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新阅读时代系列4:跟着博物君长知识

意林新阅读时代系列4:跟着博物君长知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意林》编辑部 编
图书标签:
  • 博物学
  • 科普
  • 自然
  • 科学
  • 儿童
  • 青少年
  • 知识
  • 阅读
  • 益智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5489852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966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新阅读时代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6
字数:33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意林·新阅读时代

  决胜语文,决胜中高考,从新阅读开始

  著名教育专家、学者、阅读推广专家

  余秋雨、周国平、卢勤、孙云晓写序推荐

  中高考阅读研究专家、中高考命题人、一线名师全程参与

  新中高考倡导主题阅读

  语文大分值时代,高效提分利器

  《跟着博物君长知识》

  长智慧、开眼界、养心智,博学多才从这一本开始


内容简介

  大千世界,万物且美且有灵。它们之中可能藏着你不曾察觉的谎言,发挥着你尚未了解的功用,有着令人震惊的身世,或是传奇经历的背后虚掩着待你探索的科学真相,和你必须熟悉的历史文化知识。每一件器物,都在静静讲述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每一个生灵,都在以智慧拼搏于这个残酷世界,也用各自的方式启发着我们的生活。博物馆里见不到的,都会在书中相遇;镜头下看不透的,都会在书中相识。博物就是涨知识!

作者简介

  意林编辑部,旨在打造中国励志品牌图书,坚持“一则故事改变一生”的理念,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坚持传递智慧的火种,坚持传播人间的爱与温情,为读者奉献更多更好的经典之作!本编辑部先后出版了十几个系列一百多种图书,均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认可。其中畅销图书有励志馆、励志小说馆、少年励志馆、意林七彩校园、意林上学那些事儿、意林学科那些事儿等。

内页插图

目录

001探索真相·答案只有一个你怕了吗

蚁群中有“懒汉”更有利于长期发展 佚 名/001

掩藏在世界名画中的医学真相 唐闻佳/002

尼斯湖水怪可能是条大鲇鱼吗 佚 名/004

催眠术点燃法国大革命 佚 名/006

“替罪羊”原本是神圣的 翟 璐/008

那些被误以为是日本的东西 佚 名/010

敦煌遗书是如何被盗走的 宗 和/012

植物也“犯困”佚 名/014

《狼图腾》背后真实的狼 陶雨晴/016

人类血型之谜 佚 名/018

“剪刀手”的来头可不小 佚 名/020

晒一晒细菌的“功劳簿” 王琪峰/022

看完电影,认识下真正的荒野猎人 乌热尔图/024

过街老鼠原是宫廷珍馐 萧 慎/026

水晶头骨之谜已破解 妙 妙/028

延伸阅读

换头术,在中国古籍中曾多次出现 赖浩然/003

纳特龙湖:杀人不留痕迹的“冥河” 佚 名/005

催眠术是骗子? 5 分钟学会自我催眠 佚 名/007

疯狂古代科学:羊从地里长出来 佚 名/008

想在日本变时髦?先买辆拉风自行车 佚 名/011

敦煌壁画,处处都是萌萌的 孙志军/013

人类第一所冷冻血液库 佚 名/019

口腔:食物人体旅行第一站 许秀华/023

直击爱斯基摩人捕鲸 佚 名/025

古代帝王奇怪的饮食口味 佚 名/027

高格素材

四大名著里的“羊”可不简单 古傲狂生/009

岛国人民的一些奇怪日常 佚 名/011

别瞎说!一战最成功的发明绝不是二战 佚 名/021

长知识

睡觉时,大脑成了个“洁癖” 佚 名/015

没错,狼变了 佚 名/017

身体里自带“报警器” 代晓琴/019

美食不走寻常路:仙人掌很耐嚼 佚 名/027

从门萨到骷髅会:那些神秘组织 佚 名/028


029生态环保·它们启动了地球高能预警

当垃圾桶变成“投票箱” 张君燕/029

“下岗”的钞票都去哪儿了 陈 泱/030

关于“上厕所” 那点儿事 高晓松/032

把废旧地铁扔进大西洋 钟 乔/034

关于葡萄酒的一则八卦 陈 芝/036

除了冷冻肉,各国的战备物资还有啥 佚 名/038

鸟粪曾养活整个欧洲 姜添耀/040

充当地下矿藏“侦察兵”的植物 王贞虎/041

大型动物灭绝的后果 袁 岳/042

极限下的生命 贝小戎/044

植物大战噪声 王贞虎/046

海洋生物个个神秘又傲娇 沈炜玲/048

一本可以喝的书,改变了6 亿人的命运 佚 名/050

延伸阅读

中国100 元大钞进化史 李秋韵/031

你以为?欧洲也有过厕所蒙昧时代 张佳玮/033

用“水”盖房子?脑洞不要太大 朱文字/035

葡萄酒为什么要先装在木桶里 佚 名/037

拿破仑军队,靠它的胃行进 佚 名/039

肯尼亚:大象孤儿院 佚 名/043

冰河时期人类生存指南 佚 名/045

长知识

14 亿欧元废钞建世界“最贵豪宅” 佚 名/031

世界上重口味高能饮料,请谨慎品尝 佚 名/037

植物也是“药”,功效竟如此神奇 佚 名/047

冬天,为什么树干要刷成白色 佚 名/049

高格素材

跟着桉树走,吃啥啥都有 杨佩渊/040

天才动物“消防员” 晓 天/041

没电了,可以踢一会儿足球吗 佚 名/050


051创意科技·发明家都是有思想的怪咖

Emoji 表情:社交恐惧症的一枚解药 楠 楠/051

古代谍战“四大发明” 倪方六/052

那些违背发明初衷的用品 佚 名/054

五个加了特效的古代秘密武器 前小十/056

指纹:早于四大发明的伟大发现 沈国文 宁军丽/058

各国秘训“动物间谍”刺探军情 佚 名/060

罐头给人类插上“翅膀” 谢秋萍/062

把动物武装到牙齿的军事计划 科雷莫/064

那些历史长河中的机器人 张 林/066

汽车的升级打怪之路 佚 名/068

雷人博物馆各有各的“怪” 王祖远/070

悄悄告诉你,“大富翁”能救命 士 心/072

假如没有啤酒,人类还住在洞穴 张 渺/074

延伸阅读

不想当骗子的作家不是好间谍 佚 名/053

古人创造的“哆啦A 梦” 蓝梓匀/055

惊人事实带你走进美国枪支世界 佚 名/057

23 年前入室杀人案:烟头说出真凶 佚 名/059

当一道光突然击中脑海,他们写下了这些 佚 名/073

高格素材

被两只猴子改变的希腊历史 郭旺启/061

古代皇帝的“移动空调房” 郭华悦/067

惊人美食都是“撞”出来的 佚 名/074

长知识

关于大白兔奶糖的5 个逗知识 一 横/063

古装片里“犒赏三军”到底是哪三军 佚 名/065

没有火车,已有铁轨 佚 名/069

世界上最恐怖的职业:

黄河职业捞尸人 佚 名/071


075科学发现·恐怖片信以为真你就输了

击碎古老预言的“造雨”蘑菇 孟 月/075

针叶林里的吸血“魔鬼” 王 川/076

杀人魔镜 梁东云/078

古墓中鲜为人知的机关暗器 玄火洞/080

服装的心理魔法 李希苗/082

古代棺木是如何“飞”上悬崖的 湛东瞳/084

武侠传说中八大“神药” 刘 昭/086

千年古井呼风唤雨之谜 姜勇羽/088

蓖麻素:克格勃的暗杀武器(英)乔纳森·希尔弗顿/090

末代沙皇盖尸布杀人之谜 大 风/092

不是每个人都敢登上的奇迹岛屿 佚 名/094

盘点世界各地海底著名沉船 佚 名/096

长知识

不可思议的全球四大地下文明 佚 名/077

“尸气”不是吓人的把戏 佚 名/081

黑科技让你从此告别“犯困” 佚 名/087

一片永远不会“死”的海 佚 名/089

除了打仗,核弹还能建水库 寒木钓萌/091

延伸阅读

中世纪那些离奇的死亡事件 Josh Fox/079

毒不死你,就诅咒你 佚 名/081

欧洲皇室历史上最血腥的灭门惨剧 佚 名/093

泰坦尼克号沉船源于法老诅咒吗 佚 名/096

高格素材

世界上稀有族群的日常用品 兴 晨 刘南琦/083

墓志铭也幽默 张 勇/085

“种”出来的桥 佚 名/095


097民俗文化·平凡生活藏着神奇脑洞

在墨西哥,水果也要蘸辣椒 佚 名/097

韩国姓氏为何如此单一 苏 心/098

“扒”人衣服的恐怖雨林 升 龙/100

政要衣服中的玄机 佚 名/102

航班延误背后的“潜规则” 李美静/104

人民币上的风景都是哪些地方 佚 名/106

特工武器 沉 碧/108

当中药名遇上文学家 刘 锴/110

没有文学杂志的法国 夏奈尔/112

那些名人与物种间的“绯闻” 秦珍子/114

没有香皂的年代,古人也能洗干净 倪方六/116

你不知道的水果逸事 徐 树/118

延伸阅读

一个脑洞大开的欧洲和它的奇葩姓氏 佚 名/099

在越南,数钱数到手抽筋 苏 素/107

古代真的有尚方宝剑吗 一 博/109

别碰那些畅销书 (德)叔本华/113

欧洲曾经臭烘烘 张佳玮/117

为啥北方一到冬天就猛吃白菜 佚 名/118

高格素材

“通灵”死藤 王贞虎/101

黄色龙袍流行之前,皇帝穿什么 佚 名/103

古人出行除了马,还有牛和驴 黄尽穗/105

历史上的大咖们,曾经也是铲屎官 张小羁/115

长知识

在太空中,最容易的事也变复杂 佚 名/105

钱币上画肖像,实用主义的杰作 佚 名/107

钢盔虽威风,麻烦也不少 佚 名/109

御医和太医可不是一回事儿 刘舒扬/111


119历史传承·穿越而来的时尚老物件

蔬果“老祖宗”原来长这样 佚 名/119

尘封在中药铺里的甲骨文 蒋 勋/120

铁锅,中国近古之神器 管夕茂/122

定情信物那些事儿 刘汉杰/124

二战中美军“捧红”的世界名牌 姚丁杨/126

迄今发现的十种古老日用品 安 利/128

从芈月到甄嬛,变化最大的一定是这个东西 小 页/130

穿越时空的南瓜 黄 昉/132

一把伞的显赫身世 倪方六/134

防弹衣的前世今生 王 荣 李 勇/136

人类发奋努力都没有驯化成功的物种 佚 名/138

中国古代鞋尖上的秘密 倪方六/140

巧克力入宫 黄昉苨/142

那些来自异域的动物 陈 晓/144

坚果朋友圈,没点儿智商混不起 丁小穗/146

中国印,古代文青的最爱 单 宁/148

如果没有金鸡纳霜,康熙少活29 年 阿 宝/150

《清明上河图》中埋藏的科技秘密 曾筱琳/152

长知识

人类吞金史:黄金能防心脏病 佚 名/121

二战中的邮票战 邬时民/127

羽绒服是如何成为高颜值最爱的 佚 名/137

长筒袜,男人也可以穿 佚 名/141

在英语里,“坚果”等于“神经病” 佚 名/147

穿越回古代,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 佚 名/151

延伸阅读

飘满亡灵的安阳殷墟 佚 名/121

情歌,隐藏的历史 赵宁宁/125

“反人类设计”背带裤流行世界的秘密 佚 名/129

炸鱼薯条:英国治愈系食物代表 李秋韵 一 横/133

和“伞”没多大关系的降落伞 佚 名/135


精彩书摘

  掩藏在世界名画中的医学真相◇唐闻佳十几年前,一名年轻的中国医生在法国卢浮宫里连续待了三天。每天早晨,他背着一根长棍面包和一瓶矿泉水排队入场,直到傍晚时分才离开。多年后,身为上海交大医学院副院长的那名中国医生还要向这些名画“搬救兵”,弥补当今医学教育的缺失。

  “离经叛道”的医学先驱一个夜晚,上海交大医学院副院长黄钢为学生们点开PPT,第一幅画:伦勃朗,《拉普教授的解剖课》。

  “这是一幅作于1632 年的画作。当时,28 岁的伦勃朗,通过一个解剖讲解场景,画下医生们富有动感的肖像。在很多人看来,伦勃朗的画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从医学的角度看,这幅画也记录下一个重要变革:解剖学的出现。”黄钢介绍说。在中世纪,人体解剖是禁忌,有限的解剖知识主要来自盖伦的解剖书,而后者主要通过解剖动物推断人的相关脏器状态,错误不言而喻。当时有一名学生,名叫维萨里,他对盖伦的解剖书高度怀疑,为此,他常到无名墓地取出骨骼,或从绞刑架上收走无人认领的尸体,自行研究解剖。1543 年,维萨里公布《人体构造》一书,真正翻开了人体解剖学的第一页。

  这种实践精神也体现在达·芬奇身上。“他的解剖透视名画《维特鲁阿人》是例证之一。又比如《蒙娜丽莎的微笑》,从解剖学角度来看,人微笑时,嘴角和双眼会因肌肉带动而微微上翘。但这幅画里却没有,主人公的嘴角和双眼被蒙上一层薄纱,神秘微笑就此诞生。”有人说,达·芬奇之所以熟悉人体结构,得益于他曾在医院解剖了不下30 具尸体,由此对人体每块骨骼、肌肉的位置了如指掌。画布上记录外科学巨变

  “别看现在医院里的外科大夫地位很高,其实外科学出身卑微,起初与理发师为伍。”黄钢说。不少学医的人也是过了很久才知道,理发店门前的滚筒最早只有“红白”两色,正暗示着医学与理发业曾经的“交集”:白色代表干净的绷带,红色是被放血病人染红的绷带。另一种说法是:“红白蓝”三色滚筒中,红是动脉,蓝是静脉,白是绷带。

  直到19 世纪,外科医师才逐渐摆脱与理发师和放血者的联系。伊金斯的杰作《大诊所》是一幅19世纪70 年代美国外科的快照,展示了当时著名的外科教授格罗斯将要进行的骨髓炎手术。

  从画面上看,患者正在接受麻醉,但外科医师们没有手术专用服、没有口罩、没有手套,未消毒的器械随意暴露和使用,周围有很多人像看戏一样坐在旁边。这就是当时的外科手术环境。

  在这10 年间,李斯特消毒术的发明,让外科真正从野蛮的放血时代进入到抗感染时代;麻醉剂的出现,让外科手术变得可行;此后,抗菌素诞生,外科手术真正进入一个平稳的状态。直到今天,外科成为最令人崇拜的学科。

  名作中的药理和疾病

  黄钢饶有兴致地准备了一组匈牙利民俗画《秋收的喜悦》,在这组图画中,人们享受着秋收后的果实,开心地蹦蹦跳跳。不过,医生并不这样看。“这不是高兴,而是精神狂躁症!”黄钢分析。

  画面上,麦子被堆在狭窄、潮湿的空间里,很容易霉变,诱发黄曲霉素。如果把这些霉变的麦子磨成粉,烤成面包,毒素就会变成麦角碱。这是一种高度动脉血管收缩剂和中枢神经兴奋剂,如果长期服用,动脉血管会收缩,尤其是小腿部分容易坏死,最后只能截肢——画面上,有些人是断腿的,这就是麦角碱中毒。后来,人们从发霉的大麦中提取了麦角碱,现在孕妇生孩子时如果不顺利,滴点儿麦角碱,就能帮助子宫收缩加快——它成了一种药。

  一组民俗画,可以看出疾病的发展过程、发病机理、保健防病知识、食品储存方式、新药发明历程等。如此授课,让医学变得有趣。

  ……

前言/序言

  全民阅读时代,引领青少年智慧阅读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阅读?理由无疑因人而异,而且注定言之凿凿。如果非要说出一个,有一个原因分外切实、有趣,而且涵盖广阔,那就是阅读能教会我们如何更智慧地生活。

  著名作家三毛写道:“有人问过我,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脱口而出的回答是——智慧。后来想了想,觉得不太周全,难道除了智慧之外,快乐不重要吗?真诚不重要吗?金钱不重要吗……我又告诉自己,这一切,其实都已被智慧所涵盖,在智慧的大前提下,其他的东西应该自然而然随之而来。”

  智慧可能是阅读带给人类最好的礼物。每个生命就算再精彩,也注定会终结。书籍却告诉我们,事实未必如此。千百年后,我们依然可以聆听庄子的教诲,于人世间做逍遥游;依然能读到特洛伊的故事,感受木马屠城的悲壮。只要还有美好的书籍摆在那儿,我们就有机会借由智慧解决问题。

  作为学生群体,我们同样需要过有智慧的生活。生活并不会在乎你的身份、所处的年龄,如果你不能凭借智慧生活与学习,你可能就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艰辛。当然,我们所处的时代已与以往有很大改变,我们的阅读方式和内容都该有所变化,尤其我们还面临着升学这一最切实的生活现状。

  于是,难免去想象,什么样的书对广大学子来说有更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更轻松活泼的表达,有更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有更切合实际的价值?相信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将一本书称为真正适合广大学子的优秀作品。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离这样的作品并非那么遥远,比如我们当下看到的“新阅读时代”书系。


《古籍奇缘:穿越千年寻遗珍》 内容梗概: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古籍目录,而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奇幻寻宝之旅。故事围绕着一个名叫“洛尘”的年轻古籍修复师展开。洛尘自幼便对古籍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他不仅能从泛黄的纸张和斑驳的墨迹中感受到历史的温度,更能从字里行间解读出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秘密。 一天,洛尘在整理一批捐赠的古籍时,意外发现了一本不起眼的旧书。书页泛黄,装帧粗糙,似乎并无特别之处。然而,当他小心翼翼地翻开它时,一股奇异的光芒闪烁,一阵低语仿佛从书页中传来。惊异之余,洛尘注意到书页的夹缝中藏着一张古老的羊皮纸,上面用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古老文字记录着一段令人费解的诗句。 洛尘凭借其深厚的古籍学功底,经过数日的苦苦钻研,终于破译了这首诗。诗句似乎指向一个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秘密,关于一件失传已久的宝物,一件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息息相关的“天书”。这本旧书,竟然是开启这段寻宝之旅的钥匙。 从这一刻起,洛尘的生活彻底改变。他发现,这本旧书并非凡物,它似乎能与他产生某种神秘的联系,引领他踏上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他开始追寻诗句中的线索,从故纸堆中挖掘被遗忘的故事,从古老的传说里寻找被埋没的真相。 他的旅程并非孤身一人。在一次偶然的调查中,他遇到了神秘的古籍收藏家“墨先生”。墨先生见识渊博,对古籍的研究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他似乎早已知晓这本旧书的存在,并对洛尘的发现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墨先生的指引下,洛尘接触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古籍世界,一个由热爱、守护和探索古籍的人组成的隐秘社群。 随着调查的深入,洛尘发现,这件“天书”的失落并非偶然,而是与历史上一些重要的转折点紧密相连。他需要穿越时空的迷雾,去探寻那些早已被历史教科书忽略的细节。他会来到江南水乡,在古老的书坊中寻找古籍的踪迹;他会深入西北的戈壁,在荒凉的古道上追寻失落的文明;他甚至会潜入幽深的皇家秘库,与那些守护着千年秘密的卫士们周旋。 在旅途中,洛尘不仅需要运用他的专业知识——例如,识别不同朝代的纸张、墨水、印刷术,了解古籍的装帧方式,解读古老的书法字体,甚至分析残破纸张上的化学成分来推断年代——更要依靠他的智慧、勇气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他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有为了私利企图盗取古籍的野心家,有甘愿将一生奉献给古籍保护的隐士,有对历史真相充满好奇的研究者,甚至还有一些与古籍本身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神秘力量。 每一次的发现,都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推翻与重建。洛尘发现,历史并非他所熟知的模样,那些被传颂千年的故事,或许只是冰山一角,而真正的秘密,则隐藏在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里,隐藏在那些几乎被遗忘的古籍之中。他会遇到关于四大发明起源的新证据,会发现被历史湮没的文人墨客不为人知的才华,甚至会触及一些关于古代哲学思想的全新解读。 例如,在寻找一本失传的乐谱时,洛尘需要研究汉代的古琴谱,理解其中的符号和指法,并结合当时的音乐理论,才能复原出失传的旋律。在追寻一本被焚毁的道家古籍时,他需要查阅大量唐代的史料,分析当时道教的流派和文献记载,才能推测出原书的可能内容。在调查一本关于古代天文学的残卷时,他需要对比不同朝代的星象图,理解古代天文学家的观测方法和计算体系,才能从中解读出关于宇宙的古老智慧。 本书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既有紧张刺激的探险情节,也有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洛尘在追寻宝物的过程中,不仅是对古籍知识的探索,更是对中华文明精神内核的理解和传承。他会逐渐明白,这些古籍并非仅仅是纸张和文字的堆砌,它们是先人的智慧结晶,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文化的根脉。 最终,当洛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那件被誉为“天书”的宝物时,他发现,那并非一件实体之物,而是一种全新的知识载体,一种能够以更加直观、更加深刻的方式传递知识和智慧的媒介。它的出现,似乎预示着一种新的阅读时代的到来,一种超越文字的全新认知方式。 《古籍奇缘:穿越千年寻遗珍》是一部关于知识、历史、勇气和传承的史诗。它将带领读者一同走进浩瀚的古籍世界,感受文字的力量,体验寻真的乐趣,并最终体会到,守护和传承中华文明的伟大意义。这是一场读者的盛宴,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本书不涉及任何现代考古发现或具体博物学知识的普及,而是聚焦于古籍本身所承载的神秘力量和它所开启的传奇故事,旨在激发读者对古籍和历史的兴趣,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一直被身边的朋友安利各种提升自我的方法,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不过,我确实觉得,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不能保持学习的状态,很快就会被淘汰。尤其是在专业领域之外,我对很多知识都感到非常陌生,但又隐隐觉得,这些知识对我们理解世界、甚至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都很有帮助。我一直认为,真正的“长知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能够触类旁通,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所以,当我看到这套“意林新阅读时代系列”中的《跟着博物君长知识》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可能正是我需要的“启蒙读物”。我特别喜欢“博物君”这个名字,它暗示着这本书的内容会涉及很多关于自然、科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而且是那种“博物”式的,也就是包罗万象,细节丰富。我设想,这本书应该不会像枯燥的教科书那样,而是会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或者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案例,来讲解知识。我希望它能带我穿越时空,去了解古人的智慧,去探索自然的奇妙,去感受科学的魅力。如果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知识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明白“为什么”比“是什么”更重要,那就太值了。我想,这本书或许能成为我重新拾起阅读兴趣,并且开始系统性学习的“敲门砖”。

评分

说实话,我最近的生活节奏真的很快,每天都是围绕着工作、家庭和各种琐事打转,留给自己安静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但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好像缺少了点什么。我一直觉得,阅读是最好的精神食粮,它能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片刻的宁静,也能让我们在琐碎的生活中,发现隐藏的美好和意义。我尤其喜欢那些能够启发思考、拓展视野的书籍,它们就像一扇扇窗户,让我看到更远的地方,也让我重新认识自己。这套“意林新阅读时代系列”的《跟着博物君长知识》,光听名字就很有吸引力。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充满智慧、又带着点幽默感的“博物君”,他像一位老朋友,耐心细致地为我解答心中关于这个世界的种种疑问。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非常轻松、自然的方式,将各种有趣的知识点娓娓道来,不像是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像一次愉快的聊天,让我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去观察生活,如何去发现身边的“小确幸”,如何去理解那些看似平凡却又充满智慧的现象。如果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并且激发我更多的求知欲,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能够陪伴我成长的良师益友。

评分

我一直坚信,阅读是通往更广阔世界的一扇窗,也是连接不同思想和文化的桥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尤为重要。我特别喜欢那些能够拓展我的思维边界,让我看到不同视角,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世界的书籍。这套“意林新阅读时代系列”中的《跟着博物君长知识》,光听名字就非常有吸引力。我设想,“博物君”可能是一个充满智慧、热爱分享的形象,他能够以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高深或遥远的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我希望这本书的内容能够覆盖广泛,从自然科学到人文历史,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到宇宙星辰的奥秘,都能有所涉及。更重要的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解读视角,让我看到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共同构建起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复杂而美妙的世界。如果这本书能够激发我更深层次的思考,让我对那些曾经习以为常的事物产生新的疑问,并且引导我主动去寻找答案,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次思维的洗礼和精神的启迪,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未知。

评分

这套书的名字有点长,但内容绝对是我想看的!最近一直在琢磨着怎么给孩子找一些既有趣又能学到东西的书,毕竟现在的孩子,注意力太容易被花里胡哨的东西吸引走了。我特别看重内容本身的深度和趣味性,希望他们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拓宽眼界,培养对知识的好奇心。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意林新阅读时代系列”时,就觉得眼前一亮。虽然还没来得及细看这一本《跟着博物君长知识》,但光是这个名字,就充满了吸引力。我喜欢“博物君”这种接地气的称呼,感觉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像一位熟悉的朋友,带着你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而且“长知识”这个词,直白又实在,正是我想要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那些可能在我们生活中擦肩而过,但又极其有趣的知识点。比如,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天空,云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有彩虹?还有我们身边的小动物,它们有什么独特的习性?甚至是我们吃的食物,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科学道理?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个万花筒,展现出世界的多彩和奥秘,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满满的知识,并且激发他们主动去思考、去探索的欲望。这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让他们拥有一个更广阔的精神世界。

评分

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太泛滥了,什么短视频、游戏、动漫,五花八门,很容易让他们把注意力分散,对那些需要静下心来才能获得的深度知识,反而提不起兴趣。我作为家长,一直很头疼这个问题,总想着怎么能让他们既开心,又能真正地学到东西。我尤其关注那些能够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书籍,而不只是简单的知识堆砌。这套“意林新阅读时代系列”中的《跟着博物君长知识》,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意思。我猜想,“博物君”应该是那种很懂很多知识,而且善于用有趣的方式讲解知识的人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孩子容易理解的语言,或者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来讲解一些关于自然、科学、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知识。比如,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恐龙是怎么灭绝的?古人是怎么造字的?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可能会好奇的问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知识变得不再枯燥,而是充满趣味和吸引力,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去思考,去提问,去探索。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的孩子建立起对知识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观察世界、热爱探索的好奇心,那么它无疑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

评分

书很不错,包装也完好

评分

很喜欢书的内容,买给女儿看。

评分

给女儿买的,送货快,质很好,喜欢!

评分

包装挺好的,送货也很快。

评分

书很不错,包装也完好

评分

很好的书。对孩子很有帮助。值得买的书。

评分

值得购买的好书,内容丰富有趣,质量优

评分

很好,孩子喜欢看。快递也相当给力。

评分

非常理想之产品,物超所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