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乒乓球基础与实战-击球.攻防与战术-(全彩图解版)
定价:49.80元
作者: 田崎俊雄,王爽威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15411518
字数:
页码: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练好基本功,再难、再新的技术也能学会!
√ 23 种基本击球技巧
√ 8 种基本移动步法
√ 25 种攻防技术
职业教练日常训练法,帮助你解决多种乒乓球基础技巧,技术难点、练习方法:
击球、步法、削球、发球和第三板进攻、接发球和第四板进攻、不同类型选手的应对策略和双打战术。
全面图解基础技巧,专业队员实拍照片+电脑绘制球路:
· 正面、侧面、局部细节照片,多角度演示标准动作
· 照片上绘制清晰动线,标示动作方向和角度
· 球台俯瞰及侧视效果图,解读乒乓球运动轨迹、赛场实况
内容提要
无论乒乓球技术如何发展、变化,扎实的基本功对于任何一位乒乓球爱好者都是必不可少的。《乒乓球基础与实战:击球、攻防与战术(全彩图解版)》由参加过三届奥运会并且在退役后积累了丰富的大学乒乓球队执教经验的职业教练创作,讲解了从乒乓球运动器材、基本击球动作、基本步法,到削球、发球、接发球、攻防技术和战术的各方面内容。
《乒乓球基础与实战:击球、攻防与战术(全彩图解版)》通过正面、侧面、局部细节放大展示和动作连拍等多种照片展示方法,超细致解析每一个基础动作。乒乓球的运动轨迹、球员动作的方向和角度也都在照片上标示出来,非常易于理解和模仿。
《乒乓球基础与实战:击球、攻防与战术(全彩图解版)》专门为乒乓球初学者写作,但是对于练习了一阵乒乓球,希望纠正错误姿势,学习基础技巧,提高运动水平的进阶爱好者也非常有参考价值。
目录
章 器材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击球的基本技巧
第三章 乒乓球的基本技巧
第四章 削球技术
第五章 发球和第三板进攻
第六章 接发球和第四板进攻
第七章 对于不同类型选手的攻略
第八章 双打
第九章 综合练习
后记
作者介绍
田崎俊雄
1974 年11 月1 日出生于日本枥木县宇都宫市,现为明治大学乒乓球队教练,同时担任协和发酵麒麟乒乓球学校校长。运动员时代曾经是日本专业的直拍选手。在大学期间,获得全日本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的单打冠军一次,双打冠军两次。成为职业选手后,获得全日本乒乓球锦标赛1994 年、1996 年、1997 年、2002 年四次双打冠军。之后连续参加了亚特兰大、悉尼、雅典奥运会。1999 年开始参加德国甲级联赛,完成了三个赛
季。2008 年33 岁时退役,2012 年回到母校明治大学担任乒乓球队教练。
王爽威
曾赴日本留学6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归国后一直从事日语教学和翻译工作。北京光源日语学校创始人之一。
文摘
序言
翻阅这本书的目录,我注意到它对“攻防转换”的阐述似乎比较深入。在业余比赛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对手突然改变节奏或旋转,我们经常会因为一板救球失误而葬送一分。我希望书中对“快带”和“摆短”的讲解能够细致入微。快带,不仅仅是手臂的快速前送,更重要的是身体重心的前倾和对来球落点的预判。如果书中能提供关于“判断球的旋转速度”的技巧——比如通过球在球台上的停留时间或者过网高度来判断——那就太棒了。另外,关于摆短技术,很多人只知道要贴网下切,但如何保证在对方搓过来的加转球上依然能做到“短”,而不是被动地搓回半出台,这其中的“摩擦”和“触球瞬间的控制”是关键。我期待看到关于这些细微技术点的高清特写照片,最好能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出手腕、手指和前臂的发力侧重,这样我才能真正理解那种“控制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色彩运用确实是亮点,拿到手里感觉很有分量,不像市面上很多只注重文字堆砌的教学书籍。我是一个更偏向于通过视觉学习的人,所以“全彩图解”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展示了动作的静态分解,更重要的是能有动态的流程图或者关键帧的对比分析。例如,在讲解“反手拧拉”时,如果能用三张并列的图片对比“业余常见错误姿势”(肘部抬得过高)和“专业选手正确姿势”(手腕鞭打的爆发点),并且用箭头标明发力方向,那学习效果会立刻提升。我对战术部分也非常期待,尤其是关于“针对不同打法对手的应变策略”。比如,面对一个只会侧拉、不爱防守的弧圈球手,我该如何在第三板衔接中快速变线,而不是一味地与他对拉消耗。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实战中的案例分析,哪怕是简化的图例,说明在何种局势下采取何种战术组合,对我这种刚想从“会打球”过渡到“会赢球”的球友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拿到这本名为【XH】乒乓球基础与实战-击球.攻防与战术-(全彩图解版)的书,我立刻被它精美的封面和扎实的篇幅吸引住了。说实话,我最近在球馆打球时,总感觉自己的正手拉球发飘,而且接发球总是处理不好,心里很着急。这本书的介绍里提到了对击球细节的深度剖析,这正是我现在最需要的。我特别关注的是它关于“如何通过脚步调整来稳定击球弧线”的部分,因为我观察到很多业余球友只关注挥拍动作,却忽略了身体的协调性,导致击球质量不稳定。我期待书中能有非常清晰的图示来演示侧身、转体、引拍和还原的完整流程,最好能配上不同速度和旋转球的应对技巧,比如面对下旋球时,如何通过调整膝盖的微小变化来确保球能顶起来,而不是直接下网。此外,书中关于“旋转的解读”这一章,如果能详细解释不同击球方式(推、挡、挑、拉)所产生的球的旋转轨迹差异,那将是极大的收获。这本书如果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对我提升比赛的稳定性将是质的飞跃。
评分这本书的“实战”导向性似乎很强,这很符合我目前的需求,因为我已经度过了纯粹模仿动作的初级阶段,现在更需要的是如何在比赛中应用这些技术。我对“发球的战术设计”这一块格外关注。市场上很多书只教发转不转或者下旋球,但实战中,发球的质量往往体现在“变化”和“迷惑性”上。我希望看到书中能系统地梳理如何设计一套发球组合拳,比如连续发两板高质量的转下旋,然后在第三分突然发一个短的偷袭,并分析对手在不同接发球站位下的弱点。此外,书中如果能加入一些关于“比赛心理调适”的内容,哪怕只有一两章,也会大大增加其价值。毕竟,乒乓球打到一定水平,技术差距并不大,更多是心态的较量。比如,如何处理关键分的失误,如何快速从上一局的失利中走出来,如果这本书能在技术之余,也提供一些精神层面的指导,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陪练教练了。
评分坦白说,很多乒乓球书籍的“战术”部分往往流于表面,只是简单地提到了“发抢结合”或“控制中路”等概念,缺乏可操作性。我期望这本【XH】乒乓球基础与实战-击球.攻防与战术-(全彩图解版)能够提供更具现代感的战术体系。比如,针对当前流行的“反手快撕”和“侧身大角度拉冲”,书中是否能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防守和反击矩阵?具体来说,当对手利用速度优势强行拉我中路时,我应该用什么样的步伐迅速到位并进行有效的反制,而不是被动地吃下一板。我尤其看重书中对“步法与击球的同步性”的讲解深度。如果能通过三维的示意图来展示,当身体重心从左脚转移到右脚时,手臂的引拍和击球瞬间是如何完美耦合的,这将极大地帮助我解决“动作脱节”的问题。这本书如果能真正做到图文并茂、逻辑清晰,并且将复杂的击球原理分解到普通爱好者可以理解和实践的层面,那么它绝对是一本值得收藏的经典教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