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化妆造型核心技术修炼
定价:89.0元
售价:65.0元,便宜24.0元,折扣73
作者:宋婷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115396723
字数:582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本书首先从化妆造型的职业理解开始讲解;然后以化妆造型的核心知识为主导,深入、透彻地讲解了底妆、眉妆、眼妆、腮红、唇妆五大化妆核心知识,让读者能够对化妆造型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接着编排了实际的化妆造型商业运用实例,让读者能够零距离接触化妆造型的整个工作流程;通过对发型手法的讲解和实例运用收尾,让读者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打造各种整体造型的知识。
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化妆造型书,主要讲解化妆造型的核心知识和实际应用。
《化妆造型核心技术修炼》首先从化妆造型的职业简介开始讲解,让读者明白化妆造型是什么,化妆造型的前景如何,以及为什么要学习化妆造型;然后以化妆造型的核心知识为主导,深入地讲解了底妆、眉妆、眼妆、腮红和唇妆五大化妆核心,让读者能够对化妆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接着编排了实际的化妆造型应用案例,让读者能够零距离地接触化妆造型的整个工作流程,从而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后对发型手法进行讲解,并配合实例运用,让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各种造型的技法。《化妆造型核心技术修炼》内容全面,结构清晰,知识讲解循序渐进,而且重点明确,是学习化妆造型的必备参考资料。
《化妆造型核心技术修炼》适合零基础、想快速提高化妆造型水平的读者和初级化妆造型师阅读,也可作为相关培训机构的教材。
宋婷是国家高级化妆师 、国家高级形象设计师、国家高级美甲师、国家国际美容师。她的主要经历有:2010年成都电视台西南赛区国际特邀造型师、2011年贵族天使摄影机构首席化妆师、2012年成都“MAXFACTOR”高级彩妆顾问、2013年四川音乐学院大型文艺演出特邀化妆指导教师、2014成妆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化妆造型讲师等。其合作的化妆师有:刘炳奎、李泽、宋策、毛群英等。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更像是一份“行业白皮书”而不是一本简单的“化妆指南”。它似乎更关注的是如何建立一个完整、可持续的职业技术体系,而不是针对某一个特定人群(比如新娘妆或者舞台妆)提供固定的解决方案。我翻到最后几章,看到作者谈论到“造型师的自我修养”时,那种对行业规范、职业道德以及持续学习的强调,让我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它将化妆造型视为一种严肃的、需要终身投入的专业领域,而不是一个可以轻易获得回报的爱好。书中对于不同材质(如油彩、水性颜料、假发纤维)在不同载体(皮肤、布料、道具)上的附着性、持久性和卸除难度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这种对材料科学的关注程度,完全超出了我对一本造型书的预期。总的来说,如果你期待的是一本能让你看完就能立刻画出漂亮眼线的书,这本书可能会让你失望;但如果你渴望深入了解这门技艺背后的原理、美学根基以及职业伦理,那么这本书绝对是值得收藏的“内功心法”。
评分这本书的图文质量是绝对没得挑剔的,出版社在这方面看得出是下了血本的。我特别留意了书中那些实操演示的步骤图,清晰度高得惊人,几乎能看清每一个笔触的走向和粉末的细腻程度。但有趣的是,它并没有把所有的成功都归功于“神级工具”。相反,有几个关键的“进阶技巧”部分,作者特地使用了几款非常基础、价格也算不上昂贵的美妆工具来演示,目的是强调技术本身的可迁移性,而不是被品牌或价格所限制。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受用,因为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们很容易被市面上铺天盖地的“网红爆款”所裹挟。这本书的立场似乎是在告诉我们:工具是为人服务的,审美和技术才是核心。此外,关于色彩理论的部分,它引入了一些在传统化妆书中很少见到的光化学和色彩心理学知识,这使得即便是同一个色号的口红,在不同的环境光下,以及在不同性格的人脸上呈现出的效果,都能得到一个比较科学的解释,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
评分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对美学观念的重新梳理和冲击。我原先对“造型”的理解非常局限,总觉得无非就是把眼睛画深邃一点,嘴唇涂上流行的颜色。可这本书里探讨的“造型”概念,似乎上升到了一个哲学层面,它不再仅仅关注工具和技巧的堆砌,而是深入剖析了人体结构、面部比例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复杂关系。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和谐”与“对比”的章节,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论述如何在保持个体特征自然的基础上,通过微妙的调整去实现视觉上的最大化冲击力。这完全颠覆了我过去“越多越美”的直觉判断。有时候我画完一个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就是因为我没有把握好那个微妙的平衡点。这本书没有直接给出“三步打造完美眼妆”之类的捷径,而是提供了一套思考的框架。这套框架迫使你不断地去提问:“这个设计服务于什么主题?”、“它与模特的整体气质是否匹配?”——这种自问自答的过程,比单纯模仿一个教程有效得多,但也意味着学习曲线相对陡峭,需要投入大量的自我反思和实践检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挺吸引眼球的,封面色彩搭配得很有现代感,不像那种老旧的专业教材,反而透着一股时尚气息。拿到手里掂量了一下,感觉分量十足,就知道内容肯定不轻薄。我本来是想找一本能快速上手、立马就能学会几个新妆容的书,结果翻开目录,发现它似乎更偏向于理论基础和底层逻辑的构建,这倒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里面讲到了皮肤生理学和色彩构成这些我以为只有科班出身才需要深入了解的内容,我平时自己玩妆时间比较多,不太注重这些“硬核”知识。不过,仔细看下去,作者对于这些基础知识的阐述方式还挺生动,没有那种枯燥的教科书腔调,像是在跟一个略有基础的朋友娓娓道来。比如,它解释光线对不同肤质的影响时,会结合具体的案例场景来分析,这一点设计得很巧妙,让人能立刻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死记硬背“怎么”做。对于那些想把化妆这门手艺做精做深的人来说,这种打地基的功夫确实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对于我这种纯粹的爱好者来说,可能需要花更多耐心去啃这些“骨头”了。整体的排版和字体选择也挺舒服,阅读体验上来说是加分的。
评分我得承认,这本书的阅读节奏并不适合碎片化时间。它更像是一部需要你泡一杯茶、静下心来,从头到尾系统研读的案头书。我尝试过在通勤的地铁上看,但那些关于“解构与重塑面部轮廓”的深入探讨,让我光是理解概念就需要反复回读好几遍。它对读者的预设基础似乎是: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妆手法,现在需要从“匠人”升级为“艺术家”。书中大量引用了艺术史和电影造型的案例来佐证观点,比如分析某个年代的审美变迁如何影响了当时的妆容趋势,这种跨学科的论证方式非常严谨,但对于只想学点日常化妆技巧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有点“跑题”和沉重。我最欣赏它的一点是,它没有回避那些复杂的、有争议的话题,比如“如何处理非标准面型”或者“在商业摄影中如何应对后期修图的干扰”,它直接将这些行业内常常避而不谈的难题摆在了台面上进行探讨,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这种多重约束下依然保持设计感和专业性,这一点是市面上很多“速成秘籍”望尘莫及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