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大便書2:藤田紘一郎趣談身體排放物(一本另類的體檢報告)
定價:29.80元
作者:(日)藤田*一郎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12212008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k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這本書是——針對中國13億人口瞭解健康的工具書!***的排放物!*深入瞭解各種排放物的健康之道!日本*專業的“寄生蟲博士”趣談身體排放物!請相信,這次我們找到的,
是一座能看到健康細節的大寶藏!!!'
內容提要
《大便書》是一本藉由繪畫瞭解便便的健康書。以“寄生蟲博士”藤田紘一郎專業獨到的醫學簡介,融閤插畫傢寄藤文平的風趣圖文,在愉快的閱讀中認識便便的生成環境,反思對便便的定義及誤解,重新正視便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無論對人類身體或地球環境,都將有更多不同以往的體會。本書是這本書的後續《大便書2:藤田紘一郎趣談身體排泄物》,除瞭本裏提到的大便常識,《大便書2》更是延伸到瞭人類身體各種排泄物、排放物、代謝物的特性和重要性。漫畫更加爆笑、內容更加翔實、知識更加豐富、讓您更加健康。
目錄
作者介紹
藤田紘一郎,1939年齣生於中國東北,東京醫科齒科大學醫學部畢業,東京大學醫學係研究所工作。其後擔任長崎大學教授等職務,1989年擔任東京醫科齒科大學醫學部教授,現為該大學名譽教授。主要研究寄生蟲學、熱帶醫學及感染免疫病學。1994年發錶著作《微笑蛔蟲》(講談社),榮獲講談社齣版文化奬科學齣版奬。藤田紘一郎為日本寄生蟲研究把交椅,素有“寄生蟲博士”之美稱。
譯者:陳滌
文摘
序言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一場與資深、但極其風趣的醫生進行的私人谘詢,而不是枯燥的醫學研讀。作者在行文風格上展現瞭驚人的駕馭能力,他能將那些晦澀難懂的生物化學變化,用最接地氣、最生活化的語言娓娓道來。他擅長使用類比,比如將腸道菌群比作一個熱鬧的城市社區,各種細菌是居民,它們之間的互動決定瞭整個“社區”的健康狀態;又或者將腸道蠕動比作一場精心編排的交響樂,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特定的節奏和力度。這種敘事手法,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讓那些原本可能隻在專業論壇上齣現的術語,變得傢喻戶曉。更令人稱道的是,作者在幽默感和專業性之間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你不會覺得他是在嘩眾取寵,因為每一個笑點背後,都站著堅實的科學依據,他用幽默來軟化信息,用知識來支撐觀點,讓讀者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吸收瞭大量關於消化係統和排泄物健康指標的知識。
評分閱讀體驗的連貫性和邏輯性安排,是我認為這本書處理得極其齣色的一點。它並非是零散知識點的堆砌,而是一條清晰的敘事鏈條。全書的結構仿佛沿著消化道的路徑展開:從入口的咀嚼、食道的運輸,到胃腸的分解與吸收,最終聚焦於“成果”的排齣。每一章的過渡都自然流暢,像是接力棒一樣,準確地將讀者的注意力從上消化道轉移到下消化道的復雜生態。尤其是在討論腸道菌群失衡時,作者巧妙地迴顧瞭前麵章節中提到的一些飲食習慣對菌群的影響,形成瞭完美的閉環。這種結構上的嚴密性,保證瞭知識點的吸收效率,讀者不會感到信息過載,而是能隨著身體的“旅程”一步步深入瞭解全貌。這種精心構建的閱讀體驗,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瞭一次對自身生物係統的全麵巡禮,收獲的不僅是信息,更是一種整體性的認知框架。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冒險,封麵的設計大膽、充滿藝術感,乍一看還以為是什麼現代藝術作品集,但細看之下,那種帶著一絲幽默和挑釁的色彩搭配,讓人立刻聯想到它探討的主題——那些我們日常迴避卻又無比真實的事物。內頁的排版也頗為用心,大量運用瞭圖解和示意圖,這些圖畫雖然是關於“那個”話題,但處理得極其巧妙,既保留瞭科學的嚴謹性,又不失輕鬆的閱讀體驗。比如,有一張關於消化道蠕動的動態圖,用卡通化的形象展示瞭食物殘渣前進的過程,那種擬人化的處理方式,讓人在會心一笑的同時,也對身體內部的運作有瞭更直觀的理解。紙張的選擇也很有講究,略帶粗糙的質感,似乎在暗示著這本書內容源於“大地”,充滿瞭原始和樸素的氣息。裝幀上的每一個細節,都透露齣一種“打破禁忌,直麵真相”的決心,它成功地將一個在許多文化中被視為禁忌的話題,包裝成瞭一件值得收藏和細品的“另類教科書”。這種從外到內的精心打磨,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愉悅感,即使是對於初次接觸這類主題的讀者,也不會感到強烈的排斥或不適。
評分這本書對“自我觀察”這一行為的強調,是其最具有實踐價值的部分。它不僅僅是關於“吃進去、排齣來”的基礎知識普及,更深層次地引導讀者建立起一種對自身生理狀態的敏銳覺察力。作者反復提醒,排泄物的顔色、氣味、形態,就像是身體給我們發送的“匿名舉報信”,隻是大多數人選擇將它們丟棄而不予理會。書中對不同“形態報告”的圖文解析,簡直是一本微縮版的“傢庭診斷手冊”。例如,書中詳細描述瞭如何根據大便的浮沉狀態判斷食物的消化吸收效率,以及如何通過顔色變化警惕潛在的肝膽問題。這種細緻入微的指導,讓讀者從被動的接受治療,轉變為主動的健康管理者。我個人采納瞭書中的一些建議,開始更加留意早餐後身體的反應,並嘗試記錄一些日常變化,這種過程讓我感覺自己對身體的掌控感增強瞭許多,不再將健康問題完全寄托給一年一度的體檢報告。
評分本書的社會學意義同樣值得深入探討。作者以一種毫不妥協的姿態,挑戰瞭主流社會對“排泄物”的集體性沉默和厭惡感。他將這種行為提升到人類生存本能的高度,指齣對身體廢棄物的科學認知,是文明進步的標誌之一。這種批判性的視角,使全書超越瞭一本單純的健康指南的範疇。作者似乎在說:一個真正成熟的社會,應該能夠坦然、科學地討論人類最基本的生理過程,而不是將其汙名化、隱秘化。在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思考,為什麼我們如此輕易地談論心肺功能,卻對腸道健康諱莫如深?這種文化上的“潔癖”,實際上阻礙瞭我們對自身健康的全麵瞭解。這本書就像一把尖銳的手術刀,剖開瞭這種文化上的虛僞,為我們提供瞭一個重新審視身體、重塑健康觀念的契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