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定式专项训练 从业余初段到3段 |
| 作者 | 张杰著 |
| 定价 | 25.00元 |
| 出版社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38187267 |
| 出版日期 | 2014-09-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作者归纳总结了一套符合围棋教学特点的教学辅导材料,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套《阶梯围棋基础训练丛书》。与市面上现有的教材相比,本套图书有如下特点: *,系列化。阶梯围棋基础训练丛书共有21册,分别是《手筋专项训练》5册、《死活专项训练》5册、《布局专项训练》5册、《定式专项训练》5册和《官子专项训练》1册。本套丛书将围棋水平分为5个阶段,即从入门到10级、从10级到5级、从5级到1级、从1级到业余初段、从业余初段到3段,每一种专项训练的5个分册就是根据这个阶段划分的。教师可以在这个阶段就某一个专题方面深入系统地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某种专项知识。 第二,习题化。《阶梯围棋基础训练丛书》采用习题的形式进行内容讲述,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抓住重点,也便于学生养成思考习惯。另外,每册有400--600道习题,大量的习题还可以供学生检验学习成果之用。 第三,阶梯化。《阶梯围棋基础训练丛书》内容安排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我们认为,一套好的围棋教学辅导资料应该做到:孩子喜欢,教师爱用,家长明白。《阶梯围棋基础训练丛书》应该是符合这三方面特点的精品围棋图书,得到了少儿围棋培训联盟的大力推荐。 |
| 作者简介 | |
| 张杰,1970年生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祖籍湖北,围棋业余5段。自1994年开始从事围棋教育工作,参与过围棋教师专项培训、少儿培训等项目,在京城围棋培训界享有盛誉。自2002年起开始参与围棋图书的编撰和策划工作,先后出版了几十种围棋读物,大部分图书成为少儿围棋图书的精品。 |
| 目录 | |
| 单元 定式综合练习(组) 第二单元 定式综合练习(第二组) 第三单元 定式综合练习(第三组) 第四单元 定式综合练习(第四组) 第五单元 定式综合练习(第五组) 第六单元 定式综合练习(第六组) 第七单元 定式综合练习(第七组) 第八单元 定式综合练习(第八组) 第九单元 定式综合练习(第九组) 第十单元 定式综合练习(第十组) 第十一单元 定式综合练习(第十一组) 第十二单元 定式综合练习(第十二组) 第十三单元 定式综合练习(第十三组) 第十四单元 定式综合练习(第十四组) 第十五单元 定式综合练习(第十五组) 答案 |
| 编辑推荐 | |
| 与图书市场现有的围棋教材相比,本套图书有如下特点: 一、系列化。《阶梯围棋基础训练丛书》全套共有21册,2009年已经出版了《手筋专项训练》、《死活专项训练》和《官子专项训练》,按不同的围棋水平从低到高循序渐进。本次我们将继续出版《布局专项训练》和《定式专项训练》,共十个分册。教师在相应阶段可以在一个专题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教学,学生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某一种专项知识。 二、习题化。《阶梯围棋基础训练丛书》采用习题的形式进行内容讲述,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抓住重点,也便于学生养成思考习惯。另外,每册有300—800道习题,大量的习题还可以供学生检验学习成果之用。 三、阶梯化。《阶梯围棋基础训练丛书》内容安排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我们认为,一套好的围棋教学辅导资料应该做到:孩子喜欢,教师爱用,家长明白。《阶梯围棋基础训练丛书》应该是符合这三方面特点的精品围棋图书,得到了少儿围棋培训联盟的大力推荐。《阶梯围棋基础训练丛书》出版之后,长期占据该类别图书排行榜的前列,便是一个佐证。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定价与它提供的价值完全不成正比,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被欺骗感。考虑到其粗糙的制作工艺、过时的内容结构以及晦涩的讲解方式,它的市场价格显得极为虚高。一本好的教学用书,理应是知识的载体和学习的伙伴,它应该尽可能地降低读者的学习门槛,激发学习的热情。然而,这本书带来的更多是挫败感和对出版方的失望。我期待的是一本严谨、清晰、与时俱进的围棋教材,结果拿到手的却是一本充满瑕疵、知识点陈旧的“旧作”。如果作者和出版社在制作前能多花一点心思在内容打磨和装帧质量上,而不是仅仅依靠一个吸引眼球的书名来吸引销量,也许读者的评价会完全不同。这是一次非常不愉快的购买和阅读体验,完全不推荐给任何真正想提升棋艺的棋手。
评分这本书在收录定式的广度和深度上,明显存在着明显的年代感和局限性。很多被认为是“经典”的定式,在当今的AI时代,其优劣已经被重新定义了许多次,书里推崇的一些在现代棋局中早已被视为低效甚至错误的下法,依然被当作圭臬来介绍。这对于希望站在当前围棋前沿的棋手来说,简直是误导。更让我感到不解的是,对于一些现代流行的活角变化,或者新兴的布局思路,书中几乎避而不谈,仿佛时间停滞在了上个世纪。这让我不得不怀疑作者在搜集资料和更新棋谱知识库时是否有所懈怠。如果一本名为“专项训练”的书不能提供最前沿、最可靠的知识支撑,那么它的训练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更像是一份“历史文物”而非“实战指南”。
评分从学习者实践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实战性设计得非常薄弱。虽然它声称是“专项训练”,但书中的例题和练习题的设置大多是脱离实际对局情境的孤立局面,缺乏将定式融入到完整对局流程中的引导。棋局的行进往往是连续的,定式的选择和变化依赖于前几手的布局和全局的形势判断,而这本书却把定式生生割裂成了孤立的知识点来考察。这导致我即使记住了书中的所有变化,在实际对弈中依然无法灵活运用,因为我没有学会“何时”以及“为何”要下出这个定式。缺少了实战场景的模拟和对局后复盘的指导,这些所谓的“训练”更像是死记硬背的默写,无法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棋艺,这种教学模式的僵硬性,极大地削弱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
评分我本来满怀期待地想通过这本书来系统性地提升我的中盘战斗力,毕竟书名听起来就很“硬核”,针对性极强。然而,书中的讲解思路实在是过于跳跃和晦涩,完全没有考虑到初学者或者中级棋手理解棋理的认知过程。很多关键的转换点,作者只是简单地给出一个“妙手”或者“正解”,却完全没有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和弃取之道,那种“你得自己悟”的态度,对于想寻求清晰指导的读者来说,简直是令人抓狂的。感觉作者仿佛是直接把自己的“黑箱操作”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并没有做任何的梳理和转译。读起来就像是在听一位顶尖高手在自言自语,那些高深莫测的术语和闪烁其词的判断,让我的脑袋像浆糊一样,根本无法抓住重点,学到的更多是困惑而非知识。
评分这本围棋书的排版简直是灾难,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出自专业出版社之手。拿到书的瞬间我就觉得不对劲,纸张的质量粗糙得像是用了好几年的旧报纸,油墨的味道刺鼻得让人头疼。更要命的是,书里的棋谱布局图,黑白分明的地方简直可以用“模糊”来形容,很多关键的交叉点看得我老眼昏花,完全无法分辨是黑子还是白子,更别提那些复杂的定式变化了。印刷的错误也是层出不穷,好几次我按照图示摆棋,发现根本对不上书上画的那个样子,浪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去反复核对,甚至有些页码的顺序都感觉是错乱的。这本书的装订也极其脆弱,稍微翻动几下,就能听到书脊处传来“吱呀”的声响,生怕下一秒就会散架。对于一个想要系统学习、认真研究棋谱的棋友来说,这样的阅读体验简直是一种折磨,简直是在考验我的耐心和视力极限,这哪里是训练工具,分明是劝退利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