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全流”爆笑艺术史插画“艺术小料”系列完结篇!看够了文艺复兴的古典之美和印象派的光影魅力,,这回来讲讲艺术史上一直以来与“美好”并行的“怪诞”绘画。通过七名风格怪异、特立独行的画家和作品,见识艺术史上的“暗黑系”绘画流派!
这七位画坛怪杰是:超现实主义绘画创始人博斯,动植物素描和人体解剖图不输达·芬奇的天才画家丢勒、声名显赫又背负命案亡命天涯的卡拉瓦乔、拥有大批宫廷贵妇粉丝的戈雅、脑中存在超宇宙幻像的布莱克、身处印象派绚烂光影的时代,却只追求黑暗的雷东、zui擅长“一本正经地搞笑”的卢梭。这些在艺术史上青史留名的画家,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会创作出这些画风诡异,却又能莫名其妙地打动人心的作品?他们自身又有哪些不为人所知的传奇经历?他们背后的女人又是谁?
毕业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的人气插画师杉全美帆子,趣解美术史上七位怪才不平凡的人生,以及代表作,一本看懂“暗黑系”绘画!
前言
“怪诞的画家们”简介
“怪诞的画家们”地图
第1章
西方美术史中的“怪诞绘画系谱”
(哥特、文艺复兴早期、文艺复兴盛期、风格主义、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象征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朴素派)
第2章
怪诞的画家们——作品与人生
博斯
丢勒
卡拉瓦乔
戈雅
布莱克
雷东
卢梭
专栏:画家背后的女人们
专栏:其他怪诞画家
怪诞绘画家与世界历史
看看你是哪种类型的画家?
后记
参考文献
杉全美帆子(Sugimata Mihoko),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毕业于女子美术大学绘画科西洋画专业,后在广告公司从事插图设计师的工作。2002年前往意大利留学,2008年毕业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2009年回到日本,创作了“艺术小料”系列艺术鉴赏绘本,在日本大受好评。
译者简介
王健波,1985年生于吉林省。先后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日语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MTI(翻译硕士)专业。毕业后就职于翻译公司从事译审工作。现在是一名自由译者。
●日本亚马xun读者 ガチャピン
太逗了!“异想天开”这个书名就让我激动起来了。为什么会制造出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为什么会画下这些让人毛骨悚然的作品,美帆子用插画和有趣的奇闻异事,让人接近了这些奇人、怪才的世界。屡次犯下重罪却屡屡画出惊世杰作的卡拉瓦乔,前所未闻的宫廷肖像画巅峰戈雅,一本书让人一口气读完,与前三本相映成趣。
作者将怪诞绘画的谱系结合当时主要的艺术流派和代表作一起讲解,我很喜欢这种方式。已经将四册一起珍藏。
●日本亚马xun读者 偏执狂的读书日历
书的内容构成非常棒。将当时的主流画派与怪诞绘画一起比较,更加凸显了这些怪诞绘画的诡异之处。
内容以这些异想天开的画家生平为中心,让我很意外的是,很多所谓的怪才画家,却有着十分平坦幸福的人生道路。这些人在当时即使画家的身份很难被大众认可,也有许多人被他们的奇怪魅力征服。特别是布莱克、雷东、卢梭等人,深受家人和朋友的照顾,看着看着,让我也喜欢上了这些怪人。其中只有卡拉瓦乔的人生特别狂野,但他也有自己一辈子的朋友和庇护人……
这本书唯yi的缺点是插画有点小,特别是博斯的画作,里面有大量的人物描绘,所以我想有必要专门再去购买喜欢的画家的画册来仔细看。
前言
有这样一些画家,他们的作品充满令人难以理解的想象,似乎受某种力量的驱使,非画一点儿不同寻常的东西不可。在本书中,就让我们把聚光灯对准这些画家。
这些画家的作品不易被读懂,却有某种东西能留在人的心里,叫人无法释怀……博斯、布莱克、雷东、卢梭等等,他们都不是“各个时代的代表画家”,但他们的作品却如发光体一般,散发着不可思议的光芒,化为美术史中不容忽视的一页。
在卡拉瓦乔以前,画坛盛行风格主义的价值观,认为绘画的意义在于享受终ji的美。卡拉瓦乔颠覆了这一价值观,把震撼的画面描绘得更富戏剧性,博得了人们的喜爱,改变了美术史的走向。卡拉瓦乔的创新固然影响巨大,但就他个人而言,这其实是他唯yi擅长的画法。这样想来,委实有趣。
戈雅也是这样。他作为宫廷画师,按要求作画,又忍不住创作了揭露人类本性丑恶的“黑暗绘画”和“版画”系列。
丢勒的版画作品中,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压倒性的气魄、前无古ren的高超技艺,让人感受到他与生俱来的惊人力量。
“为什么要创作这样的作品?”“画的是什么?”这些画家打出一个个曲线球,吸引着鉴赏者,强行地向我们植入令人无法忘记的形象。我对他们度过了怎样的人生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些画家跟我们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但其实,他们也过着普通的生活,一面对那些所谓伟大的巨匠的工作侧目而视,一面抱着各色各样的想法活着。如果能让读者从这些画家的个人故事和工作中感受到魅力,我将感到无上的喜悦。
这本书简直是视觉盛宴!拿到手的时候,我就被它精美的封面吸引住了。那些手绘插图的线条流畅又充满灵气,色彩搭配大胆又不失和谐,每一页都像一幅精心设计的艺术品。阅读的过程就像是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穿梭在画家们的奇思妙想之中。作者的文字功底也非常扎实,他们没有枯燥地罗列事实,而是用非常生动、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把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艺术理念,拆解成了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画家们那种深入骨髓的理解,那种洞察力让人拍案叫绝。读完之后,感觉自己的审美都被提升了一个档次,对“艺术”这件事也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而是充满了烟火气的、可以亲近的日常体验。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用心,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达到了高水准,绝对是值得收藏的一本精品。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新颖,它不是传统的传记合集,更像是一本充满想象力的“艺术漫游指南”。我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抱着随便翻阅的心态开始看的,结果完全停不下来。作者的笔触轻松诙谐,充满了对艺术家的致敬和善意的调侃,读起来毫不费力,但信息量却大得惊人。它巧妙地将艺术史上的重要节点,通过那些充满“异想天开”的画家的视角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知识网络。我以前总觉得某些画作晦涩难懂,但读了这本书后,仿佛一下子找到了钥匙,明白了它们背后的创作动机和时代背景。这种由点及面的学习过程,远比死记硬背来得有效和有趣。而且,那些手绘插图简直是点睛之笔,它们不仅是装饰,更是对文字内容的视觉化诠释,让抽象的艺术概念变得具体可感。强烈推荐给所有对艺术有兴趣,但又害怕被专业术语吓退的朋友们!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我本来以为它会比较浅显,更偏向于普及读物,但深入阅读后发现,它在探讨艺术观念的演变时,展现出了相当成熟和老道的分析能力。它没有回避艺术创作中的矛盾、挣扎和那些常人难以理解的怪癖,反而把这些“不完美”之处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感觉这些艺术家是多么真实可爱。特别是书中对“灵感”和“创作冲动”的探讨,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剖析,让人深思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书中的每一位画家,无论其风格如何特立独行,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保持创造力”的指南,而不单单是艺术史的梳理。装帧设计也体现了出版社的专业水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每一次翻阅都是一种享受。
评分怎么说呢,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耳目一新”和“醍醐灌顶”并存。作者的选材角度非常独特,他们似乎专门挑选了那些在艺术史上留下深刻印记,但又常常被主流叙事忽略的“边缘”或“先锋”人物。这种聚焦于“异想天开”的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对艺术边界的认知。那些插图的质量高到让人想要把它们裁下来装裱起来——那种手绘的笔触感,是任何数字打印都无法完全复制的温暖和质感。最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在描述复杂的艺术理论时,用的是非常生活化的比喻和幽默的语气,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章节变得引人入胜。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连接了精英艺术殿堂和普通读者的日常感知。这本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位充满智慧的朋友,在你耳边娓娓道来那些关于美与疯狂的故事。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简直是大师级的作品。每一页的留白、字体选择、插图的布局,都经过了深思熟虑,达到了功能性与美学的高度统一。阅读体验极其顺滑,眼睛在文字和图画之间游走时,完全没有产生任何阅读疲劳。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想象力”这一主题的贯彻,书中描绘的画家们,他们的世界观本身就是一场场视觉冒险。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看世界的方式都悄悄地发生了一些变化,更容易捕捉到生活中那些转瞬即逝的奇妙细节。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传达了多少个画家的生平,而在于它激活了读者自身潜在的、对“可能性”的渴求。它像一剂强心针,鼓励人们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去大胆地“异想天开”。这是一本能让你在合上书本后,依然沉浸在艺术氛围中的优秀读物,绝对物超所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