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布局基础-跟石佛学围棋-
定价:25.00元
作者: 李昌镐,陈启
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46416656
字数:
页码:22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适合初级水平的围棋受好者学习使用。章的主要内容是围棋布局的基础,从棋子的效率讲到全盘布局的基础事项。第2章简略介绍了与布局密切相关的定式。第3章介绍了下好布局的12条守则,并结合实战案例进行了讲解。第4章是解题测试单元,目的是培养大家的布局能力。后的第5章收录了10型典型布局,目的是帮助大家增强布局的感觉。
目录
章 布局的基本事项
1.什么是布局
2.占角
3.缔角
4.挂角
5.拆边
6.扩张
7.防守
8.分投
9.逼攻
第2章 布局和定式
1.布局和定式的关系
2.必记的10型定式
3.定式的选择方法
第3章 布局的秘诀
1.视野越开阔越好——综观全局
2.只想得不想失,肯定会输棋
3.不要下出浮棋
4.不要趴在失败线上
5.不要过于靠近对方
6.棋形不要重复
7.棋形不要过于偏重一边
8.要保持高低的平衡
9.不能因小失大
10.漏风之处不成目
11.不能被关住
12.遇强则避
第4章 布局实战测验
问题图1一问题图10
第5章 典型布局10型
型一0型型
作者介绍
李昌镐,出生于1975年,在三兄弟中排行老二。1983年,时年八岁的李昌镐开始跟爷爷学习围棋,次年即被曹薰铉九段收为弟子。李昌镐在读小学五年级时,即1986年成为职业棋手。其后创造了41连胜的佳绩,展示了其过人的围棋天分。在围棋界,李昌镐被尊称为“石佛”,对局时无论形势是优是劣,喜怒不形于色,心理素质佳,棋风厚实均衡,计算精准。
文摘
序言
我对比了市面上几本同类别的教材,这本书在案例选择上显得格外用心。它没有一味地堆砌古代名局或者过于高深的职业棋谱,而是精选了大量在特定阶段对初学者最有启发性的对局片段。这些案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清晰地展示了某个核心概念从酝酿到爆发的全过程。比如,一个简单的挂角,在书中是如何被分解为先手、后手、厚薄等多个维度的考量的,讲解得淋漓尽致。更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配图的注释中,经常会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来帮助理解那些抽象的围棋术语,比如将“棋势”比作“气场”的扩散,将“薄弱点”比作“地基不稳”。这种生动化的表达方式,让原本抽象的围棋理论变得具象而易于记忆,极大地提高了知识的吸收效率。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一绝,封面采用了哑光质感,摸上去非常舒服,那种低调中透着深沉的感觉,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那种肤浅的入门书。内页的纸张选用了高克重的道林纸,字迹清晰锐利,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经常熬夜钻研棋谱的棋迷来说简直是福音。排版上,作者明显下了不少心思,黑白的棋盘和彩色的讲解部分过渡得非常自然,没有那种生硬的拼凑感。特别是那些复杂的局部变化图,通过精细的线条和恰到好处的留白,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抓住重点,避免了信息过载的困扰。整体来说,这本书拿在手上就是一种享受,光是翻阅的过程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从细节之处就能体现出它作为一本专业围棋教材的诚意。
评分我之前尝试过好几本号称是“系统教学”的围棋教材,但读完之后总感觉像是零散知识点的堆砌,棋盘上的概念像是孤立的岛屿,很难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它构建了一个极其严谨的逻辑框架。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引导初学者的思维,从最基础的“气”和“眼”的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定型”、“侵消”乃至“手筋”的运用,每一步都有清晰的理论支撑和大量的实战案例佐证。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有“原来如此!”的顿悟感,那种感觉不是死记硬背后的生搬硬套,而是真正理解了围棋背后运行的底层逻辑。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的陡峭感,让那些原本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变得平易近人。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在讲解行棋思路时,那种独特的“棋道精神”的融入,着实令我耳目一新。他不仅仅是在教你“怎么下”,更是在引导你思考“为什么这么下”。在分析几手关键的攻防转换时,他会穿插一些关于大局观和全局取舍的哲学思考,这对于提升棋手的境界至关重要。例如,在讲解“打劫”的策略时,他没有停留在计算劫材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劫争来影响棋盘上其他区域的得失,这是一种更高维度的博弈。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棋风似乎变得更加稳健和有深度了,不再满足于眼前的几目小利,而是学会了如何在高压环境下做出最符合全局利益的决策。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远超一本普通技术书籍的范畴。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对枯燥的理论学习感到头疼的人,很多围棋书的习题部分设计得非常刻板,要么就是重复性过高,要么就是难度跳跃太大,很容易让人失去兴趣。但这本书的练习部分设计得非常巧妙,它将理论知识点自然地融入到了一些模拟实战的场景中。练习题不是孤立的死局,而是嵌入到真实的对局流程里,让你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到这些技术在实战中是如何自然发生的。而且,对于那些难度较高的变化,书后还附带了非常详细的“思考路径分析”,这比直接给出答案要有效得多,它教会你的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思维导图,而不是简单的结论。这种注重“过程体验”的练习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乐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