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醫用物理學實驗指導
定價:29.80元
作者:但漢久,仇惠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03028319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是21世紀高等醫藥院校規劃教材。根據醫用物理學教學大綱的要求,結閤高等醫藥院校深化教學改革的需要,本著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相對獨立的教學特點,本書在參考已有的其他同類醫學物理學實驗教材的基礎上,保留瞭一部分傳統實驗,增加瞭新的醫學物理類實驗;保留瞭一部分基礎驗證性實驗,增加瞭綜閤設計性實驗。全書精選瞭基礎物理實驗和綜閤設計性實驗以及醫學物理實驗共36個,實驗理論除瞭介紹誤差與數據處理外,還增加瞭實驗方法論和設計性實驗的設計方法的指導,突齣物理方法和思想的教學。
本書可供醫藥類的本科專業學生使用,也可供相關教學及研究人員參考。
目錄
前言
篇 實驗理論基礎知識
一、醫用物理學實驗的目的和任務
二、誤差及其來源
三、有效數字及其處理方法
四、實驗方法論
五、設計性實驗的設計方法
第二篇 基礎實驗
實驗1 長度測量
實驗2 液體黏滯係數的測定
2.1 用奧氏黏度計測量乙醇的黏度
2.2 用斯托剋斯法(落球法)測量液體的黏度
實驗3 液體錶麵張力係數的測定
3.1 用拉脫法測液體的錶麵張力係數
3.2 毛細管法測液體的錶麵張力係數
3.3 用傳感器測液體的錶麵張力係數
實驗4 密度的測量
4.1 流體稱衡法測物體的密度
4.2 用力敏傳感器測物體的密度
實驗5 萬用錶的使用
5.1 指針式萬用錶的使用
5.2 數字式萬用電錶的使用
實驗6 示波器及其使用
6.1 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
6.2 利用李薩如圖像測量交流電的頻率
實驗7 靜電場的描繪
7.1 導電玻璃電流場描繪靜電場
7.2 空氣中靜電場的模擬
7.3 用火花打點法描繪靜電場
實驗8 霍爾效應及其應用
實驗9 鏇光儀的使用
實驗10 用熱敏電阻測量溫度
第三篇 綜閤性實驗
實驗11 聲速的測量
11.1 用共鳴管測聲速
11.2 駐波法相位法測聲速
實驗12 用駐波法測電振音叉的振動頻率
實驗13 分光計上的實驗
13.1 分光計的調節與使用
13.2 用衍射光柵測光波波長
13.3 用分光計觀察明綫光譜
實驗14 液體摺射率的測量
14.1 用阿貝摺射儀測量液體的摺射率
14.2 用分光計測量棱鏡的摺射率
14.3 用掠入射法測量液體摺射翠
實驗15 用雙棱鏡乾涉測光波波長
實驗16 光具組基點的測定
實驗17 菲涅爾全息攝影
實驗18 光電效應和普朗剋常數的測定
實驗19 用光電比色計測溶液濃度
實驗20 單透鏡像差的觀察
第四篇 設計性實驗
實驗21 薄透鏡焦距的測量
實驗22 電流計的改裝與校正
實驗23 自組顯微鏡和望遠鏡並測量其放大率
實驗24 用拉伸法測金屬絲的楊氏彈性模量
實驗25 牛頓環的應用
第五篇 醫學物理學實驗
實驗26 人體阻抗特性的實驗研究
實驗27 身高體重的迴歸分析
實驗28 人耳聽閾麯綫的測定
實驗29 多普勒效應綜閤實驗
實驗30 心電圖機的使用
實驗31 心電圖機技術指標的測定
實驗32 非正常眼的模擬與矯正
實驗33 A型超聲診斷儀的原理和使用
實驗34 CTS-285B超聲診斷儀的基本原理及聲像圖觀察
實驗35 X-CT計算機模擬實驗
35.1 X-CT圖像重建模擬實驗
35.2 窗口技術
35.3 幾種圖像後處理技術比較
實驗36 (脈衝)法測量馳豫時間
附錄
附錄一 國際單位製
附錄二 基本物理常量
附錄三 在20℃時常用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附錄四 固體的綫膨脹係數
附錄五 在20℃時某些金屬的彈性模量
附錄六 在20℃時與空氣接觸的液體的錶麵張力係數
附錄七 不同溫度下與空氣接觸的水的錶麵張力係數
附錄八 不同溫度時水的黏滯係數
附錄九 某些物質的比熱容
附錄十 某些金屬和閤金的電阻率和溫度係數
附錄十一 常溫下某些物質相對空氣的光的摺射率
附錄十二 常用光源的譜綫波長
附錄十三 不同濕度時乾燥空氣中的聲速
附錄十四 在海平麵上不同緯度處的重力加速度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敘事邏輯和內容的組織方式,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它不像某些專業書籍那樣,上來就拋齣晦澀難懂的概念,而是采取瞭一種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層層遞進,仿佛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授在耳邊細細講解。對於像我這樣初次接觸這個領域的讀者來說,這種結構設計至關重要。它巧妙地將理論基礎與實際應用場景進行瞭無縫銜接,使得抽象的原理不再是空中樓閣,而是有瞭可以觸摸和感受的實體。特彆是章節之間的過渡,處理得極其自然流暢,讀完前一節的內容,下一節的引入就已經水到渠成,完全不需要費力去“轉換頻道”。這種行雲流水的閱讀體驗,極大地提升瞭我的學習效率和興趣,讓我深切體會到作者在編排上的深厚功力與對讀者群體的深切體諒。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中透著專業的氣息,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內頁的紙張質感也相當齣色,印刷清晰,即便是那些復雜的圖錶和公式,看起來也毫不費力。我尤其欣賞它在版式上的匠心獨運,閱讀起來非常流暢,長時間翻閱也不會感到疲憊。而且,書的開本適中,方便攜帶,無論是放在書包裏還是放在案頭,都顯得恰到好處。那種油墨散發齣的淡淡的油墨香,讓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知識的厚重與沉澱,這對於一本嚴肅的學術著作來說,無疑是加分項。整體來說,從觸感、視覺到嗅覺的體驗,都營造瞭一種非常積極的學習氛圍,讓我在捧起它的時候,就充滿瞭對未知知識的探索欲望。這本書的物理呈現本身,就是一種對學習者態度的尊重和引導,讓人倍感親切和可靠。
評分與其他同類書籍相比,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所體現齣的係統性和前瞻性。它不僅僅是羅列知識點,更像是在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的“地圖”。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個分支知識點是如何嵌入到整個學科框架中的,它們的相互關係是怎樣的。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在介紹基礎理論的同時,還不忘引導讀者去思考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嚮和尚未解決的問題,這種對未來的關照,讓這本書的價值大大超越瞭單純的“指導手冊”的範疇。它激發瞭我對這個專業領域更深層次的思考,讓我意識到學習不僅僅是為瞭通過考試,更是為瞭參與到未來的科技進步中去。這本書,提供的不隻是“怎麼做”,更重要的是“為什麼這麼做”以及“未來如何做得更好”的視野。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可以說是既嚴謹又帶著一股子學術的“人情味兒”。它沒有那種冷冰冰的、高高在上的學術腔調,反而能在關鍵概念的闡述中,使用一些非常精準且易於理解的比喻和類比。這使得那些原本被認為枯燥的物理定律,一下子變得生動起來,仿佛有瞭生命。讀起來的感覺,不像是在啃一塊硬骨頭,更像是在進行一場高質量的學術對話。作者在處理那些復雜的數學推導時,也極為剋製和審慎,隻保留瞭最核心、最有助於理解的部分,避免瞭不必要的符號堆砌帶來的閱讀障礙。這種平衡,恰到好處地滿足瞭專業深度和可讀性之間的永恒矛盾,使得學習過程充滿瞭樂趣而非挫敗感。
評分我必須得誇贊一下這本書在案例選擇上的獨到眼光。它收錄的那些實踐案例,都緊密圍繞著當前醫療領域的前沿發展和臨床痛點,具有極強的現實指導意義。這些案例不僅僅是簡單地展示瞭如何操作,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瞭操作背後的物理學原理和可能遇到的乾擾因素,提供瞭多角度的分析框架。我驚喜地發現,很多我在實際操作中感到睏惑的地方,都能在這本書的案例分析中找到清晰的解釋和解決方案的思路。這種“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反哺理論”的良性循環,被這本書的作者構建得非常成功。它真的做到瞭將書本知識轉化為生産力,讓人感覺手中的這本書,不是擺設,而是實實在在的“工具箱”,隨時準備提供支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