礼。北魏时期的碑刻,那种质朴、雄强、气势磅礴的“魏风”,在这本书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它没有采用单一的碑作为范本,而是精选了《龙门二十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汇编,这种“集萃”的方式,使得读者能迅速领略到魏碑风格的多样性——有的峻峭,有的方劲,有的则带着隶书的遗韵。排版上非常大气,大字单页的占比很高,让人能够充分欣赏到那种方折、险峻、一览无余的笔势。特别是那几块著名的“皇帝”铭文,结构之奇特,用笔之大胆,读来令人心潮澎湃。这本书不仅是临摹的教材,更是一部展现中国书法在南北对峙时期如何孕育出全新审美的艺术画册。它让人深刻体会到,书法的生命力在于其不断地突破与创新。
评分翻开这本《宋拓王铎草书千字文》,我的心神立刻就被那如龙蛇飞舞的笔触完全抓住了。王铎的草书,向来以“惊蛇入草,孤藤系树”著称,而这本选本恰到好处地捕捉到了他那种恣肆汪洋、变化万千的风格。与其他注重工整的字帖不同,这本书更像是一部草书的“情书”,充满了激情与不羁。它的影印质量极高,那些飞白、连绵和转折处的墨色浓淡变化,都清晰可见,这对于学习草书的“韵味”至关重要。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几处长连笔的处理,那种气势的连贯性和速度感,真让人叹为观止。对于那些已经掌握了基本笔法,想要在草书创作上寻求突破的朋友来说,这本书提供了绝佳的范本——它教你的不仅是如何写字,更是如何“写心”。当然,初学者可能需要先适应这种“狂放”的风格,但假以时日,必能从中汲取到无穷的力量。
评分我对这本《米芾行书“研山铭”全本对勘》的评价只能用“严谨”二字来形容。米芾的行书,讲究“刷字”,强调的是速度感和笔法的自然流露。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收录了多个版本的拓本进行对照,对于研究米芾书法的演变和细节差异,简直是无可替代的资料。有时候,我们在单一的帖本上看到一个字,可能会因为拓本的磨损而产生误解,但这本书通过多本对比,能让你清晰地分辨出哪些是原貌,哪些是后世的痕迹。我对着其中一页临摹时,发现对比不同拓本后,对“之”字的牵丝连带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是随意牵拉,而是有着严格的内在秩序。对于严肃的书法研究者和资深爱好者而言,这种“对勘”的手法提供了极高的鉴赏价值和研究深度,远超普通字帖的功效。
评分东西很好哦,是想要的,支持京东,希望有更多活动~
评分挺好,清晰,正品
评分ok
评分过得去
评分东西很好哦,是想要的,支持京东,希望有更多活动~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中州本比较少见,冲着高二适先生的评价
评分好书!!!!!!
评分感觉非常不错,很好的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