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不焦虑:献给一有风吹草动就好不淡定的你!

如何才能不焦虑:献给一有风吹草动就好不淡定的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克里斯多夫·柯特曼,[美] 哈洛·辛尼斯基,[美] 劳里·安·奥康娜 著,李春花 译
图书标签:
  • 焦虑
  • 情绪管理
  • 心理健康
  • 自我成长
  • 放松技巧
  • 压力应对
  • 正念
  • 生活方式
  • 情绪调节
  • 内省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92666
版次:1
商品编码:12087394
品牌:斯坦威(STANDWAY)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回声心理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7-02-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280
字数:1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推荐一: 焦虑伴随着每个人、每个家庭,而《如何才能不焦虑》就是从日常的故事解读焦虑,并提供真实例子和途径来帮助我们对抗焦虑。

★推荐二:不鸡汤、不学术范儿,幽默的讲解穿插整本书。哈哈笑过,你发现自己的焦虑根本不是事儿。

★推荐三:三位作者各有专长、咨询经验丰富,其中一位获得过心理学杰出贡献奖和佛罗里达心理协会杰出心理学家奖。

★推荐四:20种简单方法和6种系统方法,助你全面理解并远离恐惧症、惊恐障碍、强迫症、广泛性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

精彩好书推荐:




内容简介

《如何才能不焦虑》由包括心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和佛罗里达心理协会杰出心理学家奖在内的三位心理学专家创作。《如何才能不焦虑》从日常的故事解读焦虑,并提供真实例子和途径来帮助我们对抗焦虑。《如何才能不焦虑》是一本针对心理学门外汉的自助书,笔调轻快、幽默,逻辑明晰,旨在帮助那些被焦虑困扰的人群。

《如何才能不焦虑》首先呈现了现在对焦虑的理解、大脑如何产生焦虑、焦虑的功能以及它在人类生存中的贡献、病理学的进展等。然后,《如何才能不焦虑》的作者分章节介绍了五种主要焦虑症(恐惧症、惊恐障碍、强迫症、广泛性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产生原因,结合实际例子讨论应对策略和克服这些焦虑症的练习,《如何才能不焦虑》的作者用很轻松的方式如歌词来帮助读者记住这些有用方法,提供的“工具箱”中的方法从简单到复杂一应俱全。


作者简介

克里斯多夫.柯特曼博士(Dr. Christopher Cortman)
柯特曼博士曾任佛罗里达州心理协会下西海岸分会主席。在个案治疗以及5间当地医院提供心理诊疗服务的时长超过60,000小时。作为一名活跃在各大媒体的临床心理专家,他乐于在咨询及演讲的过程中分享心理学相关的重要观念,助人顺利理解并解决个人生活大小事,大受民众欢迎。他还担任政府和执法机构的心理顾问,并经常以专家证人的身份出席民事和刑事法庭作证。他与哈洛?辛尼斯基博士共同成立了“社会黑带”基金会——致力于年轻人的心理健康和福祉。

哈洛.辛尼斯基博士(Dr. Harold Shinitzky)
辛尼斯基博士过去曾担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儿童医学系评估/预防性治疗服务小组的主任,目前亦担任数个国家、州立、县立单位的专业咨询顾问,专业方向为运动心理学。他获得了心理学杰出贡献奖和佛罗里达心理协会杰出心理学家奖,并因社区服务获得马丁?路德?金奖。

劳里.安.奥康娜博士(Dr. Laurie-Ann O’Connor)

奥康娜博士具有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双硕士学位以及创伤专业的博士后认证。她时有文章发表在报纸、专业杂志及学术期刊上,同时,她还擅长演讲,曾当选为联合国家庭年的发言人。她如今与柯特曼博士共同执业于一家心理诊所,目前亦致力于协助“社会黑带”基金会的运行。


精彩书评

《如何才能不焦虑》给我们展示了如何找到合适的个性化策略来将你的情绪控制在合理水平,这是你可以做的既快速又安全的好投资……通过《如何才能不焦虑》这本书,你可以了解如何改变感知以达到平衡的舒适状态。《如何才能不焦虑》是一本缓解焦虑的必读书!

——瑞士作曲家、音乐家、制片人帕特里克.莫拉斯

《如何才能不焦虑》这个标题已经说明一切了。三位心理学家创造性地应用现代研究并以实用、幽默、可读性高的写作手法创作了《如何才能不焦虑》,读者可以学到被科学严谨地证明过的行为准则。我会毫不犹豫地强烈推荐《如何才能不焦虑》给每位读者。

——佛罗里达心理理事会前主席赫伯特.戈尔兹坦

目录

Chapter 1焦虑是什么

斯科特的故事 / 003

焦虑是生活的家常便饭 / 005

焦虑=关切+威胁 / 007

乔舒亚的故事 / 014

鲁思的故事 / 015

练习:从“全线崩溃”到“可以搞定” / 017

Chapter 2焦虑是把双刃剑

里克的故事 / 025

有的焦虑对健康有益 / 026

帕特和朱迪的故事 / 029

焦虑唤起水平和行为表现的关系——耶克斯-多德森曲线 / 032

健康的焦虑如何演变成有问题的焦虑 / 034

焦虚是一种主观感受 / 036

练习:焦虚评估及应对方式 / 038

Chapter 3焦虑源头大探秘

焦虑来自对资源不足的恐惧 / 047

焦虑来自对未知的恐惧 / 048

焦虑来自对拒绝/否定的恐惧 / 049

诱发焦虑的十大情景 / 051

练习:焦虑来源及错误认知评估 / 067

Chapter 4远离焦虑的简易方法

方法1: 理解“关切+威胁”公式 / 074

方法2: 专注就是力量:管好你的注意力 / 076

方法3: 制定订划 / 079

方法4: 学会接受 / 081

方法5: 掌控人际技巧,注意沟通与边界 / 083

方法6:像世上最健康的人那样去做 / 084

方法7: 提前演练 / 086

方法8: 加强锻炼 / 088

方法9: 拥有信仰 / 090

方法10:学会宽恕、乐观和感激 / 094

方法11: 消除所有冲突 / 096

方法12: 厘清职责 / 098

方法13: 主动选择 / 099

方法14: 深度呼吸 / 101

方法15: 及时清空 / 104

方法16: 不要逃避 / 105

方法17: 自我交谈 / 108

方法18: 做最坏打算 / 109

方法19: 学会放下 / 111

方法20: 了解未知 / 112

方法21: 付出行动 / 114

Chapter 5远离焦虑的系统方法

方法1: 心理咨询 / 120

方法2: 意象引导 / 122

方法3: 逐渐接近 / 125

方法4: 系统脱敏 / 129

方法5: 暴露与反应阻断治疗 / 132

方法6: 放松、瑜伽与正念疗法 / 137

Chapter 6只害怕特定的东西?——恐惧症

什么是恐惧症 / 157

恐惧症是怎样形成的 / 160

如何对抗恐惧症 / 160

珍的故事 / 161

戴文的故事 / 165

枕边常用指南及练习 / 166

Chapter 7胸闷、窒息、眩晕?——惊恐障碍

惊恐发作是什么感受 / 173

惊恐发作的起源 / 175

埃丝特的故事 / 178

如何对抗惊恐发作 / 186

Chapter 8完美主义者情结——强迫症

强迫性思维 / 191

强迫性行为 / 193

如何对抗强迫症 / 194

约翰的故事 / 195

枕边常用指南及练习 / 200

Chapter 9我就是莫名担心、心烦——广泛性焦虑

什么是广泛性焦虑 / 208

广泛性焦虑是怎样形成的 / 211

克里斯蒂娜的故事 / 213

如何对抗广泛性焦虑 / 219

忧虑会成瘾 / 221

枕边常用指南及练习 / 224

Chapter 10痛苦经历挥之不去?——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形象比喻 / 229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典型症状 / 230

萨拉的故事 / 238

告别伤害的五步康复计划 / 243

枕边常用指南及练习 / 250

结论 / 253

参考文献 / 257

致谢 / 268

精彩书摘

  《如何才能不焦虑》:
  斯科特的故事斯科特(Scott)很焦虑——实在太焦虑。他三宿都没合过眼,居然还有精力在房间里一边漫步一边计划自己的葬礼。他不是在自杀,只是在想象他父亲一旦得知儿子的事情后,会用何种方法安排儿子和上帝会面。
  你看,斯科特是家族中有史以来唯一一个念了大学的人,然而,三年后的他此刻却在等待着为一次尴尬闹剧埋单。
  自上周四那件事后,整整一周以来,他什么也没吃,他被禁止去餐厅。另外,因为极度焦虑,他也不觉得饿。他看起来可怕极了:眼睛充血、眉头紧皱,神情中传达出一种介于折磨与恐惧之间的情绪。
  事情开始得非常无辜:亨利(henry)、加里(gary)和斯科特在学校餐厅里享受休闲午餐,斯科特在受到亨利的戏侮之后反击,因为亨利叫他“豌豆脑”译者注:peabrain,意为白痴。。“豌豆脑”,亨利一边嘲弄地笑着,一边若无其事地从他的盘子里盛起满满一勺豌豆,待到时机成熟,他扬手将豌豆撒向对面的斯科特,豆子瞬间从斯科特的头上蹦得到处都是,恰好有一粒儿沾着土豆泥的豆子直接粘在了他右眼珠前面的镜片上。大家都大笑起来,亨利更是带着得胜的喜悦问:“斯科特,你说说谁是豌豆脑?”不用说,斯科特的怒气瞬间被点燃了。他理当和大伙儿一笑了之,然而21岁的智商遇到雄性荷尔蒙就有了硬伤,强烈呼唤奋起反抗。他盛起一勺浸满了肉汁的土豆泥,迎着亨利假笑的脸就发射了出去。亨利有预见地躲开了,这团淀粉导弹却继续驶向邻桌,妥妥地击中了教导主任贝蒂(betty)整齐有致的发型。斯科特惊掉了下巴,与此同时血压飙升:这可不好玩!如果说斯科特因为自己出格的行为而尴尬,教导主任为周遭的笑声和人们对她满身污秽的注目而满腔羞愤的话,第三个火枪手加里到底是中了哪门子邪,竟然吃下了粘在教导主任羊绒衫上的土豆,就实在是天知道了。男孩子们被勒令第二天早上九点去办公室领罚,并且一周内不许去餐厅吃饭。教导主任跺着脚走出这个因被镇住而寂静无声的餐厅,留下男孩子们在这儿思索自己黯淡的未来。
  惹到教导主任从来都不好玩,何况是这种公然羞辱!但直到她叫嚣着要在非军事学校按照军事日程来召开私人会议时,学生们才意识到事儿真闹大了。第二天早上,三个痛苦的年轻人按时来领罚,教导主任却不在,她在门上贴了张便条:“先生们,我家有人去世,下周三下午六点再过来,不许迟到!”到了周三晚上,学生们没迟到,反倒是教导主任迟到了,确切地说,迟了17分钟。她还是一副严肃表情,不露一丝笑容,只说了句“跟我来”。男孩子们排在她后面走,就像一群小鸭跟着快速行进的妈妈。
  ……

前言/序言

前言

  如果你只靠吃药来缓解焦虑,那你就没有用尽全力来应对你的困境。

  关于焦虑的书已经数以万计,为何还要再写一本?

  《时代周刊》最近指出,焦虑具有两面性:它让你困守一隅,也帮你破局突围。虽然科学研究已经越来越多地揭示了焦虑的积极一面,但是对于芸芸众生来讲,当涉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诸如能和家人好好吃个饭而不发脾气、愉快地工作、让自己的心灵安宁自在——时,焦虑都不是善茬。

  焦虑症已经成了心理健康中的新一轮感冒,取代抑郁成了最常被确诊的一种情绪失调。这个世界越来越快节奏、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你能活80年甚至更久,然而要想在任何生命节点上都幸免于焦虑的侵扰,几乎没有可能。

  正是基于此,我才要写这本书:它不仅是写给美国当下正在遭受焦虑侵扰的那18.1%的人群,更是写给剩下那些感受到了焦虑,但还没达到临床状态的81.9%的人群,比如你。

  我尽量让这本书兼具可读性与知识性,使它寓教于乐,以帮助到你。希望你能通过实践书中的道理、做课后作业、练习新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技巧,变成一个更富于知识、更健康、运转更良好的个体。改变源自付出,而你值得为自己付出。

  书中的故事和案例都是真实的,我用它们来帮助你理解,希望它们就像书中其他的原则、技术和工具一样对你有用,甚至有些用处对你来说还比对别人要大一些。即使收效没有那么明显,我也坚信希望常在,即使对于那些“焦虑到绝望”的人来说,也是如此。

  本书有三位作者,却采用了第一人称,如果你喜欢这种写作风格,为柯特曼博士点赞;不喜欢的话,向辛尼斯基博士和奥康娜博士拍砖就行。

  有必要指出,在书中我们很少提到用药,为什么不提?因为你本可借助心理科学一百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来控制焦虑,却由于我们的失职,而让你错失珍宝,我们有愧于你,所以现在力求补偿你。最后,很高兴地告诉你,研究已经一再证实,对所有焦虑症状最有效的治疗并不是精神类的(如药物),而是心理类的。

不要误解,我并不反对用药,也绝对不是反心理医生的人,我是想说:如果你只靠吃药来缓解焦虑,那你就没有用尽全力来应对你的困境。最后谢谢你购买这本书,也欢迎你再买一本,送给你的治疗医生!



《心安之境:与情绪和解,寻回内心的平静》 简介: 风吹草动,心亦随之摇曳,这种“稍有风吹草动就心神不宁”的状态,我们并不陌生。在快节奏、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生活中,焦虑仿佛成了一剂挥之不去的阴影,悄悄潜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判断,乃至身体健康。这本书,并非仅仅是提供一堆冷冰冰的理论,更是一场深入内心、自我探索的旅程。它将带领你一起,拨开笼罩在心头的迷雾,学习如何与那些让你坐立不安的情绪和平共处,最终寻回那份久违的、坚实的内心平静。 我们都会经历生命中的起起伏伏,偶尔的担忧和紧张是人之常情,也是应对挑战的信号。然而,当这些情绪变得过度、频繁,甚至影响到正常生活时,我们就需要认真审视了。你是否常常在深夜辗转反侧,脑海中盘旋着各种“万一”?是否会因为一件小事而过度解读,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烦恼?是否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对未来充满莫名的恐惧?如果你对以上任何一个问题感到似曾相识,那么这本书便是为你量身定制的“心灵指南”。 《心安之境》将以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引导你理解焦虑的本质。它不是一个需要被“消灭”的敌人,而是一个需要被“看见”和“理解”的信号。书中不会灌输让你“立刻停止焦虑”的空洞口号,而是提供一系列循序渐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你逐步建立起对焦虑的认知框架,并学会如何与之共舞,而非被其吞噬。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 深入剖析焦虑的根源: 我们将一起探索,是什么样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惯,甚至是潜意识的信念,在悄悄滋养着我们的焦虑。理解了“为什么”,才能更好地“怎么办”。书中将结合心理学前沿研究和大量的真实案例,让你看到焦虑的普遍性,从而减少孤立感,找到同路人。 重塑你的思维模式: 许多时候,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解读方式,直接决定了我们的情绪反应。本书将引导你识别并挑战那些导致焦虑的非理性信念和消极自动化思维,学习用更客观、更灵活、更积极的视角看待问题。你会发现,原来我们并非被外界事件本身困扰,而是被我们对这些事件的看法所困扰。 掌握有效的应对策略: 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经典技巧,到正念减压(MBSR)的呼吸练习,再到接纳与承诺疗法(ACT)的价值导向行动,本书将为你提供一套丰富而实用的工具箱。这些方法经过科学验证,能够有效地帮助你缓解当下因焦虑引起的不适,并建立长期的心理韧性。你将学习如何在压力来袭时,利用深呼吸、身体扫描、感恩练习等技巧,快速回到平静的状态。 构建健康的生活习惯: 身体和心灵是相互关联的。良好的睡眠、均衡的饮食、规律的运动,不仅能改善身体机能,更能对我们的情绪状态产生深远影响。本书将强调生活方式在焦虑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帮助你养成有助于身心健康的日常习惯。 培养内在的觉察力: 焦虑往往源于对未来的过度担忧,或者对过去的耿耿于怀。而“活在当下”是缓解焦虑的解药。通过练习正念,你将学会如何将注意力拉回到此刻,感受当下的体验,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思虑和担忧。你会发现,当下的生活,或许比你想象的要美好得多。 学会与情绪对话: 情绪并非洪水猛兽,它们是信息,是信号。本书鼓励你以一种开放、好奇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情绪,包括那些不舒服的情绪。你将学习如何识别情绪的细微变化,理解它们想要传递的信息,并以一种健康的方式回应,而不是压抑或逃避。 建立强大的心理韧性: 焦虑的出现,也可能是生活中的一种提示,它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需求,调整前进的方向。本书旨在帮助你培养一种内在的力量,让你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更从容、更坚定,不易被外界的风雨所击垮。这种韧性,不是指不害怕,而是指即使害怕,也能带着这份害怕继续前行。 谁适合阅读这本书? 长期被焦虑困扰,渴望改变现状的你。 正在经历人生重大转折,感到不安和迷茫的你。 对自身情绪管理感到困惑,希望提升心理素质的你。 任何希望提升生活质量,寻回内心平静的读者。 阅读《心安之境》,你将获得: 清晰的焦虑认知: 摆脱对焦虑的误解,理解它的作用机制。 实用的情绪管理工具: 掌握一套可操作的技巧,随时应对焦虑。 积极的思维转化: 学习用更健康的方式解读世界和自己。 强大的内在力量: 提升心理韧性,更从容地面对生活。 深刻的自我觉察: 更好地理解自己,与内心建立更深的连接。 最终,一份触手可及的平静: 感受生命中不再被焦虑绑架的自由和喜悦。 这是一次关于自我发现、自我疗愈的邀约。在这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世界里,愿《心安之境》成为你手中那一盏温暖的灯,照亮你前行的道路,让你在每一个“风吹草动”之时,都能安然地站在属于自己的“心安之境”。让我们一起,从这本书开始,开启一段与焦虑和解,拥抱平静与力量的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阵子我真是被各种琐事缠得焦头烂额,每天都像紧绷的弦,生怕一松懈就彻底散架了。我一直在寻找那种能让人瞬间“宕机”,哪怕只有半小时也好,彻底从日常的喧嚣中抽离出来的精神解药。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类心灵鸡汤式的书籍抱有很高的警惕性,总觉得它们充斥着陈词滥调,无非就是让你“深呼吸”、“活在当下”,听起来倒是很美,做起来却比登天还难。我希望找到的是那种真正能触及内核,能提供一套切实可行、可以融入生活的“自救工具箱”,而不是空泛的理论说教。我期待的阅读体验是,翻开书页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一种被理解的温暖,仿佛作者就是那个陪在你身边,既不评判你,又能用智慧将你从泥潭中轻轻拉出来的人。我关注的重点在于那些关于认知重构的实操技巧,比如如何识别那些潜伏在日常对话和决策背后的“思维陷阱”,以及面对突如其来的坏消息时,身体和情绪的连锁反应该如何被有效中断。如果一本书能提供一套系统的“情绪防火墙”构建指南,那对我来说价值千金。

评分

最近的生活节奏快得像脱缰的野马,工作上的每一个小变动都能在我的神经末梢激起巨大的涟漪,让我整个人处于一种高度戒备的状态,稍微有点风吹草动,比如邮件突然没回,或者会议时间临时改动,都能让我脑子里开始上演一部灾难片。我试过冥想,但每次刚闭上眼睛,脑子里那些待办事项和过去的遗憾就开始排着队来找我“汇报工作”,完全静不下来。我真正渴望的是那种能帮我建立起一个稳固的“精神堡垒”的方法,让我可以面对外部世界的动荡,内心依然能保持一份从容不迫的定力。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剖析这种“过度反应”的生理机制,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心理疏导。我特别想知道,那些真正厉害的人是如何处理“预期管理”的,他们是如何训练自己对不确定性抱持一种“欢迎”而非“恐惧”态度的。如果能找到一套能让我从那种“世界末日”的预设模式中跳脱出来的思维跳板,那简直就是我的救星了。

评分

说实话,我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从根源上瓦解那种“不确定性恐惧症”。我发现自己总是习惯性地去控制那些根本无法控制的事情,比如别人的想法、市场的走向,甚至是一次谈话的结果,这种强烈的控制欲让我精疲力竭。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视角,让我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消除不确定性,而是学会与不确定性共舞,甚至从中找到乐趣。我需要的是一种“哲学层面的升级”,而不是临时的镇静剂。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如何巧妙地引导读者去质疑那些深植于心底的“必须完美”、“必须安全”的潜意识指令。如果这本书能揭示出,我们日常的焦虑很多时候是对过去未解决的情绪的投射,并且给出工具让我们去“清算”这些历史遗留的心理包袱,那绝对是极其宝贵的内容。我寻找的是那种能够重塑我对“风险”和“失败”定义的深刻洞察。

评分

我这个人,只要一闲下来,大脑就开始自动“搜索”需要担心的事情,这简直比闹钟还准时。我的一个朋友推荐了我一些放松的APP,里面教的呼吸技巧确实有用,但那种效果只能持续到我放下手机的那一刻。我需要的不是一个临时的“减压阀”,而是一个持久的“内部稳定系统”。我对那种充满感性描述的文字不太感冒,我更偏爱那些有逻辑、有案例支撑的分析。我希望能从书中看到作者如何拆解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焦虑循环:触发事件——负面自动思维——生理反应——逃避行为。如果这本书能详细展示如何针对循环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准干预,并且用生动的日常场景来佐证,那对我这种逻辑导向的人来说,会比任何空洞的鼓励都来得有效得多。我期待看到的是一套可被验证和重复操作的“反焦虑流程图”。

评分

我常常觉得自己的情绪就像一个非常敏感的晴雨表,外界哪怕只有一丝丝气压变化,我都能察觉到,并立刻进入“防御”状态。这种持续的紧绷感让我非常疲惫,感觉自己连最简单的放松都做不到。我最近在研究的焦点是关于“心智的弹性”——也就是那种被外界干扰后能迅速恢复平衡的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训练“心智肌肉”的有效方法,而不是仅仅告诉我“要放松”。我更关心的是“如何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有效”的深入阐述。比如,如何通过调整对时间流逝的感知来减少对未来的担忧,或者如何将那些抽象的恐惧具象化,从而降低它们的威胁等级。我最期待的,是找到一个出口,能让我从那种“我必须随时准备好应对下一次打击”的预警模式中彻底解放出来,重新获得对生活掌控的,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

评分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评分

给朋友买的

评分

还没有读,应该不错

评分

如何才可以不焦虑 放平自己的心态吧

评分

如何才可以不焦虑 放平自己的心态吧

评分

《如何才能不焦虑》由包括心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和佛罗里达心理协会杰出心理学家奖在内的三位心理学专家创作。《如何才能不焦虑》从日常的故事解读焦虑,并提供真实例子和途径来帮助我们对抗焦虑。《如何才能不焦虑》是一本针对心理学门外汉的自助书,笔调轻快、幽默,逻辑明晰,旨在帮助那些被焦虑困扰的人群。

评分

一直在这里买书屯书,等有空时候再看,主要是正版还比较实惠哦。

评分

符号(?????????)(???)?ε=ε=ε=ε=ε=ε=┌(; ̄◇ ̄)┘

评分

不错,是正品,就是比较忙,还没?看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