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入门篇-名师教你学围棋
定价:15.00元
作者:胡世侠,沈逢春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533747985
字数:
页码:11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18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围棋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瑰丽的珍宝。它凝结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围棋的本身,蕴含了军事、政治、地理、哲学、科学、艺术、竞技等多方面的要素,是成年人修身养性的高雅艺术,更是青少年开智启蒙的有力工具。古文中有“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的传说。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围棋对开发青少年智力是非常有益的。
我们从事少儿围棋教学多年,深深体会到少儿围棋业余训练并不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学习围棋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培养面对失败永不言败的不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而对于人的一生来说,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兴趣是好的老师。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围棋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千万不要轻言放弃。
《名师教你学围棋:入门篇》作者之一沈逢春幼年即从师学习围棋,15岁即获得业余六段的称号,且各科学业。高中毕业后顺利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在电子科技大学读至硕士研究生毕业。根据他的体会:学围棋与文化课是相互促进的。
《名师教你学围棋:入门篇》的特点是内容简明扼要、文字通俗易懂。按照《名师教你学围棋:入门篇》提供的学习路径,读者应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掌握围棋的基本原理、基本布局和基本战术,并做好课后练习,以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当你学完本书后,基本上可以达到业余初段的水平了。在自学围棋的过程中,如能得到老师的点拨和指导,则进步会更快一些。
目录
章 初识围棋
节 围棋的起源、发展及现代的段位制
第二节 棋具及基本的围棋规则
第三节 基本围棋术语
第二章 吃子的技巧
节 简单的吃子手段
第二节 吃子的基本技巧
第三节 吃子的手筋
第三章 棋的死活
节 活棋的要素——眼
第二节 活棋的条件
第三节 特殊的活棋
第四节 基础死活
第五节 破眼的基本技巧
第六节 简单的实战死活
第四章 棋的输赢
节 胜负计算的方法
第二节 棋子的效率
第五章 围棋布局基础
节 行棋的顺序
第二节 占角与挂角
第三节 定式——角部的攻防
第六章 围棋中盘战术
节 打入
第二节 角部的侵分
第七章 官子基础
课后习题答案
作者介绍
胡世侠,围棋高级教练,裁判员。 出生于1949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大学。自幼师从合肥围棋高手王太璞老先生。上世纪80年代3次获合肥市“庐阳杯”冠军,并多次作为运动员、教练员参加全国“晚报杯”比赛。 1986年调入合肥市体育局任棋教练,带教学生参加全国性少儿棋类比赛获二、三名各1次,获省市级围棋赛冠军(含团体)100多人次。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种“名师”挂名的书都有点持怀疑态度,总觉得名气大不代表内容就一定扎实,很多时候是为了营销。但这本书的实在内容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它的深度和广度在这个入门阶段的把握拿捏得非常精准。很多其他教材在讲完基础规则后,就开始一股脑地灌输一些高阶的术语和定式,让初学者感到压力山大,学了也用不上。这本书厉害之处在于,它非常注重“慢工出细活”。它把围棋的胜负观和对弈礼仪也融入了教学之中,这在其他纯技术类的书籍中是很少见的。比如,它花了很大篇幅来讨论“缓着”的价值,以及如何在对局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于培养一个成熟棋手的素质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它在对局复盘和假想对局中的处理方式,它不会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提出几个可能的“分歧点”,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考不同选择背后的利弊,这种互动式的学习体验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参与感和学习的主动性。每学完一个章节,我都能感觉自己的棋盘视野开阔了一点,不再只盯着眼前的几颗子,而是开始尝试去评估整个棋盘的形势。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平实,没有故作高深的学术腔调,读起来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棋手在泡茶聊天时,不经意间点拨你几句,温暖而又不失专业性,非常适合作为长期参考的案头书。
评分作为一名工作繁忙的成年人,我能用来学习围棋的时间非常碎片化,对书籍的“可读性”和“检索效率”要求非常高。这本书在结构设计上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它不仅仅是按部就班的章节排列,还设计了非常完善的索引和术语速查表。当我偶尔在复盘中遇到一个模糊的概念时,我不需要从头翻到尾,可以直接通过目录或附录快速定位到相关的解释页面,这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另外,书中的图例和排版对比市面上其他同类书籍简直是天壤之别。很多围棋书的图例为了节省篇幅,棋盘印得太小,或者线条模糊,导致我需要戴着放大镜看。但这本采用了高质量的印刷和合理的布局,棋盘的交叉点清晰可辨,关键着手的标记醒目突出,即便是光线不佳的环境下阅读也不会感到吃力。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行文过程中,非常注重使用现代化的语言来解释传统的概念,比如将复杂的“金角银边草肚皮”用概率和效率的角度进行了现代化解读,让这些老话不再是晦涩的经验之谈,而是具有科学依据的战略指导。这种融合了传统智慧和现代分析的写作风格,让我觉得这本书既有深度又不失时代感,非常适合现代快节奏的学习者。
评分我之前总觉得围棋这种古老的智力游戏,入门一定充满了枯燥的背诵和死板的规则灌输,会让人在乐趣产生之前就心生畏惧。然而,这本【XH】入门篇彻底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从一开始就将“乐趣”和“美感”植入了学习的核心。它没有把围棋当成一个纯粹的计算游戏,而是用非常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围棋棋盘上孕育出的各种“意境”。比如,它在讲解“大局观”时,不是用枯燥的面积计算,而是描绘了棋盘上不同区域的潜力与扩张的动态平衡,让人感觉像是在欣赏一幅不断演变的水墨画。书中穿插了一些非常简洁的历史典故和名人轶事,这些小小的插曲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充满了期待。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巧妙地将一些入门级别的“手筋”和“妙手”包装成了“小技巧”或“魔术时刻”,每一次学到一个新的妙招,那种豁然开朗的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这本书的整体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它鼓励探索和犯错,而不是惩罚失误,这对于培养初学者的自信心至关重要。读完这本书,我不再是抱着“我要赢”的心态去下棋,而是带着“我要发现更有趣的下法”的好奇心投入到对弈中去,这才是学习任何一门艺术或技术最宝贵的收获。
评分这本《XH 入门篇-名师教你学围棋》绝对是近期我读过的最让人耳目一新的围棋启蒙书籍了。我之前尝试过好几本号称是“零基础友好”的教材,结果不是术语堆砌,就是棋盘图示晦涩难懂,学起来简直像在啃一本天书。但这本完全不一样,它的编排逻辑简直是为我这种连“打劫”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的纯小白量身定做的。作者(或者说名师)似乎深谙初学者的心理障碍,从最基础的棋子摆放、棋盘的结构开始,用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气”的概念。我记得有一章讲到“眼位”,它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定义,而是通过模拟“筑巢”和“防御工事”的场景来阐述,一下子就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棋子是活的,有些是死的。书里的排版设计也非常人性化,大开本的印刷让棋盘看起来非常清晰,而且很多关键步骤的解说都配有清晰的箭头和高亮标记,即便我把书翻得比较粗糙,需要回溯查看时也能迅速定位重点。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急于展示那些复杂的定式,而是花了大篇幅讲解“思维方式”,比如如何观察棋形,如何预判对手的下一步意图,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法,让我在实战中感觉思路清晰了很多,不再是盲目乱下,而是有章可循地去思考局部和全局的平衡。对于完全没有基础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围棋世界的一扇友好的大门,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数学美和哲学思辨。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实操反馈的学习者,理论知识如果不能立刻转化为实战能力,那对我来说基本就是白搭。这本《XH 入门篇》在这方面做得近乎完美。它没有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每讲完一个基础概念,后面紧跟着的就是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小练习”或者“对局模拟”。这些练习的难度梯度设置得非常科学合理,从最简单的吃子练习,到稍复杂的围地练习,再到对“势”的初步感知,层层递进,让人感觉每一步都在稳步前进,而不是原地踏步。我发现,很多练习题的思路很有启发性,它不是那种死板的“你必须这么下”,而是提供了几种不同的解法,并分析了每种解法的优劣,这迫使我必须深入思考每一步棋背后的逻辑和意图。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先手”和“后手”的讲解,书里通过一个非常巧妙的棋局设计,清晰地展示了掌握先手权对于全局控制的重要性,我立刻将这个概念应用到了我最近的几盘实战中,效果立竿见影,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对局面的掌控力增强了。对于我这种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来固化知识点的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实战素材量和质量都大大超出了预期,它更像是一个带你亲自上阵对弈的陪练,而不是一本冷冰冰的教科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