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謀,雍正元年(1723)癸卯恩科(本科為清世宗登極恩科)三甲進士,從此步入仕途,曆任翰林院檢討、支部郎中、浙江道禦史、揚州知府、江南驛鹽道、雲南布政司、直隸天津道、江蘇按察使、江蘇江寜(今南京)布政司等職陳宏謀之所以能成為世界的陳宏謀,在於他的思想。他的思想存在於他的著作之中。他一生在繁忙的政務之餘,仍筆耕不輟,著作甚豐,有《培遠堂全集》、《五種遺規》等近300萬字。尤其是他的《五種遺規》影響很大。《五種遺規》是對前人思想智慧的挖掘選粹,“或嘉言,或懿行,悉皆古人成書,故曰遺規也”。
評分《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商業和社會(1796—1889)》以堅實的資料和嚴密的論證,對中國城市與資本主義發展進行瞭研究,再現瞭漢口這座典型的中國近代城市的發展史;同時作者證明瞭馬剋斯?韋伯所謂“中國沒有形成一個成熟的城市共同體”的論斷是對中國社會發展的一個極大誤解。作者兩部研究中國城市漢口的著作,是海內外史學界研究中國新城市史和社會史的代錶作,在中國史研究領域,可說是不朽的作品。
評分人大的這一係列的書都非常好啊!!的其他中國城市,已擁有相當的規模和經濟集中化與社會復雜性,但最具影響的西方曆史學派仍然傾嚮於認為中國的城市製度沒有充分的發展,而且把它看做導緻中國“倒退”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這種觀點,在19世紀及20世紀初期,中國城市未能發揮必要的催化劑作用,以促使社會、經濟與政治發生像西方曾發生過的那樣、走齣中世紀的轉變,也未能提供一種較好的物質文明基礎。
評分真好,京東的活動更好,希望以後經常有這樣的活動~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東北問題在戰後中國時局的發展演變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國共美蘇三國四方圍繞東北問題,上演瞭一幕又一幕縱橫捭闔之大戲,而國共兩黨對東北之爭奪,不僅決定瞭東北,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瞭中國之命運。其間反映齣戰後初期東北問題的鮮明特色,即國共美蘇三國四方博弈,外交關係與內政問題相交織,最終又歸結為國共兩黨之爭奪。《海外中國研究文庫·戰後東北接收交涉紀實:以張嘉璈日記為中心》以張嘉墩日記為中心,對此展開深入耙梳,相信會為學界研究此問題提供一精緻的文本。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東西很好,質量不錯,值得購買。
評分事實證明,用紙箱打包就是比塑料袋強!避免瞭惱人的反復換貨。嚮負責任的打包員同學緻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