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十一五高等教育:大学体育与健康
定价:28.00元
作者:马宏霞
出版社:中航书苑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80243282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全书分两篇,共18章,涵盖了高等院校体育课及课外延伸所需内容。在前4章中,分别介绍了体育与健康,体育锻炼与保健,大学体育健康标准测定和体育欣赏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从第5章到8章,分别介绍了田径运动、篮球运动、足球运动、排球运动、乒乓球运动、羽毛球运动、网球运动、游泳运动、体操运动、体育舞蹈、健美运动和健美操、武术运动、滑冰与轮滑,以及各种娱乐健身运动等内容。
本书视角新颖,信息量大,内容翔实,是集理论性、实用性和科学性为一体的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各专业学生的体育教材。
目录
理论篇
章 体育与健康概述
1.1 体育概述
1.1.1 体育的起源和定义
1.1.2 体育的生理学基础
1.1.3 现代社会对体育的需求
1.2 健康概述
1.2.1 四维健康观
1.2.2 健康五要素
1.2.3 衡量人体健康的10条标准
1.2.4 关于亚健康状态
1.2.5 影响健康的因素
1.3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1.3.1 体育对体质的影响
1.3.2 体育对心理的影响
第2章 体育锻炼与保健
2.1 体育锻炼常识
2.1.1 锻炼前的准备活动
2.1.2 时间的选择
2.1.3 运动量的控制
2.2 营养与健康
2.2.1 营养素
2.2.2 饮食与健康
2.3 运动损伤
2.3.1 运动损伤的分类
2.3.2 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
2.3.3 运动损伤的预防
2.3.4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2.4 运动处方
2.4.1 运动处方的概念
2.4.2 运动处方的制定
2.4.3 运动处方的实施
第3章 大学体育健康标准测定
3.1 什么是体质
3.2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介
3.2.1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
3.2.2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操作方法及其评价指标
3.3 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评定
第4章 体育欣赏
4.1 体育欣赏简介
4.1.1 体育欣赏的内容
4.1.2 体育欣赏的意义
4.2 如何欣赏体育比赛
4.2.1 欣赏体育比赛前的准备
4.2.2 欣赏体育比赛的角度
4.2.3 欣赏体育比赛之后的回顾
实践篇
第5章 田径运动
5.1 田径运动概述
5.2 跑
5.2.1 基本技术
5.2.2 比赛规则
5.3 跳跃
5.3.1 基本技术
5.3.2 比赛规则
5.4 投掷类运动
5.4.1 基本技术
5.4.2 比赛规则
第6章 篮球运动
6.1 篮球运动概述
……
第7章 足球运动
第8章 排球运动
第9章 乒乓球运动
0章 羽毛球运动
1章 网球运动
2章 游泳运动
3章 体操运动
4章 体育舞蹈
5章 健美运动、健美操和瑜伽
6章 武术运动
7章 滑冰与轮滑
8章 娱乐健身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成功地在学术的严谨性与大众的亲近感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高高在上,充满了晦涩难懂的术语,它更像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表达能力极强的资深教授,坐在你身边,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复杂的运动生理学概念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进行阐释。比如在讲解心肺功能提升机制时,作者引入的类比就非常巧妙,一下子就让概念变得可视化、可理解。更难得的是,它在论述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文关怀精神,强调体育不仅仅是竞技,更是提升个体生命质量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这种兼具“硬核知识”和“柔软心灵”的写作手法,使得阅读过程本身就成为了一种愉悦的心灵滋养。
评分在内容编排的逻辑线上,我发现作者群体对于“健康”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是极其宏大且具有前瞻性的。这本书似乎没有将焦点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田径、球类等竞技体育项目上,而是进行了更广阔的维度拓展,将心理健康、营养科学,乃至运动对认知能力影响等跨学科内容都巧妙地整合进来。这种全景式的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维边界,让我意识到当代体育教育的责任远比我想象的要重大得多。尤其是在探讨如何将终身体育融入现代生活方式的部分,其提出的策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时代匹配度,充分考虑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特点。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怎么运动”的答案,更是“如何构建一种可持续的健康生活哲学”的指引。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活力的色彩搭配,仿佛预示着内容本身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我尤其欣赏封面排版上留出的“呼吸感”,没有被密密麻麻的文字塞满,体现了一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当我翻开内页时,纸张的质感也颇为考究,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明显的疲劳。至于目录的编排,结构清晰得如同精心规划的课程表,每一个章节标题都直指核心,让人能迅速定位到自己感兴趣或急需了解的部分。从整体的物理呈现来看,这绝对是一本愿意被放在书架上,并且经常被取阅的实用型工具书。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对阅读者的一种友好邀请,暗示着接下来的探索之旅会是愉悦且高效的。这种对细节的把控,让我对书中内容的质量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更高的期待,期待它能提供超越一般教材的深度与广度。
评分从专业术语的规范性和引文的权威性来看,这本书的学术根基是极其扎实的,这一点从其参考书目和注释的详尽程度就可以窥见一斑。它不像市面上很多迎合大众的读物,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而是敢于深入挖掘最新的运动科学研究成果。然而,最让人称赞的是,即便是引用了大量的专业数据和研究结论,作者依然能够做到“化繁为简”,确保了即便是非专业出身的读者,也能准确把握其核心论点。这说明撰写团队不仅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更拥有卓越的知识转化能力。这种对学术严谨性的坚持,与对读者理解难度的充分体恤,使得这本书的价值感倍增,它既能作为专业人士案头的权威参考,也能成为渴望系统学习的入门者的可靠向导。
评分初读这本书的章节安排,我立刻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面向实践的教学思维。它似乎没有满足于停留在理论的阐述,而是将每一个知识点都锚定在了实际的训练场景中。例如,关于体能训练模块的处理方式,没有采用枯燥的公式堆砌,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场地指导图示。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将理论快速转化为实际操作的体育工作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运动损伤预防与急救的部分,其详尽程度和步骤分解的精确性,远超我之前接触的任何一本同类书籍。它不仅仅告诉你“做什么”,更深入地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在不同情境下如何灵活调整方案。这种深入骨髓的实用性,使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随时可以翻阅的“行动手册”,而不是一本束之高阁的参考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