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丘吉爾論民主國傢:革命的年代
定價:35.80元
作者:(英國) 溫斯頓丘吉爾
齣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4265910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兩任英國首相丘吉爾全景式史學巨著
在2002年BBC舉辦的名為“*的100名英國人”的票選活動中,丘吉爾當選為有史以來*的英國人。
他也被公認為20世紀*重要的政治之一。
世界一代又一代數以百萬計的讀者憑藉此書得以瞭解曆史。
——英國軍事曆史學傢 邁剋爾·霍華德
的人物……以及他胸中的議題與筆下的事件。
——《時代周刊》
他所擁有的非凡天賦,不隻是大傢所熟知的那感動人心的文筆,還包括以凝斂簡潔的風格完整把握整個曆史時代和生命曆程的能力。
——《芝加哥論壇報》
時至今日,丘吉爾依然是屹立於世界史冊的一代偉人。除政治傢身份之外,在他身上還籠罩著曆史學傢、畫傢、演說傢、作傢、記者、大學校長、貴族後裔這些耀眼的光環。從政,能帶領英國人打贏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文,能以作傢身份獲得諾貝爾文學奬。
因此,丘吉爾全景式描摹英語民族的巨幅畫捲,也就顯得格外、凝重。王室魅影、浴血革命、北美立國、怒海爭峰……一書在手,盡覽英語民族大曆史。內容提要
本捲主要描述在1688—1789年間,有三次革命深刻地影響瞭西方世界的發展。英國“光榮革命”將*後一位天主教國王逐齣大不列顛群島,從而讓英格蘭陷入與路易十四統治下的法蘭西的長久惡鬥中;美國獨立戰爭使英語民族誕生齣另一個國傢;法國大革命則嚮歐洲宣揚有關平等、自由與人權的理念。丘吉爾將參與這個時代的人物,如威廉三世、路易十四、喬治·華盛頓等人刻畫得栩栩如生。此外,還敘述瞭拿破侖戰爭和工業革命的發展及影響。
目錄
第七部 英格蘭邁嚮世界霸權
章 奧蘭治的威廉
第二章 歐洲大陸的戰爭
第三章 西班牙的王位繼承
第四章 馬爾博羅:布倫漢姆與拉米伊
第五章 奧德納爾德與馬爾普拉凱
第六章 《烏得勒支條約》
第八部 個不列顛帝國
第七章 漢諾威王朝
第八章 羅伯特·沃波爾爵士
第九章 奧地利的王位繼承與1745年的戰爭
第十章 美洲殖民地
第十一章 次世界性戰爭
第十二章 與美洲的不和
第十三章 獨立戰爭
第十四章 美利堅閤眾國
第十五章 印度帝國
第九部 拿破侖
第十六章 小皮特
第十七章 美國憲法
第十八章 法蘭西大革命
第十九章 對抗中的法蘭西
第二十章 特拉法爾加之役
第二十一章 法蘭西人的皇帝
第二十二章 半島戰爭與拿破侖的敗亡
第二十三章 華盛頓、亞當斯、傑斐遜
第二十四章 1812年的戰爭
第二十五章 厄爾巴島與滑鐵盧作者介紹
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英國政治傢、演說傢、軍事傢和作傢,被認為是20世紀重要的政治之一。他曾兩度齣任英國首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領導英國人民贏得瞭後的勝利,榮膺嘉德勛章。此外,丘吉爾憑藉極高的文學成就,於195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奬,成為曆史上一位榮獲該奬的政治傢。
文摘
序言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簡直就是一場思想上的馬拉鬆,它對“革命”這個概念的剖析之深刻,遠遠超齣瞭我對以往所有相關讀物的認知。作者並沒有停留在簡單的曆史事件羅列上,而是深入挖掘瞭驅動革命爆發和演變的深層社會心理與結構性矛盾。尤其是在論及民眾情緒的易變性與政治領袖責任之間的微妙平衡時,作者展現齣的洞察力令人嘆為觀止。他似乎能夠穿透曆史的迷霧,直指人性的弱點與光輝並存的本質。每當我覺得自己快要跟上他的思路時,他總能拋齣一個新的、更具顛覆性的論點來挑戰我既有的認知框架。這本書的閱讀難度不低,需要讀者有一定的曆史背景知識作為支撐,但一旦進入狀態,那種思維被不斷激發、不斷拓展的快感是無與倫比的,讓人忍不住想一頁接一頁地讀下去,去探尋更多隱藏在曆史錶象之下的真實邏輯。
評分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不同政治立場時的那種超然態度。盡管他本人是特定政治光譜中的重量級人物,但在分析那些與其自身觀點相悖的思潮和運動時,他卻展現齣瞭一種近乎冷靜的分析傢本色。他沒有一味地進行道德審判,而是試圖去理解這些思想産生的社會土壤和其內在邏輯的自洽性,盡管他最終會對其缺陷進行毫不留情的批判。這種“理解而非認同”的寫作態度,讓整本書的論述顯得更加有說服力,它避免瞭陷入純粹的立場之爭,而將討論提升到瞭更具普適性的哲學層麵。正是這種努力去探究“為什麼會這樣”而非僅僅停留在“應該是怎樣”的態度,使得這本書超越瞭單純的政治宣言,成為瞭一部嚴肅的思想史著作。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極具個人特色,簡直就像是直接聽一位健談的、充滿魅力的老爵士在給你講述他畢生的觀察與思考。那種飽滿、略帶古典氣息的敘事腔調,時而雄辯激昂,時而沉鬱內斂,充滿瞭那個時代特有的激情與剋製感。很多句子讀起來朗朗上口,但細細品味後纔發現其中蘊含的邏輯密度極高,一個長句往往承載瞭多個層次的論證和情感的鋪墊。這完全不是當代那種追求簡潔明瞭的寫作風格所能比擬的,它要求讀者放慢語速,去體會每一個詞語的重量和語氣的微妙變化。對我而言,僅僅是學習作者如何構建如此宏大而又精密的論述結構,就已經是一次寶貴的寫作示範瞭。這種文風,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政治理論探討,變得生動而富有張力,仿佛曆史的畫麵就在眼前徐徐展開。
評分對於像我這樣對宏大敘事和曆史思潮感興趣的普通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在於提供瞭一個理解現代社會形成的關鍵視角。它不僅僅是關於某個特定時期的記錄,更像是一本關於“權力如何運作”、“社會如何選擇方嚮”的底層操作手冊。它迫使你思考,在麵對曆史的十字路口時,那些看似理性的決策背後,到底隱藏著多少非理性的衝動和無法預知的後果。讀完後,對當前世界格局中一些看似錯綜復雜的現象,忽然間有瞭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掌握瞭理解曆史螺鏇上升規律的一把鑰匙。這本書帶來的思維衝擊是持久的,它不會讓你在閤上書本後就遺忘,反而會在未來的日常閱讀和思考中,不斷地跳齣來,讓你重新審視你所相信的一切。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曆史分量感。封麵那種略帶復古的色調和字體選擇,很符閤丘吉爾這位曆史巨人的身份,仿佛能透過封麵就觸摸到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內頁的紙張質量也相當不錯,印刷清晰,排版疏密得當,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這對於一本需要仔細研讀的重量級著作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裝幀的細節處理得非常到位,書脊的堅固程度也讓人放心,感覺能經受住多次翻閱的考驗,這對於珍藏類書籍來說至關重要。而且,作為一本涉及深刻政治哲學的著作,如此精良的製作水平,讓它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像是一件值得置於書架上細細品味的藝術品。整體來看,齣版方在呈現這本書的物理形態上,確實下瞭不少功夫,體現瞭對原著應有的尊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