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Visual Basic6.0程序设计实用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重点阐述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的编程思路和实现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大学生的特点,突出了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全书思路清晰、通俗易懂、实例丰富,包括Visual Basic常用内部控件、程序控制结构、数组、菜单、文件、对话框以及数据库应用等内容。通过学习,读者能够充分利用Visual Basic的强大功能进行前台设计,并掌握连接Access数据库作为后台支持的方法与技巧。
《Visual Basic6.0程序设计实用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习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大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Basic考试的参考书目。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概述
1.1 Visual Basic简介
1.2 Visual Basic的特点
1.3 Visual Basic的开发环境
1.3.1 主窗口
1.3.2 其他窗口
1.4 程序设计语言概述
1.4.1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1.4.2 程序设计方法
1.5 Visual Basic面向对象设计方法
1.6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
基本步骤
1.7 工程管理
1.7.1 工程的组成
1.7.2 工程的建立、打开与保存
1.7.3 工程内文件的添加、保存与删除
1.7.4 调试
1.8 Visual Basic示例
习题1
第2章 Visual Basic简单程序设计
2.1 窗体
2.1.1 窗体的常用属性
2.1.2 窗体的常用事件
2.1.3 窗体的常用方法
2.2 常用控件
2.3 标签
2.3.1 标签的常用属性
2.3.2 标签的常用事件
2.4 文本框
2.4.1 文本框的常用属性
2.4.2 文本框的常用事件
2.4.3 文本框的常用方法
2.4.4 文本框应用实例
2.5 命令按钮
2.5.1 命令按钮的常用属性
2.5.2 命令按钮的常用事件
2.5.3 命令按钮的常用方法
2.5.4 命令按钮应用实例
2.6 计时器
2.6.1 计时器的常用属性
2.6.2 计时器的事件
2.6.3 计时器应用实例
2.7 综合应用实例
习题2
第3章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基础
3.1 数据类型
3.1.1 数值型数据
3.1.2 字符型数据(String)
3.1.3 日期型数据
3.1.4 逻辑型数据
3.1.5 变体型数据
3.1.6 对象型数据
3.2 常量与变量
3.2.1 常量
3.2.2 变量
3.3 表达式和运算符
3.3.1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3.3.2 字符串运算符
3.3.3 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3.3.4 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3.3.5 日期运算符
3.3.6 运算符的优先级
……
第4章 控制结构
第5章 过程
第6章 数组与自定义类型
第7章 图形设计
第8章 用户界面设计
第9章 文件
第10章 数据库程序设计基础
第11章 股票交易查询软件
前言/序言
随着社会步入以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人类正在向信息化社会迈进,世界各国对教育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知识和技术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及经济发展的基础,计算机作为信息社会中必备的工具已经成为一种普及的文化,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计算机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本科各专业培养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制定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要求》的精神,我们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新一轮改革,建立了一套根据学科差别、分三个层次、按模块划分教学内容、突出实验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以缓解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多层次需求与学校课时紧张之间的矛盾,将计算机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在一起。
我们编写的《VisualBasic6.0程序设计教程》曾获得“教育部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立项教材”,并荣获天津市“十二五”规划教材。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具有多年教学和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编写《VisualBasic6.0程序设计实用教程》,作为第二层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旨在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应用、培养学生的编程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书以MicrosoftVisualBasic6.0中文企业版为背景,全面介绍了VisualBasic6.0程序设计语言的开发环境、基本语法、界面设计、程序控制结构,以及数据库开发与应用等内容,按照循序渐进、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原则编写,具有内容紧凑、逻辑性强、行文简练、即学即用的特点。通过学习,读者不仅能够掌握一门实用的计算机语言,还能在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等方面获得启迪。
全书共分11章。第1章介绍VisualBasic的特点、安装、启动方法及开发环境的组成,通过简单示例讲解VisualBasic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操作顺序;第2章结合基本控件的使用介绍简单程序设计的方法:第3章介绍常量、变量、表达式、常用函数等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第4章详细介绍三种程序控制结构:第5章介绍过程;第6章详细介绍数组及其应用;第7章介绍图形操作:第8章介绍用户界面设计方法;第9、10两章分别介绍文件和数据库两种数据存储技术,这是数据管理必备知识。其中,第10章以MicrosoftAccess2010为背景,介绍了数据库基本知识、创建与访问方法、SQL语言、Data控件,以及ADO数据对象等内容。第11章通过创建一个股票交易查询实例,介绍了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方法。本书配有电子课件和全套的实例源程序。
本书的编写人员均为天津财经大学一线教师。本书由张彦玲、于志翔任主编,汤莉、张卉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1章由张卉编写;第2~7章由张彦玲编写;第8章由汤莉编写;第9~11章由于志翔编写。全书由张彦玲和于志翔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天津财经大学教务处、理工学院以及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华斌教授、刘军教授、何丽教授以及计算机公共基础教研室全体教师的鼎力帮助。此外,孙宪、王雪竹、曾华鹏、刘国梁等参与了素材搜集、资料加工整理、图像截取以及书中部分程序的上机调试等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所限,书中尚有不当和疏漏之处,敬请同行、专家、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现代软件开发实战》 引言: 在飞速发展的数字时代,软件已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和娱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支撑企业运营的复杂系统,到改变人们沟通方式的移动应用,再到赋能科学研究的模拟工具,软件的每一次进步都驱动着社会的创新与变革。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的现代软件开发知识体系,涵盖从核心概念到前沿技术的方方面面,帮助读者理解软件诞生的奥秘,掌握构建高效、可靠、可维护软件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部分:软件开发的基础与原理 1. 软件工程概论: 软件的定义与特点: 阐述软件作为一种逻辑实体,其无形性、复杂性、易变性等独有特性,以及软件开发与传统工程项目的异同。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深入剖析瀑布模型、迭代模型、螺旋模型、敏捷开发等经典与现代的软件开发流程,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势、劣势及适用场景,引导读者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活动: 详细讲解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验证、部署维护等各个阶段的核心任务和方法论,强调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联。 软件质量保证: 探讨如何通过规范化的开发流程、严格的代码审查、全面的测试策略来提升软件的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缺陷率。 2. 编程语言与范式: 编程语言的演进与分类: 回溯高级编程语言的发展历程,介绍编译型、解释型语言的差异,以及面向过程、面向对象、函数式等不同编程范式。 面向对象编程(OOP)核心概念: 深入解析类、对象、封装、继承、多态等OOP的核心思想,并通过生动的实例展示如何运用这些概念来构建模块化、可复用、易扩展的代码。 函数式编程(FP)的崛起: 介绍函数式编程的声明式特性、不可变性、高阶函数等概念,探讨其在并发处理、数据转换等领域的优势,以及与命令式编程的融合。 现代语言特性: 聚焦当前主流编程语言(如Java, C, Python, JavaScript)中引入的泛型、Lambda表达式、异步编程、模式匹配等现代特性,讲解它们如何提升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3. 数据结构与算法: 数据结构基础: 系统介绍数组、链表、栈、队列、树(二叉树、平衡树)、图、哈希表等基本数据结构,分析它们的内部实现原理、操作复杂度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算法设计与分析: 讲解排序算法(冒泡、选择、插入、快速、归并)、查找算法(线性查找、二分查找)、图算法(DFS、BFS、Dijkstra)、动态规划等经典算法,并重点介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方法(大O表示法),培养读者评估算法效率的能力。 算法优化与实践: 探讨如何根据具体问题选择最优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组合,以及通过算法优化来提升程序的性能,例如使用缓存、预计算等策略。 第二部分:现代软件开发的实践与工具 1. 软件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的理念与价值: 阐述设计模式是为了解决软件设计中反复出现的问题而提炼出的通用解决方案,能够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创建型模式(Creational Patterns): 深入讲解单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分析它们在对象创建过程中的作用。 结构型模式(Structural Patterns): 详细介绍适配器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装饰器模式、外观模式、享元模式、代理模式,展示它们如何组织类和对象,以实现更大的灵活性和效率。 行为型模式(Behavioral Patterns): 剖析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解释器模式、迭代器模式、中介者模式、备忘录模式、观察者模式、状态模式、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访问者模式,讲解它们如何实现对象间的通信与协作。 应用实例与选择: 结合实际开发场景,指导读者如何在项目中选择和应用恰当的设计模式,以及避免过度设计。 2.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关系型数据库(RDBMS): 介绍SQL语言的基本语法(DDL、DML、DCL),讲解表、视图、索引、约束等概念,以及ACID特性,阐述MySQL、PostgreSQL、SQL Server等主流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 NoSQL数据库: 介绍键值存储、文档数据库、列族数据库、图数据库等不同类型的NoSQL数据库,分析它们的优势和适用场景,例如MongoDB、Redis、Cassandra等。 数据库设计原则: 讲解范式理论(1NF, 2NF, 3NF, BCNF),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数据库建模,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高效性。 ORM(对象关系映射): 介绍Hibernate、MyBatis、Entity Framework等ORM框架,讲解如何通过对象化的方式操作数据库,简化开发流程。 3. Web开发技术: 前端开发: 深入解析HTML、CSS、JavaScript的基础知识,以及HTML5、CSS3的新特性。重点介绍React、Vue.js、Angular等主流前端框架,讲解组件化开发、状态管理、路由等核心概念。 后端开发: 介绍Java Spring Boot, Python Django/Flask, Node.js Express等主流后端开发框架,讲解RESTful API设计、MVC/MVVM架构模式、微服务架构等。 HTTP协议与Web通信: 详细讲解HTTP协议的工作原理、请求与响应结构、状态码、常用方法,以及HTTPS的安全机制。 网络协议与安全: 普及TCP/IP协议栈、Socket编程等基础网络知识,并探讨Web安全方面的问题,如SQL注入、XSS攻击、CSRF攻击等及其防范措施。 4. 版本控制与协作: Git版本控制系统: 全面讲解Git的基本概念(仓库、提交、分支、合并)、常用命令(clone, add, commit, push, pull, merge, rebase),以及分支策略(Git Flow, GitHub Flow)等高级应用。 代码托管平台: 介绍GitHub, GitLab, Bitbucket等代码托管平台的使用,讲解Pull Request/Merge Request工作流程,以及如何进行代码审查和团队协作。 CI/CD(持续集成/持续部署): 介绍Jenkins, GitLab CI, GitHub Actions等CI/CD工具,讲解如何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软件,提高开发效率和交付速度。 第三部分:软件质量与进阶主题 1.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 测试的层级与类型: 详细介绍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等不同层级的测试,以及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兼容性测试等不同类型的测试。 测试方法与技术: 讲解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的基本原理,以及边界值分析、等价类划分等常用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自动化测试: 介绍Selenium, JUnit, TestNG等自动化测试框架,以及如何编写可维护的自动化测试脚本,提高测试效率。 测试驱动开发(TDD)与行为驱动开发(BDD): 探讨TDD和BDD的开发模式,以及它们如何促进代码质量和可测试性。 2. 软件架构与设计原则: SOLID原则: 深入解析单一职责原则 (SRP)、开放封闭原则 (OCP)、里氏替换原则 (LSP)、接口隔离原则 (ISP)、依赖倒置原则 (DIP),讲解如何应用这些原则来设计高内聚、低耦合的软件。 架构风格: 介绍面向服务架构(SOA)、微服务架构、事件驱动架构等不同的软件架构风格,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领域驱动设计(DDD): 阐述DDD的核心思想,包括领域、限界上下文、聚合、领域事件等,以及如何通过DDD来构建复杂业务领域的软件。 3. 敏捷开发与Scrum: 敏捷宣言与价值观: 回顾敏捷开发的起源,阐述其核心的价值观与原则。 Scrum框架详解: 详细介绍Scrum中的角色(产品负责人、开发团队、Scrum Master)、事件(冲刺、冲刺计划会议、每日站会、冲刺评审、冲刺回顾)和工件(产品待办列表、冲刺待办列表、增量),指导读者如何落地Scrum。 敏捷实践: 探讨看板(Kanban)、结对编程(Pair Programming)、持续重构(Continuous Refactoring)等其他敏捷开发实践。 4. DevOps与云原生: DevOps理念与实践: 介绍DevOps如何打破开发与运维之间的壁垒,实现持续交付和自动化运维。 容器化技术(Docker): 讲解Docker的基本概念(镜像、容器、Dockerfile),以及如何使用Docker来打包、分发和运行应用程序。 容器编排(Kubernetes): 介绍Kubernetes的核心概念(Pod, Service, Deployment, StatefulSet)和功能,以及如何利用Kubernetes来管理大规模容器化应用。 云平台服务(AWS, Azure, GCP): 概述主流云平台提供的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等服务,以及如何利用云平台进行弹性伸缩和高可用部署。 结论: 《现代软件开发实战》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份通往卓越软件工程师之路的导航图。通过掌握本书提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读者将能够从根本上理解软件的本质,驾驭复杂的技术挑战,构建出满足用户需求、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高质量软件。在这个不断演进的技术浪潮中,持续学习、拥抱变化、精益求精,将是每一位软件开发者最重要的品质。本书的宗旨是赋能读者,使其成为一名自信、高效、富有创造力的现代软件开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