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非洲史

不可不知的非洲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益 著
圖書標籤:
  • 非洲曆史
  • 曆史
  • 文化
  • 非洲
  • 大陸
  • 文明
  • 社會
  • 政治
  • 經濟
  • 殖民主義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華中科技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8014274
版次:1
商品編碼:1201659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40
字數:205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非洲史愛好者
非洲有,悠久燦爛的文明。它不僅僅是人類曆史的搖籃之一,在這塊廣袤的大地上,更有著無限生機。

非洲有,美麗的風景——高山、沙漠、草原、森林、zui稀有zui著名的野生動物。它是,zui大的一塊沒有遭到人類貪婪文明玷汙和破壞的土地。當我們需要與自然親近的時候,它是zui美的去處。

非洲有,無限的希望——非洲廣袤的土地,曾被歐洲列強蹂躪瞭幾百年。自二戰結束後,盡管非洲各國在走嚮現代化過程中步履蹣跚、跌跌撞撞,但近年來非洲的經濟發展證明:隻要給它們和平,他們和我們一樣會創造奇跡。當我們需要發展經濟的時候,它是zui有潛力的去處。


無論你是想瞭解曆史,還是想去旅遊,或是跟隨祖國“一帶一路”的戰略去投資,對於那個地方的曆史,總要理解。那就看看這本《不可不知的非洲史》吧。你會發現:
震驚——因為,它曾經那麼悠久與強大。
有趣——因為,作者的輕鬆筆法。
權wei——在參考瞭眾多權wei作品後,寫齣瞭一本,你樂意看的正兒八經的作品。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講述瞭非洲六韆多年的曆史。語言風趣、流暢,故事選擇生動。用一個個故事將非洲重大曆史按時間順序連貫地展示給讀者。如今的非洲給我們展現的是混亂、落後,然而,非洲同樣有著光輝的曆史。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模樣是有原因的。知曉原因,纔會擁有明天。

作者簡介

楊益。70後,重慶人。工科教育背景,自幼喜歡碼字。曾從事過高校教師、漫畫文字編輯、網站編輯、IT産品設計等工作。現兼任北京廣播電颱頻道嘉賓和北京晚報專欄撰稿人。本世紀在互聯網發錶《賊三國》等文史作品數百萬字。已齣版《張居正全傳》《那些三國的女人們》《成功銷售要讀三國》《不可不知的朝韓史》《諸葛亮全傳》《張騫齣使西域》《人類社會的神經係統》《通信原理》《宋國的故事》。等。

目錄

第一章? 輝煌韆年——古埃及時代(史前至公元前4世紀)
1.1? 悠久!遠古的大陸?
1.2? 統一!兀鷹與眼鏡蛇
1.3? 神奇!金字塔國度
1.4?兵戈!戰亂與徵服?
1.5? 滄桑!老前輩退場?
1.6? 強盛!迦太基霸國?
第二章? 帝國旗下——古羅馬時代(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6世紀)
2.1? 潰滅!布匿戰爭
2.2? 狂妄!齣賣羅馬
2.3? 淒婉!埃及艷後
2.4? 反攻!汪達爾王國
2.5? 阿剋蘇姆!東非強國
2.6? 遷徙!班圖人之路
第三章? 新月熠熠——阿位拍人來瞭(公元6世紀到13世紀)
3.1? 席捲!阿拉伯鐵騎?
3.2? 分裂!法蒂瑪王朝?
3.3? 薩拉丁!偉大的騎士?
3.4? 彪悍!馬木留剋軍團?
3.5? 黃金!古加納王國?
3.6? 雄起!柏柏爾人?
3.7? 繁榮!東非商業區?
第四章? 孤帆遠影——大航海下的非洲(公元13世紀至18世紀)
4.1? 葡萄牙!商人與海盜
4.2? 君臨!奧斯曼土耳其
4.3? 富庶!馬裏王國
4.4? 偉大!桑海帝國
4.5? 割據!林立的邦國
4.6? 罪惡!大西洋販奴
4.7? 南非!白人的殖民
第五章? 鐵蹄錚錚——歐洲人全麵入侵(公元18世紀到20世紀初)
5.1? 進軍!探險傢們?
5.2? 阿裏!徒勞的自強?
5.3? 入侵者!英吉利和法蘭西?
5.4? 剛果!國王的野心?
5.5? 狂潮!帝國的宰割?
5.6? 堅毅!埃塞俄比亞
5.7? 浴血!祖魯和布爾
第六章? 烽火連天——世界大戰時期(20世紀上半葉)
6.1? 奇跡!一個人的戰爭
6.2? 奴役!殖民地與宗主國
6.3? 抗爭!起義與獨立
6.4? 戰鬥吧!非洲聯軍
6.5? 奮進!“二戰”的洗禮
第七章? 自由之花——非洲獨立時期(20世紀中後期)
7.1? 威猛!納賽爾闆斧
7.2? 崩潰!法蘭西帝國
7.3? 尷尬!監獄裏當選總理
7.4? 盧濛巴!剛果(金)殉難者
7.5? 鬥爭!少數與多數
7.6? 牢獄!聖者的修煉
第八章? 蓬勃與動蕩——冷戰時期(20世紀晚期)
8.1? 危機!年輕的國傢
8.2? 持久!蘇丹內戰
8.3? 濛博托!豹子頭酋長
8.4? 奮鬥!尼日利亞
8.5? 薩達特!和平鬥士
8.6? 隕落!最後的帝星
8.8? 獨立!葡屬非洲
8.9? 慘烈!盧旺達大屠殺
8.10? 坎坷!坦桑尼亞之路
第九章? 未來之門——世紀之交(20世紀末21世紀初)
9.1? 血腥!利比裏亞
9.2? 揚名!索馬裏海盜
9.3? 榮耀!曼德拉的勝利
9.4? 動蕩!埃及之變
9.5? 卡紮菲!摺騰到死
9.6? 擁抱!非洲的明天
附? 錄
非洲史年(括號內為大事發生的相關地域)
非洲國傢一覽錶
後? 記?

精彩書摘

1.6? 強盛!迦太基霸國
就在古埃及由盛轉衰時,在它西邊,另一個非洲強國強勢崛起,成為地中海的霸王。它就是迦太基。與古埃及不太一樣的是,迦太基在非洲屬於“外來戶”。它是由亞洲移民“腓尼基人”建立的。腓尼基人非常善於航海和做生意。早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他們的船隻就在地中海上揚帆往來,並在地中海沿岸的北非、西班牙等地建立瞭不少殖民地城市。

小貼士:腓尼基人
腓尼基人號稱“海上民族”,發源於西亞,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即往來各地通商。後來,他們在巴勒斯坦、黎巴嫩、敘利亞建立瞭一個富裕的國傢,並成為海上霸主。腓尼基人還把埃及象形文字和蘇美爾文字結閤,設計瞭22個字母。該字母錶經希臘人修改後成為現代字母錶的前身。隨著亞述、新巴比倫、波斯等強大帝國先後崛起,西亞的腓尼基本土被逐漸徵服、吞並、融閤。

公元前814年,腓尼基城邦推羅因為傢庭矛盾玩齣瞭人命:國王謀財害命,把自己的姐夫(也是舅舅)毒死瞭。國王的姐姐艾莉薩公主眼見不對,趕緊帶著一批心腹乘船逃走。他們在茫茫地中海上顛簸瞭一陣,來到非洲北部一個海灣(今天的突尼斯)停泊。
當地的土著白人(柏柏爾人)早已習慣瞭腓尼基商人,趕緊列隊上前歡迎:“夫人您好,是來做生意的麼?有什麼貨物?幾時走?”艾莉薩嘆瞭一口氣:“我想和你們買一塊地,在這裏歇歇腳。”柏柏爾人首領眉頭一皺,心想:“這幫腓尼基人,要在咱這裏住下來,不太妥當啊。”
艾莉薩察言觀色,趕緊叫手下抬上來一大堆禮物:“我隻要一塊牛皮這麼大的土地,有個坐的地方就成。請您可憐可憐我這個弱女子吧。”說著,淚珠兒差點滾下來。
柏柏爾人首領心軟瞭,一塊牛皮大的土地,有什麼打緊?他滿口答應,並且專門吩咐人殺瞭一頭最肥大的牛,把牛皮交給艾莉薩,讓她自己選地方。
艾莉薩嘴角露齣一絲笑容。她拿齣小刀,把一大張牛皮切成一條又細又長的皮繩,然後在柏柏爾人目瞪口呆地注視下,在海邊圈瞭老大一塊地下來。在這塊土地上,艾莉薩和她的手下,建立起一座城市。這就是迦太基。
建立之初,迦太基處於弱勢。近處的土著人比它強大,遠處的推羅母國要欺負它,甚至附近的腓尼基族人的其他殖民地它也惹不起。這種情況下,迦太基女王艾莉薩嚮土著人低頭,每年都繳納保護費,給推羅國上貢,和附近的腓尼基城市友好相處。她在貴族中組建瞭元老院,錶決國傢大事;又在公民中建立瞭公民大會,給大傢參政議政的機會。她充分發揮本民族的商業天賦,以迦太基為中心,和各國大做生意。迦太基商隊不但在地中海沿岸往返,而且穿越撒哈拉,深入非洲內地,倒騰各種土特産。這樣一來,迦太基越來越有錢瞭。經濟發達也吸引瞭更多的人口前來,迦太基又嚮柏柏爾人購買瞭更多的土地,擴大瞭城市。他們除瞭商業,還發展農業和手工業,並且建立瞭一支強大的海軍,修建瞭軍港。
隨著實力增強,迦太基人不甘心隻待在目前這蝸居似的小地方瞭。他們開始嚮外界擴張。首先派齣一些船隊,在地中海沿岸的其他地方建立新的殖民地。有時候,其他地方的腓尼基人碰上戰爭,迦太基就派軍隊去支援同胞。比如迦太基建立200年後,西班牙的腓尼基人(加德斯城)和西班牙本地部族開戰,迦太基伸齣援手,打敗瞭西班牙人。從此,加德斯成瞭迦太基的小弟,迦太基趁機在西班牙進一步擴展勢力。用類似的手法,迦太基逐漸成為地中海沿岸腓尼基人的盟主。
在當時,歐洲文明的先驅——古希臘已經非常強大瞭,他們的艦隊同樣在地中海上縱橫,建立瞭許多殖民地。迦太基要保證自己吃肉,就得和這隻北邊的老虎搶奪。於是迦太基人與希臘人在整個地中海展開瞭曠日持久的爭霸。雙方的艦隊在海上追逐,互相攻擊彼此的殖民地城市。打瞭幾百年,科西嘉島、撒丁島先後落入迦太基掌中,而西西裏島
上則是兩傢勢力對峙。
對於北非土著柏柏爾人,迦太基也變瞭臉色。當初艾莉薩來北非,是靠柏柏爾人給的土地立足的,長久以來迦太基也一直給柏柏爾人交保護費。等迦太基強大起來之後,就反過來攻打柏柏爾人。柏柏爾人和迦太基打瞭不少惡仗,終究抵不過迦太基人先進的兵器和鎧甲,隻得臣服。從此,柏柏爾人不但收不到保護費,反而當瞭迦太基人的小弟。迦太基人一方麵沿著北非海岸嚮兩邊平鋪,一方麵往南深入非洲內地,建立瞭許多殖民地和軍事堡壘。
到公元前4世紀,也就是古埃及被托勒密王朝取代之時,迦太基已經成為地中海第一等的強國。它的領土,在非洲從利比亞锡德拉灣直到直布羅陀海峽,在歐洲包括大半個西班牙以及科西嘉島、撒丁島的全部和西西裏島的西部。整個地中海西半邊,均是迦太基人的勢力範圍。迦太基人是古代罕見的商業帝國,從西非輸入奴隸、象牙、黃金、銅,從不列顛輸入锡,從北海岸輸入琥珀,從西班牙輸入白銀,從撒丁輸入鉛和糧食,從埃及和腓尼基輸入手工業製品,然後把這些産品運到各地齣售,賺得滿盆滿鉢,肥得油光閃亮。在迦太基的大農莊,自由雇工、土著人和奴隸辛勤耕作,産齣麥子、葡萄和橄欖。迦太基的手藝人生産陶器、金屬製品和昂貴紡織品。各個殖民地、被徵服的土著人的財富也像潮水一樣流入迦太基城。迦太基被當時的人稱為“世界上最富庶的城市”。
在公元前4世紀,北非的迦太基是西方最富強的國傢,東北非的埃及托勒密王國是文化科技的中心。此外,非洲還有其他國傢,比如埃及南邊的努比亞(今蘇丹)黑人,他們被埃及打敗,南遷到尼羅河第五瀑布上遊的麥羅埃地區,建立瞭麥羅埃王國,還在紅海建立港口,參與到商貿中。在西非、中非和東非,雖然尚未齣現製度完善的國傢,但很多部族都已經學會煉鐵,有的甚至比埃及人還要早幾百年。利用非洲大陸上比比皆是的鐵礦,黑人們製作齣比銅器更加耐用的鐵器。城鎮也齣現瞭。這一時期的非洲,依然笑傲於西方。

前言/序言


前.言


對於很多人而言,非洲是一個充滿瞭神奇和苦難的地方。曆史上的非洲,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它是販賣黑奴的源頭。而近現代的非洲,除瞭參與過“亞非拉人民大團結”運動以外,展示較多的則是貧窮、飢荒、政變、戰亂,人們通過網絡可以看到觸目驚心的骷髏堆、活骷髏般的難民,還有被兀鷲跟蹤的可憐小女孩。以至於聽說某人要去非洲工作,可能有人多半都會愣一下:居然去那裏?至於說非洲這塊土地是否擁有過光榮,又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知道的人就不多瞭。
非洲這塊大陸擁有悠久的曆史和豐富的文化。那裏有最早的古人類化石,許多科學傢認為人類的始祖來自於非洲。早在距今六韆年前,古埃及文明便屹立於非洲大陸東北角,並與兩河文明、印度文明、中華文明並列為人類四大文明發源地。
數韆年前,北部非洲曾建立過世界上第一個跨大洲的“帝國”,曾長期參與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爭霸戰爭。在羅馬帝國時代和中世紀,非洲北部也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區域。它們曾為占據它們的強大帝國(如古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提供過源源不斷的收入,非洲北部地區也曾建立過強大國傢,對當時的世界曆史産生過重要的影響。如阿尤布王朝對西歐侵略者的毀滅性打擊,馬木留剋王朝則將西徵的濛古軍擊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的發展水平整體來說落後於北部,但在中世紀時也曾依靠商貿,先後建立過三個強大的王國(帝國)和一係列的中小邦國。
近代以後,隨著西方國傢的綜閤實力日益強大,相對落後的非洲逐漸淪為被掠奪的對象:最初是搶占港口和販奴,隨後是殖民,歐洲人憑藉槍炮越來越深人這塊大陸。而非洲的國傢不僅軍事落後,更嚴重的是他們邦國林立像一盤散沙,在強大的外敵人侵前很難團結抗敵,先前的隔閡和內江依然存在,最終被各個擊破。到20世紀初,整個非洲大陸幾乎被歐洲列強瓜分完畢。在這個過程中,一些非洲國傢的抵抗也是非常齣色的,如埃及阿裏王朝曾擊敗日薄西山的奧斯曼帝國,蘇丹馬赫迪起義和南非祖魯王國都曾給予英軍重大殺傷,韆年古國埃塞俄比亞更是在阿杜瓦戰役中擊潰意大利軍隊,成為當時唯一保持實質獨立的非洲國傢(利比裏亞實際上是美國殖民地)。
兩次世界大戰,非洲為各參戰國提供瞭大量人力、物力支持,非洲人也被吸收參加瞭戰爭。尤其在“二戰”中,上百萬非洲人為反抗法西斯而戰,這個過程中,使得反對民族奴役、民族歧視,爭取自由的思想深人非洲人的靈魂。因此在“二戰”結束後,隨著英法的殖民體係逐漸崩潰,非洲國傢掀起瞭獨立的狂潮。在這塊曾被奴役的土地上,先後建立起50多個獨立的國傢。
但是,非洲的問題絕不僅僅是一個“獨立”便能解決的。早在被殖民人侵之前,非洲各國各地區便存在經濟底子落後、部族矛盾尖銳、教育不足、軍隊乾政、酋長和國王獨裁統治等諸多問題,歐洲人的百年殖民並未解決這些問題,而歐洲人的撤離也不能讓這些問題憑空消失。於是,在經曆過獨立後的一段黃金時間後,非洲各國紛紛陷人經濟滑坡、政變迭起、軍政府獨裁乃至內戰和種族迫害的深淵。世界範圍的大國爭霸下,各大陣營各自在非洲扶持自己的跟班勢力,更使這種混亂雪上加霜。而“冷戰”的結束,並不能終止這種混亂。全球化的時代,非洲國傢無法保護自己薄弱的國內經濟體係,又紛紛被拋人到“刺刀見紅”的經濟競爭中,淪為瞭國際市場食物鏈的最底層。
即使道路麯摺坎坷,希望終究在前方。導緻非洲貧窮落後的種種癥結,即使並未得到根除,但在國際社會和非洲國傢的共同努力下將會逐步減少:戰亂減少,飢荒得到控製,教育水平得到提高。而非洲各國政府,也在先輩的教訓中,逐漸變得成熟與明智起來。話雖如此,如今的非洲,要想實現復興依然還要走一條漫長的道路。
本書是一本簡單介紹非洲曆史的普及類讀物。非洲雖然在當今受到的關注度不如歐美高,但它畢竟有著數韆年的文明史以及數十個國傢的廣大市場及政治影響力、地緣價值。其浩渺曆史中的人物、事件,絕不可能一一列齣,而本書也並不打算寫成一個全麵而單調的簡史列錶。因此,本書在有限的篇幅內,將非洲史前至今的漫長歲月,前鬆後緊地劃分為9個曆史時段,然後在每個時段中選擇其有代錶性的人物、事件,寫成數節內容,每一節獨立成篇,以“講故事”的風格闡述。同一章的節與節之間或為承接,或為並列,以這種方式,幫助讀者盡可能輕鬆地瞭解非洲數韆年的基本史實。當然,在僅僅20萬字中要把整個非洲的曆史講清講透,那是遠遠不夠的。本書僅僅作為入門普及讀物,讀者如果對非洲史想有更深入的瞭解,歡迎參閱更多資料。
_x005F_x005F_x005F_x0008_楊益 2015年9月
揭秘古老文明的輝煌與失落:《失落的亞特蘭蒂斯之謎》 內容提要: 本書將帶領讀者潛入史前文明的迷霧深處,探索傳說中沉沒於大西洋之下的神秘國度——亞特蘭蒂斯。我們不滿足於柏拉圖筆下模糊的記述,而是深入挖掘全球神話、地質學證據、古代文獻以及最新考古發現,力求拼湊齣這個偉大文明的真實麵貌。從其令人難以置信的社會結構、先進的科技水平,到最終災難性的毀滅,本書將細緻描繪一個輝煌而又令人扼腕的史前帝國。我們將審視從地中海到加勒比海的各種理論模型,對比不同學者的觀點,並提齣全新的、基於科學證據的假說,試圖定位亞特蘭蒂斯的真正坐標。這是一場跨越數韆年時空的探險,是對人類文明起源和潛在終結的深刻反思。 --- 第一部分:神話的起源與哲學的迴響 第一章:柏拉圖的遺産——什麼是亞特蘭蒂斯? 亞特蘭蒂斯的故事,並非憑空捏造的民間傳說,而是直接源自古希臘哲學傢柏拉圖的對話錄《提麥奧斯篇》和《剋裏提亞斯篇》。本章將詳盡解讀柏拉圖對這個島嶼的描述:其地理位置——位於“赫拉剋勒斯之柱”(即直布羅陀海峽)之外;其巨大的規模;其環形的城市規劃,由同心圓的陸地和水域組成;以及其人民的起源——與海神波塞鼕的血脈相連。我們將探討柏拉圖講述此故事的真正意圖:是作為政治寓言,還是對真實曆史事件的記錄?我們比對不同譯本的差異,分析“九韆年前”這一時間節點的精確性與象徵意義。 第二章:跨文化的共鳴——全球的“大洪水”與失落之城 亞特蘭蒂斯並非孤立的傳說。本章將搜集全球範圍內與“失落的先進文明”或“毀滅性大洪水”相關的神話體係。從美索不達米亞的《吉爾伽美什史詩》中的洪水故事,到瑪雅文明中關於“太陽紀元”終結的記載,再到愛爾蘭、印度及波利尼西亞地區的口述曆史,這些看似分散的敘事之間是否存在某種共同的、對同一史前災難的記憶?我們將分析這些神話中的共同元素——超乎尋常的知識、極度的傲慢,以及神祇的懲罰——並將其與亞特蘭蒂斯傳說進行比對,試圖構建一個全球性的史前災難時間軸。 第三章:古埃及的綫索——薩伊斯城與索隆的記載 柏拉圖聲稱,關於亞特蘭蒂斯的知識最初是由雅典的立法者索隆從埃及薩伊斯城(Sais)的祭司那裏得知的。本章聚焦於古埃及的曆史記錄和神廟銘文。我們深入探究薩伊斯城在古埃及曆史中的重要性,以及其神職人員在保存古代知識方麵的作用。通過對比古埃及對“海平麵上升”和“海洋變遷”的記錄,我們尋找任何可能指嚮一個位於大西洋方嚮的強大帝國的間接證據。本章特彆關注埃及天文學和曆法體係中可能潛藏的關於遠古“黃金時代”的蛛絲馬跡。 --- 第二部分:地理、地質與考古的探尋 第四章:定位之謎——大西洋、地中海與“海洋之窗” 亞特蘭蒂斯究竟在哪裏?這是本書的核心爭議點。本章係統梳理曆史上提齣的主要地理定位假說,並對其進行科學評估: 1. 直布羅陀海峽外說(傳統觀點): 對亞速爾群島、加那利群島的深入考察,分析洋中脊活動與火山噴發對傳說中島嶼形成的影響。 2. 地中海盆地說: 重點分析米諾斯文明(剋裏特島)和聖托裏尼(锡拉火山爆發)的聯係,探討“大洪水”記憶被放大並投射到大西洋的可能性。 3. “百慕大三角”與加勒比海假說: 審視佛羅裏達海岸下的比米尼路等結構,探討是否存在被淹沒的古代海岸綫。 4. 新興的“黑海洪水”理論: 將亞特蘭蒂斯的故事解讀為對史前黑海水位劇烈上升事件的記憶碎片。 第五章:海底的低語——深海考古與地質證據 現代科技為我們提供瞭探索深海的能力。本章介紹使用聲納、側掃聲納和海底鑽探技術在指定區域的勘探成果。我們審視海底甲烷水閤物的釋放、深海沉積物中非自然物質的發現,以及地質構造如何解釋一個“大陸架突然沉沒”的現象。通過分析古氣候數據,我們重建約一萬年前的全球海平麵,判斷一個島嶼帝國可能存在的適宜生存期。 第六章:失落的科技與“宇宙能量” 柏拉圖提到亞特蘭蒂斯擁有遠超同時代文明的冶金術、建築技術和對自然力量的掌控。本章將探討傳說中亞特蘭蒂斯人使用的“奧利哈爾根”(Orichalcum)——一種被描述為“閃耀著火光”的金屬。我們對比古代冶金技術(如印加帝國的黃金工藝)和現代材料科學,分析是否存在失傳的閤金技術。此外,我們將審視與“水晶能量”、“地磁控製”相關的理論,探討這些描述是象徵性的哲學隱喻,還是對某種失傳物理學的真實記錄。 --- 第三部分:文明的衰落與遺産的延續 第七章:帝國的黃昏——權力腐蝕與道德淪喪 根據柏拉圖的敘述,亞特蘭蒂斯文明的衰落並非完全由自然災害造成,而是源於其人民的貪婪和道德敗壞。本章將深入分析一個高度發達的社會如何從內部瓦解。我們探討哲學(如對“神性”與“人性”的偏離)在國傢衰亡中的作用。這種內部的腐敗如何削弱瞭他們的防禦能力,使其更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緻命一擊?我們將對比古羅馬和古希臘的衰亡史,尋求亞特蘭蒂斯曆史的普遍教訓。 第八章:災難的瞬間——火山、地震與全球衝擊 聚焦於亞特蘭蒂斯最終毀滅的時刻。如果該事件是真實發生的,它可能涉及何種規模的地理事件?本章詳細分析瞭“超級火山爆發”(如坦博拉火山或多年前的托巴火山爆發)對全球氣候和海平麵的連鎖反應。我們試圖模擬一場足以瞬間淹沒一個大島的巨型海嘯,並探討這種災難是否會在全球範圍內留下可供後世文明識彆的地質印記。 第九章:文明的播種者——亞特蘭蒂斯對新舊世界的影響 如果亞特蘭蒂斯在沉沒前夕或災難發生時,成功派遣瞭船隊逃離或尋求援助,那麼他們的知識和文化如何傳播到世界各地?本章追溯亞特蘭蒂斯影響的理論路徑: 美洲聯係: 探討其對奧爾梅剋文明、瑪雅文明早期藝術和建築的潛在影響。 埃及與巴比倫: 考察這些文明中早期天文學和幾何學知識的突飛猛進,是否源於亞特蘭蒂斯幸存者的播種。 神話的繼承: 追蹤關於“天空之城”、“樂園”和“賢者之石”等概念在不同文化中的演變,將其視為亞特蘭蒂斯精神遺産的殘片。 結語:鏡鑒未來——我們是否正在重蹈覆轍? 本書的最後,我們將跳齣曆史考據,轉嚮對當代文明的警示。亞特蘭蒂斯的故事,無論是真實曆史還是深刻的寓言,都提醒著我們:科技的進步若脫離瞭倫理和平衡的約束,最終將招緻自我毀滅。在麵對氣候變化、資源枯竭和技術倫理挑戰的今天,亞特蘭蒂斯的沉沒,或許是人類文明最古老也最及時的警告。 --- 讀者對象: 曆史愛好者、考古學與地質學研究者、神話學專傢、對史前文明和人類起源有強烈好奇心的普通讀者。 本書特色: 跨學科研究: 融閤瞭考古地質學、古代文獻分析、海洋探險和哲學批判。 批判性思維: 不盲從任何單一理論,對所有“證據”進行嚴格的科學檢驗。 敘事性強: 以引人入勝的探險故事形式,引導讀者體驗曆史的神秘感與學術的嚴謹性。

用戶評價

評分

讀完這本書後,我感覺自己像是經曆瞭一場漫長而又充滿啓發的視覺盛宴。作者對於古代藝術、建築風格演變以及物質文化細節的描寫,簡直可以用“栩栩如生”來形容。想象一下,書中那些關於早期城市規劃的段落,是如何勾勒齣那些錯落有緻的街道、宏偉的公共設施,以及人們日常生活的場景。那種對生活美學的捕捉,讓人能真切地感受到古人的審美情趣和對秩序的追求。書中的插圖與文字配閤得天衣無縫,即使沒有親眼見過那些遺址,也能在腦海中構建齣清晰的立體圖像。這不僅僅是曆史知識的傳遞,更像是一次跨越韆年的考古探秘之旅,極大地滿足瞭我對古代生活細節的好奇心。

評分

這部作品的獨特價值在於其打破瞭傳統區域史敘事的壁壘,它以一種全球史的宏大視野來審視人類文明的早期發展軌跡,強調瞭不同地理闆塊之間潛在的、相互影響的聯係。書中對氣候變化、資源分布如何塑造不同族群的命運,以及技術擴散的路徑分析,都展現齣一種極具前瞻性的洞察力。它促使讀者跳齣狹隘的地域中心主義思維,去思考人類作為一個整體,是如何在地球的不同角落共同探索生存與發展的可能性的。這種跨區域的比較分析,為理解現代世界的復雜性提供瞭深刻的曆史根源,是一部極富啓發性的思想工具書。

評分

這部作品簡直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史詩,它以極其細膩的筆觸描繪瞭人類文明起源的壯闊畫捲。作者的敘事功力令人嘆為觀止,仿佛帶領我們親身穿越迴那個混沌初開的濛昧時代,去感受先民們麵對蠻荒世界的勇氣與智慧。書中所展現的早期社會結構、宗教信仰的萌芽,以及對自然力量的敬畏與模仿,都構建瞭一個無比真實可感的古代世界圖景。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在描述那些已經消逝的文化遺跡時,那種飽含深情的文字,讓人能清晰地觸摸到曆史的脈搏,體會到文明演進的艱辛與輝煌。對於熱衷於追溯人類起源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極為豐富和深邃的思考維度,它不僅僅是關於過去事件的簡單羅列,更是一部關於人類精神和求索曆程的頌歌,讀來令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

評分

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學術嚴謹性達到瞭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高度。作者在資料的搜集和考證上所下的功夫,從那些層齣不窮的、精確到年份和地點的引文和注釋中便可見一斑。它絕非市麵上那些輕飄飄的“快餐式”曆史讀物可比擬,它要求讀者付齣相應的專注力,去消化那些復雜的社會經濟模型和文化交流的路徑分析。然而,一旦沉浸其中,便會發現這種深度的迴報是巨大的。它係統性地解構瞭不同地域間早期互動模式的復雜性,挑戰瞭許多長期以來被視為定論的傳統觀點。對於希望建立紮實知識框架的深度學習者而言,這本書無疑是不可或缺的參考基石,它提供的知識密度和邏輯清晰度,是極少數著作纔能企及的標杆。

評分

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掌控得非常高明,它在宏大敘事與微觀個體故事之間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有時候,我們會沉浸在對某個龐大帝國興衰的嘆息之中,感受到曆史的無常與必然;但緊接著,作者又會筆鋒一轉,聚焦於某個關鍵曆史人物的個人抉擇,或是某個普通傢庭在時代變遷中的掙紮與韌性。這種敘事上的張弛有度,使得厚重的曆史題材讀起來完全不覺得枯燥乏味。它成功地將冰冷的曆史數據賦予瞭人性化的溫度,讓我們得以從更貼近人性的角度去理解那些遙遠時代人們的喜怒哀樂,這種細膩的情感處理,是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部分。

評分

好,正版,非常滿意非常滿意非常滿意非常滿意

評分

特價買到,很實惠,內容的話也還不錯

評分

公眾號看過瞭 還是下手

評分

讀書的重點是內容,包裝就不說瞭。剛看目錄就發現排版太粗糙,空格一大堆,親們可以看我發的圖,作者文筆不是很好,戲說成分很大,圖個樂嗬可以入手,想要看嚴謹的史書的還是另購其他書目為好。

評分

很不錯的書,做活動買的,很劃算,囤著。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迫不及待物流快,圖書質量好,拿到手的看瞭

評分

搞活動的時候買的,價格實惠,用著還行

評分

還沒有看,相信大牌,應該不錯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