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这套字帖主要是为了给家里的小侄子做启蒙教育,他正值识字的关键期,我想让他从小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套书的“描临”设计太人性化了。对于孩子来说,直接对着空字格去模仿是很有压力的,但这种描摹的方式,让他们可以先跟着清晰的墨迹走一遍,建立起对笔画的肌肉记忆。而且,选取的这些文人大家的篇目,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孩子在临摹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八册内容层次分明,从相对工整的起步,到后面逐渐放开的行笔,循序渐进,非常科学。纸张的吸墨性也很好,即使用孩子们常用的水性笔描摹,也不会洇墨,非常满意这次的采购体验。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是冲着“包邮”才点进来的,没想到收到实物后,完全被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震撼到了。这套书不仅仅是简单的字帖,它更像是一本微型的书法史教材。陶渊明的淡泊,欧阳修的儒雅,苏轼的旷达,柳宗元的峻峭,每位大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通过这套描临本,我仿佛能直接与古人对话。我尤其喜欢其中对行楷过渡时期的处理,它不像纯粹的楷书那样拘谨,也没有狂草那样难以捉摸,恰到好处地保留了书写的速度感和情感表达。对于像我这样,想把楷书写得更灵动一些,又不想偏离正统的朋友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装订得非常结实,即便是经常翻阅和用力描摹,也不会担心散架的问题,看得出商家在细节上是下足了本钱的。
评分作为一名常年与文稿打交道的设计师,我对文字的形态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过去尝试过很多书法教程,要么字体过于工整到失去了灵气,要么太过追求“意境”而忽略了基本笔法,用起来总觉得差点意思。这套田氏父子的作品,完美地找到了那个平衡点。他们的行楷,既有欧体和颜体的端庄底蕴,又融入了晋韵的飘逸和洒脱,尤其在处理长篇大段的文辞时,节奏感把握得极好。描临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深度解析作者心境的过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在笔下流淌出来时,那种沉稳和力量感是任何输入法都无法替代的。八本分量很足,足够我啃上好一阵子,期待我的手稿能因此增添几分书卷气。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实在让人眼前一亮,摸上去就有种厚重实在的感觉。打开第一本,楷书的结构清晰有力,笔画的起承转合都非常到位,看得出来是下了大功夫打磨的范本。我个人对手写体的学习一直抱有很高的热情,但总苦于找不到一套既能兼顾传统精髓,又贴合现代审美的优秀教材。这套八本的组合,内容跨度极大,从魏晋风骨到宋代豪放,简直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古典文学精华录。尤其是田英章老师的行楷,那种温润又不失洒脱的气韵,非常适合初学者打基础,同时对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也是一个提升“精气神”的绝佳参照物。每天能抽出时间对着这些字帖临摹几个小时,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和滋养,感觉自己的浮躁心性也慢慢沉淀了下来。希望坚持下去,我的字能更有味道。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有点“老派”的收藏爱好者,对那种一眼就能看出是用软件排版、然后机器印刷出来的字帖已经审美疲劳了。这套田英章和田雪松的套装,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散发出的那种“手作感”和“时代感”。你看那些细微的笔锋处理,即便是印刷品,也能感受到原作者运笔时的力度变化和气息连贯性。我尝试着不描,而是直接对着这些精美的影印本进行“对着写”,发现它们对提高观察力和结构把控能力有奇效。特别是韩愈和苏轼那几篇,文字的风格就带着一股子北宋文坛的刚劲与清雅,拿到手上把玩,都觉得心旷神怡。这是一套兼具实用性、艺术性和收藏价值的精品,物超所值。
评分蛮好,
评分蛮好,
评分蛮好,
评分蛮好,
评分蛮好,
评分蛮好,
评分蛮好,
评分蛮好,
评分蛮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