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统计年鉴2017》系统收录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16年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多个重要历史年份和近年全国主要统计数据,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
《中国统计年鉴2017》所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除行政区划、土地面积和森林资源及特殊注明外,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原则,香港、澳门与内地是相对独立的统计区域,依据各自不同的统计制度和法律规定,独立进行统计工作,《中国统计年鉴2017》中有关统计资料分别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提供,国家统计局进行编辑。
内页插图
目录
一 综合
简要说明
Brief Introduction
1-1 全国行政区划(2016年底)
Divisions ofAdministrative Areas in China(End of 2016)
1-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
Principal Aggregate Indicators on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Growth Rates
1-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Composition Indicators on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1-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和效益指标
Indicators on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1一5按主要行业分法人单位数
Number of Legal Entities by Sector
1-6 分地区按三次产业和机构类型分法人单位数(2016年)
Number of Legal Entities by Three Strata of Industry and Type of Institutions and Region(2016)
1-7 按地区和控股情况分企业法人单位数(2016年)
Numbers of Corporate Enterprises by Region and the Status of Holdings(2016)
1一8按地区和登记注册类型分企业法人单位数(2016年)
Number of Business Entities by Region and Status of Registration(2016)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Explanatory Notes on Main Statistical Indicators
二 人口
简要说明
Brief Introduction
2-1 人口数及构成
Population and Its Composition
2-2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Birth Rate,Death Rate and Natural Growth Rate of Population
2-3 流动人口数
Floating Population
2-4 平均预期寿命
Llfe Expectancy at Birth
2-5 人口年龄结构和抚养比
Age Composition and Dependency Ratio of Population
2-6 分地区年末人口数
2-7 分地区年末城镇人口比重
Propor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at Year-end by Region
2-8 分地区人口的城乡构成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016年)
Total Population by Urban and Rural Residence and Birth Rate,Death Rate,Natural Growth Rate by Region(2016)
2-9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2016年)
Population by Age and Sex(2016)
2-10 分地区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户规模(2016年)
Household,Population,Sex Ratio and Household Size by Region(2016)
2-11 分地区分性别、户口登记状况的人口(2016年)
Population by Sex,Household Registration Status and Region(2016)
2-12 分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016年)
Age Composition and Dependency Ratio of Population by Region(2016)
2-13 分地区按性别和婚姻状况分的人口(2016年)
Population by Sex,Marital Status and Region(2016)
2-14 分地区按性别、受教育程度分的6岁及以上人口(2016年)
Population Aged 6 and Over by Sex,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Region(20 1 6)
2-15 分地区按性别分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2016年)
Illiterate Population Aged 15 and Over by Sex and Region(2016)
2-16 分地区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2016年)
Family Households by Size and Region(2016)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Explanatory Notes on Main Statistical Indicators
三 国民经济核算
简要说明
Brief Introduction
3-1 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3-2 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Composition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3-3 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t Constant Prices
3-4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
Indices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preceding year=1 00)
3-5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1978年=100)
Indices ofGross Domestic Product(year of 1978=100)
3-6 分行业增加值
Value-added by Sector
3-7 三次产业和主要行业贡献率
Share ofthe Contributions oftbe Three Strata ofIndustry and Main Sectors to the Increase ofthe GDP
3-8 三次产业和主要行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
Contribution of the Three Strata of Industry and Main Sectors to GDP Growth
3-9 地区生产总值(2016年)
Gross Regional Product(2016)
3-10 地区生产总值收入法构成项目(2016年)
Income Approach Components of Gross Regional Product(2016)
3-11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
四 就业和工资
五 价格
六 人民生活
七 财政
八 资源和环境
九 能源
十 固定资产投资
十一 对外经济贸易
十二 农业
十三 工业
十四 建筑业
十五 批发和零售业
十六 运输、邮电和软件业
十七 住宿、餐饮业和旅游
十八 金融业
十九 房地产
二十 科学技术
二十一 教育
二十二 卫生和社会服务
二十三 文化和体育
二十四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二十五 城市、农村和区域发展
二十六 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二十七 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附录一 台湾省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附录二 国际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中国统计年鉴2017》:国民经济发展的宏大画卷与翔实记录 引言 《中国统计年鉴2017》并非一本故事书,也不是一部散文集,它是一部承载着国家发展脉搏、记录时代变迁的宏大图谱。作为中国国家统计局编纂的年度性、综合性统计资料汇编,这本年鉴以其客观、详实、全面的数据,勾勒出2016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貌,并为理解中国的发展轨迹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参照。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数据的权威性、覆盖面的广泛性以及分析的深度性,它如同一个精密运行的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黑匣子”,以数字为语言,向世界揭示中国发展的真相与潜力。 一、 宏观经济概览:数字勾勒中国经济的脊梁 《中国统计年鉴2017》开篇即以宏观经济数据为纲,为读者呈现一个国家经济的整体骨架。在此部分,可以详细梳理国家经济总量、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等核心指标。 国民经济总量与增长: 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绝对值和同比增速入手,追溯中国经济在2016年的增长态势。分析GDP的构成,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及其演变趋势,可以直观地展现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例如,关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持续上升,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年鉴中的数据将对此提供精确的量化支持。 三大产业的详细数据: 第一产业(农业): 涵盖了粮食产量、畜牧业、渔业、林业等方面的统计数据。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2016年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如主要农产品产量是否实现增长,农业现代化水平如何,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向。这部分数据对于理解中国粮食安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等问题至关重要。 第二产业(工业与建筑业): 这是中国经济的传统优势领域,年鉴中会详细列出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钢铁、煤炭、汽车、电子产品等),以及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建筑业方面,则会涉及固定资产投资、房屋新开工面积、建筑业总产值等数据。这部分数据能够反映出中国工业的产能、技术水平、以及产业升级的步伐。 第三产业(服务业):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服务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年鉴中对第三产业的统计将涵盖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多个细分领域。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洞察消费升级、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以及民生服务等领域的发展状况。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统计年鉴2017》会提供2016年全国及各地、各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率,以及投资的构成(如房地产开发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等)。这些数据能够反映出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房地产市场等方面的投入重点和发展方向。 消费品市场: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年鉴中会呈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消费结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等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了解中国消费市场的规模、增长潜力、以及居民的消费偏好和消费能力的变动。例如,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增长,将直接反映出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二、 区域经济发展:描绘中国的空间版图 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中国统计年鉴2017》会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提供详尽的区域经济数据,展现不同区域的发展特征和差异。 各省市GDP及增长: 详细对比各省市的GDP总量、人均GDP及其增长率,可以直观地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理分布格局。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崛起地区、西部大开发地区以及东北振兴地区,在2016年的经济表现将在此数据中得到体现。 产业结构差异: 不同区域在产业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年鉴中的数据将反映出,哪些地区以制造业为主,哪些地区服务业发达,哪些地区在资源型产业上仍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差异的分析,有助于理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 区域固定资产投资: 不同区域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结构和重点上也会有所不同。年鉴中的数据可以揭示出,哪些区域是投资热点,国家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上进行了怎样的倾斜。 城乡区域协调: 年鉴中也会涉及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从而反映出城乡发展差距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的进展。 三、 经济运行中的关键要素:资金、就业与价格 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离不开资金的有效供给、就业的稳定以及价格的总水平稳定。《中国统计年鉴2017》将对此类关键要素进行详实的数据呈现。 金融与货币: 涉及广义货币供应量(M2)、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情况,人民币存贷款的规模和结构,以及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情况。这些数据有助于理解2016年中国的货币政策执行情况以及金融市场的运行态势。 就业与收入: 城镇登记失业率、新增就业人数、从业人员总数等是衡量就业状况的关键指标。同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等数据,则直接反映了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分配状况。年鉴中还会包含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就业数据,以及不同岗位的平均工资水平。 价格水平: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是衡量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重要指标。年鉴中会提供2016年CPI和PPI的月度、年度数据,以及其构成项的变化情况,有助于分析物价水平的变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四、 改革开放与对外经济:中国融入世界的图景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经济交往日益紧密。《中国统计年鉴2017》将通过一系列数据,勾勒出中国在改革开放领域的成就以及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对外贸易: 进出口总额、贸易差额、主要贸易伙伴、主要进出口商品结构等数据,清晰地展现了2016年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外投资与引进外资: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的规模和流向,以及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流入情况,反映了中国在全球资本流动中的角色。 国际收支: 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等国际收支数据,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经济交往状况的重要指标。 五、 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人民生活的美好画卷 经济发展最终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统计年鉴2017》将以大量社会统计数据,展现中国在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进步。 人口与社会: 人口总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结构(年龄、性别)、城镇化率等数据,是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 教育事业: 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生数、毕业生数、教职工数、教育经费支出等数据,反映了国家在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努力。 卫生健康: 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医疗费用支出、居民健康状况等数据,体现了国家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的成就。 文化体育: 图书馆、博物馆、艺术表演场馆的数量,电影、电视、广播的普及率,以及体育场地设施等数据,展现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社会保障: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和基金收支情况,是衡量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程度的重要标志。 人民生活: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住房面积、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等数据,直接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六、 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面向未来的中国 面向未来,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中国统计年鉴2017》也将为此类领域提供数据支持。 科技活动: 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科技论文发表数量、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反映了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和产出。 环境保护: 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以及森林覆盖率、水资源总量等数据,展现了中国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 光盘内容的价值 《中国统计年鉴2017》附带的光盘,通常包含更为详尽的原始数据、图表以及数据查询工具。这意味着读者不仅可以查阅年鉴中的摘要信息,还可以深入挖掘更细致、更全面的统计数据。光盘的加入,极大地增强了年鉴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商业分析师以及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感兴趣的公众,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和研究平台。通过光盘中的工具,用户可以进行个性化的数据筛选、分析和可视化,从而得出更具深度的结论。 结论 《中国统计年鉴2017》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它以翔实的数字语言,全面、客观地记录了2016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宏观经济的运行规律,区域发展的差异特征,关键经济要素的波动情况,还是对外开放的深度广度,以及人民生活的点滴改善,都凝聚其中。本书不仅是了解中国过去一年发展状况的权威参考,更是洞察中国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中国经济社会的复杂性、动态性与潜力,理解中国发展道路的独特之处,以及中国在全球舞台上扮演的日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