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教材)大學語文
定價:38.00元
售價:25.8元,便宜12.2元,摺扣67
作者:陳玉 等
齣版社:中國鐵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11312976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22kg
編輯推薦
div>
內容提要
本書是為普通高校的大學語文課程編寫的,尤其適閤理工科高校大學語文誤程的需要。
本教材分為三篇七講:一是中國文學篇,二是外國文學篇,三是語言學篇。這三篇中,中國文學部分是重點,內容占3/4以上。外國文學部分較難把握,隻選摘瞭一些漢譯世界文學名著。語言學部分擷取瞭幾種中外語言學名著的段落。
三篇中,中國文學篇依據文學史分段安排內容。古代部分有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三段,二十世紀文學分兩部分,即:現代和當代兩段;外國文學篇選文注重古典文學名著;語言學篇既選擇瞭中國古代語言學理論名篇,也有當代外國語言學名著的節錄;此外,還將古典文獻學的內容相機插入。這樣的安排,既有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課程內容作依據,也參考瞭研究生的課程設置。
本書的文體形式,核心部分是課文;課文後麵加入賞析文字、資料鏈接、注釋、思考題。
全部課文皆齣自經典名著的版本。.所選篇目都經過對高中語文課本的摸底,然後選取;此外,還與此前齣版的大學語文課本的課文選目有所迴避。賞析文字是編寫者多年教學科研的心得,並在參閱大量文獻資料後進行獨立寫作的結果。資料鏈接是對課文內容的補充介紹和深入研讀的指示。注釋的編寫既有藉鑒,也有編寫者的闡幽抉微。思考題是經過編寫者的深思熟慮,方纔開列齣來的。
目錄
中國文學篇
講 先秦兩漢文學
文1 關雎
文2 論語三則
文3 左傳.齊襄公之死
文4 屈原:離騷(節選)
文5 古詩十九首(10首)
文6 班固:漢書。藝文誌(節選)
第2講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學
文7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文8 劉義慶:世說新語(10則)
文9 李白:將進酒
文1O 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節選)
文11 盛唐詩歌(10首)
文12 中晚唐詩歌(10首)
文13 曹丕:典論.論文
文14 詩式(節選)
第3講 宋元明清近代文學
文15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文16 宋詞(10首)
文17 關漢卿:竇娥冤(節選)
文18 王實甫:西廂記(節選)
文19 元麯(5首)
文20 馮夢龍:蘇小妹三難新郎
文21 湯顯祖:牡丹亭.驚夢(節選)
文22 吳敬梓:徽州府烈婦殉夫
文23 洪昇:長生殿.驚變(節選)
文24 羅貫中:關雲長掛印封金
文25 施耐庵:宋公明神聚蓼兒窪
文26 吳承恩:齊天大聖孫悟空
文27 曹雪芹:西廂記寶黛感真情
外國文學篇
語言學篇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文本解讀的細緻入微。選取的大量經典篇目,作者並非簡單地進行逐字逐句的翻譯或注解,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後的文化內涵、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創作心路。每一個字的錘煉,每一句的起承轉閤,都被賦予瞭生命,展現瞭語言的精妙和藝術的魅力。比如,在解讀一首古詩時,書中會從詩人的生平、當時的社會環境,到詩歌的用詞、意象的運用,再到詩歌流傳後的不同解讀,層層遞進,環環相扣。這種解讀方式,讓我感覺仿佛置身於作者的創作之中,與古人進行瞭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它教會我如何去“讀懂”一首詩,如何去“品味”一篇文,這種能力一旦掌握,將受益終身。
評分我一直認為,學習一門學科,最重要的是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尤為齣色。它並沒有給讀者提供標準答案,而是通過提齣一係列引人深思的問題,引導讀者主動去探索、去發現。在學習過程中,我經常會停下來,思考作者拋齣的問題,並嘗試用自己的理解去迴答。書中提供的多元解讀視角,也讓我明白,對於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方式,而每一種理解都可能蘊含著獨特的價值。這種開放性的學習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的求知欲,讓我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建構知識,這種學習過程本身就極具成就感。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簡約而不失格調,封麵選用的材質也很有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就充滿瞭知識的力量。內頁的紙張泛著柔和的光澤,印刷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排版也很閤理,章節劃分清晰,重點內容通過加粗、高亮等方式突齣,方便我們快速抓住要點。最值得稱贊的是,書中穿插的一些插圖和設計元素,雖然不是主角,卻恰到好處地烘托瞭文本內容,讓原本可能略顯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翻閱時,總能感受到一種嚴謹而又不失藝術性的氣息,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收藏的教材,不僅在內容上,在視覺和觸覺的體驗上,也給予瞭讀者極大的滿足感,讓人在學習的同時,也能享受到一種美的享受。
評分初次接觸這本《大學語文》,我被它宏大的敘事結構深深吸引。它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堆砌,更像是一條蜿蜒流淌的長河,將中國文學乃至文化的發展脈絡娓娓道來。從上古的詩歌源頭,到唐詩宋詞的輝煌,再到明清小說的高潮,乃至近代現當代文學的轉型與探索,每一步都銜接得自然而流暢,仿佛一位博學的老者,在細緻地講述著韆年的故事。書中對於不同時期文學流派的分析,角度新穎,論述深刻,不僅梳理瞭文學史的脈絡,更引導讀者去思考文學與社會、與曆史、與人生的復雜關係。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對中國文學有瞭更立體、更深刻的認識,也激發瞭我深入探究的興趣。
評分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像是人生的一麵鏡子。它所涵蓋的許多經典作品,都深刻地反映瞭人性的復雜、情感的跌宕以及時代的變遷。在閱讀這些作品時,我常常會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共鳴。作者對人生哲理的探討,也給我帶來瞭許多啓示。它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價值觀,思考生命的意義,以及如何更好地與他人相處,如何在這個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這種文學作品與人生感悟的結閤,讓這本書變得更加有溫度,也讓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完成瞭一次又一次的心靈洗禮。這本書,已經不僅僅是我的大學教材,更像是一位智者,陪伴我一同成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