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学手绘丛书——骨质疏松症如何进补 高溥超,高桐宣 9787502599034

家庭医学手绘丛书——骨质疏松症如何进补 高溥超,高桐宣 978750259903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溥超,高桐宣 著
图书标签:
  • 骨质疏松症
  • 家庭医学
  • 健康养生
  • 营养食疗
  • 手绘图解
  • 高溥超
  • 高桐宣
  • 医学科普
  • 中老年健康
  • 进补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逸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599034
商品编码:2937972149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7-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家庭医学手绘丛书——骨质疏松症如何进补

定价:15.00元

作者:高溥超,高桐宣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4-01

ISBN:9787502599034

字数:50000

页码:8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1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介绍骨质疏松症知识及其患者如何进补的书籍。主要内容有:何为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临床表现;骨质疏松症的进补法……。
本书图文并茂、文字简约、插图幽默,可供骨质疏松症患者参考与阅读。

目录


1.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2.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3.骨质疏松症的具体特征有哪些
4.骨质疏松症的病因
5.哪些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6.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几类
7.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
8.骨质疏松症应做哪些检查
9.骨质疏松症的自我判断方法
10.为何女性比男性更易得骨质疏松症
11l为何冬季易患骨质疏松症
12.骨质疏松症能治愈吗
13.防治骨质疏松症应注意哪些问题
14.过量饮酒可导致骨质疏松症
15.喝茶太浓可导致骨质疏松症
16.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妙招
17.骨质疏松症的常用治法
18.骨质疏松症的食疗原则
19.烹饪方法对防治骨质疏松有何影响
20.缺钙和骨质疏松是一回事吗
21.盲目补钙是不可取的
22.从食物中获取钙对骨质疏松好吗
23.缺钙是骨质疏松的原因吗
24.维生素在骨代谢中的作用
25.锰缺乏也可诱发骨质疏松症
26.人体含镁量过低是患骨质疏松症的又一个原因
27.女性绝经后缺硼亦会引发骨质疏松
28.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有益
29.饮牛奶为何能防治骨质疏松症
30.老年女性常吃甘蓝对健康有益
31.羊肾枸杞粥有何功效
32.羊脊骨粥的适应证
33.大枣何首乌粥的制法
34.桃酥豆泥的制法
35.茄虾煎饼的烹饪方法
36.女性补钙佳品——豆腐
37.含钙高的食品——虾皮
38.常吃咸蛋可防骨质疏松
39.黑芝麻糊是中老年人的理想食疗品
40.高钙佳品——榛子
41.常食雪里蕻可补钙
42.中老年人宜多食海参
43.泥鳅的妙用
44.走出骨质疏松症的认识误区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骨骼的秘密:预防与管理骨质疏松的全面指南 骨骼,是我们身体的支柱,支撑着我们的生活,承载着我们的动作,见证着我们的成长与衰老。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或是在一些特定的生理条件下,我们的骨骼会悄然发生变化,变得脆弱易损,这就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并非老年人的专属,它可能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各年龄段的人群,尤其在中老年女性中发病率更高。一旦骨骼发生疏松,即使是轻微的跌倒或碰撞,也可能导致严重的骨折,如股骨颈骨折、椎体骨折等,这些骨折不仅带来剧烈的疼痛,更可能导致活动能力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 这本书,旨在揭开骨骼健康的神秘面纱,深入浅出地剖析骨质疏松症的成因、发展过程,并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的预防与管理方案。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帮助每一位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骨骼健康状况,掌握积极应对骨质疏松症的策略,从而远离骨骼疾病的困扰,拥抱健康、活力的人生。 第一章:骨骼的奥秘——生命不可或缺的支撑 本章将带您走进奇妙的骨骼世界。我们将从骨骼的基本构成入手,了解其由骨细胞、骨基质和无机盐组成的精妙结构。您会惊叹于骨骼的坚韧与弹性,它们是如何在承受巨大压力和拉力的同时,又保持着一定的灵活性。我们将探讨骨骼的生命周期,从胚胎时期的发育,到青少年时期的快速生长,再到成年期的维持与更新,以及老年期的自然衰老。 骨骼的结构与功能: 详细介绍骨骼的微观和宏观结构,如骨小梁、骨皮质等,以及它们各自承担的独特功能。您将了解骨骼不仅提供支撑,还参与钙磷代谢,生成血细胞,并保护内脏器官。 骨骼的代谢与重塑: 深入解读骨骼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骨骼生成与吸收过程中的协同作用。了解骨骼重塑的动态平衡对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性。 骨骼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详细阐述不同年龄段骨骼变化的特点,以及影响骨骼发育和健康的因素。 第二章:骨质疏松症的警钟——认识这个“沉默的杀手” 骨质疏松症,因其症状隐匿,早期常无明显不适,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本章将为您详细解析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发病机制以及主要的危险因素,帮助您识别潜在的风险。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清晰界定骨质疏松症的概念,与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的关系,以及它对骨骼微观结构造成的破坏。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深入探讨导致骨质疏松症的根本原因,包括成骨细胞活性下降、破骨细胞活性过度、骨基质合成不足或降解加速等。 危险因素大揭秘: 不可控因素: 年龄(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家族史、种族(亚洲人和高加索人风险较高)。 可控因素: 营养不良: 钙、维生素D摄入不足是关键。 生活方式: 长期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久坐不动。 疾病因素: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胃肠道吸收不良等。 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某些抗癌药物等。 骨质疏松症的早期症状与诊断: 了解一些可能预示骨质疏松的早期迹象,如腰背疼痛、身高变矮、驼背等,并详细介绍骨密度检测(DXA)等主要的诊断方法。 第三章:预防胜于治疗——构筑坚固的骨骼防线 预防骨质疏松症,是维护骨骼健康最有效的方式。本章将为您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帮助您从生活点滴做起,为骨骼打下坚实的基础。 均衡营养:钙与维生素D的“黄金搭档”: 钙的摄入: 详细列举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酸奶、奶酪、豆制品、绿叶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芝麻、小鱼小虾等。强调不同年龄段和生理状况(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对钙的需求量。 维生素D的补充: 阐述维生素D在钙吸收和骨骼健康中的关键作用。介绍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类、蛋黄、蘑菇等,但更重要的是强调阳光照射的重要性。解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安全有效地获取阳光。 其他重要营养素: 讨论蛋白质、镁、维生素K、维生素C等对骨骼健康的其他贡献。 规律运动:给骨骼注入活力: 抗阻力运动: 介绍如举重、深蹲、俯卧撑等能够刺激骨骼生长的力量训练。 负重运动: 强调如快走、慢跑、跳绳、爬楼梯等能够增加骨骼负荷的运动。 平衡与协调性训练: 介绍太极拳、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平衡能力,从而降低跌倒风险的运动。 运动频率与强度建议: 为不同人群提供科学的运动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指导。 健康生活方式:远离骨骼“绊脚石”: 戒烟限酒: 详细解释烟草和过量酒精对骨骼代谢的负面影响,并提供戒烟限酒的建议。 避免咖啡因和钠的过量摄入: 探讨咖啡因和高钠饮食对钙排泄的影响。 保持健康的体重: 讨论体重过轻和过度肥胖对骨骼健康的影响。 关注骨骼健康的其他方面: 心理健康与睡眠: 探讨压力、焦虑和睡眠不足对身体激素分泌和骨骼健康的影响。 定期体检: 强调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高危人群中。 第四章:与骨质疏松症共存——科学管理与治疗 对于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朋友,积极有效的管理和治疗是控制病情、预防骨折的关键。本章将为您提供全面的管理策略和现代医学的治疗选择。 跌倒预防:降低骨折风险的重中之重: 家庭环境改造: 针对家中可能存在的跌倒隐患(如光线不足、地面湿滑、杂物堆积、不稳的家具等)提供详细的改进建议。 个人行为调整: 强调缓慢起身、穿着舒适的鞋子、使用辅助工具(如助行器、拐杖)等。 视力与听力检查: 强调良好的视力和听力对预防跌倒的重要性。 药物安全: 警惕可能引起眩晕或镇静作用的药物,并咨询医生。 药物治疗的选择: 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 明确药物剂型、剂量以及使用方法。 抗骨质疏松药物: 双膦酸盐类: 介绍其作用机制、种类(如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唑来膦酸等)、服用方式、注意事项和常见的副作用。 降钙素类: 讲解其作用机制、应用场景。 特立帕肽(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 介绍其作为促进骨生成药物的特点和适用人群。 RANKL抑制剂(如狄诺塞麦): 讲解其作用机制、给药方式和适用情况。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如雷洛昔芬): 讨论其在绝经后女性中的应用。 中成药与替代疗法: 在科学依据的支持下,探讨一些辅助性的中成药或替代疗法的应用前景。 个体化治疗方案: 强调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年龄、性别、骨密度、骨折史、伴随疾病等)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 康复与支持: 疼痛管理: 提供缓解骨折后疼痛的建议。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应对疾病带来的情绪困扰的方法。 家庭和社会支持: 强调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于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第五章:骨骼健康新视野——前沿研究与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骨骼健康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章将带您了解一些前沿的研究动态和对未来骨骼健康发展的展望。 基因与骨骼健康: 探讨基因在骨质疏松症易感性中的作用,以及基因检测在个体化预防中的潜力。 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 介绍正在研究中的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药物,以及靶向治疗的可能性。 骨骼再生技术: 展望组织工程、干细胞疗法等在修复和再生骨骼方面的应用前景。 智能化健康监测: 探讨可穿戴设备、大数据分析等在骨骼健康监测和预警中的应用。 全生命周期骨骼健康管理: 强调将骨骼健康管理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构建主动、持续的健康模式。 结语: 骨骼健康,是生命质量的重要基石。本书旨在为您提供一本全面、科学、实用的骨骼健康指南。我们希望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形象的图示,以及贴近生活的建议,帮助您更好地认识骨骼,守护骨骼,预防和管理骨质疏松症,最终实现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景。请记住,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是您拥抱健康骨骼的最佳途径。让我们一起,用智慧和行动,为骨骼的坚韧与活力而努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逻辑真是清晰得让人赞叹,完全打破了我对传统医学科普读物那种密密麻麻文字堆砌的刻板印象。作者在组织内容时,显然是下了大功夫去梳理知识体系的。你看,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症状和治疗方法,而是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式,从最基础的骨骼生理学知识讲起,然后过渡到危险因素的分析,再到生活方式的调整建议,最后才是关于药物和辅助治疗的探讨。每当一个重要概念出现时,字体、字号、甚至段落间距都会微妙地变化,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引导,让你自然而然地跟着作者的思路走。特别是那些需要对比说明的地方,作者运用了非常巧妙的图表和信息框来分割信息流,避免了读者在复杂信息中迷失方向。这种结构化的呈现方式,让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变得像阅读一本精心设计的教科书一样井然有序,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

评分

作为一名平时对健康养生很关注的普通人,我发现在很多其他资料中,对于“如何科学地评估自身风险”这一环总是含糊其辞,要么就是过于专业化的量表。然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为接地气。它没有直接扔给你一堆复杂的指标,而是设计了一套非常实用且易于操作的自测流程。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我们去思考日常饮食中的钙质摄入量、日常活动强度、甚至是家族病史的遗传倾向。我甚至发现其中有一段是关于“厨房里隐藏的钙流失元凶”的讨论,列举了我们常用的烹饪习惯对营养素的影响,这简直是太有针对性了。这些细节的捕捉,显示出作者对普通家庭生活场景的深刻理解,知道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冰冷的诊断,而是能立即应用到生活中的具体指导。这种“所见即所得”的知识转化效率,是我阅读体验中非常亮眼的一点。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充满了生活气息,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作者似乎很擅长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阐述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比如,在解释骨骼的新陈代谢时,他们没有直接使用那些拗口的细胞名称,而是用“小建筑工队”和“废物回收站”来比喻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工作,一下子就形象起来了。我一个对生物学不太感冒的人,也能迅速抓住核心概念。更难得的是,书中在强调注意事项时,语气是鼓励和劝慰的,而不是生硬的命令。它会告诉你“我们理解您可能觉得改变习惯很困难,但哪怕只是每天多走十分钟路,长期来看也会有显著回报的”,这种温和的引导,比那种严厉的告诫更让人愿意接受并付诸行动。阅读过程更像是一次与一位知识渊博、又非常耐心的健康顾问的轻松对话。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在提供“干货”的同时,对于“心理建设”这一块的关注度也相当高,这一点常常被健康类书籍所忽略。它不仅仅停留在“吃什么补什么”的层面,更深入探讨了面对慢性病(比如已经确诊的骨质疏松)时,患者可能会产生的焦虑、恐惧以及如何进行积极的心态调整。书中专门开辟了一个章节来谈论“如何与医生有效沟通”和“如何寻求家人支持系统”,这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很多时候,心理上的支持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更能帮助人坚持下去。这种将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紧密结合的视角,让这本书的整体格局一下子提升了,它提供给读者的,不只是一份治疗方案,更是一套应对生活挑战的综合指南。这种全面关怀读者的态度,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有了更高的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用心了,封面那种淡雅的米白色调,配上那种仿佛手绘出来的骨骼线条插图,一下子就给人一种专业又不失亲切的感觉。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注意到的是纸张的质感,挺厚实的,不是那种廉价的光面纸,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阅读体验瞬间提升了不少。而且,这本书的开本设计也十分合理,既方便携带,摊开阅读时又不会觉得拥挤,版心留白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太累。我特别喜欢封底上那几句关于“预防胜于治疗”的朴实话语,没有夸张的宣传口号,反而让人觉得作者是真正沉下心来做科普的。整体来看,从外在到内在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出版方对“家庭医学”这个主题的尊重和对读者的关怀,这点在如今快餐式的出版物中实属难得。光是看着它摆在书架上,就觉得心里踏实了一份,仿佛家中常备的健康顾问一样,让人感到安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