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王映海傳戴氏心意拳精要
定價:198.00元
售價:144.5元,便宜53.5元,摺扣72
作者:王映海
齣版社:北京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3048815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戴氏心意拳第五代傳人王映海口傳心授其孫王喜成主持編寫
本書為《百傢功夫叢書》之一。山西祁縣戴氏心意拳是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由戴隆邦創立,原隻在戴氏一族內傳授,後由戴魁傳齣。本書口述者王映海15歲師從戴魁學藝,修煉七十餘年,是當代戴氏心意拳的集大成者。俗語雲:“隻見戴傢拳打人,不見戴傢人練拳。” 戴氏心意拳招法古樸,練法獨特,擊法凶猛。第六代傳人王喜成偕弟子係統整理瞭該拳丹田功、身法步法手法要義、技擊藝術,並親自示範,指導分析,畫成圖解,配以練用法光盤,以期眾多武術愛好者一睹這神秘拳法的真容。
傳承 1.戴氏心意拳的曆史和傳承曆史概要戴氏心意拳傳承者2.武藝的傳承——武德和技藝的修養戴隆邦授拳規矩3.學習武藝的心得——二勤、三知、二戒習藝二勤習藝三知習藝二戒武藝的磨煉內外相見閤一傢
基礎理論 1.陰陽五行理論與戴氏心意拳陰陽學說陰陽交感互藏的條件和要素陰陽學說與中醫學戴氏心意拳中的陰陽交感互藏戴氏心意拳中的陰陽關係天地人三纔閤一養氣法養生效果2.戴氏心意拳基礎理論戴氏心意拳的特徵練功介紹
身法1.鍛煉丹田丹田功概述預備姿勢丹田功練法2.産生勁力的條件之一“身法六要”身法與勁力身法六要
步法1.搬丹田 68歌訣解說虎步虎步練習的三階段熊行步寒雞步寒雞步的勁力解析2.産生勁力的條件之二“三節” 90何為三節三節的妙用三節的作用三節閤一3.身法和步法要義戴氏心意拳要義解析束鑽抖擻刹的發勁力學束鑽抖擻刹的步法體現
手法1.手法的基礎摘要六閤勢2.基本手法雙把撥浪鼓手
五行拳1.陰陽五行和五行拳 陰陽五行說五行拳和內五行、外五行2.五行拳劈拳崩拳躦拳炮拳橫拳
四把 1.四把的動作說明及用法四把四把用法2.産生“勁力”的條件之三六閤武術掌握階段丹田養成的四個階段
用法 1.十大形 龍形用法馬形用法鷹形用法熊形用法2.其他用法白鶴亮翅用法捉邊炮用法躦拳用法摟把用法
磨手 要領練法技擊練習王映海技擊集
學藝問答錄
心意拳拳譜
王映海(1926—2012年),乳名桃園,人稱桃園師傅。山西省祁縣東觀鎮(原曉義鄉)北堡村人氏,戴氏心意拳的第五代傳人,武術傢。王映海師從心意大俠戴魁先生,潛心修煉七十餘年,是當代戴氏心意拳的集大成者,其弟子遍布世界。王喜成,1978年生,山西省祁縣東觀鎮北堡村人氏,王映海之長孫,戴氏心意拳第六代傳人。王喜成自幼看爺爺和父輩們練拳,便模仿他們的身姿和手勢,7歲便開始一點一點地習練戴氏心意拳。通過十幾年的鑽研與練習,他對功法要領、拳理講義的認識與理解都得到瞭進一步升華。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中透著古樸的氣息,光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書頁的紙張選擇也非常考究,觸感細膩,油墨的印製清晰銳利,即便是那些年代久遠的圖文,也得到瞭最大程度的還原,這對於研究者和愛好者來說,無疑是一種極大的尊重。裝幀的細緻之處,比如邊角的燙金處理,雖然低調,卻彰顯瞭齣版方對內容本身的珍視。拿到手後,我特意對比瞭市麵上其他同類書籍,它們大多在視覺呈現上流於平庸,要麼過於現代缺乏韻味,要麼印刷粗糙讓人不忍卒讀。而這本,仿佛就是用心雕琢齣來的藝術品,它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物件。從拿到快遞包裹的那一刻起,拆開時的那種儀式感,就預示著裏麵裝載的絕非等閑之物。這種對物理形態的極緻追求,讓我對其中蘊含的精神內容也充滿瞭更高的期待,它用最直觀的方式告訴讀者:這裏麵的東西,是經過時間沉澱,值得我們慢下腳步去細細品味的。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和論證脈絡,展現齣一種非常獨特、近乎詩意的理性美。它不像許多武術書籍那樣采用強硬的指令式語言,而是以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引導讀者進入一個構建好的認知體係。文字中流淌著一種對傳統文化和武學精神的深深敬意,使得閱讀過程成為一種精神上的洗禮,而非單純的技能學習。比如,在談到心法與技法關係時,作者插入瞭一些關於古代士人修身養性的片段,巧妙地將武術提升到瞭個人品格塑造的高度。這種跨學科的融閤,使得理論的支撐更加堅實,也讓讀者在學習動作的同時,不斷反思自身的行為規範和處事態度。閱讀這樣的作品,你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一種拳術,更是在學習一種生活哲學,一種如何與自身、與世界達成和諧共處的方法論。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化力量,是許多速成手冊所無法比擬的。
評分作為一個多年涉獵武術典籍的讀者,我深知一本真正優秀的作品,必須具備持久的生命力和不斷被重新解讀的價值。這本著作的魅力正在於其內在的開放性。它沒有給齣最終的、僵死的答案,而是鋪陳齣瞭一套嚴謹的框架和一套深入骨髓的思考方式,鼓勵讀者基於自身條件和領悟,去填充和發展這套體係。我預見到,即便是多年以後重讀此書,我也會因為自身閱曆和功夫精進的不同,而對同一段文字産生全新的體悟。這種隨著個人成長而不斷深化的閱讀體驗,纔是衡量一部武學經典是否成功的試金石。它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一本可以陪伴你走過數十年習武生涯的“活字典”。它要求你帶著問題去閱讀,去實踐,再去反思,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這纔是真正的道傳薪火,曆久彌新。
評分我對內容本身的期待,更多是基於其名字所暗示的精深武學哲理。初翻目錄時,便被那種層層遞進的邏輯結構所吸引,它似乎並不急於展示那些花哨的招式,而是將重心放在瞭“心意”二字的闡釋上,這纔是真正區分流派高下的關鍵所在。我注意到作者在描述拳理時,大量引用瞭古代典籍中的精煉語句,並結閤現代的理解進行瞭獨到的詮釋,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使得原本深奧的理論變得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可操作性。尤其是一些關於“周身一傢”和“內壯外用”的論述,不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被細化到瞭每一個發力環節和呼吸配閤的微妙之處。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來,閉目冥想,試圖在自己的身體內部去捕捉作者描述的那種“氣機鼓蕩”的感覺。這種深度的、偏嚮內修的論述,對於那些隻追求外形模仿的習武者來說,或許會感到枯燥,但對於真正想探究武學本質的人,無疑是一座富礦。它要求的不隻是眼力,更需要一顆沉靜的、願意探尋根源的心。
評分從排版和注釋的詳盡程度上來看,這套書的編撰團隊顯然是下瞭大功夫的。每一張圖解的清晰度都達到瞭近乎教科書的標準,人物的動作捕捉得極其到位,肌肉的緊張和放鬆狀態,以及身體重心的轉移,都通過精妙的綫條勾勒瞭齣來。更值得稱道的是那些隨文的批注和旁白,它們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前輩在你身邊親自指導。對於一些容易産生歧義的關鍵步驟,作者沒有采用含糊其辭的描述,而是輔以大量的對比和反例分析,極大地降低瞭初學者在理解上的難度。我特彆喜歡那種在圖示旁邊用小號字體標注的“過來人經驗”或“常見誤區”,這些經驗之談,往往是書本知識無法直接傳達的,它們彌足珍貴,是無數次實戰與打磨的結果。這種細緻入微的處理,充分體現瞭編者對“傳授”二字的鄭重態度,他們不僅是知識的記錄者,更是技藝的引路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