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国内税法给予合伙企业的税收待遇不尽相同,有的将其视为纳税虚体,即合伙企业所得并非由合伙企业而是由合伙人承担纳税义务;有的将其视为纳税实体,即合伙企业所得由合伙企业纳税;有的将国内合伙企业视为纳税虚体,将国外合伙企业视为纳税实体。当对合伙企业跨国所得进行国际课税、适用双边税收协定时,缔约方对合伙企业的协定优惠资格、所得定性等看法不一,导致双重征税或者不征税,使双边税收协定目的落空。尤其是许多跨国企业通过混合错配的安排,利用合伙企业这种混合实体达到规避税收之目的,导致国家税收流失。
本书就双边税收协定对合伙企业及其跨国所得的适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各国对合伙企业给予的税收待遇、合伙企业在双边税收协定中享受协定优惠的资格、合伙企业所得的定性、合伙人与合伙企业之间交易所得的课税、双边税收协定对合伙企业及其跨国所得的征税等问题,结合我国缔结的中外双边税收协定,以及我国所处的不同缔约国地位的情形,对如何正确就合伙企业这种混合实体适用双边税收协定进行了分析。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合伙企业的纳税地位与定性冲突
一、合伙企业在各国所得税法上的纳税地位
(一)美国
(二)德国
(三)日本
(四)加拿大
(五)法国
(六)荷兰
(七)西班牙
二、合伙企业的定性冲突
(一)定性冲突的含义
(二)定性冲突产生的原因
(三)定性冲突的不同情形
第二章合伙企业的协定资格
一、《范本》意义上的“人”和“居民”
(一)《范本》第3条第(1)款意义上的“人”
(二)《范本》第4条意义上的“居民”
(三)“缔约国一方企业”或“缔约国另一方企业”
(四)各国对合伙企业居民身份确定的现行规则
(五)美国税收示范协定下的合伙企业的主体资格
二、缔约国对合伙企业给予相同定性时的协定资格
(一)涉及两国的情况
(二)涉及三国的情况
三、缔约国对合伙企业给予不同定性时的协定资格
(一)对合伙企业协定资格的不同看法
(二)德国解决因合伙企业定性冲突而引起的协定资格
问题的办法
(三)《报告》对来源国的建议
(四)针对“缔约国另一方的定性具有约束作用”原则的
不同看法
第三章《报告》有关解决定性冲突方法的检讨
一、涉及两国的情况
(一)合伙企业在所在地国被视为纳税虚体,在来源国
被视为纳税实体
(二)合伙企业在所在地国被视为纳税实体,在来源国
被视为纳税虚体
二、涉及3国的情况
(一)合伙企业在所在地国被视为纳税虚体,在合伙人
居住国和来源国被视为纳税实体
(二)合伙企业在所在地国和来源国被视为纳税虚体,
有来自将合伙企业视为纳税实体的第三国合伙人
(三)所在地国和来源国将合伙企业视为纳税实体,合
伙人居住国将其视为纳税虚体
第四章合伙人来自合伙企业所得的定性与课税
一、缔约国给予合伙企业不同纳税地位时所得的定性与
课税
(一)合伙企业在所在地国被视为纳税实体,在合伙人
居住国被视为纳税虚体
(二)合伙企业在所在地国被视为纳税虚体,在合伙人
居住国为纳税实体
二、缔约国都将合伙企业视为纳税虚体时所得的课税
(一)利润所得
(二)特别报酬
第五章中外双边税收协定对合伙企业的适用
一、中国合伙企业所得税收制度
(一)合伙企业在中国的税收待遇
(二)合伙企业所得税收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二、中外双边税收协定对合伙企业的规定及其适用
(一)中外双边税收协定对合伙企业的规定
(二)中外双边税收协定对合伙企业的适用
结语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附录:OECD关于对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的税收协定范本
读这本书的过程,仿佛一次沉浸式的跨境税务之旅。作者在描述双边税收协定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脉络时,娓娓道来,让我对这项国际税收安排的形成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国家在税收协定解释和适用上的差异,进行了生动的对比和分析。这使得我能够跳出单一的视角,从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来审视合伙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税收挑战。比如,书中关于“实质受益人”在跨境交易中如何界定,以及不同税收协定下的判定标准,就让我受益匪浅。这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发。让我开始思考,在处理实际的跨境税务问题时,不能仅仅依靠国内的法律法规,更需要充分理解和运用相关的税收协定。同时,作者在探讨合伙企业税务处理的特殊性时,也恰如其分地指出了其与传统公司制企业的区别,并分析了税收协定条款在适用上的细微差别,这对于避免潜在的税务风险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沉稳,采用了一种深邃的蓝色作为主色调,搭配烫金的书名和作者信息,散发出一种严谨而学术的专业感。翻开扉页,纸张的质感很好,有一定的厚度,印刷清晰,装帧也十分牢固,一看就是经过精心打磨的作品。我之所以会被吸引,主要是因为“双边税收协定”这个主题,它涉及到国际税收领域的核心内容,而“合伙企业”又是很多跨境投资和经营中常见的组织形式,两者结合的研究,显得尤为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仅仅是目录的浏览,就已经让我对本书的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章节的划分逻辑清晰,从宏观的协定背景和原则,到微观的合伙企业在税收协定下的具体适用问题,再到案例分析和政策建议,层层递进,似乎能涵盖研究的各个维度。对于我这样对跨境税务合规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样一本深入探讨特定问题的专著,无疑是寻找答案和深化理解的重要资源。我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具体协定条文解读,以及不同国家税收制度下的实践差异,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无疑填补了国内在双边税收协定对合伙企业适用这一细分领域研究的空白。作者在研究过程中,不仅广泛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还深入分析了大量的司法判例和实务操作,使得本书的内容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前瞻性。尤其是在对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税收协定进行具体分析时,作者能够准确把握两国在税收协定谈判和适用上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我个人认为,这本书对于理解当前国际税收环境下合伙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不仅为税务从业者提供了专业的知识支持,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阅读本书,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税收环境中,准确理解和运用税收协定,对于保障合伙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跨境投资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分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性方面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作者在阐述双边税收协定基本框架和原则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合伙企业这种特殊商业实体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难题。例如,书中对于如何界定合伙企业的“常设机构”以及由此产生的税收管辖权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这种分析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结合了大量的案例,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法律概念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落地。我尤其赞赏作者对于不同税收协定范本(如OECD范本和UN范本)中相关条款差异的解读,以及这些差异对合伙企业税收待遇可能产生的影响。这种比较分析,为读者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有助于在具体业务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此外,书中对于税务筹划和风险规避的建议,也显得十分实用,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法律边界,优化税务安排,规避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初读之下,便能感受到作者黄素梅女士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研究态度。语言精准而富有条理,没有丝毫的冗余和空泛之辞,每一个句子都仿佛经过字斟句酌,力求表达最准确的学术观点。尤其是在论述一些复杂的税收原则和法律条文时,作者能够运用清晰的比喻和层层剥茧的逻辑,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得像我这样非法律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逐步理解。在引用文献和案例时,也显得十分规范和专业,为论点的支撑提供了坚实的依据。我个人尤其欣赏作者在梳理双边税收协定对合伙企业适用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那种细致入微的分析能力。它并非简单地罗列条文,而是深入挖掘条文背后的立法精神和实际操作中的潜在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这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税务专家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对于希望在国际税收领域深耕的从业者和研究者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