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典藏民国小史——中国书画小史
:28元
作者:诸宗元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68216340
字数:1
页码:16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上编 中国书学浅说……………………………………………001例 言……………………………………………………………………003绪 论……………………………………………………………………005 书体之分析…………………………………………………………009二 笔法之研究…………………………………………………………013三 字之结体及运用()……………………………………………017四 字之结体及运用(二)……………………………………………021五 字之结体及运用(三)……………………………………………025六 学书之次()…………………………………………………029七 学书之次(二)…………………………………………………033八 中国历代制字之概述………………………………………………037九 中国历代书家与论书之概述………………………………………041十 学书之宜忌…………………………………………………………045十 余论………………………………………………………………049
下编 中国画学浅说 …………………………………………051例 言……………………………………………………………………053绪 论……………………………………………………………………055 画体之分别(上)…………………………………………………057二 画体之分别(中)…………………………………………………061三 画体之分别(下)…………………………………………………065四 画法通论……………………………………………………………069五 画之用笔……………………………………………………………073六 画之用墨……………………………………………………………077七 画之设色……………………………………………………………081八 学画之程序…………………………………………………………085九 论章法………………………………………………………………089十 论皴法及点苔………………………………………………………093十 论写生及写意……………………………………………………097十二 画之落款及题识…………………………………………………101十三 画之品目…………………………………………………………103十四 画与书学之关系…………………………………………………107十五 余论………………………………………………………………111国图典藏版本展示……………………………………………115
本关于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启蒙指导书,民国书画大家褚宗元先生著作,简洁流畅、通俗易懂,对我国书法和绘画艺术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说,并将书学和画学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论述。本书主要分为两部分,即上编《中国书学浅说》和下编《中国画学浅说》。《中国书学浅说》主要分为书体之分析、笔法之研究、学书之宜忌、余论等十部分。本书在广泛采用前人学说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作者的独立见解,力求理论指导实践,便于初学者迅速入门。 《中国画学浅说》主要分为画体分别、画法通论、学画程序、画学与书学之关系、余论等十五部分。作者在对中国画学进行通俗解说的同时,也将画学与书学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使上、下两部分成为个完整、系统的整体。
诸宗元(1874—1932),民国藏书家、书画家,浙江绍兴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官直隶知州、湖北黄州知府等。入民国后,与黄节、邓实等人在上海创办“国学保存会”,创办《国粹学报》,并加入同盟会,宣传革命思想。曾师从晚清著名艺术家吴昌硕,其诗词与书法、绘画造诣颇受时人称道。著有《中国书学浅说》《中国画学浅说》《病起楼大至阁诗》《书法征》等。
1、典藏民国小史系列图书,遴选民国期间“大师小题”精华,国家图书馆珍藏版本,全新勘定,精美现世。辑修身入门小史三部《中国文字小史》(吕思勉)《中国书画小史》(褚宗元)《中国音乐小史》(许之衡)。2、中国国家图书馆授权典藏版本(内含国图未开放初版民国图书资料)。3、“小史大制作”,国家图书馆授权,勘定,精品装帧,再现民国大师辈出,花齐放,学术璀璨。4、说文字,论书画,品音律,修身养性,国学入门必备 吕思勉,褚宗元,许之衡,治学济世,民国大师力作5、精美装帧,纸质纯厚,油墨飘香,收藏馈赠两相宜。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这个名字,在我的认知里,一直是学术严谨、知识权威的代名词。所以,当看到这家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时,我总会不自觉地抱有一种期待,希望能够从中获得高质量、有深度的知识。而这本《北理 中国书画小史》,更是让我深切体会到了这种“期待”没有落空。《北理》这套书,其背后所依托的学术背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内容呈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播,更是对中国书画发展历程的一次系统性梳理和深度挖掘。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史料、考证细节时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使得书中的每一个观点、每一个论断都经得起推敲。对于我这样想要系统了解中国书画历史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难得的“教科书”。它没有故弄玄虚,也没有卖弄学问,而是用一种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方式,将中国书画从起源到发展的脉络一一展现。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国书画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也让我对“中国”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感。
评分《华宸典藏民国小史》带给我的,是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仿佛我真的坐上了时光机,回到了那个动荡而又充满活力的民国时期。书中的内容,远不止是简单的历史事件的堆砌,更多的是那些隐藏在历史洪流中的个体命运和时代印记。我被那些鲜活的细节所打动,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市井生活,还是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景,抑或是革命志士的慷慨陈词,都被作者以一种极其生动的方式展现在我面前。那些老照片,那些泛黄的信件,那些旧报纸,都成为了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用最真实的面貌,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观看书中的图片,想象照片中人物的眼神,感受他们当时的处境。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民国时期社会的复杂性,它既有西学东渐带来的新思潮,也有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它让我明白,历史不仅仅是帝王将相的故事,更是无数普通人命运交织而成的宏大叙事。通过这本书,我对“民国”有了更感性、更全面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名词,更是一段充满传奇、充满故事的鲜活岁月。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北理 中国书画小史》,内心便涌起一股穿越时空的激动。封面上“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字样,本身就带有一种严谨与学术的气息,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期待。然而,当我沉浸其中时,却发现它所描绘的中国书画世界,远比我最初想象的要广阔和细腻。这不是一本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一段充满艺术魅力的旅程。从那些早已消逝的王朝,到近现代的艺术大家,每一个笔触,每一幅作品,都被赋予了生命和故事。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时期书画风格演变的阐述,不仅仅是技法的变化,更是时代背景、文人思想、社会风貌在艺术上的投射。作者以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将深奥的书画理论化为生动的叙述,让即使对书画了解不深的我也能轻松领略其精髓。那些看似简单的水墨,背后蕴含的哲学思考和人文情怀,在作者的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我常常会停下来,想象古人作画时的心境,感受他们是如何将山川湖海、花鸟鱼虫的意境,通过寥寥数笔跃然纸上。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书画的历史,更是一部关于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探索,它让我对“中国”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华宸典藏民国小史》这本书,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娓娓道来他所经历的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民国,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词语,它承载了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梦想,太多的挣扎。《华宸典藏》系列,恰恰是将这些零散的碎片,细致地收集、整理,并以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方式呈现出来。我被书中那些鲜活的人物所吸引,他们有的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的是风华绝代的艺术家,有的是在历史洪流中默默无闻却又至关重要的小人物。他们的命运,他们的选择,他们的爱恨情仇,共同编织了那个时代的宏大画卷。书中对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描绘更是细致入微,从精致的旗袍,到悠扬的唱片,从革命的口号,到文人的雅集,无一不彰显着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我常常会沉浸在那些文字和图片中,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熙熙攘攘的街头,感受着新旧交替的阵痛与希望。这本书让我对民国时期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认知,它不再是历史课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满了温度和人情味的故事。它让我思考,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们是如何生存,如何坚持,如何追寻自己的理想的。
评分《诸宗 中国画》这本书,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用最纯粹的笔触,为我展现了中国画的博大精深。它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也没有刻意营造的悬念,而是用一种最朴实、最直接的方式,将中国画的“宗”与“派”娓娓道来。我被书中对中国画不同流派的划分和梳理所折服,从山水画的雄浑壮阔,到花鸟画的生动写意,再到人物画的传神刻画,每一个“宗”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精神。作者对于每个流派的代表人物、经典作品以及艺术特点的阐述,都显得十分专业和深入。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细微之处的讲解,比如一笔的起承转合,墨色的浓淡干湿,构图的虚实相生,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却往往是中国画的神韵所在。通过这本书,我才真正理解了中国画为何被称为“写意”,因为它不仅仅是描绘客观世界,更是寄托着画家的情感、思想和精神。那些留白之处,那些看似随意的一笔,都蕴含着无限的意境和想象空间。我常常会反复品读书中的画作,试图去解读画家们内心深处的表达,感受那份源远流长的东方美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