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治理是一种新类型的治理,作为更广泛的IT治理活动的一部分。IT治理在SOA治理控制过程之中,而服务治理工作重点则放在企业级可重用服务设计、服务实现和方案交付级别的活动上,一个良好的服务治理,能有效地推动商业银行顺利实现SOA架构体系,帮助IT部门整合全行IT资源,从最初的IT投入中获得更高的价值回报。
本书分析了当前商业银行IT架构存在的问题,以及IT架构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所面临的挑战。从服务治理的视角阐述了服务治理对银行IT架构SOA化提供的有力支撑,并详细描述了商业银行如何有序地开展服务治理工作、服务治理内容、目标以及服务治理实施路径。同时本书重点介绍金融服务模型、金融服务库、服务建模流程和方法,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辅以银行服务治理实战案例和金融服务体系参考蓝图来引导读者开展服务治理工作,更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本书旨在帮助银行或者银行科技人员、业务人员,以及为银行提供IT服务的软件公司的广大从业者,结合银行应用系统的实际情况开展服务治理工作,提升服务治理水平。本书虽然是从银行视角来阐述服务治理方法,但该理论同样也适用于其他行业的读者。
第1章银行服务治理价值与挑战
1.1行业趋势
1.1.1银行业的现状
1.1.2银行IT架构变革的趋势——IT架构SOA化
1.1.3未来的发展趋势与金融服务标准的建设
1.2商业银行IT架构存在问题
1.3银行服务治理价值与挑战
1.3.1服务治理价值分析
1.3.2服务治理面临的挑战
第2章银行服务治理
2.1服务治理
2.2服务治理目标
2.3服务治理内容
2.4服务治理实施路径
2.4.1建设期
2.4.2推广期
2.4.3收获期
2.4.4价值期
第3章服务治理组织架构
3.1组织架构
3.2职责
第4章金融服务模型
4.1服务
4.2服务模型
4.3服务基本信息
4.4服务合约
4.5服务SLA
4.6服务OLA
4.7服务安全
4.8服务版本
4.9服务依赖关系
第5章金融服务体系
5.1金融服务库
5.2服务目录
5.2.1银行应用架构
5.2.2服务目录规划
5.3服务元数据管理
5.4公共代码管理
第6章服务建模
6.1服务建模方法
6.2业务分析
6.3服务识别
6.4服务定义
6.5面向服务设计原则
6.5.1服务可复用
6.5.2服务共享正式合约
6.5.3服务是松散耦合的
6.5.4服务是自治的
6.5.5服务是无状态的
6.5.6服务是可发现的
6.5.7服务是可组合的
第7章商业银行服务治理实践案例
7.1ECIF服务治理
7.2互联网金融
7.2.1互联网金融挑战
7.2.2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7.2.3互联网金融服务治理
第8章服务生命周期管理
8.1服务生命周期
8.2服务定义阶段
8.2.1业务分析
8.2.2服务识别
8.2.3服务设计
8.2.4服务发布
8.3服务开发阶段
8.4服务运行阶段
8.4.1服务监控
8.4.2服务度量
8.4.3服务改进
8.5服务注销流程
附录AMBSD
A.1存款类
A.2贷款类
A.3支付类
A.4银行卡类
A.5贷记卡
A.6资金类
A.7理财类
A.8中间业务类
A.9综合类
A.10现金管理类
参考文献
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先被它厚重的质感和严谨的排版吸引。翻开目录,看到里面细致的章节划分,对“服务治理”这一课题做了非常全面的梳理,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执行,从风险防范到技术应用,几乎涵盖了所有关键环节。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数据驱动的服务优化”这一章节,它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来识别服务瓶颈,预测客户需求,以及评估服务效果。这对于我们目前正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银行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书中给出的方法论和技术路线图,让我看到了数据在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此外,作者对于“客户体验”的重视程度也贯穿全书,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因为在很多时候,治理往往容易偏向内部效率,而忽略了最终的服务对象。这本书很好地平衡了这一点,既有管理的深度,也有对客户价值的关注。
评分这本书我是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偶然听人推荐的,当时就觉得书名很有吸引力。“商业银行服务治理实践与探索”,这几个字触动了我一直以来在工作中思考的痛点。我们都知道,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服务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但具体如何落地?尤其是如何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建立一套既能保障合规、又能提升效率、同时还能让客户满意的服务治理体系,一直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书,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有实际案例支撑的解决方案。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看到,那些领先的银行是如何一步步构建他们的服务治理框架,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他们又是如何调整策略,化解风险,最终实现业务增长和客户忠诚度的提升。书中对“实践”和“探索”的强调,让我看到了其深度和前瞻性,我期待它能为我提供一些启发,甚至是直接可以借鉴的模式。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在组织和呈现内容上非常有条理,虽然书名听起来有些宏大,但实际阅读起来却并不枯燥。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堆砌概念,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将抽象的服务治理原则具体化。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风险管理与服务质量如何协同提升的部分,这在很多同类书籍中都很难找到如此深入的阐述。书中详细剖析了不同类型业务场景下的服务治理挑战,例如零售业务的标准化服务流程,公司业务的定制化服务要求,以及新兴的数字银行服务模式,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策略。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不仅关注了“做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怎么做”,比如如何构建有效的跨部门协作机制,如何利用技术手段赋能服务治理,以及如何建立一套持续优化的反馈机制。这些细节的描述,让我对服务治理的实际操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感觉就像有一位经验丰富的银行家在我身边手把手地指导。
评分我一直认为,金融服务行业是一个高度复杂且监管严格的领域,尤其是在服务方面,一点点的疏忽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知识的空白。作者以一种非常务实和接地气的方式,深入剖析了商业银行在服务治理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包括但不限于合规性要求、技术迭代、市场竞争以及客户期望的不断提高。书中对“持续改进”的理念进行了反复强调,并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具和方法,比如PDCA循环在服务治理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客户反馈闭环来驱动服务能力的升级。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责任边界”和“问责机制”的探讨,这对于构建一个高效、透明的服务治理体系至关重要。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商业银行的服务治理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清楚了未来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惊喜不断。作者的文笔流畅,叙述生动,即使是那些相对枯燥的技术性和管理性内容,也能被他写得引人入胜。我特别欣赏他在书中提到的“服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所有服务治理的基础。书中引用了许多国内外知名银行的成功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具有启发性,而且非常具体,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理论是如何转化为实际行动的。例如,书中对于如何通过激励机制来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以及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来简化服务流程,都提供了非常详实的指导。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敏捷服务治理”的探讨感到兴奋,这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将敏捷开发的理念引入服务治理,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是一本实践指南,对于所有在商业银行服务领域工作的人员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