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围棋溯源
:26.00元
售价:18.2元,便宜7.8元,折扣70
作者:杨晓国
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806369357
字数:
页码:17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00kg
杨晓国先生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研究员,1993年他发表了题为《论陵川棋子山与围棋起源》的学术论文。文章提出围棋当起源于商末周初时的太行山南端主峰地区,亦即古代淇水的源头地区(今天山西省陵川县棋子山一带)。杨先生认为围棋起源的哲学机理当与商末箕子所从事的天象卜筮活动有着密切关系。杨先生文章发表的当年,《新华文摘》即给予全文转载,新华社也两次向国内外发出通稿,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反响。
杨先生关于围棋起源的文章虽然只是一家之言,但持之有据,言之成理。他次将围棋起源与箕子这个历史人物联系了起来,而且又从历史地理角度与商代箕子的封地(已/其)方、淇水等联系了起来,在围棋起源机理方面他则与古代旋式正綦(即式盘或占盘)结合起来给予深入探索,这是过去没有人做过的。杨先生的围棋起源研究起始于实地考察,但真正进入实质性探索却是从商代甲骨卜辞中“其”这个字发端的。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不仅仅要接触到先秦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和历史地理等方面的问题,甚至还要和易学、天文学、卜筮学发生关系,对杨晓国先生而言,这确实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用杨先生的话说,他从来就没有认为围棋起源研究会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翻开《围棋溯源》,我立刻被它带入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像大多数介绍围棋的书籍那样,侧重于棋谱分析或者棋局讲解。但它所展现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维度——围棋与人类文明的交织。作者并非仅仅关注棋盘上的黑白世界,而是将围棋置于更广阔的历史、文化、哲学背景下进行审视,这让我耳目一新。 最让我着迷的是书中关于围棋在古代文人生活中的描绘。从李白、杜甫的诗句中零星的提及,到宋朝文人对围棋的痴迷,再到明清时期围棋成为士大夫阶层重要的社交和修养方式,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梳理,展现了围棋如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列举了文人对围棋的喜爱,还深入分析了围棋的意境如何与诗词、绘画相互启发,这种跨领域的融合,让我对围棋的艺术属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给我带来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产生了很多新的思考。我之前对围棋的了解,大多停留在现代竞技的层面,以为它就是一种比拼计算能力和技巧的游戏。但《围棋溯源》让我意识到,围棋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远比我所知的要丰富得多。这本书的叙述方式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它不像是在讲故事,又不像是在做学术报告,更像是一位智者在娓娓道来,引导读者去体会围棋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中所承载的意义。 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围棋在古代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中的普及程度的探讨。从帝王将相到文人墨客,再到民间百姓,围棋是如何一步步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它在不同群体中扮演的角色。书中引用的一些轶事和趣闻,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我读着读着,仿佛能看到古人围坐在一起,在棋盘前或凝神沉思,或谈笑风生。这让我对围棋的“群众基础”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肯定了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生命力。
评分读完《围棋溯源》,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洗礼。这本书的名字虽然点出了“溯源”二字,但它所涵盖的内容远不止于追溯起源那么简单。它更像是在探寻围棋这颗文化宝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明土壤中,是如何被雕琢、被镶嵌,最终绽放出独特的光芒。作者在处理史料时,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性和驾驭能力,但他的语言却丝毫没有学术的生硬,反而充满了叙事的魅力。 书中对围棋在国际传播过程中的描绘尤其精彩。我之前对围棋在海外的发展了解甚少,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它如何一步步走向世界,从东亚的邻国,到更远的欧洲和美洲。作者不仅讲述了传播的路径和人物,更着重分析了围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遇到的接受度和发展变化。让我颇感意外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围棋在近代社会中扮演角色的讨论,比如它如何成为一种促进国际交流的桥梁,以及在当代社会中,它所蕴含的智慧和精神对于现代人有何启示。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叫《围棋溯源》,光听名字就觉得很学术,我一直对围棋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很好奇,尤其是它到底是怎么从中国传播出去,又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的。我手里这本《围棋溯源》,我之前一直以为它会像很多历史类书籍一样,枯燥地罗列时间线和人物事迹。但真正翻开之后,我才发现它的叙述方式远比我想象的要生动有趣。作者并没有生硬地将零散的史料堆砌在一起,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我们穿越时空,去亲身感受围棋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独特魅力。 他从古老的传说讲起,比如尧帝发明围棋的故事,虽然知道是传说,但读起来却充满了想象的空间。然后,他又会很自然地过渡到史书上关于围棋的零星记载,比如它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宫廷生活里扮演的角色,又或者是在文人雅士的墨迹中留下的痕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有一段详细描绘了围棋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的过程,并分析了围棋在当地文化中是如何被吸收、融合,并最终发展出各自特色的。作者在这部分下了很大的功夫,引用的史料非常扎实,同时又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复杂的文化交流过程,让我对围棋的国际化进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对于这本书,我的第一感受是它在“溯源”这个方面做得相当到位。我本来以为“溯源”就意味着追溯围棋的起源,可能会停留在上古时期的一些神话传说或者模糊的记载。但《围棋溯源》显然不是一本止步于此的书,它更像是在追寻围棋精神的根脉,从古至今,它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留下的印记。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探讨围棋与哲学、与军事策略之间联系的章节,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围棋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书里有提到,围棋的规则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奥的宇宙观和人生哲理,这一点在很多古代文献中都有体现。作者通过引用大量的古籍原文,并结合现代的解读,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这个对哲学不太懂的读者也仿佛窥见了围棋背后那片广阔的思想海洋。而且,书中对于围棋在不同朝代官场、军事上的应用也有详尽的描写,比如如何用围棋来论功行赏,或者在战略决策中借鉴围棋的布局思路。这些细致的描绘,让我对围棋的实用价值和影响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感觉它在过去扮演的角色远比我想象的要重要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