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寅主编的《东方乐器博物馆馆藏图录》为四色图集,收录内容为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的馆藏乐器。 全书分为“中国古代乐器”“中国现代乐器”“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和“外国民族乐器”四大部分,每件乐器除图片展示外,还附有中英文对照的乐器简介。
中国古代乐器
弦呜乐器
古琴“海云”
古琴“鹤鸣”
古琴“碧海秋涛”
古琴“空谷流泉”
曾侯乙十弦琴
曾侯乙五弦器
曾侯乙瑟
鸡公山小瑟
唐传正仓院五弦琵琶
唐传正仓院四弦琵琶
大忽雷
小忽雷
小箜篌
洋琴
体鸣乐器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磬
江陵彩绘磬
犉于
铜鼓
膜鸣乐器
虎座鸟架鼓
扁鼓
气呜乐器
贾湖骨笛
淅川石排箫
鱼形陶埙
陶埙
凤箫
贝
曾侯乙篪
曾侯乙笙
曾侯乙排箫
曾侯乙排箫
中国现代乐器
弦呜乐器
二胡
长沙二胡
京胡
京二胡
中胡
高胡
坠胡
四胡
板胡
改良二胡
革胡
小革胡
小三弦
大三弦
南音二弦
南音琵琶
琵琶
柳琴
……
中国少数民族乐器
弦鸣乐器
体鸣乐器
膜鸣乐器
气鸣乐器
外国民族乐器
弦鸣乐器
体鸣乐器
膜鸣乐器
气鸣乐器
东方乐器博物馆大事记
东方乐器博物馆藏品总目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值得称赞,每一件乐器的图片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而且文字都经过精心斟酌,用词准确而生动,让人一看就懂。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稀有乐器的介绍,比如一些古代少数民族的特色乐器,它们的造型奇特,音色独特,让人大开眼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甚至能够根据文字描述,在脑海中勾勒出这些乐器演奏时的声音,那种感觉非常奇妙。 书中并没有流于表面地介绍乐器的外形,而是深入挖掘了它们的历史文化背景。比如,一些乐器是如何随着丝绸之路传播开来的,它们在不同宗教仪式中扮演的角色,它们如何受到战争和朝代更迭的影响而发生演变。这些深入的探讨,让我对东方乐器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我不再仅仅将它们视为一种文化符号,而是将其视为历史变迁的见证者,文化交流的载体。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每一件乐器背后,都有一段值得讲述的故事,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评分这次阅读《东方乐器博物馆馆藏图录》,让我对东方乐器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之前总以为乐器就是用来演奏音乐的工具,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它们更是承载着历史、文化、信仰和情感的艺术品。书中对每一个乐器的介绍都非常细致,从最细微的纹饰到整体的构造,都描述得清晰明了,让我仿佛置身于博物馆之中,亲手触摸这些珍贵的展品。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不同乐器起源和演变过程的梳理,这让我看到了东方音乐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例如,书中关于二胡的介绍,不仅仅描述了它的形态,还讲述了它如何在不同时代被改良,如何被融入到各种音乐风格中,这让我对这个我们熟悉的乐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本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一次精神的旅行,它让我感受到了东方音乐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远不止视觉上的冲击,更是精神上的洗礼。我一直认为,音乐是连接人与人心灵最直接的桥梁,而东方乐器,更是承载了我们民族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阅读《东方乐器博物馆馆藏图录》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老的丝绸之路,聆听着驼铃声中的笛声悠扬;又仿佛置身于皇家园林,感受着宫廷乐师们演奏的编钟之音,那是一种庄重而宏伟的气势。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乐器的分类和介绍,清晰地勾勒出了东方音乐发展的脉络,让我对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戏曲乐器和民间乐器的章节印象深刻。那些在舞台上为演员烘托气氛的锣鼓,那些在节日里为人们带来欢乐的唢呐,它们虽然不如宫廷乐器那样名贵,却承载着更广阔的民众生活气息,更鲜活的烟火味。阅读这些内容,我仿佛能听到市井的喧嚣,感受到节日的喜庆,也更加理解了音乐在民间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记录了多少件珍贵的乐器,更在于它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共鸣,让我们重新审视和珍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评分这次有幸拜读了《东方乐器博物馆馆藏图录》,这本书简直就是一部浓缩的东方音乐史,看得我如痴如醉。我一直对那些流传千年的古老乐器充满好奇,总觉得它们身上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和民族的灵魂。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让我得以近距离地欣赏那些曾经在宫廷宴乐、市井街头、宗教仪式中奏响的天籁之音。 从封面设计开始,就透着一股古朴典雅的气息,仿佛能闻到纸张和墨香混合的味道。翻开内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精美的乐器图片,每一件都栩栩如生,仿佛触手可及。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古琴的部分,那些细节的处理,琴身的花纹,琴弦的质地,都描绘得细致入微。我甚至能想象到一位古代文人,在月光下,抚琴独坐,那是一种多么超然脱俗的意境。书中对每件乐器的材质、制作工艺、历史渊源、演奏方式都有详尽的介绍,这对于像我这样对乐器没有专业背景的普通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不再只是看到一个漂亮的物件,而是能理解它的来龙去脉,它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的角色。
评分作为一名对东方文化充满兴趣的读者,《东方乐器博物馆馆藏图录》是一本我爱不释手的书。我喜欢它严谨的学术态度,也喜欢它充满人文关怀的叙述方式。书中对每一件藏品的介绍都力求准确,从乐器的名称、年代、产地,到材质、形制、音域,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同时,作者并没有将这些信息枯燥地罗列出来,而是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冰冷的知识点串联成引人入胜的故事。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乐器背后故事的挖掘。比如,某些乐器是如何被帝王赏赐,如何被文人雅士在诗词歌赋中提及,它们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沉浮,又如何在现代得到复兴。这些细节的呈现,让我在欣赏乐器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历史的温度和人性的光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录,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东方音乐史,它让我对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有了更深的敬意。我非常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东方文化、音乐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