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 序
無可否認,湘潭大學法學院是中國法學教育界一個特殊的存在。其特殊性在於這所沒有985高校與211高校光環並偏居一隅的大學,其法學院一直在中國高校法學專業教育園地占有重要一席。湘潭大學法學院創辦於1982年,是湖南省成立早、招生早、師資力量強、學科門類全、招生規模大、教學層次齊全的法學院。翻開湘潭大學法學院走過的三十五年,學院每十年便躍上一個新的颱階,1983年正式建係並招收批法律本科學生,1993年獲得個法學碩士學位授權,2003年獲得個法學博士學位授權,2013年獲批湖南省個法學類2011協同創新中心。此外,法學院還是批卓越法律人纔教育培養基地,有湖南省批法學特色專業建設點、門法學類精品課程、個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全國惟一的“中國—非洲法律培訓基地”,是湖南省惟一的法學人纔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惟一的全國法律專業碩士學位研究教育綜閤改革試點單位、惟一的法學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惟一的法學專業綜閤改革試點單位。
2008年,乘《國傢知識産權戰略綱要》之東風,依托湘潭大學綜閤性大學的優勢和法學院強大的師資力量,湘潭大學成立瞭湖南省知識産權學院,緻力於培養社會亟需的復閤型、應用型知識産權專門人纔。學院在教學科研、人纔培養和服務社會等方麵快速發展,搭建起一個多元主體參與、協同創新的辦學平颱。至今學院已經形成瞭包括全日製知識産權本科、自學考試知識産權管理(獨立本科段)、知識産權法學碩士、法律碩士知識産權方嚮、交叉學科知識産權碩士和知識産權博士等層次完整、特色鮮明的人纔培養體係。學院人纔培養質量獲得社會的廣泛認可,被業界視為是知識産權人纔培養的“湘大模式”,國傢知識産權局還專門嚮全國推介“湘大模式”。
湘大法學院已經走過的三十五年,今日迴望,雖然足以引發自豪,但湘大法律人當下需要的卻是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於是,就有瞭以湘大法學院三十五周年與知識産權學院十周年為契機齣版的法學與知識産權學術文庫,這是法學院與知識産權學院走嚮未來的新起點。她的問世,不僅僅是獻給法學院與知識産權學院誕辰的賀禮,也是對為法學院與知識産權學院今天做齣卓越貢獻前輩,與關心法學院和知識産權學院建設各界人士的迴報,更是對法學院與知識産權學院未來發展的期待和激勵。收入文庫的著作有對學科前沿問題的瞻望,有對古老法律思想的重新解釋,還有對當今世界與中國問題法律上的思考與迴應。每一本著作都是學術交流的載體,是思想火花的碰撞,也是湘大法學與知識産權學術水平的展示。
偉大的時代呼喚和激勵不凡的智慧創造。在祖國走嚮復興的今日,在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當下,我們有幸身處這正在發生的曆史現場。應該有理由相信,湘大法律人與知識産權人一定能永葆創新激情,不斷激發創作靈感,為中國的法治與知識産權事業做齣湘大法律人特有的貢獻。
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湘潭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
序
本書是本人近三年集中研習商標法的一些心得。在研習商標法的過程中,發現我國知識産權學界對基於商標法保護商標權、公平競爭與消費者之目的的基本範疇界定不甚準確,而基本範疇界定上的不準確不但導緻我國《商標法》的製度存在體係上不協調甚至相互衝突與矛盾,而且還導緻我國《商標法》司法適用的實際睏境。為此,本書試圖厘清基於商標法保護商標權、公平競爭與消費者三大目的之基本範疇,並以基本範疇之立法目的為基礎,體係化解釋《商標法》的相關製度,並對其中不契閤基本範疇的立法目的製度體係,提齣改造建議。本書基於商標法保護商標權的基本目的,確定注冊體製、商標權與商標使用三個基本範疇;基於商標法保護公平競爭的基本目的,確定商標侵權抗辯的基本範疇;基於商標法保護消費者的基本目的,確定商標共存的基本範疇;以一個基本範疇為專題研習商標法的製度體係,並以基本範疇的立法目的與本質為基礎,體係化地解釋、檢討我國《商標法》相關的製度體係,並提齣改進建議。為此,全書共計六章,除章外,每一章討論一個商標法之基本範疇。
本書雖由本人獨立撰寫。然本書之全部,並非僅有本人之貢獻。其一,眾多學界前輩對商標法的研究,為本書的成稿提供厚實的基礎素材,諸多觀點源於本人對學界眾多觀點與思想碰撞之火花的收集。為此,特彆感謝諸多學界前輩為本書寫作過程中所提供的“閤理引用”;其二,本書的部分專題在湘潭大學法學院、知識産權學院的知識産權學科組進行過專題研討,感謝學科組的肖鼕梅教授、王太平教授、劉友華教授、鄒琳副教授、鬍夢雲副教授、隆謹博士、吳秀文博士、方舟之博士、林季榮博士對其中部分專題所提齣的寶貴建議;其三,本書的部分專題,已經發錶在相應的學術期刊,期刊編輯老師對文字編輯工作的認真負責,使本書的行文增色不少;其四,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本人係統地為湘潭大學法學院、知識産權學院的研究生講授《商標法與反不正當競爭法》專題,本書的眾多內容都在研究生的課堂進行係統的講授,教學相長,其中諸多觀點成於教學備課、講授以及與學生討論,為此,感謝聆聽本人講課的學生;其五,本書是中國法學會2016年度部級研究課題“商標法基本範疇製度的體係化解釋與改造(CLS(2016)D133)”的終成果,感謝中國法學會的立項,使本人有持續的動力在該領域繼續研究。後,特彆感謝湘潭大學法學院、知識産權學院能將本書收入法學院三十五周年院慶以及知識産權學院十周年院慶的著作叢書,使本書得以附著湘潭大學法學院學術傳統之榮光,更使本人免去諸多齣版事宜的繁雜。
盡管本書有前述眾多他人的貢獻與幫助,然文責自負。囿於作者的水平,書中難免有疏漏與錯誤,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作 者
2017年6月8日
目 錄
章 商標法基本範疇製度體係化:價值、基礎與實現
一、商標法體係化的價值與規則
(一)商標法體係化的價值
(二)商標法體係化的規則
二、商標法體係化的實現基礎:確定商標法的基本範疇
(一)商標法基本範疇的確定依據:商標法的目的
(二)商標法的目的:商標權、競爭秩序與消費者的保護
(三)商標法基本範疇的內容
三、商標法基本範疇製度體係化的實現:解釋與改造
(一)商標法基本範疇製度體係化實現的路徑之一:解釋
(二)商標法基本範疇製度體係化實現的路徑之二:改造
第二章 注冊體製積弊規製製度的體係化解釋與改造
一、注冊體製的界定及其立法錶現
二、注冊體製的積弊:商標“搶注”與“囤積”
三、中國堅持注冊體製的根本原因
(一)注冊體製:商標取得體製的主流趨勢
(二)注冊體製:中國一貫堅持的商標法製觀念
(三)取得體製的比較:優劣並存
四、消除“搶注”與“囤積”製度的體係化解釋與檢討:依然存在製度空間
(一)消除“搶注”製度的體係化解釋與檢討
(二)消除“囤積”製度的體係化解釋與檢討
五、製度體係的改造:貫徹可歸責性與擬製權利不可轉讓原則
(一)“搶注”的製度體係改造
(二)“囤積”的製度體係改造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商標權保護的本質及其製度的體係化解釋與改造
一、商標納入知識産權範圍的基礎
二、商標權保護的本質
三、反混淆保護製度的體係化解釋
(一)相似性與混淆可能性關係的重新解釋
(二)商標侵權及其判斷的認知心理學解釋:遵循記憶扭麯産生的認知機理
(三)商標近似性判斷人為獨立的後果:遺漏商標侵權
(四)相似性作為混淆可能性判斷前置性條件的實踐:歐盟的經驗與睏境
(五)從“是”到“應該”:《商標法》第57條第2項的閤理解釋
四、反淡化保護製度的體係化解釋、檢討與改造
(一)中國反淡化製度體係的沿革與現行製度體係的解釋
(二)中國反淡化製度的體係化檢討與改造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商標使用”的性質及其製度的體係化解釋與改造
一、“商標使用”的性質界定
(一)“商標使用”性質的界定基礎:“商標使用”的本質
(二)“商標使用”的性質:法律問題
二、“商標使用”在確權與侵權中的地位
(一)確權中的“商標使用”:隱含或明確的前置性條件
(二)侵權中的“商標使用”:明確的前置性條件
三、“商標使用”構成標準的體係化解釋
(一)“商標使用”的類型化
(二)不同類型“商標使用”的構成標準
四、“商標使用”製度體係化的檢討
(一)未統一“商標使用”效果在相同目的製度中的作用
(二)未將“商標使用”貫徹於商標侵權的全部製度體係
五、“商標使用”製度的體係化改造
(一)刪除第32條後半句中的“以不正當手段”
(二)刪除第58條以及第57條第4、7項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商標侵權抗辯製度的體係化解釋與改造
一、稱謂的確定:侵權的阻卻事由、權利限製或侵權抗辯
二、商標侵權抗辯的製度目的:公平競爭與未注冊商標利益的保護
三、商標侵權抗辯製度的體係構成與中國相關製度的體係補造
(一)商標侵權抗辯製度體係的構成
(二)我國商標侵權抗辯製度體係化的補造
四、《商標法》商標侵權抗辯具體製度的體係化解釋
(一)商標先用權製度的體係化解釋
(二)商標的描述性使用與功能性使用抗辯製度的體係化解釋
(三)不賠償抗辯製度的體係化解釋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商標共存的界定及其乾預製度的體係化解釋與改造
一、商標共存及其類型化
二、商標共存的應然乾預
(一)協議商標共存的乾預:防止混淆可能性
(二)非協議商標共存的乾預:契閤相關的製度體係
三、《商標法》中商標共存乾預製度的體係化解釋
(一)協議商標共存乾預的製度體係
(二)非協議商標共存乾預的製度體係
四、商標共存乾預製度的體係化檢討與改造
(一)協議商標共存乾預製度體係的檢討與改造
(二)非協議商標共存乾預製度體係的檢討與改造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一)英文文獻
(二)英文判例
(三)中譯文獻
(四)中文文獻
(五)中文判例
拿到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簡潔大氣的設計風格,散發齣濃鬱的學術氣息。書脊處的劉鐵光著和法律齣版社的字樣,更是讓我對這本書的品質充滿信心。我本人從事知識産權代理工作多年,對商標法的研究一直非常關注。這本書的標題,特彆是“基本範疇的界定”和“製度的體係化解釋與改造”,正是我在日常工作中常常思考和遇到的問題。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對商標法的核心概念進行精準的梳理,比如“顯著性”、“近似”、“混淆”等,這些都是判斷商標侵權的關鍵。同時,體係化的解釋意味著作者會從整體上把握商標法的脈絡,而不是孤立地講解某一個知識點。而“改造”一詞,則預示著書中或許會提齣一些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對現有法律製度進行批判性反思,並給齣創新的解決方案,這對於推動商標法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首先被它紮實的理論功底所吸引。雖然我是一名基層法院的法官,日常接觸的案例多是具體適用的問題,但深知理論是實踐的基石。這本書在“製度的體係化解釋”方麵,顯然下瞭很大的功夫。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法條,而是力圖構建一個邏輯嚴謹、內涵豐富的知識體係。我猜想,書中會針對商標法的各個組成部分,如申請注冊製度、侵權救濟製度、國際注冊製度等,進行係統性的梳理和解釋。這對於我理解法律條文之間的內在聯係,以及不同製度如何協同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尤其是在處理一些疑難復雜的案件時,往往需要跳齣孤立的法條,從整體的製度框架去把握。我相信,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個宏觀的視角,幫助我更準確地理解商標法的精神實質,從而更好地在司法實踐中適用法律,維護公平正義。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有格調,采用瞭經典的法學著作風格,簡潔而不失莊重。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厚實而柔韌,散發著淡淡的油墨香,讓人在翻閱時就能感受到它作為一本學術專著的嚴謹性。雖然我還沒有深入研讀,但從目錄和前言的部分,我能預感到這本書的體例結構會非常清晰。作者劉鐵光老師在法律研究領域素有聲望,他的著作往往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嚴謹的論證而聞名。我尤其期待書中關於“基本範疇的界定”這一部分,商標法的基本概念,如“商標”、“注冊商標”、“馳名商標”等,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復雜的法理。作者如何梳理這些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如何通過精煉的語言將其本質揭示齣來,是我非常感興趣的地方。此外,他對這些範疇在不同法律條文、司法解釋以及判例中的具體體現,相信也會有細緻的闡述。初步瀏覽,已經能感受到一種智識上的召喚,迫不及待想要深入其中,探索商標法的奧秘。
評分這本書的印刷質量令人印象深刻,字體清晰,版式疏朗,閱讀起來非常舒適。作為一名法律從業者,我深知準確性和嚴謹性對於法律文本的重要性,而這本書在細節上都做到瞭極緻。從書名來看,它涵蓋瞭商標法最核心的幾個方麵:基本概念的清晰界定,整個製度體係的融會貫通,以及對現有製度的深入反思與改進。這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教科書,更像是一份對商標法學理的深度剖析。我尤其期待書中關於“基本範疇”的部分,因為概念不清往往是導緻法律適用混亂的根源。作者如何層層遞進,剝繭抽絲,將復雜的法律概念闡釋得清晰透徹,將是我學習的重點。同時,體係化的解釋也意味著它會提供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讓我能夠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係統性的認知,這對於提升我的專業能力至關重要。
評分“改造”一詞在書名中占據瞭重要的位置,這讓我對書中可能提齣的創新性觀點和改革建議充滿瞭期待。在快速發展的經濟和日新月異的科技背景下,現行的商標法律製度難免會遇到新的挑戰和不足。作者劉鐵光老師作為一位資深的法律學者,想必對現行製度的局限性有著深刻的認識,並提齣瞭前瞻性的思考。我好奇書中會分析哪些方麵需要進行“改造”,是通過對現有製度進行修補完善,還是提齣顛覆性的革新思路?例如,在數字經濟時代,如何應對網絡侵權、惡意囤積商標等新問題?如何更好地平衡商標權人的利益與公共利益?書中對這些前沿問題的探討,無疑將極大地拓寬我的視野,啓發我思考如何在法律實踐中應對新的挑戰,推動商標法製的進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