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就会的114 种中点(百变中式点心,名师指点,一学就会!) 9787553745152

一学就会的114 种中点(百变中式点心,名师指点,一学就会!) 978755374515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黎国雄 著
图书标签:
  • 点心
  • 中式点心
  • 烘焙
  • 美食
  • 烹饪
  • 家常菜
  • 零食
  • 新手入门
  • 易学
  • 食谱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45152
商品编码:29659016485
包装:软精装
出版时间:2015-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一学就会的114 种中点(百变中式点心,名师指点,一学就会!)

定价:29.8元

售价:20.3元,便宜9.5元,折扣68

作者:黎国雄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53745152

字数:25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式美食亦是如此,尤其是中式点心,其历史非常悠久、品种丰富、工艺精湛,还与食疗紧密结合,突出养生的特点。相比西式点心小巧精致、以甜味为主的特点,中式点心突出的是它的厚重感和味道的层次感。本书精选大家耳熟能详的114 道易上手的中点,从初级、中级、高级循序渐进,图文并茂,简单易学,不管你是喜爱DIY的点心爱好者还是专业人士,都可以做出造型千变万化、口味甜咸皆备、荤素俱全的中式点心。

更多精彩好书点击这里:

href='#' target='_blank'>吐司三明治自己做**吃(简单易学,十几分钟就搞定,早餐也可以轻松做!)

href='#' target='_blank'>一学就会的107 种西点(107种西点做法大公开,新手也能零失败!美味西式点心轻松做!)

href='#' target='_blank'>自己在家成功做饼干(您的**本零基础饼干制作宝典!)

href='#' target='_blank'>一学就会的119 种蛋糕(亲手做美味蛋糕,家庭烘焙的手册!)

href='#' target='_blank'>一学就会的111 种面包(烘焙新手的面包制作教科书!)

href='#' target='_blank'>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114道易上手的中点,分为初级入门、中级入门、高级入门三部分,都是大家耳熟能详,吃过却可能不会做的点心。每道中点在选料、分量搭配、造型、烘烤蒸制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指导,并配有详细的分解步骤图,配方完整大公开,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还能满足自己的味蕾。全书图文并茂,简单易学,初学者可根据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不管你是喜爱DIY的点心爱好者还是专业人士,本书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目录


作者介绍

黎国雄:
1987年,制作了**本蛋糕专业画册,开创了顾客在蛋糕店看图片订制蛋糕的先河;
1993年,发明了**个塑料仿真蛋糕,改变了蛋糕店用奶油蛋糕做展示的状况,大大节约了成本。
2001年,研发了艺术陶瓷蛋糕,并获得国家。
2007年,发明了捏土仿真蛋糕,使蛋糕突破食品的范畴,向艺术的方向延伸。
携手多位烘焙名家,创办了黎国雄蛋糕烘焙中心,从创校至今,已为中国烘焙界培养了数万名烘焙技师。

文摘

豆沙酥饺
材料
水皮:中筋面粉250克,清水100毫升,猪油70克,砂糖40克,全蛋液50克油心:猪油65克,低筋面粉130克
其他:豆沙、全蛋液、芝麻各适量
做法
1水皮部分的中筋面粉过筛开窝,中间加入砂糖、猪油、全蛋液、清水。
2拌匀至糖溶化,再将面粉拌入中间,搓至面团纯滑。
3用保鲜膜将面团包起,稍作松弛备用。
4油心部分的材料混合搓匀备用。
5将水皮、油心按3:2比例,分切成小面团。
6用水皮包入油心擀薄,卷起成条,折三折再擀成薄片酥皮状。
7用酥皮包入豆沙,将口收捏成角形,排入烤盘。
8扫上全蛋液,撒上芝麻,以上火180℃、下火150℃烤15分钟,呈金黄色即可。
制作指导
把油心压扁,再放在水皮上,包起来时要压紧封口。
可可花生果
材料
澄面250克,淀粉75克,猪油50克,清水250毫升,可可粉10克,豆沙、砂糖各适量
做法
1将清水、砂糖加热煮开,加入可可粉、淀粉、澄面。
2澄面烫熟后,取出倒在案板上,加入猪油拌匀。
3搓至面团纯滑。
4将面团分切成每份约30克,将豆沙分成每份约15克。
5将面团压薄,包入豆沙馅。
6将馅料包紧,捏紧包口。
7在中间轻捏成细腰。
8用车轮刀压出花绞。
9再用车轮刀轧成花生果形。
10入蒸笼以大火蒸约8分钟至熟即可。
制作指导
用车轮刀压花绞时,要控制好力度,否则容易走形。要等糖水完全煮开后再加入澄面,以确保澄面烫熟。可可粉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适量添加,添加越多味道越苦。
三色水晶球
材料皮:澄面100克,淀粉400克,清水550毫升,砂糖少许
馅:豆沙馅、莲蓉馅、奶黄馅各100克做法1将皮部分的清水、砂糖倒入盘中加热至煮开,加入澄面、淀粉拌匀。
2取出面团,倒在案板上。
3搓至面团纯滑。
4切成每份约30克的面团。
5将面团压薄。
6用薄皮分别包入三种不同的馅料。
7将口收紧成球状。8将分别包入不同馅料的球坯排于蒸笼内,用大火蒸约8分钟至熟即可。
制作指导
澄面要烫熟,每个分切的面团包馅前要柔软,面皮厚薄要均匀,这样蒸出来的点心才会色彩分明。
棉花杯
材料
低筋面粉250克,澄面50克,猪油35克,清水150毫升,泡打粉15克,砂糖120克,白醋13毫升
做法
1砂糖、清水混合,拌匀至糖完全溶化。
2加入白醋拌匀。
3加入低筋面粉、澄面,拌至透彻。
4加入猪油,拌至均匀。
5直至面糊纯滑。
6将面糊装入裱花袋。
7将锡纸模排入蒸笼内。
8将面糊挤入模内至八分满,稍作静置后,用大火蒸约6分钟至熟即可。
制作指导
加入材料时,要一边加一边搅拌,直到搅拌成黏稠可以流动的面糊为宜,这样装入裱花袋挤面糊时,才不会有颗粒,面糊会比较顺畅。
黑糯米盏
材料
黑糯米250克,植物油20毫升,清水200毫升,红樱桃适量,砂糖100克
做法
1黑糯米洗净,与清水一同用碗盛起,放入蒸笼蒸20分钟。
2取出黑糯米,加入砂糖拌匀。
3然后加入油。
4拌至完全混合有黏性。
5然后搓成米团状。
6放入圆形锡纸模内。
7摆放于碟中。
8用红樱桃装饰即可。
制作指导
蒸熟的糯米会黏手,如果没有手套,搓团前可以在手上蘸点凉开水,就不会黏手了。
潮州粉果
材料皮:澄面350克,淀粉150克,清水550毫升
馅:花生100克,猪肉200克,韭菜100克,白萝卜20克,盐4克,鸡精适量,香油、淀粉各少许
做法
1锅中加清水煮开,加入淀粉、澄面,待澄面烫熟后,倒在案板上搓匀至面团纯滑。
2将面团分切成每份约30克,压成薄片。
3馅料部分的材料洗净切碎后,与调料一起
拌匀成馅料;用薄皮将馅料包入。
4将收口捏紧成形,均匀排入蒸笼内,然后用大火蒸约6分钟至熟即可。
制作指导
烫熟的面粉倒在案板上时要趁热搓匀,这样搓出来的面团更纯滑。

序言

轻松快乐做中点
在“吃货”盛行的当代社会,点心已经成了广受大家欢迎的经典美食,不管是街头小巷,还是高档咖啡屋,都弥漫着点心的浓浓香味,吸引着人们蠢蠢欲动的味蕾。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有没有想过换一种方式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在摆满刮刀、黄油、砂糖的厨房中做自己喜欢的点心,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式美食亦是如此。中式点心的历史非常悠久,其品种丰富、工艺精湛,还与食疗紧密结合,突出养生的特点。相比西式点心的小巧精致、以甜味为主的特点,中式点心突出的是它的厚重感和味道的层次感。点心主要是以粮、糖、蛋等为材料,经过细心调制、精心造型、巧心烹制而成的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与其说点心是食物,还不如说它们是一件件工艺品。中式点心还与中国的传统工艺相结合,质朴中带有明显的民族气息。中式点心用料、制作的精致,味道的可口和营养的丰富,加上技术不断改进完善,使其现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在充斥着快餐或各种聚会大餐的年代里,让我们抽身回归到*初的宁静,去感受中式点心所带来的诱惑。那些美妙的味道是我们童年的印记,它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味,还有回忆和感动。中式点心的造型千变万化,口味甜咸皆备、荤素俱全,且具有各地的独特风味。
本书介绍了114道易上手的中点,分为初级入门、中级入门、高级入门三部分,都是大家耳熟能详,吃过却可能不会做的点心。每道中点在选料、分量搭配、造型、烘烤蒸制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指导,并配有详细的分解步骤图,配方完整大公开,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还能满足自己的味蕾。全书图文并茂,简单易学,初学者可根据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不管你是喜爱DIY的点心爱好者还是专业人士,本书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舌尖上的匠心:经典中式点心制作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全面、深入的中式点心制作百科全书,旨在带领读者领略中华糕点制作的精妙与深厚底蕴。我们精选了最具代表性、流传最广的百余种经典中式点心,从宫廷御膳的华贵到民间小吃的朴实,涵盖了酥、松、软、糯、蒸、烙、炸等多种技法,为读者提供了一份详尽且实用的制作地图。 一、中式点心的历史长河与文化溯源 中式点心,不仅仅是果腹之物,更是中华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历史的沉淀与地域的风情。本书开篇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探究点心从周代的“饼饵”到唐宋鼎盛时期的演变历程,深入解析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风貌如何影响了点心的口味与造型。我们将聚焦于地域文化与点心的紧密联系,例如: 京派点心:突出其宫廷背景下的精细考究、造型端庄与选料的考究,如宫廷玫瑰饼、自来火等。 苏派点心:强调其“薄、松、软、酥”的特点,体现江南水乡的清雅与细腻,重点介绍鲜花饼、百果酥的制作哲学。 广式点心:着重于其“一盅两件”的饮茶文化,区分传统与创新,详细拆解虾饺、干蒸烧卖等茶楼经典的点皮与馅料配比。 川渝点心:展现其麻辣鲜香的独特风味,如叶儿粑的草本清香与红糖糍粑的焦糖风味。 通过对不同流派的梳理,读者不仅学会了制作技巧,更能理解每一种点心背后的文化语境,从而提升点心制作的意境。 二、基础功力:中式点心制作的基石 成功的点心制作,始于扎实的基础。本书将“基本功”的训练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系统讲解了制作中式点心所需的关键技术环节,确保初学者也能步步为营,掌握核心诀窍。 1. 面粉的智慧:详细区分高筋、中筋、低筋面粉在中式点心中的应用场景。讲解如何根据湿度和季节调整配方中的水量,以及烫面(如制作水煎包皮)、油面(如制作酥皮)的关键操作点。 2. 油皮与油酥的艺术:酥皮点心是中式点心的精髓之一。本书将“开酥”的过程分解为机械步骤,详述水油皮的揉制程度、油酥的包裹手法,以及“醒面”对于油酥层次的决定性作用。配有大量特写图片,展示如何判断酥皮是否达到“千层”标准。 3. 馅料的调配哲学:从甜口到咸口,馅料是点心的灵魂。 甜馅部分:详述如何熬制糖稀(如制作沙琪玛或牛轧糖)、炒制豆沙(红豆、绿豆的去皮与细腻处理),以及炒制过程中如何控制水分,避免返沙或油腻。 咸馅部分:重点讲解肉类馅料的处理,如“打水”技巧以保持肉馅的鲜嫩多汁,以及香料(如五香粉、花椒油)的配比原则,确保馅料味道的和谐统一。 4. 火候的掌控:烘烤、蒸制、油炸是主要的烹饪方式。本书提供详细的温度曲线图,指导读者如何根据点心的大小和厚度,精确控制烤箱的上下火温度,识别油炸时油温的“三起三落”,以及蒸制过程中蒸汽的强度。 三、百变点心实操典范(精选十类重点解析) 本书精选并深入解析了十类最具代表性的中式点心制作工艺,每一类都包含3-5个经典范例,确保知识点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A. 酥皮系列(层次的构建与展现) 伍仁酥饼(传统广式):重点解析酥皮的两次折叠技巧,以及伍仁馅料的粘合度控制。 鲜花酥(滇式):侧重于食用玫瑰花的预处理和糖渍工艺,确保花香的持久。 菊花酥(苏式):难度较高的花形点心,详细展示如何精准切割出“花瓣”而不破坏层次结构。 B. 蒸制系列(松软与湿润的平衡) 桂花发糕(传统):强调米浆的发酵时间与温度控制,以及如何利用老面或酒曲达到理想的蜂窝结构。 马蹄糕(广式):着重于马蹄粉的特性分析,以及如何分次加热以避免淀粉沉淀导致口感粗糙。 葱油花卷(面点):解析揉面时的“三光”标准,以及在擀面皮时加入热油的“烫面”技巧。 C. 烙煎系列(外酥里嫩的极致追求) 猪肉馅烧饼(北方):重点讲解烙制过程中如何“半煎半烙”,使饼皮均匀受热并形成焦脆外壳。 糖油粑粑(湘式):讲解红糖浆的熬制程度,以及油炸后快速裹糖的技巧,防止糖衣过硬。 D. 团馅与包捏技法(造型艺术) 汤圆/元宵(不同流派):对比“包”与“滚”两种制作方式的口感差异,并教授如何防止汤圆在煮制过程中破裂。 艾窝窝(京式):讲解糯米粉的蒸制与“团”的技巧,以及馅料与外皮的完美贴合。 E. 特色节令点心 收录了端午节的五仁粽子(讲解不同叶子的包裹手法与捆扎技巧)、中秋的广式月饼(重点解析饼皮的回油过程与糖浆的运用)、以及元宵节的芝麻汤圆。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故障排除手册) 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对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预判和解决。 1. 酥皮分层失败:可能是油酥太硬、擀制时受力不均或醒面时间不足。 2. 豆沙馅发干:炒制时水分蒸发过度,可通过加入适量猪油或植物油进行“回油”。 3. 油炸点心吸油严重:核心在于油温过低。本书提供油温测试的简易方法(如筷子测试法)。 4. 蒸制点心塌陷:通常是出锅时急剧遇冷或蒸气不足,需在关火后焖几分钟再揭盖。 五、点心创新与现代演绎 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本书鼓励读者进行适度的创新。提供关于低糖、无油烘焙等现代健康理念在传统点心制作中的应用案例,例如用代糖制作低卡红豆沙,或使用空气炸锅制作酥皮点心的新尝试。 通过本书,读者将获得一套完整的中式点心制作工具箱,无论是家庭日常点缀,还是节日宴请,都能游刃有余地展现中华糕点的独特魅力。每一份成功的点心,都是匠心与时间的最佳结晶。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位对烘焙和甜点制作充满热情的业余爱好者,平时也喜欢尝试各种不同的食谱。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一学就会的114种中点”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真的有这么神奇吗?”。114种,这个数字本身就足够吸引人了,这意味着我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非常多样的点心灵感,无论是日常的小零食,还是节日宴客的大菜,似乎都能在这里找到对应的答案。更让我心动的是“一学就会”这个承诺,因为在我的实践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食谱写得太过专业,或者步骤省略太多,导致制作过程困难重重,最后以失败告终。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做到让“一学就会”,那将是我学习点心制作道路上的一大福音。而且,它还强调了“名师指点”,这让我对书中的食谱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希望能学到一些正宗、地道的做法,并且能掌握一些提高点心口感和颜值的秘诀。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尽的步骤和高质量的图片,让我能够轻松跟进,并且能给我带来满满的成就感。

评分

我对中式点心一直情有独钟,尤其喜欢那些口感细腻、造型精致的品种。平时也常在网上搜集一些食谱,但总感觉不够系统,而且很多时候,自己在家尝试制作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很难达到餐厅里的水平。看到这本书的标题,尤其是“百变中式点心,名师指点,一学就会!”这几个字,立刻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非常看重“百变”二字,这说明它不仅仅是几种基础的点心,而是能涵盖很多不同的类型,满足我不断探索的味蕾。而“名师指点”更是让我觉得物超所值,这意味着我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学习点心制作的技巧和经验,而不是自己摸索。最关键的还是“一学就会”的承诺,这对于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因为它意味着学习的门槛降低了,成功率提高了,能够让我更有信心去尝试。我期待这本书能有非常清晰的图文指导,让每一个步骤都一目了然,并且能够解答我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疑问,让我能够真正地爱上制作中式点心。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非常吸引我。封面色彩柔和,点心的图片看起来非常诱人,仿佛能闻到香甜的味道。我翻开书页,纸质也很不错,厚实且光滑,印刷清晰,色彩还原度很高,这一点对于美食书籍来说至关重要,毕竟食物的色泽直接影响食欲。目录设计也很清晰明了,让人一眼就能看到本书包含的点心种类。我特别喜欢它分类的方式,感觉很实用,方便我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场合来选择制作。书中对于每种点心的介绍,除了名字,还有一些简短的文字描述,勾勒出点心的特色和风味,这让我对每一种点心都有了初步的印象,也激起了我想要一一尝试的欲望。封底的简介也很简洁有力,强调了“一学就会”的特点,这对于我这种烹饪新手来说,是最大的吸引力。我甚至能想象到,在周末的午后,跟着这本书,为家人制作一份精致的下午茶点心,那种满足感一定非常棒。而且,图书的尺寸也很合适,拿在手里不会觉得沉重,放在厨房操作台上也很方便翻阅。总而言之,这本书从视觉和触觉上都给了我极佳的第一印象,让我充满了期待。

评分

我在网上浏览图书信息时,偶然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其中“114种”这个数字让我眼前一亮,我从未见过一本点心食谱能包含如此之多的种类。这让我不禁想象,这本书里会是怎样丰富的点心世界,从传统的糕点到创新的甜品,是不是涵盖了各种节日、场合的点心?我喜欢收集各种食谱,但常常会遇到重复的内容,或者种类不够全面的情况。而这本“百变”的点心书,似乎正好能满足我对于多样化的需求。我特别关注“名师指点”这几个字,这让我想象到,书中的食谱不仅是简单的配方,还可能蕴含着一些烹饪的智慧和经验,能够帮助我理解点心制作背后的原理,从而更好地掌握技巧。我对于那些能够提供“一学就会”体验的食谱情有独钟,因为我更倾向于在实践中学习,而不是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理论。这本书的描述让我感觉它能够做到这一点,它可能将复杂的步骤分解成简单的步骤,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并且配以精美的图片,让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

评分

我一直对中式点心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制作起来步骤繁琐,成功率不高。市面上有很多食谱书,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或者配料和步骤都比较晦涩难懂,对于我这样的小白来说,实在是一大挑战。而这本书的名字就直击我的痛点——“一学就会”。我非常好奇,它到底是如何做到让学习变得如此轻松的。我尤其关注书中所说的“百变”二字,这暗示着它涵盖的种类非常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口味和需求的读者。我还特别在意“名师指点”这一点,这意味着书中的食谱可能经过了专业厨师的改良和优化,成功的几率会更高,而且还能学到一些专业的技巧和窍门。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不仅能学会制作几种基本的中式点心,更能掌握一些进阶的技巧,让自己的点心制作水平得到质的飞跃。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易懂的图文步骤,甚至可以有一些视频教程的链接(虽然目前书籍介绍中没有提及,但这是我对这类书籍的理想期望)。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卖点非常清晰,直击我的需求,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和信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