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作者专业可信,创建“年糕妈妈”育儿品牌,粉丝超1000万+
李丹阳(糕妈),浙江大学医学硕士,年糕妈妈品牌创始人。2014年,儿子年糕出生后,她开始研究科学育儿知识,开通了“年糕妈妈”和“宝宝辅食日志”的微信公众号,向更多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医学专业背景带来的严谨态度和同为妈妈的情感共鸣,让她在3年时间里成为1000万妈妈认可、喜爱的育儿专家。
★漫画作家粥悦悦、知名癌症科普作家李治中(菠萝)、浙江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李红诚意推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马鸣专业审核。
★理解你的不容易,做更懂妈妈的辅食书,糕妈教你轻松做辅食
不知道给孩子吃什么?怎样搭配更营养?什么食物宝宝爱吃,妈妈也能轻松做?
一大堆的辅食难题,让你不知所措。本书更理解你的不容易,辅食的基本知识、辅食工具、制作技巧、怎样添加辅食不易过敏、养成饮食好习惯、正确喝奶喝水、常见辅食困惑、6月+~2岁分阶段分月龄食谱、每周辅食计划、九大功能性食谱、108道营养辅食。一本在手,让每个妈妈都能变身为辅食达人!
★辅食做法简单,妈妈省时省力、更省心
辅食制作步骤详细清晰,读一遍就能轻松上手,新手爸爸也能照着做,爷爷奶奶也能学得会,更有糕妈小贴士,让你快速掌握制作辅食的技巧。
★精美辅食大片,点燃妈妈制作辅食的热情
200余张高清食物图、详细的辅食制作步骤,简洁明快,点燃妈妈制作辅食的热情;精致简约的版面设计,给妈妈们一段轻松的阅读时光,不焦虑、不犹豫。
★有奖晒图活动邀你参加!
跟着糕妈轻松做辅食,将你的辅食作品和本书晒图发送微博@紫图图书,就有机会获得价值50元的辅食日历、价值60元《年糕妈妈轻松育儿百科》辅食日历、价值30元年糕妈妈商城无门槛现金券、价值99元的精品视频课程以及专属于你的辅食纪念册等好礼。
内容简介 《年糕妈妈辅食日志:每天一道宝宝餐,营养美味又简单》是一本新手爸妈必备的辅食添加指南,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马鸣亲自审定。本书主要包括辅食的基本知识、制作辅食的基本方法、辅食的常见误区、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宝宝正确喝奶喝水、常见的辅食困惑以及分月辅食食谱、应对宝宝小烦恼的功能食谱等八大部分。本书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让每个妈妈都能轻松掌握添加辅食的方法,喂出健康、聪明的宝宝。愿这本辅食新作能助您一臂之力,为宝宝一生的健康、营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 李丹阳(糕妈)浙江大学医学硕士,育儿品牌“年糕妈妈”创始人。2014年,儿子“年糕”出生,她开始研究科学育儿知识,吸收美国儿科学会等专业机构的理念,亲身实践,并开通“年糕妈妈”公号进行分享。
儿子六个月后,糕妈每天给他做辅食,写作辅食日志,拍摄辅食制作视频,开通“宝宝辅食日志”进行分享。医学专业背景带来的严谨态度和同为妈妈的情感共鸣,让她在三年里成为1200万妈妈认可的育儿达人。她和她的团队打造的科学喂养辅食食谱、辅食节,受到了妈妈们的欢迎。
? 6 个月是添加辅食的好时机 / 2
? 宝宝想要添加辅食,会给妈妈发出哪些信号 / 3
? 添加辅食,妈妈要掌握的6 项基本原则 / 6
? 根据宝宝的成长,选对适合的食物 / 7
? 每天喂多少辅食,才能满足宝宝的需求? / 8
? 如何判断宝宝吃得好不好? / 12
PART02 准备做辅食工具、食材和方法都要收入囊中
? 选择好工具,妈妈做得棒,宝宝吃得香 / 14
? 给宝宝准备实用又安全的餐具 / 16
? 1 分钟读懂营养标签,给宝宝选对食物 / 19
? 辅食的基本制作技巧 / 23
? 辅食保存及加热的方法 / 29
PART03 辅食常见误区你中招了吗?
? 宝宝到底吃了多少盐,99% 的妈妈都不清楚! / 32
? 怎样添加辅食不易过敏?宝宝湿疹需要忌口吗? / 37
? 不知道这个,给宝宝吃得再饱也没用 / 41
? 这些“坑娃”辅食,你还在喂给宝宝吃吗? / 43
? 超市里买的“儿童食品”,真的适合儿童吗? / 46
? 要想宝宝吃得好,这些零食不可少! / 49
? 宝宝没有牙齿,不能咀嚼硬食吗? / 52
PART04 每个孩子都能好好吃饭
? 培养合格的小吃货,从养成好习惯开始 / 54
? 想要宝宝爱上吃饭,妈妈需要怎么做 / 57
? 做好这几步,你家宝宝也能爱上自己吃饭 / 59
? 为了让孩子多吃点,你的这些做法都是错的! / 62
? 宝宝吃得少,妈妈需正确对待 / 65
? 宝宝不愿意尝试新食物,妈妈怎么办? / 68
? 宝宝挑食怎么治?教你4 招搞定挑食宝宝 / 70
PART05 让宝宝正确喝奶、喝水你都做对了吗?
? 母乳喂养,怎样判断宝宝吃得够不够? / 74
? 添加辅食后,宝宝该喝多少奶? / 77
? 宝宝不爱喝奶,妈妈怎么办? / 79
? 补奶好帮手——酸奶和奶酪 / 81
? 宝宝吃辅食后,水要喝多少?怎么补充? / 84
? 想让孩子多喝水,简单几招就能搞定 / 86
? 半岁用杯子,1 岁戒奶瓶,让奶瓶优雅退场 / 88
PART06 常见辅食困惑我要问糕妈
? 辅食困惑基础问答 / 92
? 如何知道宝宝吃饱了 / 96
? 怎样让宝宝多吃一点? / 97
? 为什么要让宝宝自己吃饭? / 98
? 早产儿如何添加辅食? / 99
? 添加辅食后,宝宝的口腔如何清洁、护理? / 100
PART07 宝宝每个月辅食吃什么,怎么吃?
6 月+ 为宝宝添加第一顿辅食
土豆菠菜泥 / 106
三色酱豆腐羹 / 107
奶香南瓜糊 / 108
快速肉松 / 109
时蔬肉末糊 / 111
豌豆薯蓉糊 / 112
青菜银鱼山药羹 / 113
鸡肉蔬菜汤米糊 / 115
7 月+ 为练习自主进食做准备
胡萝卜豆腐鳕鱼乌冬面 / 118
苹果土豆酸奶沙拉 / 119
水果酸奶意大利面 / 120
牛油果酱 / 121
番茄肉末酱 / 122
南瓜凤梨米糊 / 123
番茄土豆牛肉泥 / 125
蛋黄山药豆腐羹 / 127
8 月+ 提升食物的粗糙程度
西蓝花泥 / 130
蛋黄山药紫薯泥 / 131
红薯奶酪芝麻丸 / 132
五彩豆奶粥 / 133
胡萝卜椰汁布丁饭 / 135
燕麦紫薯磨牙棒 / 136
口蘑奶酪小米粥 / 137
荠菜豆腐羹 / 138
南瓜山药三文鱼粥 / 139
电饭锅蛋糕 / 141
9 月+ 让宝宝练习自己抓东西吃
酸奶牛油果蛋黄酱 / 144
西葫芦玉米通心粉 / 145
豆腐时蔬蒸鸡蛋 / 146
胡萝卜鲜虾鱼丸汤 / 147
香软牛肉蛋炒饭 / 149
龙利鱼山药羹 / 150
青菜鱼肉鸡蛋羹 / 151
烤馒头+ 牛奶燕麦 / 153
西蓝花土豆饼 / 155
宝宝清新面 / 157
10 月+ 宝宝的饭量增大了
白玉肉丸青菜面疙瘩 / 161
芝士蔬菜鸡蛋饼 / 162
红枣红薯米糕 / 163
双色馒头 / 165
鲜虾菌菇豆腐羹 / 166
蘑菇汤配吐司条 / 167
紫甘蓝奶酪蛋黄卷 / 168
荸荠鳕鱼糕 / 169
果蔬鸡蛋卷 / 171
11 月+ 逐步向成人饮食过渡
老豆腐炒时蔬 / 174
三色鳕鱼面 / 175
西葫芦鸡蛋饼+ 小米粥 / 177
西班牙土豆饼 / 179
卡通核桃黄油饼干 / 181
12 月+ 给宝宝加点零食或点心
番茄牛肉什锦意面 / 184
南瓜坚果饼 / 185
五彩美丽卡通饭 / 187
三文鱼莴苣小煎饼 / 188
香菇红枣栗子炖饭 / 189
缤纷多彩蔬菜饺 / 191
鲜虾小番茄芝士意面 / 192
香甜牛奶黄瓜玉米粥 / 193
18 月+ 保证宝宝大脑发育的营养
杏仁蜂蜜脆饼 / 197
枣馅芝麻紫薯饼 / 199
番茄茄子肉末拌面 / 201
葡萄干小米糕 / 203
核桃虾皮饭团 / 205
香菇干贝胡萝卜干拌面 / 206
自制寿司 / 207
24 月+ 均衡营养让宝宝更强壮
奶味蔬菜焖虾意面 / 210
杧果西米露 / 211
宝宝特制青团 / 213
彩蔬番茄挤挤面 / 215
香蕉玉米奶酪小饼 / 216
PART08 宝宝常见小烦恼,吃对辅食就能搞定
补钙:补钙餐吃得好,宝宝才能长高高
肉末芝士焗蛋 / 220
自制芝麻酱 / 221
胡萝卜鲜虾香菇粥 / 222
葱香奶酪虾滑 / 223
补铁:缺铁不光影响宝宝健康,还会影响智力发育
牛肉海带豆腐粥 / 227
番茄猪肝酱 / 228
白萝卜排骨肉汤面 / 229
山楂猪肝粥 / 231
补锌:不爱吃饭的宝宝,很可能是因为缺了它!
三文鱼胡萝卜山药羹 / 234
鲜虾干贝鸡蛋豆腐羹 / 235
三色彩椒蛤肉面 / 237
番茄烩鳕鱼配软饭 / 238
DHA:脑黄金这么补,宝宝更聪明
南瓜玉米鳕鱼彩色意面 / 241
南瓜奶酪三文鱼丸 / 243
番茄龙利鱼小米粥 / 244
三色白萝卜鳕鱼糊 / 245
蛋白质:宝宝营养不良,首先选择它!
大米鲜肉青菜小丸子 / 248
香菇油麦菜鸡肉粥 / 249
豆腐炖牛肉 / 251
鲈鱼豆腐汤面 / 252
维生素:蔬菜水果要多吃,免疫力才更强
自制番茄酱 / 254
香甜雪梨苹果泥 / 255
豌豆桑葚米糊 / 257
甜菜蛋黄米糊 / 258
孩子的零食:缓解饥饿的好帮手,锻炼咀嚼能力补充能量
香蕉溶豆 / 261
蔓越莓饼干 / 263
椰蓉小饼 / 265
麦芬小蛋糕 / 267
生病食谱:生病抵抗力差,注重营养好得快
三色虾仁小米粥 / 270
冬瓜虾皮粥 / 271
南瓜蘑菇粥 / 273
红枣雪梨米糊 / 275
黄豆黄瓜肉末乌冬面 / 276
便秘:吃这几样,让宝宝排便更轻松
香菇荠菜猪肉燕麦粥 / 279
豌豆蛋黄面包羹 / 281
豆腐糙米牛油果红椒软饭 / 283
鲜虾菌菇豆腐鸡蛋羹 / 284
绿色蔬菜糙米饭 / 285
附录一:生长曲线图,宝宝成长看得见 / 286
附录二:在吃和喝这两件大事上,宝宝到达里程碑了吗? / 290
说实话,我之前对育儿书籍一直抱有怀疑态度,觉得很多都是“成功学”式的包装,真到了自己手上就束之高阁了。但是这本《辅食日志》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我记得我女儿刚开始添加辅食那会儿,我简直是‘食材恐惧症’患者,怕这个过敏,怕那个不消化,每天琢磨着怎么把南瓜泥做得比上一次更有营养,结果自己累得够呛,宝宝吃得也一般般。这本辅食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真正做到了“日志”的感觉,不是那种生硬的食谱清单。它会告诉你不同月龄宝宝的咀嚼和消化能力发展到了哪个阶段,所以应该尝试什么样的质地和食材组合。我特别喜欢它里面关于“食物多样性”的介绍,不再是逼着你一次性上十种新食材,而是很有节奏地引导你,比如用不同颜色的蔬菜来增加宝宝的视觉刺激。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推荐的那些辅食造型和搭配,非常适合我们家这种“不爱吃辅食”的挑剔宝宝。我试着用书里教的“趣味摆盘法”,结果宝宝竟然主动伸手去抓着吃,那种成就感,真是比我自己吃大餐还开心!它把辅食这件事,从一项压力巨大的任务,变成了一种充满探索和创意的亲子时光。
评分这套书的优点在于它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很多育儿书要么过于注重理论,读完后感觉自己像个学霸,但到了实操环节就抓瞎了;要么就是纯粹的经验分享,听起来很美好,但用在我家这个“特殊个体”身上就完全水土不服。而这套书,尤其是《轻松育儿百科》那本,它简直是把“循序渐进”这四个字做到了极致。它不是一刀切地告诉你“一岁前不能吃盐”,而是会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曲线,给出不同阶段的建议,比如什么时候可以尝试天然的食物本味,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引入轻微的调味来适应家庭饮食结构。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非常尊重宝宝的个体差异,反复强调“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我对照着书里的生长里程碑表格,记录了我家宝宝的每一次小进步,这让我感到我对宝宝的了解比任何时候都深入。它让我明白,育儿不是标准答案的选择题,而是一道需要根据反馈不断调整的开放式问答题,而这本书就是最好的参考指南和草稿纸。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新手爸妈的救星啊!我怀头胎的时候,看书和上网查资料查得焦头烂额,各种育儿理论五花八门,看得我心慌意乱,生怕自己做错任何一步对不起宝宝。直到我偶然发现了这本《轻松育儿百科》,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身边住着一个经验丰富、说话又温柔靠谱的育儿专家。书里对宝宝从新生儿到学步期的各个阶段的特点分析得特别透彻,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结合了大量实际案例,告诉你“这个时候宝宝会这样,你应该这么做”。比如关于睡眠训练那一部分,我之前试了好几种方法都不管用,看着宝宝哭我也心疼,自己也快崩溃了。但书里提供的那个温和渐进的调整方法,居然非常有效,我坚持下来后,宝宝的夜醒次数明显减少了,我终于能睡个整觉了!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和语言风格都很亲切,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读起来特别轻松愉快,就像是和一个朋友聊天一样,不知不觉中就吸收了很多实用的知识。这本书让我对育儿这件事从最初的恐惧和迷茫,转变成了现在的从容和自信,真的太感谢作者了!
评分我得说,这套书在处理“育儿焦虑”方面,简直是一剂良药。我身边很多新手妈妈,每天都在社交媒体和各种育儿群里被“内卷”,看到别人家的宝宝早早会走路、会背唐诗,自己就焦虑得不行。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松弛感”。它清晰地划分了“必须关注的重点”和“可以放手让宝宝探索的领域”。比如,在谈到早期智力开发时,它没有鼓吹那些昂贵的早教课程或者复杂的蒙特梭利教具,而是强调了高质量的亲子互动和环境刺激的重要性,比如一起在公园里观察蚂蚁搬家,或者用家里的锅碗瓢盆进行一场即兴音乐会。这些建议简单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实际效果却非常显著,因为它们是基于宝宝的真实发展需求,而不是外界的评判标准。辅食部分也是如此,它教会我如何用最省力的方式,做出最符合宝宝当下需求的食物,而不是为了追求“网红辅食”的外观而耗费心力。这本书真正解放了我——让我从“完美妈妈”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专注于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个真实瞬间。
评分对于那些还在为“如何与宝宝有效沟通”而发愁的家长来说,这套书提供了非常人性化的视角。《轻松育儿百科》里关于情绪管理和早期行为引导的那几章,简直是我的‘情绪急救包’。我曾经对宝宝的哭闹束手无策,觉得只要我满足了他所有的要求,他就应该高兴。但这本书解释了哭泣和发脾气是宝宝表达需求和处理情绪的唯一方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回应。它教导我们要先“命名情绪”(比如告诉宝宝“你现在很生气,因为积木倒了”),而不是急于解决问题本身。这个简单的步骤,极大地改善了我们家的亲子关系。当我开始用这种理解和接纳的态度去面对宝宝的负面情绪时,我发现宝宝对我的信任感也增强了,他更愿意听我的引导。而《辅食日志》也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沟通技巧,它提倡让宝宝自己探索食物的质地和味道,当我们把进食的主动权还给宝宝时,吃饭就成了一场合作,而不是一场权力斗争。这套书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育儿技巧本身,它教会我们如何与孩子建立起有爱、有边界、高质量的连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