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象棋自学速成法
:28.00元
售价:20.4元,便宜7.6元,折扣72
作者:黄少龙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08239736
字数:
页码:34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322kg
《象棋自学速成法》分四章,讨论开局、中局、残局、全局的学习方法。每章又分八节详细说明。写法尽量贴近读者的需要。适用于广大初、中级水平的棋友。《象棋自学速成法》所谓“速成”是相对而言,并非意味着只花两三个月功夫,就能成为象棋高手了。而是说,如果你不掌握这些方法,进步会很慢,而学通了这些方法,棋力会迅速提升,令人感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象棋自学速成法》是一本指导读者自学象棋快速成才的专著,是我国象棋大师和象棋理论家黄少龙教授几十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科学研究成果。《象棋自学速成法》分为怎样启发开局悟性、怎样增强中局实力、怎样磨炼残局功夫、怎样提升全局棋力四章,每章又分为八节,详细讲述自学成才的方法,并选择名家实战棋例加以论证,可从中了解象棋基本知识、杀法技能和象棋新战术发展成果,回答自学象棋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象棋自学速成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自成体系,条理分明,文笔流畅,通俗易懂,是广大象棋爱好者的良师益友,对初级、中级水平的棋友提高技艺水平很有帮助,对专业棋手亦有参考价值。
章 怎样启发开局悟性
节 尽快出子 协调阵形
第二节 正误对比 理解定式
第三节 追根溯源 弄清演变
第四节 阵形对抗 抓住要领
第五节 局型转换 灵活多变
第六节 研究陷阱 寻求对策
第七节 掌握先手 打击弱形
第八节 擅长局法 自练几套
第二章 怎样增强中局实力
节 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
第二节 进攻防守 适当兼顾
第三节 子力先手 酌情估算
第四节 预定计划 随机应变
第五节 抓住机遇 当机立断
第六节 巧谋敌子 增强实力
第七节 控制局面 因势利导
第八节 攻杀模式 多种多样
第三章 怎样磨炼残局功夫
节 结局趋势 估计定位
第二节 残棋谚语 经验之谈
第三节 弱子作用 不可忽视
第四节 禁冷停顿 手段灵活
第五节 例胜例和 掌握定式
第六节 车兵攻法 名手示范
第七节 车马配合 实战技巧
第八节 车炮作战 典型局例
第四章 怎样提升全局棋力
节 统筹全局 制订战术
第二节 实战磨炼 复盘总结
第三节 学习名局 博采众长
第四节 多算得胜 少算不胜
第五节 形势分析 判断优劣
第六节 心理训练 提高素质
第七节 自练自测 持之以恒
第八节 开拓思维 提升棋力
黄少龙,男,南开大学象棋研究中心教授,1977年获全国象棋个人赛第3名,被授予国家一批象棋大师称号。1977年参加中国对菲律宾象棋赛,1985年参加中国对法国象棋赛,均取得优胜成绩。1997年参加象棋名人国际邀请赛获国内组冠军。1982年起主持电脑象棋的研究,与别人合作制成国内一个象棋软件。1986年在香港设擂,获香港奥林匹克金奖。1990年参加在伦敦举行的第二届世界计算机奥林匹克大赛,获第3名铜奖。曾出版《象棋实战攻杀技巧》、《象棋中局精妙战法》、《象棋布局疑难问题解答》、《象棋中局疑难问题解答》、《象棋开局战理》、《象棋实战中局谱》、《象棋对策论》、《马炮争雄》、《象棋战术大全》等40多部着作,并发表象棋论艾300余篇。本人事迹入选1998年,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人录》。
章 怎样启发开局悟性
节 尽快出子 协调阵形
第二节 正误对比 理解定式
第三节 追根溯源 弄清演变
第四节 阵形对抗 抓住要领
第五节 局型转换 灵活多变
第六节 研究陷阱 寻求对策
第七节 掌握先手 打击弱形
第八节 擅长局法 自练几套
第二章 怎样增强中局实力
节 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
第二节 进攻防守 适当兼顾
第三节 子力先手 酌情估算
第四节 预定计划 随机应变
第五节 抓住机遇 当机立断
第六节 巧谋敌子 增强实力
第七节 控制局面 因势利导
第八节 攻杀模式 多种多样
第三章 怎样磨炼残局功夫
节 结局趋势 估计定位
第二节 残棋谚语 经验之谈
第三节 弱子作用 不可忽视
第四节 禁冷停顿 手段灵活
第五节 例胜例和 掌握定式
第六节 车兵攻法 名手示范
第七节 车马配合 实战技巧
第八节 车炮作战 典型局例
第四章 怎样提升全局棋力
节 统筹全局 制订战术
第二节 实战磨炼 复盘总结
第三节 学习名局 博采众长
第四节 多算得胜 少算不胜
第五节 形势分析 判断优劣
第六节 心理训练 提高素质
第七节 自练自测 持之以恒
第八节 开拓思维 提升棋力
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视觉学习者,对于纯文字的棋谱感到非常吃力,很多文字描述的“跳跃”和“斜切”对我来说非常抽象。因此,市面上很多号称适合新手的书,对我而言依然像天书一样。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对视觉辅助的极致运用。它的图例清晰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不仅有棋子移动的路径,连那些需要注意的“潜在威胁区域”都会用半透明的阴影标示出来,这种信息密度恰到好处的视觉传达方式,让我彻底摆脱了对文字描述的依赖。特别是在“残局简化”的章节,作者用非常简洁的方式展示了如何将复杂的残局简化为“王车易位”或“单车破王”等基础模型。这种从复杂到简单的提炼能力,是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它没有让我花大量时间去理解那些对新手意义不大的高深残局,而是聚焦于那些最能提升胜率的基础收官技术,使得学习效率得到了几何级的提升,让人在短时间内就能看到实实在在的进步。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深谙成年人学习心理的。它没有采用那种传统的、循规蹈矩的教学顺序,而是设计了一个“螺旋上升”的学习路径。第一部分是基础,但即便是基础部分,也融入了大量的“实战思维训练”。例如,在讲解如何控制“中心”的章节,作者并未直接给出定义,而是通过一个经典的“四马争锋”对局片段,引导读者自己去体会为什么中心位置如此重要,让读者自己“发现”真理,而不是被动接受。这种引导式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而且,它非常注重“心法”的培养,书中穿插着关于“耐心”、“预判能力”以及“情绪管理”的探讨,这些都是超越技术层面的宝贵经验。这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进行深度思考的入门读物。通过阅读它,我不仅学会了下棋的套路,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带着策略和远见去处理生活中的复杂问题,这种跨领域的思维训练价值,远超出了棋盘本身。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那种传统的黑色与红色搭配,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初次翻开,我就被它清晰的版式和详尽的图示所折服。作者显然在编排上下了极大的功夫,每一步棋的走法都配有清晰的箭头指示,即便是对围棋、国际象棋等其他棋类略有了解的初学者,也能迅速抓住要领。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并没有一味地堆砌复杂的理论,而是用非常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那些看似高深的术语,比如“吃子”的原理被比喻成“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这种接地气的阐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我尤其喜欢其中穿插的“历史小故事”板块,它不是死板的日期罗列,而是讲述了古代名家对局的传奇色彩,让我在学习技巧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这项古老智力游戏的魅力。它真的像一位耐心且博学的老师,手把手地引导你从最基础的“兵”如何移动开始,一步步建立起对整个棋盘的宏观认知,让人感觉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而不是囫囵吞枣。这本书的开篇对基本规则的梳理极其到位,为后续的进阶学习打下了异常坚实的基础。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尝试过几本号称“速成”的棋谱,结果往往是买回家束之高阁,因为它们要么过于学术化,充满了各种代号和复杂的公式推演,要么就是内容过于单薄,几页纸讲完规则就没了下文,根本无法应对实战中瞬息万变的局面。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真正做到了“速成”,但这个“快”不是建立在牺牲深度之上的。它的章节设置非常巧妙,先是针对性地训练“开局定式”,但它不只是罗列固定的招法,而是深入分析了每一种开局背后的战略意图——为什么要这么走?对手的常见反击是什么?这种带着“为什么”的学习方法,让知识点真正扎根在脑子里。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提供了一个“常见陷阱与破解”的专题部分,专门列举了新手最容易掉入的十大误区,并配上了详细的图解,告诉我如何识别并避开这些“陷阱”。这比单纯背诵招式管用得多,它教会了我的不是“怎么走”,而是“怎么不输”。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和一个经验丰富的棋手对弈,他总能在关键时刻提醒我潜在的危险,这种实战导向的教学模式是很多理论书籍所缺乏的宝贵特质。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质量也值得一提,这对于需要反复翻阅的书籍来说至关重要。纸张选择上,它用了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铜版纸,既能很好地承载印刷出来的彩色图表,又避免了普通光面纸反光刺眼的问题,即使在午后阳光下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书本的装订也非常牢固,我经常需要将它摊平在棋盘旁对照研究,很多书摊开后中心部分都会拱起来,难以阅读,但这本书的平摊度做得非常好,可以轻松地保持开放状态。此外,书中在介绍中局战术时,采用了“问题-思考-答案解析”的结构,这种互动式的设计大大增强了读者的参与感。它不像是在单向灌输信息,更像是在进行一次有引导的思维训练。比如,在某个中局困境下,它会先给出三到四个可能的应对方案,然后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出最优解及其理由,这种对比式的学习方法,让我对不同策略的优劣有了更深刻的直观感受。对于时间紧张的职场人士来说,这种高效的学习组织方式简直是福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