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毒性、基准及风险管理/土壤污染与修复理论和实践研究丛书 [Toxicity,Criterion and Risk Management of Soil Pollution]

土壤污染毒性、基准及风险管理/土壤污染与修复理论和实践研究丛书 [Toxicity,Criterion and Risk Management of Soil Pollut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骆永明 等 著
图书标签:
  • 土壤污染
  • 风险管理
  • 土壤修复
  • 环境科学
  • 环境工程
  • 重金属污染
  • 有机污染物
  • 土壤健康
  • 污染评价
  • 基准值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21859
版次:1
商品编码:12269350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土壤污染与修复理论和实践研究丛书
外文名称:Toxicity,Criterion and Risk Management of Soil Pollution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土壤污染毒性、基准及风险管理》是作者近20年来开展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生态毒性、环境基准和风险管理等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系统介绍了土壤污染的生物毒性、风险评估和诊断指标等研究方法,阐明了土壤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物的生物毒性效应与机制。并以电子废旧产品拆解区、冶炼区、化工区等为典型案例,介绍了工业场地及周边土壤污染的生态风险、健康风险和环境迁移风险的评估与临界值制定方法,设计了土壤环境信息系统,建立了土壤环境安全预警方法与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风险削减—环境改善—成本降低(REC)模型的污染土壤修复决策支持系统,提出了土壤污染防治和土壤环境管理对策建议。这些研究成果对认清土壤污染风险、制定土壤环境标准和监管土壤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目录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篇 土壤中污染物的毒性、风险与基准
第一章 土壤污染物的生物毒性 3
第一节 土壤污染物对植物的毒性 3
第二节 土壤污染物对微生物的毒性 48
第三节 土壤污染物对动物的毒性 114
参考文献 154
第二章 污染场地及周边土壤风险评估 162
第一节 污染土壤的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 162
第二节 电子废旧产品拆解场地及周边土壤的健康与生态风险评估 190
第三节 冶炼区及周边土壤的健康和生态风险评估 245
第四节 化工厂区污染场地及周边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 295
参考文献 313
第三章 土壤污染的环境临界值方法制定和模型建立 326
第一节 基于土壤类型的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估算 326
第二节 基于提取态的土壤临界值 352
第三节 基于生态风险的土壤临界值与评估模型 373
第四节 基于人体健康的临界值与评估模型 376
参考文献 423
第二篇 土壤污染与修复决策支持系统与管理策略
第四章 土壤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431
第一节 系统总体设计 431
第二节 子系统的开发与主要功能 432
参考文献 435
第五章 土壤环境安全预警与风险管理 436
第一节 土壤环境安全预警方法和预警指标体系 436
第二节 土壤环境安全预警案例分析 437
第三节 土壤环境风险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443
参考文献 444
第六章 污染场地修复决策支持系统 445
第一节 污染场地修复决策原理 445
第二节 基于REC 模型的污染场地修复决策支持 452
第三节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决策系统和规范 456
参考文献 465
第七章 基于DPSIR系统的土壤环境质量管理策略 466
第一节 DPSIR系统及模型参数 466
第二节 基于DPSIR系统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管理框架 468
第三节 DPSIR模型的适用性 481
第四节 典型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区土壤环境质量的DPSIR策略 483
参考文献 511
第八章 土壤环境管理对策与建议 513
第一节 土壤环境管理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制定 513
第二节 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与提高 517
第三节 土壤环境基准与质量标准的修订与制定 519
第四节 土壤环境科学管理与污染修复技术支撑 524
第五节 土壤环境治理的投融资机制建设 527
第六节 土壤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 529
第七节 土壤环境管理的中长期发展目标 529
参考文献 530

精彩书摘

  《土壤污染毒性、基准及风险管理/土壤污染与修复理论和实践研究丛书》:
  第一篇 土壤中污染物的毒性、风险与基准
  土壤中的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种类繁多,含量、形态及生物有效性各异,单一的化学方法通常难以表征复杂土壤环境的复合污染及其生态风险。发展基于土壤生态系统中土著生物的生态毒理与风险评估体系是国际生态毒理学与环境生态风险研究的热点。本篇以土壤植物、微生物和土壤动物为敏感受体,建立了从基因到群落的土壤生物毒性诊断方法体系;开展了设施农田、电子废旧产品拆解场地、冶炼场地、化工厂区污染场地及周边土壤的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探讨了土壤污染的环境临界值制定方法与模型,以期为土壤环境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章 土壤污染物的生物毒性
  污染土壤生态毒理诊断包括高等植物毒性试验、蚯蚓毒性试验、陆生无脊椎动物试验、土壤原生动物毒性试验、土壤微生物试验等。当生物体暴露于各种逆境时,其体内组织、细胞以及分子结构会产生特定的生物信号,可用于土壤生态系统中土壤污染的生态毒理学诊断,并能够为土壤污染的预防和修复提供依据。本章以重金属、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系统的生物毒性和生态毒理学评价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污染区土壤的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生物毒性数据,也为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和研究实例。
  第一节 土壤污染物对植物的毒性
  当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超过一定的限值,会引起植物的吸收和代谢失调。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吸收、富集和转化,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破坏植物根系的正常吸收和代谢功能,甚至导致遗传突变。本节分别介绍了重金属(镉、铅、锌、铜)、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杀线剂)以及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对植物(蔬菜和小麦)的毒性效应与机制。
  一、重金属对植物的毒性
  (一)镉高背景土壤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我国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沉积石灰岩分布地区土壤存在着明显的镉(Cd)自然高背景现象。贵州地表土壤与沉积物中Cd的地球化学背景值为0.31mg/kg(表1.1),是我国平均水平的2.5~3.5倍,表现出贵州地表环境介质中具有Cd的高背景含量特征(何邵麟等,2004)。
  表1.1 贵州不同地层单元发育的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Cd的平均含量(单位:mg/kg)
  供试土壤采自贵州省碳酸盐岩地区,土壤中Cd含量呈现一定的梯度,是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碳酸盐岩发育的农田土壤,其中6个样点土壤分别采自贵阳、黔南和毕节地区农田,1个样点(BJ-6)土壤采自于某已废弃的土法炼锌场附近的菜地,受Cd污染严重,同样也对该样点土壤中Cd经食物链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将其作为受到人为活动强烈影响的Cd污染土壤与其他地球化学异常土壤相对比。供试土壤主要的理化性质见表1.2。供试植物为叶菜类蔬菜(小青菜与生菜),种子购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表1.2 供试土壤主要的基本性质
  在所考察的土壤上种植青菜和生菜发现,毕节地区BJ-6和BJ-7两处土壤上两种蔬菜生长受到严重抑制,蔬菜可食部分鲜重显著低于其他5处土壤上的蔬菜鲜重(图1.1)。
  ……
土壤污染毒性、基准及风险管理 土壤污染与修复理论和实践研究丛书 [Toxicity, Criterion and Risk Management of Soil Pollution] 导论 土壤,这片承载生命、孕育万物的基石,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农业生产模式的变迁,各种污染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入土壤环境,对其生态功能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理解土壤污染的本质,科学评估其潜在风险,并制定有效的管理和修复策略,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书《土壤污染毒性、基准及风险管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汇集了土壤污染与修复领域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深入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本书并非简单罗列零散的知识点,而是致力于构建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从污染物的毒性机制出发,深入探讨如何设定科学合理的基准值,进而分析风险评估方法,并最终提出系统的风险管理和修复策略。全书内容严谨、论证充分,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不乏生动的案例分析,力求为科研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工程师以及相关领域的学生提供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土壤污染毒性:揭示污染物的内在危害 土壤污染的根源在于污染物的存在及其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本书的开篇,便直指问题的核心——土壤污染物的毒性。本部分将深入剖析各类常见土壤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规律,并着重阐述其毒性机制。 重金属的毒性: 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因其难降解性和生物累积性,在土壤中一旦积累,便会长期威胁生态系统。本书将详细介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解析它们如何通过氧化还原、络合沉淀等过程发生变化,并重点阐述其对植物生长、微生物活性以及土壤动物生理功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将深入探讨重金属的毒性作用机制,例如干扰酶活性、损伤DNA、引起氧化应激反应等,以及它们在食物链中的传递途径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如神经毒性、肾毒性、致癌性等。 有机污染物的毒性: 农药、多环芳烃(PAHs)、多氯联苯(PCBs)、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由于其结构复杂性和多样性,展现出多变的毒性特征。本书将系统梳理各类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如农业活动、工业排放、交通运输等,并分析它们在土壤中的降解转化过程,包括生物降解、光降解、化学降解等。针对有机污染物的毒性,本书将重点关注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如抑制固氮菌、硝化菌等关键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肥力。同时,也将深入研究有机污染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以及种子萌发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内分泌干扰效应、致癌致畸效应以及对人类健康的长期危害。 放射性核素的毒性: 尽管相对小众,但放射性核素一旦进入土壤,其危害性不容忽视。本书将简要介绍土壤中常见放射性核素的来源,如天然放射性核素和人为放射性核素,并阐述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特性。重点将在于放射性核素的辐射效应,包括对生物体的基因损伤、细胞凋亡以及潜在的致癌风险。 毒性评估方法: 为了科学量化污染物的毒性,本书将介绍一系列经典的毒性评估方法。这包括: 生物测定(Bioassays): 利用不同生物(如指示藻类、浮游生物、蚯蚓、植物种子)对土壤样品进行暴露实验,通过观察其生长、繁殖、死亡率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变化,来评估土壤的毒性水平。 分子毒理学(Molecular Toxicology): 运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手段,研究污染物对生物体DNA、RNA、蛋白质的损伤,以及基因表达、代谢通路的影响,以揭示更深层次的毒性机制。 生态毒理学模型(Ecotoxicological Models): 基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模型,预测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暴露剂量和效应,从而评估潜在的生态风险。 第二部分:土壤污染基准:设定科学的警戒线 在了解了污染物的毒性之后,如何确定一个能够有效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值”便成为关键。本书的第二部分将聚焦于土壤污染基准的制定。 基准的定义与类型: 本部分将首先明确土壤污染基准的概念,并区分不同类型的基准,如: 土壤环境质量基准(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Criteria): 用于评估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水平,以及对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 人居土壤接触基准(Human Health-Based Soil Guidelines): 用于评估居民暴露于受污染土壤中的健康风险,并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生态风险评估基准(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Benchmarks): 用于评估土壤污染物对特定生态敏感区或目标物种的潜在危害。 基准制定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本部分将详细介绍国内外土壤污染基准制定的通用方法论。 暴露评估(Exposure Assessment): 深入分析不同人群(如儿童、成人)和不同生态物种(如植物、土壤生物)通过不同途径(如食入、皮肤接触、吸入、吸收)接触土壤污染物的可能性和剂量。 剂量-效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利用毒理学实验数据,建立污染物剂量与生物效应之间的数学模型,确定“无明显不良效应水平”(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或“最低不良效应水平”(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LOAEL)。 不确定性分析(Uncertainty Analysis): 考虑实验数据、模型参数、物种差异等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并引入安全因子(Safety Factors)来确保基准值的保守性。 区域化与本土化: 强调土壤污染基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区域的气候、土壤类型、生态特征以及人群暴露习惯等因素,进行必要的区域化和本土化调整,以提高其适用性和科学性。 典型污染物的基准值探讨: 本部分将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探讨重金属(如铅、镉)、有机污染物(如PAHs、农药)等典型污染物的基准值制定过程和数值。例如,将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针对铅、镉等设定的土壤接触基准,并讨论其背后的科学依据。 第三部分:土壤污染风险管理:构建多层次的防护体系 明确了污染物的毒性和基准值后,下一步便是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土壤污染带来的风险。本书的第三部分将全面阐述土壤污染风险管理的理念、方法和实践。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风险表征(Risk Characterization): 结合暴露评估和剂量-效应评估结果,对土壤污染的潜在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描述。例如,计算风险商(Risk Quotient)或概率风险评估。 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 识别对风险评估结果影响最大的关键参数,为后续的风险管理提供重点关注对象。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风险源控制: 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进入土壤,包括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等。 暴露控制: 降低人群和生态系统接触土壤污染物的可能性。例如,对高风险区域进行隔离,设置警示标识,推广安全行为准则,改善居住环境等。 风险沟通(Risk Communication): 建立与公众、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提高公众对土壤污染风险的认知,并促进相关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土壤修复技术与策略: 修复技术概述: 本部分将全面介绍当前主流的土壤修复技术,并对其适用性、效率、成本等进行评估。包括: 物理修复: 如土壤挖掘与填埋、固化/稳定化、热处理等,适用于高浓度污染区域。 化学修复: 如氧化还原处理、淋洗、化学吸附等,通过化学反应改变污染物形态,降低其毒性或迁移性。 生物修复: 如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微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利用生物体的生理生化过程来降解、固定或去除污染物,具有环境友好、成本较低的优势。 组合修复: 结合不同修复技术的优点,实现更高效、更经济的修复效果。 修复策略的选择与优化: 强调修复策略的选择需要基于详细的风险评估结果、土壤污染特性、场地条件、经济成本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等综合考虑。并介绍如何根据不同修复目标(如降低总浓度、降低生物可利用性、消除毒性)来优化修复方案。 修复效果的监测与评估: 讲解修复完成后如何通过系统的监测和评估,验证修复效果,并确保修复后的土壤环境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政策法规与管理体系: 本部分还将探讨土壤污染风险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框架、监管体系以及国际合作的经验,为读者提供政策层面的参考。 结语 《土壤污染毒性、基准及风险管理》一书,以其深刻的洞察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全面的实践指导,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晰的土壤污染防治蓝图。本书不仅是一部学术专著,更是一份面向未来的行动指南。通过深入理解土壤污染物的毒性,科学设定环境基准,并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和修复体系,我们能够更有效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资源,守护人类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本书的出版,必将有力推动土壤污染与修复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为建设美丽中国,乃至全球生态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基准”部分,对于我来说是最实用的。我之前在做土壤调查的时候,常常不知道什么样的土壤污染物浓度是“安全”的,或者说,什么样的浓度需要引起重视。这本《土壤污染毒性、基准及风险管理》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清晰的指引。它不仅介绍了国内外各种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和方法,还详细列举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针对各类污染物的土壤质量基准值。这对我理解现有法规和进行土壤环境评估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书中可能还探讨了如何根据具体的土壤特性、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动态调整这些基准值,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基准值来指导土壤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工作。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方式,对于我这种需要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评分

这本《土壤污染毒性、基准及风险管理》我关注了挺久了,一直想找一本系统介绍土壤污染问题的书。拿到手后,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每一个章节,但从目录和部分章节的浏览来看,它涵盖了土壤污染的各个关键环节。首先,毒性部分,我看到它深入探讨了各种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形态、迁移转化以及对生物体的影响,这对于理解土壤污染的本质非常重要。特别是关于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新兴污染物(比如一些农药残留、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的代谢产物)的毒理学研究,这部分的内容看起来非常扎实,引用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案例,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它不仅介绍了传统的毒性评估方法,还似乎涉及了一些最新的生物监测技术和生态毒理学模型,这对于我这种想了解前沿研究的读者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而且,书的排版和插图也都很清晰,图文并茂,让复杂的科学概念更容易被理解。

评分

作为一个对环境科学充满好奇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拓展我知识边界的书籍。这本《土壤污染毒性、基准及风险管理》似乎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它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单一的方面,而是将土壤污染的毒性、基准和风险管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注意到书中可能还探讨了土壤污染的社会经济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公众参与和跨部门合作来共同应对土壤污染的挑战。这让我意识到,土壤污染问题远不止科学技术层面的问题,它还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这种宏观的视野和跨学科的整合,是我非常看重的,它能够帮助我构建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我最近在做一个关于土壤修复的项目,所以在找相关的理论书籍,这本《土壤污染毒性、基准及风险管理》虽然书名里有“毒性”和“基准”,但我更看重的是它在“风险管理”这部分的内容。我大致翻阅了一下,发现它在风险评估和管理策略方面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指导。从土壤污染源的识别、暴露途径的分析,到风险特征的确定,再到风险控制和缓解措施的选择,整个逻辑链条非常清晰。尤其是它对不同修复技术(例如物理、化学、生物修复)的适用性、优缺点以及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这对于实际项目决策非常有参考价值。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法规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如何融入土壤风险管理的内容感兴趣,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政策和经济层面的考量,能够提供一个更宏观的视角。

评分

我是一名环境保护领域的初学者,对土壤污染的了解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土壤污染毒性、基准及风险管理》这本书,虽然书名听起来比较专业,但从我的初步浏览来看,它似乎也考虑到了像我这样的读者。我注意到书中在介绍复杂的概念时,会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和基础理论的铺垫,这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例如,在讲解土壤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和环境行为时,它似乎也融入了一些基础的化学和生态学原理,这对于巩固我的基础知识很有帮助。而且,书中可能还包含了一些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污染事件来阐述理论,这让我更容易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起对土壤污染问题的系统性认识。

评分

不错

评分

赶快

评分

商品就这样 为什么要打字评价

评分

送货快质量还不错挺好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京东非常给力!

评分

商品就这样 为什么要打字评价

评分

这本书对于想学习了解土壤污染修复的人员来讲是本不错的书

评分

赶快

评分

商品就这样 为什么要打字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