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化学化工缩略语词典(精)

英汉化学化工缩略语词典(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吕鸿陈国桓方梅... 编
图书标签:
  • 化学
  • 化工
  • 缩略语
  • 词典
  • 英汉
  • 双语
  • 工具书
  • 专业
  • 精选
  • 参考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火把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
ISBN:9787122010926
商品编码:24527693764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0-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英汉化学化工缩略语词典(精)
  • 作者:张吕鸿//陈国桓//方梅
  • 定价:88
  • 出版社:化学工业
  • ISBN号:9787122010926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0-09-01
  • 印刷时间:2010-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32开
  • 包装:精装
  • 页数:647
  • 字数:1352千字

编辑**语

整个世界正在经历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化学工业从单学科走向多学科交叉集成,出现许多新的名词术语,为了方便广大读者对有关缩略语的理解,本书收集了化学、化工学科及与其相关的生物、医学、材料、环保、机械、自动控制及计算机等学科的*新科技缩略语词汇约30000余条。 本书具有实用性强、查找方便等特点,每条词汇后附有英文全称和中文译名,对读者有所帮助。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化学化工专业缩略语的中外文对照性工具书,共收集词条3 万余条。选词范围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生物 化学、高分子化学、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塑料、橡胶、涂料、纤维、胶 黏剂、复合材料、医药、农药、分析仪器、化工机械及设备、工程管理、 环境保护等化学化工常用缩略语。内容全面,涵盖广泛,检索方便,具有 很强的实用性。
     本书是阅读英文化学化工文献以及交流学习**的工具书,不仅适合 于化学化工专业的科技人员、翻译人员、外贸人员,也适合于大专院校师 生阅读使用。
    

目录

前言
主要参考文献
凡例
正文


《现代化学合成方法与应用》 第一章:绪论与基础理论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有机化学合成领域的前沿进展、基本原理及其在精细化工、医药研发和材料科学中的广泛应用。第一章首先回顾了化学合成学的历史演变,强调了绿色化学原则在当代合成实践中的核心地位。内容涵盖了反应机理的深入剖析,特别是涉及过渡金属催化、不对称催化以及光化学反应的基础理论。我们详细阐述了量子化学计算在预测反应路径和优化反应条件中的作用,为读者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本章还探讨了如何利用计算化学工具来理解和设计新型催化剂体系,例如手性配体的设计与筛选。 第二章:过渡金属催化的核心策略 过渡金属催化是现代有机合成的基石。本章聚焦于钯、铑、铱、镍等重要过渡金属的催化循环及其在构建复杂分子骨架中的应用。 交叉偶联反应的深化: 详细分析了Suzuki-Miyaura、Heck、Sonogashira、Negishi等经典偶联反应的最新进展,包括对空气和湿气敏感底物的兼容性提升。特别讨论了基于廉价镍催化剂替代钯催化的新策略,以及在C-H键活化领域的突破,如何实现更直接、原子经济性的官能团转化。 不对称催化: 深入讲解了不对称氢化、不对称碳-碳键形成反应(如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不对称Aldol反应)中的手性诱导机制。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非贵金属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原理,以及如何通过调控配体结构实现高对映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 C-H键活化: 阐述了导向基团(Directing Group)策略在定向C-H键官能团化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C-H活化技术一步完成传统多步合成难以实现的复杂结构构建,极大地提高了合成效率。 第三章: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合成 本章致力于探讨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化学合成过程,减少环境负荷。 溶剂选择与替代: 探讨了水相反应、离子液体、超临界二氧化碳以及生物基溶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分析了不同替代溶剂对反应速率、选择性和产物分离的影响。 原子经济性反应: 详细介绍了环加成反应、复分解反应(特别是烯烃复分解)、以及自由基反应在最大化原子利用率方面的优势。重点讲解了Grubbs催化剂在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关键地位。 光催化与电化学合成: 介绍了利用可见光驱动的有机光氧化还原催化(Photoredox Catalysis),它为温和条件下实现高能自由基反应开辟了新途径。同时,深入解析了电化学合成(Electrosynthesis)作为一种无需额外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清洁合成方法,在构建复杂官能团上的潜力。 第四章:新反应工具与方法学创新 本章侧重于介绍那些改变了合成化学家工具箱的最新方法学进展。 流动化学(Flow Chemistry): 详细比较了间歇反应釜与连续流动反应器的优劣。阐述了流动化学在处理高危反应(如叠氮化、重氮化)、高压反应以及快速反应过程中的精确温度和停留时间控制能力,极大地提升了反应的安全性和重现性。 生物催化与酶工程: 探讨了利用工程化酶(如脂肪酶、氧化还原酶、转氨酶)进行高选择性转化的优势。重点介绍了酶催化在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中间体制备中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如何通过定向进化技术改造酶的底物普适性。 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的扩展: 不仅限于经典的Cu(I)催化的叠氮-炔环加成(CuAAC),还扩展到无铜点击反应(SPAAC)以及其他生物正交反应,展示了这些反应在药物偶联、生物成像和材料交联中的应用。 第五章:复杂分子合成的策略与案例分析 本章通过对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和应用价值的复杂天然产物或候选药物的合成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来整合前述理论与方法。 全合成路线设计: 重点分析了逆合成分析(Retrosynthesis)的逻辑框架,以及在面对多手性中心和敏感官能团时如何制定高效且可扩展的合成路线。 关键步骤的优化: 对案例中出现的关键转化步骤(如复杂环系的构建、选择性保护与脱保护、立体控制的引入)进行详细的步骤解析,讨论不同方法学选择背后的权衡考量。 工业化前景评估: 结合合成实例,讨论了从实验室小规模合成到中试乃至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对成本控制、试剂可及性、反应稳定性及杂质谱控制的要求和应对策略。 本书力求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清晰的逻辑结构,为从事药物化学、农用化学品开发、高分子材料科学以及精细化工生产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提供一份全面且具有前瞻性的参考指南。本书内容涵盖了基础理论、前沿方法和实际应用,旨在培养读者独立设计和执行复杂化学合成项目的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工具书的排版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不同于我之前见过的那些厚重、密密麻麻的工具书,它在视觉上显得格外清晰和友好。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很有分量,但又不会觉得过于笨重。内页的印刷墨色均匀,字体大小适中,即便是长时间查阅,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在同一个条目下对缩略语的释义和拓展解释的处理上,逻辑性非常强。初次接触复杂的化学化工领域缩写时,我总是担心找不到头绪,但这本词典通过精心的设计,将核心释义与延伸的上下文联系清晰地呈现出来,使得理解过程变得顺畅且高效。从整体装帧到细节排版,都能感受到编纂者在用户体验上的用心良苦,这对于需要频繁查阅专业术语的工程师或研究人员来说,无疑是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的宝贵资产。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最贴心的一个设计,是它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相似缩写的处理方式。在化工领域,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可能会出现发音相近但含义完全不同的缩写,这常常是造成误解的根源。这本词典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收录了主条目之后,往往会用一个非常简洁的注释来提示读者注意区分某个“易混淆项”。比如,它会明确指出“某缩写A”和“另一个结构非常相似的缩写B”在应用场景上的本质区别。这种细致入微的辨析工作,体现了编者对实际应用中痛点的深刻理解。这使得我在引用和解释这些专业术语时,心中更有底气,极大地降低了由于术语歧义而引发的沟通风险。

评分

对于长期在实验室或生产一线工作的同仁来说,一本好的工具书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它能否经受住高强度的使用考验。这本书的装订结实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通常习惯于将工具书摊开平放在工作台上,方便随时对照,有些书没用几次封面就开始松动,或者内页脱胶。但这本词典的骑马钉或胶装部分看起来非常牢固,即使用力翻阅到很靠后的部分,书脊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弯折或异响。而且,它对不同字母开头的词条做了非常清晰的区分标识,虽然没有目视的侧边标签,但页眉的标注做得非常到位,使得“盲查”的效率也大大提高。这种经久耐用的特性,让它完全有资格成为案头必备的“常驻嘉宾”。

评分

我最近在翻译一些来自海外的化工工艺报告时,深切体会到了拥有权威参考资料的重要性。很多时候,缩略语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反应机理或特定的行业标准,一个不准确的翻译可能导致整个技术文件出现偏差。这本词典在收录的广度上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它不仅仅罗列了那些基础的、耳熟能详的缩写,更深入到了一些细分领域的特定术语。比如,我在处理一个关于高分子合成的文档时,遇到了几个非常晦涩的缩写组合,翻遍了网络资源都不得要领,但在这本书里却找到了准确的对应解释,并且还附带了简短的背景说明。这说明编纂团队显然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去追踪和核实那些快速迭代的行业术语,确保了其时效性和准确性,这远非一般的网络搜索工具可以比拟的。

评分

说实话,我购买这本工具书之前是有些犹豫的,毕竟市面上工具书更新换代快,担心内容会很快过时。但实际使用下来,发现它的价值远超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个“缩略语列表”,更像是一个微型的、高度浓缩的化学化工知识库。很多时候,当你查到一个缩写后,它提供的相关化学实体或过程的简要描述,能立即激活你对该知识点的记忆,甚至能帮助你快速建立起新的知识关联。比如,它对某些国际标准组织(如ISO, ASTM)下特定术语的引用,就显得格外专业和严谨。这种“知识点串联”的能力,对于那些需要不断跨领域学习和整合信息的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极大地减少了多次查阅其他参考资料的麻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