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定价:32.00元
作者:张正钊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12-01
ISBN:9787300032641
字数:476000
页码:40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行政法是调整因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而形成的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行政诉讼法则是保证行政法贯彻落实和发展完善的*重要的程序法。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内容提要
行政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法律部门之一,其规范众多,内容丰富,涉及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行政诉讼法则是保证行政法贯彻落实和发展完善的重要的程序法。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教材以行政职权的拥有和行使为主线,对行政主体、行政职权、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责任、行政监督、行政救济及行政诉讼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探讨。通过对这些重要问题的研究,力图勾勒出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轮廓与主要内容,旨在使学习者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进而树立依法行政的法治观念。
目录
编 行政法概述
章 行政法的概念 3
节 行政与行政法 4
第二节 行政法的渊源与分类 12
第三节 行政法的地位及作用 16
第四节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22
第五节 行政法律关系 31
第二章 行政主体 38
节 行政主体的涵义与类型 39
第二节 行政主体的资格、地位与职务关系 43
第三节 行政主体与相关组织或个人的联系与区别 58
第三章 行政职权 68
节 行政职权的涵义、特征与类型 69
第二节 行政职权的设定与授予 74
第三节 行政职权的分配、委托和行政协助 77
第四节 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行政权限 82
第二编 行政行为与行政程序
第四章 行政行为 93
节 行政行为概述 94
第二节 抽象行政行为 108
第三节 具体行政行为 121
第五章 行政程序 179
节 行政程序的涵义与意义 180
第二节 行政程序的设定 183
第三节 行政程序的体系构成 186
第四节 行政程序的法制化 206
第三编 行政责任、行政监督与行政救济
第六章 行政责任 221
节 行政违法 222
第二节 行政不当 239
第三节 行政责任 245
第七章 行政监督 262
节 行政监督的概念 263
第二节 内部行政监督 273
第三节 外部行政监督 281
第四节 行政法制监督 285
第八章 行政救济 290
节 行政救济概述 291
第二节 行政赔偿 300
第三节 行政补偿 310
第四节 行政复议 318
第四编 行政诉讼
第九章 行政诉讼概述 335
节 行政诉讼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336
第二节 行政诉讼法的概念与功能 338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341
第十章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管辖 347
节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347
第二节 行政诉讼管辖 351
第十一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 355
节 行政诉讼参加人概述 356
第二节 行政诉讼原告、被告和共同诉讼人 358
第三节 行政诉讼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 361
第十二章 行政诉讼程序、证据、法律适用及涉外行政诉讼 364
节 行政诉讼程序 366
第二节 行政诉讼证据 387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 390
第四节 涉外行政诉讼 394
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张正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已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著作(含主编、合著)二十余本。其中主要论著有:《苏联东欧问题探讨》、《苏联的检察制度》、《苏联的行政机构改革》、《中国新宪法概述》、《新编法学概论》、《外国行政法概论》、《人权思想与人权立法》、《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经典的教科书质感扑面而来,封面设计简洁大气,没有太多花哨的元素,却透露出一种严谨和权威感。拿到手里沉甸甸的,页面的排版也看得出是下了功夫的,字体大小和行距都非常适中,阅读起来丝毫不费力。我尤其喜欢它在章节标题和重点内容的突出方式上所采用的留白和加粗处理,让我在快速浏览和深入研读时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在浩如烟海的法条和理论中迷失方向。这种对细节的关注,无疑极大地提升了学习体验,让人感觉编者和出版社对读者的友好度考虑得非常周到。虽然内容本身是严肃的法学理论,但外部呈现的这种专业和细致,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让人对其中蕴含的知识质量充满了期待。翻阅的初体验,完全符合我对一套高质量法学教材的想象,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制作精良的知识载体。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广度确实让人惊叹,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只是蜻蜓点水般地介绍基本概念,而是真正深入到了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背后的法理基础和历史沿革之中。书中对一些关键性的争议理论,比如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边界界定,以及如何平衡效率与公正这两个永恒的主题,都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剖析和多角度的论证。作者显然不是简单地在罗列法律条文,而是将这些条文置于更宏大的法治背景下进行解读,这对于想要真正理解法律精神的读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财富。我感觉,即便是那些在实务中经常接触到类似案例的同行,也能从中挖掘出新的思考维度,因为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是什么”,更多的是“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深层逻辑。这种层次分明的论述结构,使得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循序渐进地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而资深学习者也能从中找到拓宽视野的支点。
评分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经常处理复杂案例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对判例的引用和分析。它并没有将判例视为简单的案例说明,而是将其作为检验和发展理论的重要载体。书中对一些标志性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司法裁决,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拆解,不仅阐述了判决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深入剖析了法院的裁判逻辑、适用的法律原则,以及这种判决对后续行政实践可能产生的影响。这种将“纸面上的法”与“活生生的法”紧密结合的处理方式,使得原本枯燥的法条变得鲜活起来,让人能够清晰地看到理论是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落地生根、发挥作用的。这种连接能力,极大地增强了教材的实操价值,让学习不再是纯粹的象牙塔活动,而是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的智力探索。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和行文逻辑,体现了一种非常成熟的学术训练痕迹,读起来节奏感很强,但又绝不失严谨。作者在构建论点时,总是能够清晰地划分出主要的逻辑链条,观点之间的递进关系非常明确,很少出现跳跃式的思维,这对于需要精确把握逻辑关系的法学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即便是处理那些概念交叉、界限模糊的复杂议题时,作者也能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清晰的框架图(虽然是文字描述的框架感),将复杂的体系梳理得井井有条。这种行文上的“克制”与“精准”,使得我可以高效地吸收信息,并且在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时,能够有清晰的骨架可依循。它不像某些为了追求文采而显得冗余的论著,这本书的每一个句子似乎都肩负着传递关键信息的使命,效率极高。
评分这本书在教材体系中的定位显然是高端且前沿的,它不仅涵盖了基础的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这些核心内容,更将近年来法学界热议的诸多新领域,比如信息公开的深化、行政程序中的透明度构建,乃至对新兴数字治理模式下行政权力的审视,都纳入了讨论范畴。这表明编者紧跟时代脉搏,力求为读者提供的知识体系是面向未来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既有法律的机械复述上。对于一个希望在未来法律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来说,能够接触到这种具有前瞻性的论述至关重要。它鼓励读者跳出既定的框架去思考,去预判未来法律制度可能面临的挑战与变革方向,这种启发性远超出一本普通教科书所应承担的职责,让人感觉自己正在接触的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科前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