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林公司创始人之一史密斯的儿子写下了关于这家美国历史上zui杰出的金融公司真实的兴衰往事。这本书中所记述的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人和事,比小说情节更引人入胜、更寓意丰富、更不忍释卷。
《美林传奇》是一部及时的历史,历史中又夹杂着阴谋与激情。它准确地描述了美林如何通过全心全意致力于服务客户而成为一家杰出的公司,以及如何因为忽视这些原则而导致这家全球zui伟大的金融公司受到伤害。
对于每一位公司高管而言,这都是一本必读的书,以避免在未来重蹈这些错误的覆辙。
这是一本关于美林历史及其领导者的书,一本关于其兴衰的书。本书的章节是围绕美林的12位领导人展开的,作者了解他们每一个人,包括最后一任领导人约翰·塞恩。他们所有人都在美林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它准确地描述了美林如何通过全心全意致力于服务客户而成为一家杰出的公司,以及如何因为忽视这些原则而导致这家全球zui伟大的金融公司受到伤害。
对作者而言,这本书也是其治疗内心创伤的良过程,通过这本书会让后世知晓有关美林的真相,并铭记这家公司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小温斯洛普 H.史密斯(Winthrop H.Smith,Jr.)
小温斯洛普H.史密斯是美林公司一名联合创始人的儿子。史密斯在这家传奇的华尔街公司渡过了28年辉煌的职业生涯,曾担任公司的执行副总裁、执行管理委员会成员和美林国际的主席。他是极少数认识该公司全部12名首席执行官的人,然而在2001年却选择突然辞职,因为他认为,由他的父亲和查尔斯·美里尔所建立的公司文化和价值原则即将改变。目前史密斯是佛蒙特州华伦市枫林滑雪度假村的业主和经营者。
译者简介
符荆捷
长期从事国际经济研究与多双边经济外交工作,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谈判,曾任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室副领事。译有《英镑美元外交》《布雷顿森林货币战》等。
张磊
长期从事国际结算、跨境收并购融资、中国企业海外资产保全等工作,曾就职于中国银行总行贸易金融部。参与翻译《国际商会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URDG758)》及其指南。
这是一本关于美林历史及其领导者的书,一本关于其兴衰的书。本书的章节是围绕美林的十二位领导人展开的,我了解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末代CEO约翰·塞恩。写作这本书是治疗我内心创伤的良药,也是我所应承担的责任,以让后世知晓有关美林的真相,并铭记这家公司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 小温斯洛普 H. 史密斯
当前,中国的金融政策正在积极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如果借用“美林传奇”这本书中的说法,那就是要实现从华尔街向主街的转移。美林的兴衰成败,都可以从华尔街向主街转移这个主线来把握,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看到美国和全球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
——巴曙松,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美林公司创始人之一史密斯的儿子写下了关于这家美国历史上zui杰出的经纪公司真实的兴衰往事。这本书中所记述的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人和事,比小说情节更引人入胜、更寓意丰富、更不忍释卷。讂ui�少数几家拥有灵魂的金融机构,美林因其强有力且讲原则的管理层而兴旺发达。而该公司的覆灭,在史密斯看来也是由于管理层自身的缺陷(他对此毫无隐瞒,全盘托出)。一份关于经济达尔文主义阴暗面的伟大研究�?
—— 阿瑟·莱维特,美国证券交襷ui�员会前主�?
《美林传奇》是一部及时的历史,历史中又夹杂着阴谋与激情。它准确地描述了我们的公司——美林如何通过全心全意致力于服务客户而成为一家杰出的公司,以及如何因为忽视这些原则而导致这家全球zui伟大的金融公司受到伤害。对于每一位公司高管而言,这都是一本必读的书,以避免在未来重蹈这些错误的覆辙。
—— 丹尼尔 P. 塔利,美林公司前名誉主席
这是一则震撼而重要的故事,关于什么成就了一家伟大的机构,又是什么将它击垮,以及美林在其zui后几年中一些不为人知的阴谋 。本书的作者熟知这些历史,并坚持了他的基本原则。
—— 乔希·韦斯顿,自动数据处理公司名誉主席
自序
引子 // 1
第一部分 // 5
第1章 小医生(1885~1907年) // 7
第2章 奇怪的组合(1907~1915年) // 23
第3章 史密斯先生初到华尔街(1915~1929年) // 53
第4章 食品杂货商(1929~1940年) // 91
第二部分 // 123
第5章 将华尔街延伸到主街(1940~1942年) // 125
第6章 先调查,再投资(1942~1957年) // 155
第7章 比恩,再见!你好,史密斯!(1957~1970年) // 207
第8章 美国牛气冲天(1970~1980年) // 247
第9章 诚信先生(1980~1985年) // 309
第10章 永远的乐观主义者(1985~1993年) // 325
第11章 巩固原则(1993~1997年) // 381
第三部分 // 413
第12章 本应是一份坚实的遗产(1997~2001年) // 415
第13章 父亲的哭泣(2001年) // 451
第14章 美林母亲之死(2002~2007年) // 465
第15章 瓶中闪电(2008年) // 501
尾声 // 515
创始合伙人及历任首席执行官(1914~2008年) // 520
译后记 // 528
自序
当我的父亲于1916年春天从阿姆赫斯特学院毕业后,便加入了刚刚成立两年的美林,开启了自己一生的事业。在超过45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取得了很多成就。在职业生涯的开端,父亲就与查理·美里尔结为好友并逐渐成为他的商业伙伴。美里尔聪明过人,是一位连锁零售业和金融业的梦想家和先驱者。在他和我父亲之间,美里尔是更加知名的那一位。但我后来逐渐理解了我的父亲在影响和塑造美林的未来方面所留下的深刻烙印。
在美里尔转投其他业务领域10年之后,是我的父亲在1940年说服他重回证券经纪业务。他们携手改变了现代金融的服务模式,将华尔街延伸到了主街。但是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制定了一套独特而强大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像北斗星一样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美林的领导人。以这些原则为基础的公司文化是美林多年来取得成功的首要原因。1961年,我的父亲告别人世。
13年后,我获得了沃顿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加入了美林,成为投资银行部的一员。鉴于在11岁时父亲就离开了我,我从未有机会充分领略他的领导艺术及人格力量。但是,在我为美林公司服务的近28年时间里,我却更好地了解了他,也逐步领会了他与查理·美里尔共同创立的基本原则与公司文化。我很荣幸能够成为美林母亲大家庭的一员。
温斯洛普H.史密斯的儿子的身份给了我很多便利,也给我制造了不少挑战。我必须每天都特别勤奋地工作以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个姓氏。在美林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我在一线和总部的多个职位都有过历练,包括投资银行、财富管理、财务、人力资源和市场开发,直至成为公司的执行副总裁、美林国际的主席和美林公司执行管理委员会的成员。我拥有傲人的职业生涯,我也为能够为美林工作感到无比幸运。
2001年10月,美林新上任的管理团队对于如何使利润最大化产生了不同的想法,美林的文化也将要因此而改变。我知道我无法在这样的新环境中继续工作,于是决定辞职。我下定决心要写下美林的故事。
几年过去了,我还没有开始动笔。接着,到了2007年,金融危机袭来,贪婪以及董事会监管不力使我曾经供职的美林成为受害者。两年后,有两个人激励我拿起笔来。10年前,美林曾委托比尔·艾肯巴吉尔(Bill Ecenbarger)撰写公司的历史传记。比尔曾经获得普利策奖,他2002年在我位于康涅狄格州的办公室采访了我。就在他写作的过程中,美林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斯坦·奥尼尔认为没有必要编写一部公司的历史,于是比尔的努力宣告结束。在2009年的晚些时候,比尔给我打了一个电话,他说:“温,我读到了你在公司最后一次股东大会上的演讲。你应该把美林的历史写出来,没有人比你更适合这项工作了,而我也乐意与你共同完成这项工作。”当我将这段对话告诉我的未婚妻莉莉之后,她让我意识到这项工作不仅仅是治疗我内心创伤的良药,也是我应承担的责任,以让后世知晓有关美林的真相,并铭记这家公司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这是一本关于美林历史及其领导者的书,一本关于其兴衰的书。本书的章节是围绕美林的12位领导人展开的,我了解他们每一个人,包括最后一任领导人约翰·塞恩。他们所有人都在公司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并且除了一个明显的特例之外,其他人都尊重并加强了公司的文化。这个故事源自一个理念,这个理念来自一个名叫查理·美里尔的人,毫无疑问,他是美国商业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创业家之一。通过把华尔街延伸到主街,以及将投资业务大众化的方式,美林帮助无数的中产阶级个人实现了储蓄与投资,同时,还为数以千计的公司、市政当局乃至国家政府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金融中介的发展演进帮助美国在20世纪后半叶成为全球经济霸主,而美林始终位于美国金融发展过程的核心位置。和其他所有公司一样,美林也曾犯过错误,但是美林的领导人是恪守原则的,他们指引公司前进,总是会为了一个正确的原因去做正确的事情。
本书的写作经过了3年的扎实研究,但同时它也是非常个人化的叙述。除了讲述美国最伟大公司的历史,它还反映了我本人对美林许多的领导者以及我28年职业生涯的许多重要事件的回忆。在这28年中,我不仅发现了我的父亲对美林产生的重大影响,同时还更加理解了公司文化与价值观对于造就一家成功的公司的重要性。不幸的是,我还发现,要毁掉这一切只需要很短的时间。由于本书是以我个人的视角进行叙述,部分事件未严格按照传统的发生先后顺序来记述。
为了完成本书,数以百计的人与我分享了他们的故事、文件和大事记。他们对我讲述了在美林工作对于他们及其家庭意味着什么。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的公司不仅是一个工作场所,而且是他们荣耀感的源泉。尽管我写下的主要是那些塑造、影响和壮大了公司的重要领导者的故事,但是还有数以万计的普通人同样为美林的成功做出了贡献。他们始终信奉并保护着美林的文化,一代代地将之传承下去。这是一个让人感叹不已的大家庭。
本书的写作是一段情绪起伏跌宕的心路历程。非常感谢我的太太莉莉·鲁安,是她说服我尽快开始这项工作。一路走来,也承蒙众多朋友和同事的帮助,特别要感谢我的合作伙伴比尔·艾肯巴吉尔与我共同完成了这部历史。他的研究与合著对于本书而言至关重要。此外,本书的最终出版还要感谢编辑Meg Drislane,封面设计人员Barb Justice以及我在枫林滑雪场的行政助理Susan Hemmeter。我还要感谢美国银行允许我查阅美林的历史档案,这些档案现在存放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
我希望本书能够使每一个美林人以及他们的家人回忆起并理解我们作为一个集体所取得的成就,并帮助其他人了解真正的美林母亲。我也特别希望我的儿孙能够更加了解他们的祖父和曾祖父曾经做过什么。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深刻影响历史进程的企业故事颇感兴趣,而《美林传奇:百年兴衰录》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它以一种近乎侦探小说的笔触,层层剥茧,揭示了美林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对金融市场格局的塑造。我惊叹于作者对于细节的考究,从早期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交易,到后来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书中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且能够将其与宏观经济背景巧妙地联系起来。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金融操作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人类集体行为和市场心理学的研究。那些金融精英们在追逐利润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试探着规则的边界,而他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无数人的命运。阅读过程中,我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在如此高压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如何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长远的眼光?书中并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通过美林自身的经历,展示了这种挑战的艰巨性。它让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的活力与风险并存,以及在追求效率与创新过程中,那些潜在的伦理困境。这本书不仅仅是献给金融从业者,对于任何想要理解现代经济运作方式的普通读者而言,都是一本极具价值的读物,它让我看到了金融的另一面,既有令人振奋的创造力,也有令人警醒的失控。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对金融世界产生了全新认识的书,它不仅仅是关于一家公司的兴衰,更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经济史诗。作者深入浅出地描绘了美林这家金融巨头如何在百年间抓住时代机遇,又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复杂历程。我尤其被书中对创新和冒险精神的刻画所打动,那些金融家们敢于挑战传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产品和服务,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我也看到了贪婪和短视是如何侵蚀企业根基的,那些曾经辉煌的决策,在事后看来却充满了致命的隐患。书中对几次关键性危机的描写,更是让人心惊肉跳,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金融市场的脆弱与残酷。它让我明白,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衰败也往往是细节失控的结果。这本书不乏引人入胜的人物故事,他们的雄心壮志、聪明才智,以及最终的失败,都构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时常陷入沉思。对于任何对商业、金融以及人性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将是一次令人难忘的阅读体验。它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娓娓道来一个关于梦想、奋斗与幻灭的宏大叙事,让你在掩卷之时,对这个充满变数的金融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敬畏。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一本历史记录,不如说是一场关于“野心”的沉浸式体验。作者以极其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了美林这家公司从无到有,再到辉煌巅峰,最终走向衰落的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充满魄力的创始人,他们如何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不懈的努力,将一家小小的公司打造成华尔街的巨头。书中对那些关键时刻的描绘,尤其是那些充满争议的决策,让我对金融世界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创业激情和竞争氛围,同时也看到了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内部的管理和文化是如何悄然发生变化的。令人唏嘘的是,那些曾经支撑公司发展的基因,在某些时刻也可能成为阻碍其前进的枷锁。这本书让我对“成功”这个概念有了更辩证的认识,它不仅仅是财富的积累,更是一种持续适应和变革的能力。作者的叙述充满了张力,既有对辉煌成就的赞美,也有对失败原因的深刻剖析,这种平衡的视角让我对整个故事的理解更加全面。读完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不断回荡着那些关于决策、风险和命运的思考,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金融行业的变迁,也映照出人性中永恒的挣扎。
评分我带着一种猎奇的心态翻开了《美林传奇:百年兴衰录》,没想到却收获了一场关于“金融炼金术”的深度探索。作者的文笔十分老练,他将复杂晦涩的金融概念,通过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变得易于理解。我被那些充满智慧的交易策略和金融产品的创新所吸引,它们就像艺术品一样,展现了金融从业者非凡的创造力和洞察力。同时,我也看到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一些潜在的风险是如何被忽视,甚至被放大,最终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书中对于市场泡沫的形成和破裂的描写,让我深切体会到金融市场的周期性和非理性。我尤其喜欢作者对那些关键人物的刻画,他们的个人经历和性格特质,与公司的发展命运紧密相连,构成了一部扣人心弦的商业戏剧。它让我明白,一家公司的成功,既依赖于宏观的趋势和机遇,也离不开微观的决策和执行。这本书让我对“资本”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它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既可以创造奇迹,也可以带来毁灭。它是一堂生动的金融历史课,让我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窥探到了华尔街深处的秘密,也让我对未来的金融发展趋势有了更多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部关于“时代浪潮与企业命运”的宏大画卷。作者以极其宏观的视角,将美林这家百年老店的发展历程,置于全球金融史的大背景之下进行审视。我看到了它如何抓住工业革命、信息时代等不同时期的机遇,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扩张版图,又如何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步履维艰。书中对于金融创新和监管演变的梳理,让我对金融业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不仅讲述了美林自身的兴衰,也折射出整个金融体系的演变和变革。我惊叹于作者将如此庞杂的信息梳理得井井有条,并且能够从中提炼出引人入胜的故事线。它让我理解到,企业的发展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息息相关。那些曾经的辉煌,既是时代赋予的礼物,也是对企业自身能力和判断力的考验。而最终的衰落,也往往是时代变迁、竞争加剧以及自身战略失误的综合结果。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示是,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持续学习和自我革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它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让我对商业世界的复杂性和历史的不可预测性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评分春节看的啊
评分春节看的啊
评分挺好的一本证券企业心衰史。值得好好研究。谢谢京东平台
评分还行吧
评分经典的存在,会有它一定的理由。
评分春节看的啊
评分物美价廉,非常满意的一次购物体验
评分春节看的啊
评分挺好的一本证券企业心衰史。值得好好研究。谢谢京东平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