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長壽就這麼簡單
定價:29.0元
作者:李士信
齣版社:北京體育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564418342
字數:264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北京大學李士信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齣版過《中國古代延年益壽術》一書,搜集編撰古代諸多養生活動方法。後來在香港用中、英文齣版瞭《中國古代養生圖譜》。李教授還在健身方麵整理瞭不少寶貴資料,在外很有影響。前些年又齣版瞭《活過120歲不是夢》,受到健身養生界人士的重視。現今他已邁入古稀之年,仍在辛勤耕耘不輟,又寫瞭《長壽就這麼簡單》,內容很新穎,有導嚮,有觀點,有思想,一些內容煥然一新。
內容提要
健身事業是個大事業,不但要挖掘整理古老傳統 健身方法,同時還應該有所創新,以現代的科學態度 ,以正確的理論做指導,有所建樹,也勢在必行。
北京大學李士信教授寫瞭《長壽就這麼簡單》。
“李氏太和康壽術”(活動篇),有新的理念,在活動 方式、方法等方麵,盡量做到符閤大自然的規律。養 生的中心思想是人體要“和”,如:人的五髒六腑要 和,有形的肉體與無形的精、氣、神要和,人體要與 大自然和等,由“小和”到“中和”,進而嚮“太和 ”過渡。“和”作為養生的切入點,融儒、道、釋、 醫、人體生理、古今有益功法為一體,很有創意,而 且易懂、易學,理論上深入淺齣,動作簡單易行,不 但適閤於廣大健身族練習,也適閤體弱有病者練習, 就連行動不便的殘疾人也可以掌握。隻要有針對性地 進行練習,堅持下去,必會收到良好效果。後半部分 《康壽箴言》以詩句形式概括瞭養生中的19個議題, 很有特色,讓人耳目一新。
目錄
作者介紹
李士信(筆名李茂),1942年生,山東省萊西市人。
自小喜愛運動,1958年在華東區少年田徑運動會上打破110米中欄全國記錄。1961年就讀於北京體育學院武術係,後入選校隊,成為第二任武術隊隊長,與隊友一起先後為十幾個國傢的元首做過武術錶演。曾代錶武術隊三次受到周總理的接見。
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北京大學任教。在從事教學工作的同時先後發錶瞭幾十篇學術論文。著有《中國古代延年益壽術》、《圖說中國氣功》(日文)、《峨眉劍術》、《中國古代養生圖譜》(中、英文版)等多部專著,分彆在及香港地區以及美國、日本等國齣版發行。譯有日本的《空手道秘要》等。閤作編寫瞭多部大型辭書,還錄製瞭多部武術教學錄像帶。
曾應邀赴日本、美國、俄羅斯等十幾個國傢和中國香港、澳門、颱灣地區講學和進行武術文化交流。為外培養瞭大批武術文化人纔。
文摘
有關健康長壽要素的問題,外專傢、學者、 攝生養生愛好者傾注瞭極大 的熱情,進行瞭長期的相關研究、實踐、總結,各有 各的成果,各有各的見解與 理念。因為各個國傢所處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生 活習慣、文化素質、民族特 點等方麵的差異,見解不同,理念各異也是情理之中 的。但對於健康的四大基石, 國際社會普遍達成瞭共識,即:①閤理飲食;②適量 運動;③戒煙限酒;④心理 平衡。這個說法是大體可以概括健康長壽的要素。但 是第三條,說得過於具體瞭 些,如果說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睡眠等,筆 者認為更確切。
一、活動與健康 人為什麼活不到天年? 要想健康長壽,首先應該理智地找齣活不到120 歲的原因。找到瞭原因之後, 更重要的是要尋找活過120年的辦法。有瞭辦法,就 要堅定不移地按照閤理的辦法 去做,後收獲福報。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天的碩果 是昨天的努力得來的;明天 收獲健康長壽的佳果,需要今天的付齣纔能得到。
影響健康長壽的因素很多,在正常情況下,活動 是打開健康之門的金鑰匙,活動是健康長壽的醫生, 良性活動是推開虛掩康壽之門的正能量。
我國古代養生傢孫思邈認為“人欲勞其形, 百病不能生”,他倡導身體要動起來。
我國還流傳著這樣兩句經典的諺語:“運動勝過 靈芝草,不必苦把仙方找。” “動可不衰能增壽,不動病魔變朋友。”這是發人深 省的諺語,給予瞭我們很大的 啓迪。筆者想藉用這些經典的語言喚醒大傢活動的欲 望。
動是人生的本能,也是是生命的象徵,人活著就 要動。
關於運動與健康長壽的關係,各國都在研究。英 國運動醫學雜誌發錶文章說, 進入中年,人體大有氧能力(大氧氣吸人量)開始 以每10年5毫升的速度下 降。少運動的男性,到60歲時下降至25毫升,幾乎是 20歲時的一半;經常運動 的有氧能力可增強25%,也就是增加6毫升, 這就相當於減去10一12歲的 生理年齡。從而得齣結論,“有氧運動”可以延緩衰 老12年。
低氧活動練習對中老年人有益。低氧活動呼吸可 以促使練習者的血液中紅細 胞和血紅蛋白水平顯著下降,可以幫助血液攜帶更多 的氧氣,增加有氧代謝能力, 也就是有氧代謝能力和運動耐受能力。
活動健身,延年益壽,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天然 良方,是任何營養品和昂貴的藥物不可替代的。
二、不活動影響身體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世界每年有數百萬人因缺少 運動而死亡。
2013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新簡報指齣, 缺乏運動已經成為第四大死 亡風險因素。據估算,目前全世界每年因缺乏鍛煉而 緻死的人數高達320萬人,近 10年問增長迅速,這的確讓人震驚。有的科學傢研究 錶明:缺乏運動比經常運動 者心肌梗死的概率高一倍。這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
目前我國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對提高人們的健康 水平,以及延年益壽的確意義重大。
不動則榮衛不通,氣血凝滯,不利於健康。每一 個人在相應條件下,都有一 定的生存能力,各個組織器官都有的生理活動常 數。活動就要氧化,就要消 耗能量;休息就是補充氧氣,是還原。氧化與還原是 生命過程中一刻都不會停止 的生理現象。人類許多疾病也是與氧化速度超過還原 的速度有關。
能力、能量釋放速度的快慢,是人壽命長短的決 定因素。健康長壽的秘訣是 少氧化,多還原;慢氧化,快還原。消耗與恢復就是 失去與獲得的輪換,是失與 得的交替,這樣使得生命更有活力。
缺乏活動,身體就會缺乏活力,易患營養不良和 骨質疏鬆癥;缺乏活動,會 導緻中樞神經傳導靈敏性減退,思維遲鈍,肢體活動 協調性差,精神萎靡,工作 效率不高,生活質量下降;缺乏活動,會影響生 理壽命,也會影響社會生命 和精神生命。由此可看齣活動的重要性,但是怎麼樣 去閤理地活動,是個至關重 要的問題。
“生命在於運動。”這一句名言是經常掛嘴邊的 話,但是筆者覺得過於籠統瞭 些。筆者認為:要健康長壽,就要選擇閤理、適當、 適閤於自己的活動。這絕非 是吹毛求疵,而是非常必要的補充。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運動中,而且物質在相互作 用中進行永恒運動。整個宇 宙都在運動中,所有物質都處在動態,沒有不運動的 物質,也沒有無物質的運動。
人類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當然不會例外。人生在世, 動是自身的本能,有生命就 有活動、運動。
人欲健康長壽莫大於善動,而且要閤理地活動。
活動對於生命的意義,早就為養生傢、有識之士、前 賢所洞悉。
《呂氏春鞦》中記有:“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 流則氣鬱,鬱處頭則為腫為風,處耳則為掘為聾,處 目則為衊為盲。”又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行 氣亦然。” 先秦及秦朝的養生學傢們已經認識到活動的益處 ,認為不活動會使血流不暢,導緻筋骨瑟縮,經絡不 通,招風惹痛,使得各種疾患的機率大增。
漢代中醫學傢華佗也提到:“人體欲得勞動 但不得使極爾,動則榖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 。”還說:“流水之常新,戶樞之晚朽,以其動之故 也。” 南北朝名醫陶弘景認為:“形不極,常導引,導 引者導氣令和,引體令柔,根深固柢,長生久視。” 中國唐代醫傢養生傢孫思邈的《保生錄》中 句話就是:“人欲勞於形,百 病不能成。”勞是指勞動、活動,就是動起來的意思 ,主要意思就是說要經常活動 的話百病不易生。
以上所列舉的隻是幾個典型例子,說的都是“動 ”在攝生、養生中占有重要地位。
“動”分為主動的“動”和被動的“動”。做健 康長壽的活動時,筆者主張: 有能力的話,盡量能主動地“動”為好,這樣對於身 心會更有益處。
……P11-13
序言
這本書在結構編排上展現齣瞭極高的邏輯性和條理性。它不像有些書那樣知識點零散,而是像一條清晰的河流,有明確的源頭、流嚮和匯入點。從基礎的認知建立,到具體的實踐步驟,再到長期的心態調整,每一個章節之間的過渡都銜接得天衣無縫,讀起來毫無跳躍感或突兀感。我特彆欣賞它將理論與實際案例的穿插處理方式,不是乾巴巴地陳述“要做什麼”,而是通過生動的例子來佐證“為什麼要做”以及“如何做纔有效”。這種結構上的嚴謹性,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而不是像碎片信息那樣容易遺忘。每讀完一個部分,都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種結構上的平衡感,是很多專業書籍難以達到的。
評分從齣版方的角度來看,北京體育大學齣版社的背景無疑為這本書增添瞭強大的專業背書。體育大學的專業性意味著內容在科學性和權威性方麵是站得住腳的。我關注健康類書籍時,經常需要辨彆信息來源的可靠性,而齣版社的旗幟本身就提供瞭一種質量保證。這種來自專業學術機構的齣品,讓我能夠放心地采納書中的建議,減少瞭我在實踐過程中可能産生的疑慮和自我懷疑。這種來自官方或半官方的專業背景的加持,讓這本書在眾多同類書籍中顯得尤為可靠和值得信賴,對於那些追求高標準、高質量信息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購買信號。這種專業性體現在對每一個概念的闡述都力求準確和到位,顯示瞭編輯和作者的專業素養。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觸動,是它傳遞齣的一種非常積極且務實的樂觀主義精神。它沒有販賣“速成”或“奇跡”的虛幻希望,而是腳踏實地地告訴我們,健康和長壽是可以通過日復一日的正確選擇積纍而成的。我尤其欣賞它對“簡單”二字的重新定義——這裏的“簡單”不是指不需要付齣努力,而是指避免瞭不必要的復雜和過度乾預。它強調的是那些最基本、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生活細節的重要性。這種務實態度,讓我感到非常受用,因為它降低瞭我對實現健康目標的心理門檻。它讓我明白,與其盲目追求那些復雜昂貴的方法,不如先從身邊最容易做到的習慣開始改變。這種價值觀的重塑,遠比書中的具體技巧更有價值。
評分拿到這本書後,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它的行文風格極其平易近人。作者似乎非常擅長用最生活化的語言去解釋那些原本聽起來高深莫測的健康理論。我以前讀過一些健康類書籍,常常因為充斥著過多的專業術語和晦澀的科學解釋而感到頭疼,讀幾頁就想放棄。但這本書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它更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知識淵博的長者在跟你促膝長談,分享他多年觀察和積纍的心得。那種娓娓道來的敘述方式,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吸收瞭大量信息,完全沒有被“教育”的壓力感。這種敘事策略非常高明,因為它真正做到瞭將“復雜”轉化為“簡單”,讓每一個初涉健康領域或者對科學不敏感的讀者都能輕鬆入門,並且感到信心倍增,覺得“原來長壽真的可以這麼‘簡單’地去實踐”。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太吸引人瞭!封麵那種沉穩的藍色調,配上簡潔有力的書名和作者名字,給人一種專業又值得信賴的感覺。我平時選書很看重第一印象,這本書從書脊到封底的設計都透露齣一種嚴謹的氣息,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內容肯定紮實。特彆是字體選擇,既有傳統書籍的厚重感,又不失現代的清晰度,讓人忍不住想立刻翻開閱讀。書頁的紙張質量也很好,摸起來光滑細膩,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而且,作為一本關於健康和生活方式的書,它在視覺上傳達齣的“簡單”和“有效”的信號,非常符閤現代人快節奏生活對信息獲取的需求。我原本以為這類書籍的封麵都會比較花哨,但這本的處理方式顯得非常高級和內斂,成功地把我這個注重閱讀體驗的讀者留住瞭。光是擺在書架上,它本身就是一件賞心悅目的物品,體現瞭齣版方對細節的極緻追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