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香港:打动摄影师的66个地方(全彩)

行摄香港:打动摄影师的66个地方(全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嘉怡,赖以尊 著
图书标签:
  • 香港摄影
  • 城市风光
  • 旅行摄影
  • 人文摄影
  • 街头摄影
  • 摄影指南
  • 景点推荐
  • 全彩图鉴
  • 行摄攻略
  • 摄影取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115134
商品编码:2972954734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0-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行摄香港:打动摄影师的66个地方(全彩)

定价:26.80元

作者:徐嘉怡,赖以尊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1211151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行摄香港:打动摄影师的66个地方(全彩)》:A.为你的爱犬拍摄之前,准备工作不能马虎,要替爱犬清理好双眼的眼垢,梳理好它身上的毛,为长毛犬拍摄时特别要注意这点。
B.狗狗对于会发声的物体甚为敏感,拍摄时可以利用会发声的对象或胶球吸引狗狗的视线,将会发声的对象置于相机上方,但*好请朋友帮忙,不然就要单手持机拍摄。
C.如果与拍摄的狗只是初次见面,*好花上15至20分钟跟它混熟,让它熟悉你的气味,可以摸摸它的头或叫它的名字,这也会使之后的拍摄更顺利。
D.有些狗狗会整天黏着主人,因此主人要当拍摄者并不容易,因为每次举起相机,爱犬便会与镜头保持“零距离”,这时可以邀请朋友帮忙拍摄。
10部DSLR及15支镜头实景拍摄示范,景点拍摄地点全分享,详解拍摄技巧。
“摄影私地图”系列,不仅仅有地图的指示,还特别提供给摄影者交通信息,方便查找。诠释?为什么在这里拍、如何拍、选在什么时间拍、效果如何体现。普通的地点也能作为摄影外拍地,拍出特别有感觉的效果。点齐装备,背上行囊,一副摄影达人模样,出发!《行摄香港:打动摄影师的66个地方(全彩)》作者走访了中国香港66个摄影热点拍摄地。如果您是初到香港的旅游者,您可以从这66个地点中挑选几个必拍地;如果您是漫游香港的摄影人,这66个地点完全可以满足您一天一地或者一天两地的拍摄梦想;如果您长居香港,《行摄香港:打动摄影师的66个地方(全彩)》能让您一年内每周都不愁没地方可拍。香港书店进口及出售此书违反香港版权条例。
游走您熟悉或者不熟悉的地方,从容发现可拍之处,让每一张照片都能体现您当时拍照的感受,并能带给其他人认同感和新鲜感!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旅游摄影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被誉为东方明珠的香港地区66处摄影热点。作者通过边走边拍的方式,涵盖了主题摄影、郊外摄影、人像摄影、建筑摄影、夜景摄影、节庆摄影等内容。其中为人所熟知的旅游景点包括迪士尼公园、香港大学、海洋公园、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兰桂坊、维多利亚港、沙田马场、西贡、中环、圣约翰教堂、九龙、湾仔等。
本书适合广大摄影爱好者,以及准备到香港旅游的摄友阅读。

目录


Chapter 01 66个香港摄影热点
主题摄影
1.猫Cafe
2.狗公园
3.迪士尼乐园
4.香港公园
5.香港国际机场
6.小白鹭餐厅
7.史诺比开心世界
郊外自然
8.鲤鱼门三家村
9.东龙岛
10.马屎洲
11.南生围
12.大埔海滨公园
13.湿地公园
人像摄影
14.香港大学
15.香港岛大浪湾
16.赤柱军人坟场
17.香港科技大学
18.海洋公园
19.新娘潭
建筑摄影
20.志莲净苑
21.南莲园池
22.黄大仙祠
23.上环文武庙&摩罗街
24.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25.赤柱市政大楼
26.石澳
夜景摄影
27.兰桂坊
28.中环车光
29.维多利亚港
30.青马大桥(马湾)
31.太平山顶
32.大坑火龙
33.长洲太平清醮
节庆摄影
34.沙田马场
35.香港花卉展
集体回忆
36.彩虹
37.石板街
38.上环海味街
39.北角春秧街
其他
40.海港城·美术馆
41.亚洲国际博览馆
42.白腊湾
43.南丫岛
44.大潭水塘
45.东平洲
46.西贡·海鲜
47.大尾笃
48.荔枝角公园
49.中环天星码头
50.高街【鬼屋】
51.国际金融中心二期
52.圣约翰教堂
53.从心苑
54.九龙寨城公园
55.立法会大楼
56.和昌大押
57.中区警署建筑群
58.城门河·划龙舟
59.宝马山后山·烟花
60.湾仔天桥画廊
61.深水警署
62.美荷楼
63.大澳
64.铁路博物馆
65.九龙城旧区
66.民众聚会
Chapter 02 常用软件处理3式
前清后朦特效
60年代黑白照片
相片大量修辑法

作者介绍


徐嘉怡,Carrie中国香港人《DIGI数码双周》记者,热爱摄影,却更爱旅游,当前目标就是走遍中国。本书是初学摄影并喜爱到处拍照的摄影爱好者的摄影地图指南。  赖以尊,中国香港人,摄影人,曾撰写多本《DIGI数码双周》出版的《摄影学堂》系列,现在英国进修。

文摘


序言



《寻迹光影:镜头下的都会脉络与文化肌理》 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都市探索与人文观察的摄影指南,它将带领读者深入一座充满活力与故事的城市,用镜头捕捉其独特的光影变幻、建筑肌理与生活百态。本书并非单纯的景点罗列,而是通过精心策划的拍摄线路和主题,引导读者去发现隐藏在繁华街景背后的历史痕迹、在地文化以及那些触动人心的瞬间。 本书聚焦于一个融合了东西方文化、新旧交织的都会。在这里,古老的街巷与摩天大楼比肩而立,传统的手工艺与前沿的科技并行不悖。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摄影功底,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充满视觉冲击力且富有故事性的画面。每一处拍摄点都经过细致考察,不仅仅是其视觉上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底蕴、社会变迁以及人文情感。 内容深度解析: 第一章:都市脉搏——镜头里的城市生命线 本章节将深入挖掘城市的核心区域,通过建筑、交通、人群等元素,展现城市的动态与活力。 摩天楼的交响曲: 细致观察那些拔地而起的现代建筑,它们的线条、材质、光影如何与天空对话。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捕捉它们在日光下的威严,在霓虹闪烁中的迷幻。分析不同建筑风格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与经济发展轨迹。例如,观察一座新近落成的标志性建筑,其设计理念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又如何与周边历史建筑形成对话;或是拍摄一组记录城市交通脉络的照片,展现繁忙的轨道交通、穿梭的车流以及行色匆匆的人群,用动态的画面传递城市的节奏感。 街巷的呼吸: 走进那些被高楼环绕的老街区,它们如同城市的“肺”,保留着历史的温度与生活的原貌。捕捉青石板路上的斑驳光影,老旧骑楼下的悠长过往,以及那些充满烟火气的市井生活。重点在于发掘被遗忘的角落,那些小巷深处的老字号、充满生活气息的阳台、以及在角落里休憩的老人。例如,可以围绕一条具有代表性的老街,记录它的清晨、午后和黄昏,捕捉不同时段的市井百态,从早点摊的蒸腾热气到傍晚巷口乘凉的老人,展现生活的连续性与时代印记。 光影的魔术: 城市的光影变化是摄影师的天然画布。本章节将指导读者如何利用自然光与人造光,创造出戏剧性的视觉效果。日出与日落时分的金色光辉,雨后街道的镜面反射,夜晚的霓虹灯海,这些都是城市独特的魅力所在。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长曝光捕捉城市流动的车轨,如何利用逆光勾勒建筑的轮廓,以及如何捕捉光影在人群中投下的奇妙图案。例如,拍摄一组关于“城市光影”的系列作品,尝试在雨夜拍摄,利用地面反射的霓虹灯光,营造出迷离而梦幻的视觉效果;或者在清晨拍摄,捕捉阳光穿透高楼缝隙投下的光束,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 第二章:时光回溯——建筑与历史的对话 城市是历史的载体,每一栋建筑、每一条街道都可能诉说着一段往事。本章节将引导读者去发现那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场所。 古迹的低语: 探索那些历经风雨的寺庙、教堂、宗祠、官邸等历史建筑。关注它们的建筑细节,如雕梁画栋、石刻砖雕,以及它们所处的环境,如何与现代城市景观融合或形成对比。拍摄时,注重捕捉建筑的岁月痕迹,如风化的石墙、斑驳的色彩,以及那些静静诉说着历史的故事。例如,走进一座保存完好的老式洋行建筑,拍摄其精美的外墙装饰、内部的欧式穹顶以及老旧的木质楼梯,展现其曾经的辉煌与时代的变迁。 工业遗存的再生: 许多城市都有着工业化的过去,那些废弃的工厂、仓库,如今可能被改造为艺术空间、创意园区。本章节将带领读者去发掘这些工业遗存的独特美学,感受新旧元素的碰撞与融合。拍摄这些场所时,可以关注其粗犷的工业风格、锈迹斑斑的金属质感,以及新生艺术如何在其空间中绽放。例如,探索一个由旧仓库改造的艺术区,拍摄艺术家们如何在工业遗留下来的空间中进行创作,捕捉新旧艺术形式的对话。 文化烙印的街区: 寻找那些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社区,如华人聚居区、异域风情街等。观察它们的建筑风格、色彩搭配、街头艺术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用镜头记录下这些独特的人文风貌。拍摄时,关注细节,如门上的对联、窗前的盆栽、街角的涂鸦,以及人们的面孔与表情。例如,深入一个具有浓郁地域风情的街区,拍摄当地特色的饮食文化,从制作过程到品尝的乐趣,再到人们在街边闲聊的场景,用画面展现社区的活力与人情味。 第三章:人文温度——街头人物与生活瞬间 摄影的最终落脚点是人。本章节将聚焦于城市中的人们,捕捉他们的生活状态、情感表达以及彼此间的互动。 市井的肖像: 深入城市的市场、码头、茶馆、街边小店,用镜头记录下那些辛勤工作的人们、悠闲自得的居民,以及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面孔。捕捉他们的眼神、表情、姿态,以及他们与周遭环境的互动。拍摄时,要尊重被摄者,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捕捉最真实的状态。例如,拍摄一组关于“城市劳动者”的系列照片,记录下清洁工、建筑工人、小贩等不同职业人群的日常工作场景,捕捉他们脸上坚毅的表情和辛勤付出的身影。 节日的狂欢与日常的宁静: 无论是盛大的节日庆典,还是平凡的日常时光,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本章节将指导读者如何捕捉节日的气氛,如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人们的欢声笑语;同时,也要捕捉日常的宁静,如清晨公园里晨练的老人,午后咖啡馆里静静阅读的年轻人,以及夜晚街灯下漫步的情侣。例如,在某个重要的节日期间,拍摄一组记录节日氛围的照片,从节日的准备工作到高潮部分的庆典活动,捕捉人们的喜悦与参与感;或者在一个宁静的午后,拍摄一组关于“城市角落的慢时光”,捕捉在公园、书店、咖啡馆等地方,人们悠闲放松的姿态。 人与环境的交融: 观察人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如何相互影响。一个身处历史建筑前的老人,一个在现代摩天大楼下休憩的流浪汉,他们共同构成了城市的独特风景。拍摄时,要注意构图,将人物与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有叙事性的画面。例如,拍摄一组关于“城市里的对比”的照片,捕捉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们,在相似的环境中,所展现出的不同生活状态;或者捕捉人们在独特的城市景观前,所展现出的各种姿态和情感。 第四章:都市意象——抽象与形式的探索 除了写实的记录,摄影还可以通过抽象的语言来表达城市的意象。本章节将引导读者进行更具艺术性的创作。 几何与线条: 城市中的建筑、道路、桥梁,充满了各种几何形状和线条。本章节将指导读者如何利用这些元素,创作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抽象作品。捕捉直线、曲线、圆形、方形的组合,以及它们在光影下的变化。例如,拍摄一组关于“城市几何”的系列照片,利用高楼的框架、道路的延伸、桥梁的弧线等元素,创作出富有节奏感和空间感的抽象画面。 色彩的交响: 城市本身就是一幅巨大的色彩画卷。本章节将鼓励读者去发掘和运用城市的色彩。捕捉街头涂鸦的鲜艳色彩,霓虹灯的迷幻色彩,以及不同季节、不同光线下,城市色彩的变化。例如,拍摄一组关于“城市色彩研究”的作品,选取某个特定区域,记录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下,该区域色彩的变化,或者尝试拍摄一组以某种特定颜色为主导的城市风光。 情绪的投射: 城市可以引发我们各种各样的情绪。本章节将引导读者尝试用摄影来表达对城市的感受,如孤独、繁华、焦虑、希望等。通过构图、色彩、光影等手段,将自己的情绪投射到画面中。例如,拍摄一组能表达“城市孤独感”的照片,可以尝试利用空旷的场景、渺小的人物、阴沉的天空等元素来营造氛围;或者拍摄一组表达“城市活力”的作品,捕捉人群的聚集、明亮的色彩、动感的画面。 第五章:镜头下的感悟——摄影师的思考与建议 本书的最后,作者将分享自己的摄影心得与体会,以及一些实用的拍摄技巧和器材建议。 器材与技术: 结合本书中的拍摄内容,分享不同场景下适合的摄影器材和技术。例如,在弱光环境下拍摄夜景的技巧,拍摄动态场景的对焦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后期处理来增强照片的表现力。 观察与表达: 强调摄影师的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如何从平凡的场景中发现不平凡的元素,如何将个人情感融入到作品中。 伦理与尊重: 在拍摄人文题材时,如何做到尊重被摄者,保护隐私,以及如何在记录真实的同时,不侵犯他人。 持续的学习与探索: 鼓励读者不断学习,勇于尝试,找到属于自己的摄影风格。 总结: 《寻迹光影:镜头下的都会脉络与文化肌理》不仅仅是一本摄影指南,更是一次深入城市肌理的文化之旅。它鼓励读者用镜头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用光影去记录下这座城市独有的脉搏与温度。无论您是摄影爱好者,还是城市探索者,本书都将为您打开一扇新的视角,让您重新认识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

用户评价

评分

《行摄香港:打动摄影师的66个地方(全彩)》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让我对香港重新审视的读物。我一直以为我对香港的了解已经足够,但翻开这本书,才发现自己只是看到了冰山一角。它所介绍的66个地方,很多都非常有创意,打破了我对香港的刻板印象。我尤其欣赏书中的图片质量,色彩鲜艳,细节丰富,每一张都充满了故事感。而且,书中不仅仅是列举地点,更是融入了摄影师的独特视角和拍摄心得,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如何发现和捕捉美的技巧。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为摄影爱好者准备的,任何对香港有深度探索意愿的人,都能从中获益匪浅,它能帮助你看到香港不为人知的一面,感受它独特的韵味。

评分

老实说,我买这本书的时候,抱着的是一种“姑且看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关于香港的书籍太多了。《行摄香港:打动摄影师的66个地方(全彩)》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它没有落入俗套,而是将目光聚焦在那些真正能激发摄影灵感的地方。我特别喜欢它全彩的呈现方式,照片的质量非常高,每一张都极具视觉冲击力,仿佛能瞬间将人带入那个场景。更让我赞赏的是,书中的文字部分,不是干巴巴的介绍,而是充满了摄影师的个人见解和拍摄技巧分享。它不仅仅告诉你某个地方有多美,更重要的是引导你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捕捉光影,如何去构图,这些细节都非常实用。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香港不只是购物天堂,更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摄影宝库,等待我去发掘。

评分

这本书刚拿到手,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了——《行摄香港:打动摄影师的66个地方(全彩)》。我平时就挺喜欢摄影,也一直对香港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充满好奇,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制。翻开第一页,扑面而来的就是令人惊艳的全彩照片,每一张都充满了故事感,光影、构图、色彩都恰到好处,让人忍不住想跟着书中的视角去捕捉那些瞬间。我尤其喜欢书里提到的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它们不是游客蜂拥而至的景点,而是藏在城市肌理中的惊喜,可能是一个老街的转角,一个天台的日落,或是一间充满年代感的茶餐厅。作者的文字也很走心,不仅仅是简单的景点介绍,更融入了摄影师的观察和感悟,分享了如何在这个城市里找到独特的拍摄角度和光线。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本攻略,更像是一位资深摄影师带我进行一次私房的香港影像之旅,让我对香港的理解更加深入和立体。

评分

这本书就像是给我的香港之旅注入了灵魂。以前去香港,无非就是那些著名的地标,拍些到此一游的照片。但《行摄香港:打动摄影师的66个地方(全彩)》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带我走进那些不为人知的街巷,发现那些被时间和生活打磨过的独特风景。书里的照片太有感染力了,每一张都像是一封来自香港的邀请函,邀请我用镜头去记录它的故事。我特别喜欢那些关于光线的描述,以及如何利用环境来烘托主题的建议,这些对于提高我的摄影水平非常有帮助。我感觉这本书不是在“推销”景点,而是在“分享”体验,分享一个摄影师眼中的香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艺术情怀。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给了我一种全新的香港打开方式。我一直觉得香港就是一个节奏快、充满高楼大厦的都市,但《行摄香港:打动摄影师的66个地方(全彩)》却让我看到了它截然不同的一面。它不是那种走马观花的介绍,而是深入到一些非常具体的、能够触动摄影师心灵的角落。我翻看的时候,经常会被那些照片所吸引,那些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捕捉到了香港最真实的脉搏。比如书里介绍的某个隐藏在深巷里的老建筑,或是某个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观景点,都让我觉得很惊喜。而且,作者不仅仅是告诉你“去哪里”,更重要的是告诉你“怎么去拍”、“在那里能拍到什么”,这对于我这样一个摄影爱好者来说,是无比宝贵的指导。感觉像是跟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一起在香港街头巷尾闲逛,他一边带你发现美景,一边告诉你怎么用镜头去记录这份美。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