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全新正版 赵治勋围棋打劫精解 162道简单问题克服弱点
定价:39.80元
作者:赵治勋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11546793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七小龙之首、21世纪初中国围棋界领军人物 常 昊九段 世界冠军 时 越九段 中日围棋友好大使、围棋教育专家 孔令文七段 弈招围棋(围棋TV网)创始人 赵守洵五段 联袂推荐! 日本*位七大头衔战大满贯获得者、本因坊十连霸、二十五世本因坊 赵治勋 毕生经验荟萃! 围棋爱好者、初学者也能看懂,入级选手一目了然的棋力提升秘籍! -531幅棋谱,图文讲解打劫要点-162道问题,学会打劫把握胜局 -正误解法对比分析 -多步展开,棋局走向一目了然
内容提要
本书由围棋棋手赵治勋专为广大围棋爱好者创作。章介绍了善于打劫的8个要点;第2章帮助读者培养眼力,共有6个问答;第3章均为初级打劫题,共有47个问答;第4章均为中级打劫题,共有71个问答;第4章均为实战型打劫题,共有38个问答。通过大量的棋谱与讲解,本书由浅入深地对围棋的打劫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同时提供正解和错解两种下法对比,让初学者能轻松自学,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入门指导书。
目录
前 言…………………………………………………3
章 善于打劫的8个要点 …………………………5
第2章 先培养眼力 ……………………………… 31
第3章 初级篇 …………………………………… 45
第4章 中级篇 ……………………………………141
第5章 实战篇 ……………………………………285
作者介绍
赵治勋 1956年生于韩国釜山市。1962年到日本,拜木谷实九段为师。1968年11岁时成为围棋职业初段。1971年升为五段。1981 年升为九段。1975年在2期职业十强战中获得个冠军头衔,之后在各项棋赛中大显身手。1980年获得名人战冠军。至1984年为止蝉联五届名人战冠军,获得“名誉名人”称号。1981年又获得名人、本因坊、十段、鹤圣四项冠军。1983年获得棋圣战冠军。一人同时拥有三大冠军头衔。蝉联三届棋圣战冠军。1987年获得天元战冠军,成为历史上位大满贯获得者(获得七大冠军头衔)。1989年再次获得本因坊战冠军,之后蝉联十届该项冠军,因而被授予“二十五世本因坊”的称号。1996 年,时隔11年他再次获得名人战冠军,第二次一人同时拥有三大冠军头衔,打破了由二十三世本因坊坂田荣男所保持的纪录。2014年获得第四届大师杯冠军。到2014年9月为止,共获得73项冠军头衔。到2012年为止,共获得1400次对局胜利。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简直是为我们这些硬核棋迷量身定制的。封面设计沉稳又不失力量感,那种深邃的黑色调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棋局变化,让人一拿到手就忍不住想立刻翻开。内页的纸张质感非常棒,印刷清晰锐利,无论是棋谱的线条还是文字的排版,都达到了专业出版物的上乘水准。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在处理复杂的棋形和变化图时,清晰度极高,即便是在光线不理想的环境下阅读,也能毫不费力地分辨出每一个黑白子落点的细微差异。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直接提升了阅读体验,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既专注又舒适。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体现了出版社对围棋文化和读者的尊重。每次翻阅,那种油墨的清香和纸张的触感,都让人感到一种仪式般的愉悦,也为接下来的深度思考做好了心理铺垫。这种优秀的物理呈现,是很多网络资料和电子书无法比拟的,它让你真正沉浸在赵治勋大师构建的那个精妙的围棋世界里,心无旁骛。
评分从出版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注释和解说部分做得非常扎实,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它不像市面上某些译本,仅仅是把日文原著的内容搬过来,而是加入了许多本土化的补充说明。例如,对于一些源自日本古棋法或特定流派的术语,都会有清晰的脚注解释其内涵,避免了国内棋手因文化背景差异而产生的理解偏差。而且,这些补充说明并非多余的赘述,而是精准地填补了知识链条上的断点,让整个学习体系显得滴水不漏。更令人惊喜的是,在一些关键的劫争结论处,作者还会引用一些现代顶尖棋手的实战案例来佐证,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编排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它让你确信,书中所讲的并非空中楼阁,而是经过无数实战检验的真理,这对于培养读者对棋谱的信任感和依赖性至关重要,确保了我们学习的每一步都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在问题设置上的巧妙布局,它并不是简单地罗列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超级大劫,而是遵循了一种极其科学的进阶路径。开篇的问题明显是热身性质的,旨在帮你激活对“先手”与“后手”价值判断的基本敏感度。随着章节的深入,问题的复杂度呈现出一种教科书式的递增曲线。你会发现,作者非常注重“情景代入感”,每一个劫争的出现都仿佛是真实对局中某个特定阶段的缩影,这使得我们练习时,不仅仅是在计算,更是在模拟实战决策的过程。更有价值的是,对于一些看似有多种解法的局面,书里会毫不吝啬地展示出不同选择背后的优劣对比,比如A方案看似得利两目,但B方案虽然当前看起来收益小,却能为后续的全局控制埋下伏笔。这种对“局部与全局平衡”的深度探讨,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围棋整体观的认知,不再局限于眼前的目数得失,而是开始衡量每一手棋对未来棋势的深远影响。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它对“时间点”和“紧气”这两个劫争核心要素的强调,处理得极其精到。很多棋手下到劫争,要么是计算失误,要么就是关键时刻的“呼吸不顺”。而本书似乎洞察了这一点,它花了大量篇幅去解析,在何种情况下,你必须牺牲一些目数来换取时间的紧迫感,或者在对手急于求成时,如何通过冷静的“等待与反击”来瓦解对方的攻势。特别是对于那些涉及打赢才能活棋,打输就要全盘崩溃的极端局面,书中展现了比单纯的“数气”更深层次的心理博弈。它教会的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一种“心理压力管理”。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在面对顶级对手时那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着,这种气质的熏陶,比单纯的棋谱学习来得更宝贵,它关乎的是棋手的“心性”修炼,是迈向高手门槛不可或缺的一环。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平易近人,完全不像有些围棋专著那样,上来就是一堆晦涩难懂的理论术语,让人望而却步。作者(或者说是译者,能把赵治勋的精髓如此流畅地转化过来,功力也很深厚)的叙述语言,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坐在你身旁,循循善诱地为你剖析每一个关键点。他总能用最生活化、最直观的语言去解释那些看似深不可测的劫争逻辑。比如,当讲到一方必须弃子取利的时机,那种语气里带着一种鼓励你大胆尝试的心态,而不是冷冰冰的命令。这种“对话式”的讲解,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对于我这种在特定阶段经常卡在劫争上的业余爱好者来说,这种亲切感太重要了。它让你觉得“原来我不是学不会,只是少了一个好的引路人”,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那些反复出现的困境。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方式,远比死记硬背公式有效得多,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让枯燥的对杀练习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