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基于多维视角的高校篮球教学研究
定价:42.00元
作者:刘强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115479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篮球运动较强的健身性、健心性以及教育性等特点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相一致,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对抗性,高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高。
本书从层次理论、启发理论、拓展训练理论等视角,对当前高校篮球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不断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健康意识以及身体素质等。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基于多维视角下高校篮球教学的学术著作,其内容主要包括:高校篮球运动概述和教学基本理论,分层次教学视角下、启发式教学视角下以及拓展训练视角下的高校篮球教学研究等方面内容。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学术性与实用性。
目录
目?录
前?言
章?高校篮球运动概述……………………………………………… 001
节?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001
第二节?篮球运动的价值、功能与特点?……………………………… 003
第三节?我国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情况?……………………………… 007
第二章?高校篮球教学的基本理论……………………………………… 015
节?高校篮球教学概述?…………………………………………… 015
第二节?高校篮球教学的问题分析?…………………………………… 022
第三节?新时期高校篮球教学的创新性研究?………………………… 025
第三章?高校篮球教学的医务卫生知识………………………………… 042
节?篮球运动性疲劳的缓解?……………………………………… 042
第二节?高校篮球运动性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053
第三节?运动性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066
第四章?分层次教学视角下的高校篮球教学研究……………………… 072
节?分层次教学概述?……………………………………………… 072
第二节?分层次教学视角下高校篮球教学模式分析?………………… 078
第三节?高校篮球分层次教学的评价方法及意义?…………………… 091
第五章?启发式教学视角下的高校篮球教学研究……………………… 093
节?启发式教学概述?……………………………………………… 093
第二节?启发式教学视角下高校篮球教学模式分析?………………… 095
第三节?高校篮球启发式教学的评价方法?…………………………… 099
第六章?拓展训练视角下的高校篮球教学研究………………………… 102
节?拓展训练概述?………………………………………………… 102
第二节?拓展训练引入高校篮球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106
第三节?拓展训练引入高校篮球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12
第七章?“结构——定向”教学视角下的高校篮球教学研究………… 115
节?“结构——定向”教学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115
第二节?高校构建“结构——定向”篮球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18
第三节?“结构——定向”高校篮球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119
第四节?“结构——定向”高校篮球教学的实验研究?……………… 130
第八章?“掌握学习”教学视角下的高校篮球教学研究……………… 149
节?“掌握学习”基本理论及其教学模式概述?………………… 149
第二节?“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154
第九章?高校篮球教学的考核与评价研究……………………………… 170
节?高校篮球教学体能评价与考核?……………………………… 170
第二节?高校篮球教学技战术评价与考核?…………………………… 181
参考文献…………………………………………………………………… 199
作者介绍
刘强,男,生于1973年1月,四川理县人。目前就职于四川省阿坝师范学院体育系,职称副教授,主要教授篮球、网球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及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著作二十余篇,已出版专业著作两部。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人文关怀”在体育教学中作用的强调。在充斥着强调效率和竞争的当代体育环境下,这本书并没有将运动员仅仅视为“工具”或“数据点”。相反,它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探讨如何通过篮球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挫折应对能力以及终身体育的观念。特别是关于“竞技压力下的心理韧性训练”一章,作者深入剖析了大学生运动员面临的学业与竞技的双重压力,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干预策略。这种对个体全面发展的关注,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怎么练球”的书,更是一本“教如何做人”的书。它成功地将体育教学提升到了教育哲学的层面,提醒所有教育工作者,培养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而篮球,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
评分从内容编排来看,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体现了极高的系统性与层次感。它并非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遵循了一个清晰的认知路径:从宏观的环境分析入手,过渡到微观的个体技能培养,再延伸到整个教学体系的评估与反馈机制。我注意到其中关于“数据驱动的选材与梯队建设”的部分,这绝对是目前国内高校体育领域相对空白的研究方向。作者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生物力学数据和表现指标来构建科学的选拔标准,这对于那些苦于找不到科学评价体系的院校来说,无疑是一份及时的“指南”。这种将信息技术、数据分析与传统体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不仅展示了作者广阔的视野,更体现了他们积极拥抱未来体育发展的决心。这种前瞻性的布局,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教学参考,更像是一份面向未来十年高校体育改革的蓝图。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引人入胜,它不像某些学术专著那样板着面孔,充满了晦涩难懂的术语堆砌。相反,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一种“对话式”的写作手法,仿佛在与一位资深的教练或教育者进行一场深入的探讨。在论述某个训练方法的有效性时,作者会先引用一些经典的案例,再结合最新的运动生理学研究成果进行交叉验证,逻辑链条衔接得天衣无缝。我特别欣赏它在分析传统教学弊端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审慎和批判性思维,没有一味地否定过去,而是着重于“扬弃”,指出在哪些方面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个体的因材施教。这种娓娓道来却又掷地有声的表达方式,极大地降低了专业内容的阅读门槛,让即便是对研究方法不太熟悉的体育教师也能轻松跟上思路,并从中汲取营养。
评分这本书在语言运用上的多样性和精确性令人印象深刻。它在描述理论时,用词严谨,措辞考究,体现了深厚的学术功底;而在探讨实践细节时,笔锋一转,又变得极其生动和形象,充满了画面感。比如,在描述防守轮转中“空间压缩”的概念时,作者不仅仅给出了数学模型,还配以生动的比喻,让人仿佛能亲眼看到场上球员跑动的轨迹和防守压力是如何层层递进的。这种“知行合一”的写作风格,使得晦涩的运动控制理论变得触手可及。此外,书中引用的文献和参考资料非常丰富,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这无疑增强了结论的可靠性和权威性。我甚至发现了一些国内教材中罕见的国际顶尖期刊研究成果被引入分析,这表明作者在资料搜集和整合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保证了内容的前沿性和国际视野。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引人注目,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合着简洁有力的字体排版,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拿到手里的时候,能感觉到纸张的质感相当不错,厚实而又不失细腻,这让人在阅读时有一种被尊重的仪式感。我首先翻阅了目录,光是那些章节标题,比如“运动认知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跨学科视野下的体能训练优化策略”等等,就足以让人对作者的学术深度充满期待。尤其是一个关于“教练员决策支持系统”的章节,让我这个长期关注高校体育的读者眼前一亮,它似乎预示着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试图将前沿的技术和方法引入到我们熟悉的教学场景中。这种将宏大叙事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意图,非常符合当下高等教育对创新教学模式的迫切需求。读完前言,我感觉作者已经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坚实的理论框架,让人迫不及待地想深入探索每一部分的具体论证,看看这些看似高深的理论是如何落地到我们日常的篮球教学中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