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厄鋼琴基礎教程(教學版) | ||
| 定價 | 23.00 | |
| 齣版社 | 上海音樂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2年02月 | |
| 開本 | 8開 | |
| 作者 | 方百裏 注釋 |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 頁數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807516811 | |
| 重量 | 339 | |
前言
教學提示與指導
大譜錶與鋼琴鍵盤的對照錶
右手觸鍵練習、左手觸鍵練習
雙手練習
三手練習固單用右手(主題與12個變奏)
三手練習圉單用左手(主題與8個變奏)
第壹部分(3—43)四分音符練習
第2部分(44—85)八分音符練習
第三部分(86—106)十六分音符練習
附 錄
.......
我不得不說,這套教材在選麯的趣味性上做得實在有些保守,甚至可以說是沉悶。每一頁的練習麯都像是從上個世紀的某個角落裏挖齣來的,鏇律平淡如水,幾乎沒有任何能抓住聽眾耳朵的地方。我的孩子(一個剛接觸鋼琴的小朋友)一開始還帶著好奇心翻看,但很快就錶現齣明顯的抗拒。他總是問我:“爸爸,這些麯子聽起來都一樣,我為什麼要彈這個?” 相比於市麵上那些融入瞭更多現代元素或者至少鏇律性更強的入門教材,這本《拜厄》的選材顯得過於注重機械化的指法訓練,而完全忽視瞭音樂本身應有的感染力和樂趣。學習鋼琴本就枯燥,如果教材本身不能提供足夠的音樂動力,孩子很容易在最初的階段就萌生放棄的念頭。音樂學習的第一步應該是激發興趣,而不是用一堆老掉牙的、缺乏生命力的音符來澆滅熱情。
評分指法練習的編排邏輯上存在明顯的跳躍性,讓我的教學過程非常不連貫。這本書似乎是把大量的指位訓練堆砌在一起,然後突然插入一些看似復雜的和弦或八度練習,但缺乏足夠的過渡和鋪墊。我發現,我的學生們在攻剋某個技術難點後,下一頁的練習麯可能需要他們立即切換到完全不同的力度和觸鍵要求上,中間的銜接非常生硬。這就導緻我不得不頻繁地在課上“自己創造”一些輔助性的練習來彌補教材設計上的斷層。一個優秀的教材應該像一座精心設計的階梯,每一步都穩固且有邏輯地將學生引嚮下一個高度。這本教材更像是把一些零散的颱階隨意地堆砌在一起,學習者很容易在攀登過程中失去平衡。
評分我個人認為,這本“教學版”在“教學”方麵的輔助性材料是嚴重不足的。盡管有方百裏的注釋,但它主要集中在對既有樂麯的解讀上,而不是如何有效地“教”與“學”。例如,它幾乎沒有提供任何關於如何糾正常見錯誤姿勢的圖示指南,也沒有給齣針對不同學習進度的分層練習建議。如果這是一個完全自學的成人教材或許還可以勉強接受,但作為一本麵嚮初級階段的教材,它過於依賴老師的經驗和臨場發揮來填補這些空白。我甚至不得不去網上尋找其他關於鋼琴基礎教學的資源,來補充這本教材中缺失的“如何練”和“如何糾正”等核心教學環節。一本優秀的教材,應該自身就能提供一個相對完備的教學框架,而不是把最重要的部分留給瞭讀者自行摸索。
評分關於注釋和講解的部分,我感覺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方百裏的注釋似乎是想提供一些更深入的理解,但實際效果卻像是給一個零基礎的初學者喂食過於復雜的理論知識。對於一個連五綫譜都還沒認全的小朋友來說,突然冒齣一大段關於和聲進行或者特定曆史背景的分析,完全是雲裏霧裏,徒增壓力。更糟糕的是,有些關鍵的演奏技巧解釋得非常抽象,缺乏直觀的圖示或更易懂的語言來引導。舉個例子,關於“觸鍵深度”的描述,書裏用瞭很多晦澀的詞匯,但我作為成年人讀完後也需要反復揣摩纔能勉強理解,更何況是十歲以下的孩子。教材應該像一個和藹的老師,循序漸進,而不是像一本深奧的學術專著,讓人望而卻步。
評分這本教材的排版簡直是災難性的,銅版紙的印刷質量也實在不敢恭維。拿到書的那一刻我就有點失望瞭,內頁的墨跡深淺不一,有些地方甚至能看到油墨的暈染,這對於需要清晰閱讀樂譜的學習者來說是非常不友好的。更彆提那些標注的指法和錶情記號,有些印刷得極其模糊,幾乎看不清作者到底想錶達什麼。我記得我試著跟著書上的指示練習幾首簡單的練習麯,結果光是辨認那些模糊的符號就耗費瞭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個基礎教程,最起碼的清晰度都達不到,這怎麼能指望初學者能有效學習呢?對於需要依賴清晰視覺輔助來建立正確手型的初學者來說,這樣的印刷質量簡直是一種視覺上的摺磨。我真心希望齣版社在後續的版本中能夠重視一下裝幀和印刷工藝,畢竟這是直接影響學習體驗的關鍵因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