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Emotional Intelligence]

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Emotional Intelligenc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 著,杨春晓 译
图书标签:
  • 情商
  • 心理学
  • 人际关系
  • 自我提升
  • 成功学
  • 情绪管理
  • 沟通技巧
  • 领导力
  • 职场
  • 个人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83768
版次:2
商品编码:12267035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Emotional Intelligence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2-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512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全球销量超过10000000册的《情商》作者“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成名巨作。
《情商》是20世纪颇具影响力的话题书籍之一。雄踞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10名达半年之久,连续畅销10年,全球销售超过10 000 000册!《情商》出版后即在美国企业界与教育界掀起一阵情商旋风,随即横扫全球,影响数代人。是认识自我潜能、获得成功的重量级好书!
● 不懂情商的人,其身心是不健全的。
● 这本书是帮助你认识自我潜能、获得成功的重量级好书!
● 这本书是改变你我以及后代未来的人生必修课。
● 情商是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它决定你其他心智能力的表现。
● 在事业取得成功的过程中,20%靠的是智商,而 80%要靠其他因素,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情商,良好的情商是你获得职场成功的基本素质。
● 情商就是管理情绪的能力,人的情绪失控会导致诸多麻烦,你迫切需要提升自己的情商水平。
● 我们每天都在与人交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问题,而拥有良好的情商是建立一个人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 当一个人面临工作压力、家庭变故、突发事件时,良好的情商是妥善处理这一切的重要素质。
● 当你面对悲伤、失恋等诸多生活中的不如意时,你更需要情商来调适自己的身心健康。
● 提升情商,使我们能够用有限的知识去运作无限的世界,更适合当前压力过大的生存环境。

内容简介

智商即命运吗?其实智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重要。
《情商》一书不仅打破了长久以来智商的天生决定论,更为心理学界探讨已久的“情绪智慧”问题提出关键性的解释。丹尼尔·戈尔曼认为,由于没有考虑到对人类行为产生重大作用的一系列关键能力,我们对人类智力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局限。
《情商》自出版十几年以来,“情商”这一术语现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
作者利用大脑与行为科学的突破性研究,说明了高智商的人表现不佳、普通智商的人表现良好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自我意识、自律和同理心,它们不是天生固有的,却能为我们另辟蹊径。情绪智力成形于我们的童年时期,但可在成年时期继续培育和加强——这对我们的健康、人际关系以及工作将会产生直接益处。
情商是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决定你其他心智能力的表现,也决定你一生的走向与成就。
《情商》(10周年纪念版)反映了全新的研究进展以及作者的思考认识,同时作者还在书中对他在世界各地演讲期间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解答。情商研究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新增的附录部分,还为读者提供了情商领域的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研究员,曾四度获颁美国心理协会*高荣誉奖项,并荣获美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其经典著作《情商》,畅销逾1000万册,高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18个月。畅销著作除了《情商》之外,还有《情商2:影响你一生的社交商》、《情商3:影响你一生的工作情商》、《情商4:决定你人生高度的领导情商》、《情商5:影响人类未来的生态商》、《情商》(实践版)等书。

精彩书评

提升情商,使得我们能够用有限的知识去运作无限的世界,更适合当前压力过大的生存环境。有助于我们获得阳光心态,缔造和谐快乐,享受幸福人生。
——吴维库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情商》是一本影响力很大的书。它真的能让人相信,要想成功,情商占80%的影响,智商只占20%。
——黑幼龙
卡内基训练大中华地区负责人

丹尼尔·戈尔曼教授有专业的学术功底,有记者的生花妙笔,精彩地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世人,带领大家一起迎接情商新世纪。
——张怡筠
著名心理学家、情商研究专家

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曾经说过,成功是由15%的专业技能与85%的为人处世构成的。我更愿意解读为:在现代社会,情商对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情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一个拥有良好情商的人不仅能承受各种心理压力,更能够坦然面对竞争,创造成功的机会。
——胡邓博士
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心理专家

目录

推荐序1 / XI
推荐序2 / XVII
推荐序3 / XIX
《情商》(10周年纪念版)序 / 001
初版序 亚里士多德的挑战 / 013
第一部分 情绪大脑
第一章 情绪的功能 / 022
我们根据经验知道,在进行决策和行动时,感觉的作用等于甚至常常超过思维的作用。我们过于强调以智商为衡量标准的纯粹理性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不管怎样,当情绪占据支配地位时,智力可能毫无意义。
当激情压倒理智时 / 024
人的两种心理 / 029
大脑的发育 / 031
第二章 情绪失控 / 035
普通人情绪失控其实经常发生,虽然形式一般不会如此可怕,但强度也许毫不逊色。回想你上一次"失控"时的情形,比如对家人或者陌生的出租车司机大发脾气,而在发作完之后,你经过思考和反省,发现似乎没有生气的道理。这种情况多半就是情绪失控,这种"神经接管"的现象发生在边缘脑的神经中枢杏仁核。
激情中枢 / 037
神经警报 / 038
情绪哨兵 / 040
情绪记忆的专家 / 043
过时的神经警报 / 045
迅猛而草率的情绪 / 047
情绪管理员 / 049
情绪和思维的协调 / 052

第二部分 情商的本质
第三章 愚蠢的聪明人 / 058
智商研究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研究者人数众多,情绪智力却不一样,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准确地说明情绪智力对个体之间的差异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不过有研究数据表明,情绪智力的影响很大,有时甚至大于智商的影响。
情绪智力与命运 / 060
不一样的智力 / 063
斯波克与"Data":光有认知还不够 / 067
聪明的情绪? / 070
智商与情商的纯粹类型 / 073
情绪智力与命运 / 060
不一样的智力 / 063
斯波克与"Data":光有认知还不够 / 067
聪明的情绪? / 070
智商与情商的纯粹类型 / 073
第四章 认识自己 / 076
不管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女性的情绪体验一般要比男性强烈得多。除去性别差异,情绪关注度越高的人,其情绪生活会越丰富。一方面,情绪敏感性较高的人,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会引发情感风暴,当然结果有好有坏;另一方面,那些处于另一个极端的人,即使在*直接的环境下也很难体会到任何感觉。
热情和冷漠 / 079
没有感觉的人 / 081
赞美直觉 / 084
了解无意识 / 087
第五章 激情的奴隶 / 089
普通的悲伤、焦急或愤怒不是问题,假以时间和耐心,这些情绪通常都会慢慢过去。假如情绪极度强烈,挥之不去,超出了正常范围,它们就会滑向可怕的极端-慢性焦虑、失控的暴怒、抑郁等。如果发展到*严重的程度,则需要通过药物或心理疗法加以控制,甚至双管齐下。
解析愤怒 / 092
舒缓焦虑:我在担忧什么? / 101
管理忧郁 / 107
压抑者:积极的否定 / 115
第六章 主导性向 / 119
我们对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和快乐,甚至感到适当的压力并从中受到激励,这些积极的情绪促使我们获得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情绪智力是一种处于主导地位的性向或潜能,它从正面或者反面深刻地影响了其他所有能力。
冲动控制:软糖实验 / 122
负面情绪,负面思维 / 125
潘多拉的盒子和盲目乐观的人:积极思考的力量 / 129
乐观主义:伟大的驱动器 / 131
涌流:卓越的神经生物学 / 135
学习与涌流:一个教育的新模式 / 139
第七章 同理心的根源 / 142
同理心,即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在人生的很多竞技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销售和管理到谈情说爱和养儿育女,再到同情关爱和政治行动。
同理心的发展 / 144
善于协调的孩子 / 146
不协调的代价 / 148
同理心的神经病学 / 150
同理心和道德:利他主义的根源 / 153
没有同理心的生活:娈童者的心理,反社会分子的道德观 / 155
第八章 社交艺术 / 161
有些人特别容易受到情绪的感染,他们内心非常敏感,体内的自主神经系统(情绪活跃度的标记)更易受到激发。这种生理倾向使他们的情绪容易受到影响,他们会为煽情的电视广告落泪,而和一个心情很好的人随便聊几句,又会很快高兴起来(由于他们较易被他人的感受打动,他们会更有同理心)。
展示情绪 / 164
表现力与情绪感染 / 165
社会智力的基本原理 / 170
缺乏社交竞争力的表现 / 173
"我们讨厌你":团体边缘人 / 177
情绪感染:案例研究 / 179

第三部分 情商的运用
第九章 亲密敌人 / 184
婚姻出现危机的一个初期预警信号是尖锐的批评。在健康的婚姻关系中,丈夫和妻子可以自由地表达抱怨。不过在怒气冲冲的时候,抱怨经常会以破坏性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攻击配偶的人格。
他与她的婚姻:童年根源 / 185
婚姻断裂层 / 190
泛滥:窒息的婚姻 / 196
其实男人更需要关怀 / 198
对两性的婚姻忠告 / 200
吵吵更健康 / 201
第十章 用心管理 / 208
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和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的重心,改进员工合作方式将是提升知识资本、发挥关键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途径。企业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而不是仅仅为了生存,将会努力提升整体的情绪智力。
批评是第一要务 / 210
处理多样性 / 217
组织智慧与群体智商 / 223
第十一章 心与药 / 229
焦虑是生活压力引起的困扰情绪,在众多情绪之中,焦虑与发病和康复过程之间的联系,在科学上得到了*确切的论证。焦虑促使我们对危险做好准备(大概是进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功能),这是焦虑良性的一面。但是在现代生活中,焦虑常常表现为过度而且不当-我们的困扰来自生存环境的压力或者我们的幻想,而不是来自我们必须面对的真正危险。
身体的心理: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 231
有害的情绪:临床数据 / 234
积极情绪的治疗作用 / 245
将情绪智力引入医学 / 251
关怀的医学 / 254
第四部分 机会之窗
第十二章 家庭熔炉 / 258
无论是严厉的教导还是出于同理心的理解,无论是冷漠还是热情,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情绪生活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不过直到*近才有可靠的研究数据表明,父母情商高,本身就会使孩子受益无穷。父母处理彼此感受的方式,以及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孩子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启心"教育 / 262
建立情绪基础 / 265
"小霸王"是怎样养成的 / 267
虐待:同理心的灭绝 / 269
第十三章 精神创伤和情绪再学习 / 272
一旦你的情绪系统学会了某种东西,你就可能永远也摆脱不了它。精神疗法的作用是教你怎样加以控制,教会你的新皮层如何抑制你的杏仁核。尽管行动的冲动受到了压制,但你对这种东西的基本情绪还是以受抑的形式潜伏了下来。
刻骨铭心的恐惧 / 275
创伤后应激障碍:边缘系统障碍 / 278
情绪再学习 / 281
情绪脑的再教育 / 283
情绪再学习和克服创伤 / 286
精神疗法:情绪的导师 / 290
第十四章 性格非命运 / 293
尽管忧郁或乐观这种基本的气质类型在个体一出生或出生后不久就已经确定,但忧郁类型的人将来并不一定会抑郁和暴躁。童年期的情绪经验会对气质类型产生深刻的影响,加深或者压抑个体内在的倾向。
胆怯的神经化学 / 296
什么也困扰不了我:乐观气质 / 298
驯服过度兴奋的杏仁核 / 301
童年:关键的机会 / 304
关键时机 / 307

第五部分 情绪素养
第十五章 情绪盲的代价 / 312
从青少年抑郁的起因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在情绪竞争力的两个领域存在缺陷:一是人际关系技巧,二是以催化抑郁的方式理解挫折。某些抑郁倾向几乎可以肯定是源于先天的基因,而另一些倾向可能是由于可逆的悲观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使儿童倾向于以抑郁的方式回应生活中的小挫败,比如成绩不好、与父母吵架、受到排挤等。有证据表明,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抑郁的倾向在青少年当中都越来越普遍。
情绪不适 / 314
控制好斗 / 316
"小霸王"的学校 / 321
预防抑郁 / 323
现代性的代价:抑郁增多 / 324
青少年的抑郁过程 / 327
思想的抑郁基因 / 329
拦截抑郁 / 331
饮食障碍 / 333
唯有孤独:退学者 / 336
友谊的辅导 / 339
酗酒和吸毒:上瘾的自我疗法 / 340
不再宣战:*后的常见预防途径 / 344
第十六章 情绪教育 / 350
学生犯错的时候恰好是把他们所缺乏的技能传授给他们的良机,比如教会学生控制冲动、解释自身情绪以及解决冲突,而且诱导比高压的方式更加有效。
一堂合作课 / 353
争论点 / 354
事后诸葛:没有爆发的战争 / 356
今日的关注 / 358
情绪智力ABC / 359
老城区的情绪素养 / 360
形形色色的情绪教育 / 364
情绪时间表 / 365
情绪素养的预防作用 / 370
反思教育:人性的教学,关怀的社区 / 373
扩大学校的使命 / 374
情绪素养有用吗 / 376
性格、道德和民主的艺术 / 381
*后的话 / 383

附录1 什么是情绪 / 385
附录2 情绪心理的特征 / 389
附录3 恐惧的神经回路 / 397
附录4 W. T. 格兰特财团:预防项目的活跃因素 / 401
附录5 自我科学课程 / 403
附录6 社交与情绪学习:效果 / 405
致 谢 / 413
国际标准情商测试题-测测你的情商是多少 / 417
注 释 / 423

精彩书摘

初版序:亚里士多德的挑战

任何人都会生气--这很简单。但选择正确的对象,把握正确的程度,在正确的时间,出于正确的目的,通过正确的方式生气--这不简单。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纽约 8 月一个闷热得难以忍受的下午,蒸笼般的天气让人闷闷不乐、浑身难受。我从麦迪逊大道坐公共汽车回酒店。上车时,中年黑人司机对我露出热情的笑容,友好地打招呼:"嗨!你好吗?"我吃了一惊。公共汽车在闹市区拥堵的车流中慢慢蠕动,黑人司机像对我一样向每一位上车的乘客热情地打招呼。他们都和我一样吃惊,但由于天气让人情绪低落,几乎没人搭理他。
汽车爬出拥堵的闹市区进入郊外住宅区之后,车上发生了缓慢但奇妙的变化。黑人司机自说自话般地给乘客介绍起沿途的景致,比如那家商店在大甩卖,这家艺术馆有一个很棒的展览,街头那家电影院刚上演的电影。他一路讲个不停,有趣极了,他快活地和我们分享大都会的多姿多彩,感染了所有乘客。乘客下车时卸下了上车时沉默的外壳,黑人司机大声说:"再见,祝你愉快!"每位乘客都报以微笑。这一幕留在我脑海中快 20 年了。我在麦迪逊大道坐车那天,刚刚拿到心理学博士学位,但是对于公共汽车上奇妙的变化,当时的心理学研究还是一个空白点。心理学对情绪机制几乎没有任何研究。不过我想象得到,那种欢乐情绪的传播如同病毒一样,从车上的乘客蔓延扩散到整个城市,那位黑人司机就像城市的和平缔造者,拥有巫师一般的魔力,让原本闷闷不乐的乘客愉快开朗起来。
不过,本周报纸上的内容却与此形成鲜明对照。在当地一所学校,一位 9 岁的男童把油漆倒在学校的课桌、电脑和打印机上,并蓄意破坏学校停车场里的一辆汽车。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一些三年级的同班同学称他为"小宝贝",他希望以此改变同学对他的印象。
一群年轻人在曼哈顿一家说唱俱乐部外消磨时间时无意中发生冲撞,*后演变为打群架,其中一名肇事者手持点 38 自动手枪向人群开枪射击,导致 8 人受伤。报道称,本来是小小的疏忽,却被误认为侮辱行为,*后演变成枪击事件,这种现象近年在美国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据报道,在 12 岁以下的被杀害儿童当中,有 57% 是被他们的父母或者继父母杀死的。在将近一半案件中,父母声称他们"只是想教训一下孩子"。家长殴打儿童致死的原因是他们挡住了电视机、哭闹或者弄脏纸尿裤。
一名德国少年因谋杀 5 名土耳其女子受审。他趁受害人熟睡时放火烧死了她们。该少年是新纳粹组织成员,他把自己失业、酗酒和倒霉等问题归咎于外国人。他用低不可闻的声音恳求道:"我一直后悔不已,我非常羞愧。"
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关于这种恶性事件的新闻报道,恶性的情绪冲动在我们周围肆意蔓延。新闻报道反映了在更大的范围内,我们及周围人群的生活中潜藏着情绪失控的危险。面对这股飘忽不定的潜流,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它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影响着所有人的生活。近 10 年来,这样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我们的家庭、社区以及公共生活当中情绪失调、绝望和肆无忌惮的现象越来越多。近些年社会逐渐被越来越严重的愤怒与绝望笼罩,父母双双在外工作、放学后独自回家的"钥匙儿童",被迫留在家中与电视为伴,境况凄凉。还有儿童被遗弃、被忽视和受虐待,遭受"恨铁不成钢"的家庭暴力。情绪危机四处蔓延,全球范围内情绪抑郁的人数不断攀升,攻击行为大大增加:青少年带枪上学、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演变为枪杀案、心怀不满的被辞退员工对前同事大开杀戒等。情绪虐待、驾车枪击事件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在过去 10 年全都变成了司空见惯的词语,时下的问候语也从欢快的"祝你愉快"变成了暴躁的"让我开心"。《情商》的目的在于把情绪这种说不清的东西说清楚。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同时也是《纽约时报》从业十多年的记者,我一直在关注非理性领域的科学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我重点关注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势,一是描述危机重重的公共情绪生活,二是提供有用的补救方法。

探索的时机
在过去 10 年,坏消息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关于情绪的科学研究也经历了空前的繁荣。其中*令人振奋的是人脑运行机制的研究,新的脑成像技术等突破性方法为科学家对人脑一探究竟提供了可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解开了长久以来的人脑之谜:个体在思考与感觉、想象与做梦的时候,人脑这团精密的细胞集合体是如何工作的。随着神经生物学的迅猛发展,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楚地了解大脑较为原始的部位情绪中枢的运作机制,它使我们发怒或流泪,既能挑起战争也能激发爱情,可以产生积极影响也可以起到破坏作用。情绪运行与失控机制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化解人类公共情绪危机提供了新的良方。
我不得不等到有关科学研究成熟之后,才动手写作《情商》。科学见解姗姗来迟的原因主要是过去这些年的研究一直忽略了情感在人类心理生活中所占的一席之地,心理科学的情绪研究是一块未被开发的广袤大陆,实在令人吃惊。心理自助书籍趁机填补了这种空白,这些书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它们顶多是以临床的观点为基础,基本上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现在科学的发展终于能对这些复杂的、离理性*远的精神问题提供*的解释,为人类心灵拼出比较清晰的图像。科学家描绘的情绪地图对智力认识比较狭窄的人提出了挑战,他们认为智商由基因决定,后天经验难以改变,我们的命运基本上由智商潜能所决定。这种观点忽略了更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能改变什么,让我们的孩子生活更美好?比如在某些情况下,高智商的人表现不佳、智商一般的人却表现出色,到底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我认为很大原因是被称为"情绪智力"的系列能力,包括自控力、热情和坚韧的品格,以及自我激励的能力等在起作用。我们把情绪技能传授给儿童,使他们更好地发挥由先天基因决定的智力潜能。
除了这种可能性,我们还面临道德上的迫切性。当代社会结构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瓦解,自私、暴力和卑鄙无耻似乎正在腐蚀我们公共生活的美德。情绪智力的重要性体现在感情、性格和道德本能的联系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活中*本质的道德立场来源于基础的情绪能力。对个体来说,冲动是情绪的媒介,所有冲动都起源于*终表现为外在行动的情感爆发。容易冲动的人缺乏自制力,在道德上是不完整的。控制冲动的能力是意志和性格的基础。同样的道理,利他主义的根源是同理心 - 具有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如果对他人的需要或绝望缺乏感应,就谈不上关怀。如果问我们时代*需要的两种道德立场是什么,那就是自我克制和同情心。

我们的旅行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自身生活以及周围世界中复杂的情绪现象,在本书中,我的作用就像一位导游,带领读者纵览有关情绪的科学发现。旅行的终点是理解情绪的含义,明智地处理情绪问题。这种理解本身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用的,就像物理学量子水平的观测器会改变被观测物体一样,观察情感的世界同样会产生这种效果。旅行的第一站是参观人脑情绪构造的新发现,以此解释我们生活中*难以理解的感性压倒理性的时刻。人脑结构的相互作用控制了人的愤怒与恐惧、激情与喜悦。理解了这些,我们就会知道情绪的习惯可以破坏我们*良好的意愿,同样也可以克制更有破坏性或者自我打击的情绪冲动。更重要的是,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使我们认识到塑造下一代情绪习惯的关键时机。
旅行的第二站,即本书的第二部分关注的是天生的神经系统是如何对所谓的"情绪智力"产生作用的。比如,能够控制情绪冲动,理解他人内心*深处的感受,熟练地处理人际关系。这些罕见的本领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就是"选择正确的对象,把握正确的程度,在正确的时间,出于正确的目的,通过正确的方式生气"。(对神经科学细节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跳到本部分。)
广义的智力模式把情绪置于众多生存潜能的中心。本书第三部分分析了情绪智力的关键作用:情绪智力如何维持我们*重视的人际关系,如果没有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就会受到破坏;对事业成功起到关键作用的情绪智力,正在受到市场力量前所未有的重视;有害的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与二手烟无异,情绪平衡是我们健康和幸福的保证。
人类基因遗传赋予每个个体一系列的情绪设定值,从而决定了个体的性格气质。不过人脑的神经回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性格不是先天决定的。本书第四部分介绍我们童年时期在家庭和学校中获得的情绪经验塑造了情绪的神经回路,从正面或负面影响了我们情绪智力的基本技能。这说明影响我们生活的*基本的情绪习惯是在童年和青少年的关键时期确立的。
本书第五部分探讨了成年以后无法控制情绪的人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危险,情绪智力的缺失会增加一系列的风险,比如沮丧、焦虑、暴力、饮食紊乱和滥用毒品等。同时,具有先见之明的学校会向儿童传授情绪与社交技能,确保他们的生活走向正轨。
本书中*令人困扰的研究数据也许是一项由父母和教师参与的大型调查,该调查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当代儿童比上一代更容易遇到情绪困扰问题,他们更孤单和沮丧,更愤怒和任性,更紧张和容易焦虑,更冲动和具有攻击性。
至于解决之道,我认为这取决于我们如何让年青一代防患于未然。现在我们对儿童的情绪教育放任自流,这会导致更加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解决办法是重新审视学校教育学生的方法,在教学中把头脑和心灵结合起来。我们旅程的终点是参观旨在教授儿童情绪智力基本技能的创新课程。人类的情绪竞争力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同理心,以及聆听、解决危机和合作的艺术等,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这些重要的内容将会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对品德、性格和幸福人生进行了哲学思考,他提出的挑战是明智地处理我们的情感生活。我们的激情如果运用得当将会充满智慧,激情可以指引我们的思想、价值观以及生存,但激情又很容易受到扭曲。亚里士多德认为,问题不在于情绪,而在于情绪的恰如其分以及情绪的表达。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将智慧赋予我们的情绪,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文明,公共生活更和谐。

前言/序言


《情绪导航:掌控你的内在世界》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不仅需要敏锐的头脑去理解世界,更需要深刻的情感智慧来驾驭自我,以及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本书《情绪导航:掌控你的内在世界》并非一本探讨高智商的学术专著,也不是一本堆砌理论的枯燥读物。它是一份为你量身打造的实用指南,旨在揭示并解锁那些隐藏在你内心深处的强大力量——你的情绪。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丰富的情感光谱,从喜悦的明媚到悲伤的沉重,从愤怒的燃烧到恐惧的冰冷。然而,很多人却像是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航标的船只,被情绪的潮汐裹挟,时而随波逐流,时而触礁搁浅。本书的宗旨,就是帮助你成为自己情绪的舵手,而非任由其摆布的浮萍。 第一部分:认识你的情绪地图 首先,我们将一起踏上探索自我的旅程。你会了解到,情绪并非随机而至,它们是内心对外部环境和内在思想的微妙回应。我们将深入剖析情绪的本质,区分“情绪”与“情绪反应”,理解不同情绪产生的根源,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行为和生理状态。 情绪的科学与艺术: 探究情绪背后隐藏的心理学和生理学机制,让你不再被情绪所困惑,而是能够理性地理解它们。 识别你的情绪标签: 学习准确地识别和命名自己的情绪,这是有效管理情绪的第一步。我们将提供丰富的情绪词汇和情境示例,帮助你精准地捕捉内心细微的波动。 情绪的信号解读: 每一份情绪都携带着重要的信息,它们是内心需求、价值观或对环境的评估。本书将教会你倾听这些信号,理解它们想要传达的深层含义,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第二部分:掌控你的情绪引擎 认识到情绪的来龙去脉之后,我们将转向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调节它们。这并非压抑或克制,而是学会一种动态的、健康的互动方式。 情绪调节的策略: 掌握多种科学有效的技巧,例如认知重评(改变看待事物的方式)、接纳(与情绪共处而非对抗)、转移注意力(在必要时切换焦点)以及正念练习(活在当下,不加评判地观察情绪)。 应对负面情绪的艺术: 面对压力、焦虑、愤怒、沮丧等常见负面情绪时,你将学会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机制,将它们转化为成长的契机,而不是阻碍。 放大积极情绪的力量: 学习如何培养和增强感恩、喜悦、希望、爱等积极情绪,让它们成为你生活中的常态,提升幸福感和生命质量。 第三部分:情商的实践与发展 情绪智慧的培养,最终是为了更好地与世界互动,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同理心: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 学习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感受和动机。这不仅能让你成为更好的朋友、伴侣和家人,也能让你在工作场合中更受欢迎。 人际沟通的艺术: 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包括积极倾听、清晰表达、建设性反馈以及冲突解决。本书将提供大量实用的对话模型和场景演练,帮助你提升沟通效率和质量。 社交智能的构建: 了解如何在群体中建立积极的关系,理解团队动力,成为有影响力且受人尊敬的一员。 情绪智慧在生活中的应用: 从个人成长到职业发展,从家庭和谐到社会交往,本书将展示情绪智慧如何在各个层面发挥关键作用,让你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游刃有余。 谁适合阅读这本书? 如果你觉得自己在处理情绪时感到力不从心,渴望更平静、更自主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如果你希望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与他人建立更深厚的连接;如果你对“内观自我”和“个人成长”有着强烈的兴趣,那么这本书将为你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实用的工具。 《情绪导航:掌控你的内在世界》不是一次性的学习,而是一场持续的实践。书中包含大量的案例分析、反思性问题和具体的练习,鼓励读者将所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你无需拥有过人的天赋,只需一颗愿意探索和改变的心,就能在这本书的指引下,开启一段非凡的情绪智慧之旅,从而实现更充实、更幸福的人生。 在这段旅程中,你将学会如何识别情绪的潮汐,如何驾驭情绪的巨浪,最终成为自己生活海洋中最自信、最从容的航行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聪明”就意味着一切,考试成绩好、逻辑思维强、分析问题透彻,这些就是成功的保证。我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升上,深信只要我足够“聪明”,就能在任何领域都如鱼得水。然而,现实却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在工作中,我发现那些智商平平但情商极高的人,往往比我更容易获得领导的赏识,更受同事的欢迎,甚至在复杂的谈判中也能取得更好的结果。我看着他们轻描淡写地化解潜在的冲突,巧妙地赢得他人的支持,而我却因为一句无心的话而得罪了人,或者因为无法很好地处理团队的矛盾而错失了机会。 这种巨大的落差让我开始反思,究竟是什么让我如此“聪明”却依然在人际交往和职业发展中举步维艰?我开始留意身边那些“情商高”的人,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试图从中找到答案。我发现他们不仅仅是会说话,更重要的是他们似乎拥有一种能够洞察人心、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并且能够用一种恰当的方式去回应。他们懂得在适当的时候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懂得在必要的时候倾听和理解。他们似乎拥有一种“软实力”,能够让他们在群体中如鱼得水,建立起强大的人脉网络。 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明了我一直以来忽略的关键点——情商。它告诉我,智商固然重要,但情商或许才是那个决定我能否真正发挥智商优势,以及能否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顺的关键因素。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拨开迷雾,让我对情商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我希望能理解,情商到底是什么?它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指导,让我知道如何去培养和提升我的情商,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更和谐、更有效的人际关系。我渴望这本书能成为我开启情商提升之旅的起点,让我不再因为“不够聪明”而感到沮丧,而是找到一条新的路径,来实现自我价值。

评分

长期以来,我一直信奉“唯智商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智力水平。我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升上,深信只要我足够“聪明”,就能在社会中取得一番成就。然而,当我真正踏入社会,开始与人打交道,面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挑战时,我才赫然发现,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智商,在很多时候,都显得杯水车薪。 我身边不乏一些智商并不算特别突出,但却能在职场中如鱼得水、赢得尊重的人。他们似乎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魅力,能够轻易地化解尴尬,赢得信任,并在团队中发挥巨大的影响力。而我,尽管在专业技术方面有着扎实的功底,却常常因为无法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而感到困扰,甚至会因为一些沟通上的误会而错失良机。我开始反思,是什么样的能力,能够让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如此游刃有余,甚至超越智商的影响力? 这本书的出现,恰如其分地解答了我长久以来的困惑。它提出了一个极具冲击力的观点——“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这个观点,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成功的定义,也让我看到了提升自我的新方向。我迫切地希望能够从这本书中,深入地探究情商的奥秘。我希望能理解,情商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它包含了哪些具体的方面,例如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同理心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等。我更希望能够获得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我培养和提升我的情商,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更有效地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感,从而建立更和谐、更成功的人际关系,实现更全面的人生价值。

评分

我的整个成长历程,都被“智商”的光环所笼罩。从学生时代起,优异的成绩、敏锐的思维、快速的学习能力,这些都是我引以为傲的资本。我坚信,一个人之所以能有所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智力水平。因此,我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智力技能的培养上,期望在学术和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然而,步入社会后,我却渐渐发现,事情并非如我所想的那般简单。我遇到了很多在智商方面并不突出,但却在人际交往、团队合作、领导力等方面表现出色的人。 他们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能够轻易地获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游刃有余,并且总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挑战。而我,尽管拥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却常常因为一些细微的人际问题而感到困扰,比如难以处理与同事的冲突,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在面对挫折时容易情绪低落。我开始反思,究竟是什么让我陷入了这种“高智商低情商”的尴尬境地?是我的沟通方式存在问题?还是我缺乏对他人情感的理解? 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它大胆地提出了“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的观点,这让我感到既震惊又兴奋。这个观点挑战了我一直以来根深蒂固的认知,也让我看到了解决当前困境的希望。我渴望从这本书中,能够深入地了解情商的真正含义,它究竟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它在人生成就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希望能学习到如何更有效地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培养同理心,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我更期待能够获得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技巧和方法,来提升我的人际交往能力,让我能够更自信、更有效地与人沟通,建立更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在个人和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对“智商”有着近乎迷信的崇拜。在我看来,一个人的聪明程度,直接决定了他能否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取得非凡的成就。我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知识的学习、逻辑思维的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上,深信只要我足够“聪明”,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然而,当我开始在职场中摸爬滚打,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时,我却屡屡发现,那些在智商方面并不算顶尖,但却在人际交往、团队协作中表现出色的人,往往比我更受欢迎,也更容易获得晋升的机会。 我看着他们如何轻易地化解尴尬的场面,如何巧妙地赢得他人的支持,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冷静和乐观。而我,尽管能够高效地完成技术性的工作,却常常因为无法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而感到沮丧,甚至会因为一句不恰当的话而得罪人,或者因为无法有效沟通而导致团队合作的效率低下。我开始意识到,除了智商之外,还有一种至关重要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潜能,那就是“情商”。 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燃了我对“情商”的强烈兴趣。它大胆地提出了“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的观点,这对我来说,既是一种颠覆,也是一种希望。我迫切地希望能够从这本书中,深入地理解情商的真正含义。我渴望知道,情商究竟是如何构成的,它包含了哪些关键的要素,比如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同理心以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清晰、系统的方法论,告诉我如何去培养和提升我的情商,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理解他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更健康、更有效的人际关系,最终实现更全面的个人成长和职业成功。

评分

在我过去的认知里,聪明才智,也就是智商,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和潜力的唯一标准。我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提升自己的智力水平,追求更高的学术成就,相信只要足够聪明,就一定能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难题,并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然而,当我真正进入社会,开始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和职业挑战时,我才意识到,智商并非万能。我发现,很多时候,那些智商并不算特别突出,但却拥有极高情商的人,反而更能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更能有效地处理各种棘手的问题。 我曾亲眼看到,一位同事,在面对团队的巨大压力和内部矛盾时,能够以一种近乎艺术的方式,化解所有分歧,安抚所有不满,最终带领团队走出困境。而我,尽管拥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却在类似的情况下,显得手足无措,甚至会因为自己的情绪失控而加剧了问题。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我开始深刻地反思,究竟是什么样的能力,能够如此有效地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回答了我长久以来的困惑。它直接点明了“情商”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一个让我既震惊又充满好奇的论断——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这个观点,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成功的定义。我迫切地想从这本书中,深入探索情商的奥秘。我希望能理解,情商究竟包含哪些具体的组成部分,例如自我认知、情绪调控、激励自己、理解他人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我更希望能够获得一些切实可行的指导,告诉我如何去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培养同理心,如何更有效地与人沟通和建立联系,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实现个人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在我迷茫的人生航向上,突然投下了一束探照灯,指明了一个我从未真正重视过的方向。长久以来,我们都被灌输着智商至上的观念,仿佛拥有高智商就意味着拥有通往成功的金钥匙。我曾经也深信不疑,在学习的道路上,拼尽全力追求着那些看似能证明我智力卓越的成就,考试分数、学术排名,这些都是我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然而,当我步入社会,开始真正意义上与人打交道,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时,我才赫然发现,那些在课堂上学到的逻辑推理、知识储备,似乎都显得苍白无力。 我时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感到沮丧、愤怒,甚至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与身边的人产生不必要的摩擦。我也困惑于为什么有些人似乎总能轻易地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好感,无论是在职场还是生活中,他们总能游刃有余地化解尴尬,巧妙地处理冲突,甚至还能在合作中激发团队的潜力。我曾一度将这归结为“情商”这个模糊的概念,但却从未真正理解它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如何去提升它。这本书的标题,赫然点出了“情商”的重要性,并且大胆地将它与智商并列,甚至暗示其更为关键。这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和期待,我迫切地想要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超越我们传统认知中的“聪明”,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 我期望从这本书中,能够获得对“情商”这个概念更深刻、更系统的认识。我希望能理解,情商究竟包含哪些具体的方面,例如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自我激励、同理心以及人际关系处理等等。我更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来提升我在这几个方面的能力。我渴望知道,如何才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情绪,理解它们产生的根源,并学会如何有效地调节它们,而不是被它们所控制。同时,我也期待了解,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建立更牢固、更真诚的人际关系,并在团队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次自我探索和成长的契机,我期待着它能为我的人生打开新的篇章。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将“聪明”视为成功的基石,深信智商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上限。我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努力都集中在提升学术成绩、掌握专业知识、锻炼逻辑思维上。我曾一度认为,只要我足够“聪明”,就能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难题,就能在职场中脱颖而出。然而,当我开始真正步入社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时,我却发现,那些智商平平但情商极高的人,往往比我更受人欢迎,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我看到他们能够轻易地化解人际间的矛盾,能够巧妙地赢得他人的支持,能够在复杂的局面中如鱼得水。而我,尽管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却常常因为无法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而感到沮丧,甚至会因为一些小小的误会而影响团队的合作效率。这种巨大的落差,让我开始深刻地反思,究竟是什么样的能力,能够如此有效地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它大胆地提出了“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的观点,这让我感到既震惊又充满期待。这个观点挑战了我长久以来固有的认知,也让我看到了突破困境的希望。我迫切地想从这本书中,深入地了解情商的真正内涵。我希望能够理解,情商究竟包含哪些具体的组成部分,例如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同理心以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我更渴望能够获得一些切实可行的指导和方法,来帮助我提升我的情商,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更有效地进行沟通,建立更健康、更积极的人际关系,从而在未来的生活中,实现更全面、更成功的自我。

评分

我一直以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聪明程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商。在我的认知里,拥有高智商就意味着能够解决复杂的问题,掌握高深的知识,从而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优异的成就。我从小到大,也一直专注于提升自己的智力,参加各种智力竞赛,追求高分,努力让自己变得更“聪明”。然而,当我步入社会,开始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时,我却发现,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智商,似乎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的问题。 我看到很多智商不高但情商极高的人,他们能在职场中游刃有余,赢得同事的信任,甚至能通过巧妙的沟通和人际技巧,达成看似不可能的目标。而我,尽管在专业知识方面很扎实,却常常因为一些沟通上的误会,或者无法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而感到沮丧和挫败。我开始意识到,除了智商之外,还有一种能力,它同样重要,甚至可能更为重要,那就是“情商”。 这本书的标题,直接击中了我的痛点,并且提出了一个极具颠覆性的观点——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这让我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我迫切地想从这本书中,深入了解情商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它包含哪些关键要素。我希望能够理解,为什么情商在人际交往、职业发展,甚至个人幸福感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找到一些具体、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来培养和提升我自己的情商,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更有效地进行沟通,从而建立更和谐、更成功的人际关系。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把钥匙,打开我提升情商的大门,让我能够更全面地发展自己,实现更有价值的人生。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将“智商”奉为圭臬,深信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决定了他能够达到的高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每一次的考试成绩,每一次的学术成就,都被我视为衡量自己价值的标尺。我曾为此付出了无数的努力,沉浸在书本的海洋中,追求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然而,当我毕业并真正踏入社会,开始面对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挑战时,我却屡屡碰壁。我发现,即便我拥有再渊博的知识,再出色的分析能力,一旦涉及到与人的沟通、协作、情感的交流,我就显得捉襟见肘,甚至会因为一些细节处理不当而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我亲眼目睹了许多智商并不算顶尖,但却能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的同事。他们似乎有一种魔力,总能巧妙地化解尴尬,赢得他人的信任,甚至能在复杂的局面中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我曾一度困惑,为何我如此“聪明”,却在与人交往中如此笨拙?是我的沟通方式有问题?还是我无法理解他人的感受?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留意那些“情商高”的人,观察他们的言行,试图从中学习。我发现他们身上有一种我所缺乏的东西,那是一种对人性的洞察,一种对情感的理解,一种与人建立连接的能力。 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指引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它直截了当地告诉我,“情商”才是决定一个人能否真正成功和幸福的关键因素之一,甚至比智商更为重要。这个观点对我来说,既新颖又充满启发。我迫切地想从这本书中,深入了解“情商”到底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具体的能力?我希望能够理解,如何才能更好地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才能更敏锐地捕捉和理解他人的情感信号,以及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运用这些能力来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套系统性的理论框架,以及一套可操作的实践方法,帮助我踏上自我提升的道路,让我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再仅仅依赖于智商,而是能够全面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评分

我的成长轨迹,几乎是按照“智商至上”的逻辑来规划的。从小到大,我都在努力证明自己的聪明,通过考试分数、学术荣誉来肯定自己的价值。我深信,拥有高智商是通往成功的唯一捷径,我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知识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锻炼上。然而,当我毕业后,真正置身于社会的大染缸中,我才赫然发现,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智商,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情感纠葛和团队协作时,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我目睹了许多智商并不算特别出众,但却能在职场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的人。他们似乎拥有某种神秘的“法宝”,能够轻易地化解矛盾,赢得信任,并在团队中发挥巨大的影响力。而我,尽管专业知识扎实,却常常因为无法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而感到困扰,有时甚至会因为一些无心之失而得罪他人,或者因为沟通不畅而影响了团队的效率。我开始反思,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是我的沟通方式存在缺陷?还是我缺乏对他人情感的理解? 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为我指引了一条新的方向。它大胆地宣称“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这个观点对我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巨大的吸引力。我迫切地想要从这本书中,深入理解情商的真正内涵。我希望能够弄清楚,情商究竟包含哪些具体的方面,例如自我意识、情绪管理、同理心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等。我更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切实可行的指导和方法,来帮助我提升我的情商,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更有效地进行沟通,建立更健康、更积极的人际关系。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自我提升的一个重要契机,让我能够突破智商的局限,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评分

关于情商最经典的一本书,作者后来还写了二十多本相关的书。

评分

这包装无语了,能在简单点吗

评分

没办法,人丑就要多读书。

评分

挺不错的一本书,值得看看。

评分

物流快,书不错,好评!

评分

没办法,人丑就要多读书。

评分

第一次从京东买书,刚买上还没有开始看,不过书的质量很不错。

评分

我为什么选择京东?因为京东好物,值得信赖!书质不错,内容丰富,值得研读!购物选京东没错,速度快,这效率杠杠的……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很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