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磁兼容标准汇编 广播、电视产品类卷(第二版)
定价:72.00元
作者:中国标准出版社第四编辑室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01
ISBN:978750664694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磁兼容(EMC)是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包括信息、电工、电子、通信、材料、结构等学科的边缘学科;也是一门研究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和频率资源条件下,各种电工、电子设备或系统在同一电磁环境中可以相互兼容,而不致引起性能降低的应用科学技术。
在我国,电磁兼容问题已广泛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关注,电磁兼容认证工作已开展多年,电磁兼容国家标准已发布一百多项,涉及电工、电子、电力、通信、信息技术、广播电视、车辆等多个领域。这些标准为我国各行业的电磁兼容标准化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并有
力地促进了电磁兼容事业的发展。为满足广大电磁兼容技术人员的要求,2002年,我们组织选编了《电磁兼容标准汇编》,将这些电磁兼容标准分卷结集出版,以方便广大读者使用。此套汇编出版的宗旨是以市场和企业的需要为导向,推动我国EMC认证工作的进行并有助于推动我国EMC标准和国际EMc标准的接轨。
目录
GB/T 9383——999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13836——2000 电视和声音信号电缆分配系统第2部分:设备的电磁兼容(附修改单)
GB 13837——2003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6787——1997 30 MHz~1 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辐射测量方法和限值
GB 16788——1997 30 MHz~1 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抗扰度测量方法和限值
GB 18655——2002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Z 19871——2005数字电视广播接收机电磁兼容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
GB/T 19954.1——2005 电磁兼容 专业用途的音频、视频、音视频和娱乐场所灯光控制设备的产品类标准部分:发射
GB/T 1 9954.2—2005 电磁兼容 专业用途的音频、视频、音视频和娱乐场所灯光控制设备的产品类标准第2部分:抗扰度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从一个采购和供应链管理人员的角度来看,这部《电磁兼容标准汇编 广播、电视产品类卷(第二版)》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和风险规避能力。在如今全球供应链日益复杂的背景下,确保我们外购的关键模块或整机符合目标市场的法规,是采购部门的首要职责。过去,我们不得不依赖供应商提供的各种资质证明,但这些证明往往缺乏统一的、可比对的基准。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内部参照系。当我需要与不同地区的供应商就EMC性能进行商务谈判或技术对标时,这本书中的汇编标准成为了我们制定采购规范和验收标准的权威依据。它清晰地界定了“合格”与“不合格”的边界,使得我们的采购决策更加基于事实和标准,而非仅仅基于价格或口头承诺。这种标准化带来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极大地降低了因合规问题导致的产品召回或清关延误的商业风险,对于优化我们的资本周转和维护客户关系至关重要。
评分对于刚踏入电磁兼容领域的新手来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其友好的,这得益于其整体的排版逻辑和语言的“去专业化”处理。过去,我们接触到的官方文件往往充斥着大量的法律术语和机械的描述,让人望而生畏。然而,这本汇编在阐述标准条文的同时,似乎融入了一种教育者的耐心。它不是直接扔给你一个标准编号让你去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巧妙的章节划分和必要的注释,引导读者理解“为什么”这个标准存在,以及“在什么场景下”这个限制至关重要。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关键测试术语的解释,它们没有使用过于学术化的定义,而是用更贴近实际生产环境的语言进行描述,这使得初学者能够快速建立起一个可靠的理论框架。对于我们这些需要指导基层技术人员的管理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成为了培训材料中的核心参考资料。它的存在,显著缩短了新人对行业规范的认知曲线,让他们能够更快地融入到实际的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工作中去。
评分我是一名资深的技术审阅员,每天的工作就是确保我们交付给市场的每一款广播电视设备都符合最严苛的国际电磁兼容性要求。坦率地说,市面上很多声称是“标准汇编”的书籍,往往只是简单地复制粘贴文本,缺乏实际操作层面的指导和解读。但《电磁兼容标准汇编 广播、电视产品类卷(第二版)》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在于它对特定领域——广播电视产品——的聚焦和深入挖掘。例如,针对视频信号完整性和射频干扰抑制这两大核心痛点,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必须满足XX标准”的层面,而是隐含地传达了设计者在面对这些挑战时应采取的优先顺序和关键技术节点。我注意到,第二版在更新上体现了行业最新的技术演进,比如对UHD和IPTV相关设备EMC要求的补充,这显示了编著者对行业动态的高度敏感性。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能发现一些先前被我们团队忽略的细节条款,这些细节往往是决定产品能否顺利通过最终认证的关键。这本书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审阅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让合规性工作不再是一项消耗性的任务,而更像是一种可以预期的、系统性的工程管理。
评分这部《电磁兼容标准汇编 广播、电视产品类卷(第二版)》对于我们这些身处这个行业前沿的设计工程师来说,简直就是一本“救命稻草”。首先,它不像那些晦涩难懂的官方文档,它在结构上做了很多用心的梳理,把那些原本零散、散落在不同法规中的条文,非常清晰地汇编到了一起。举个例子,以前我们在设计一款新的数字高清接收机时,光是查找和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EMC标准就得耗费大量时间,更别提理解那些标准背后的测试要求和限值了。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把这些信息整合得井井有条,使得我们能迅速定位到目标产品适用的所有关键标准。特别是对于那些涉及跨境销售的产品,这种一站式的参考资料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仅是标准的堆砌,更像是一份实战指南,能有效减少我们在产品开发初期因标准理解偏差而导致的返工。我个人特别欣赏它在“方法论”上的梳理,让复杂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思路变得逻辑清晰起来,对于提升整个设计团队的专业素养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分我是一名专注于系统集成和现场部署的工程师,我的工作环境是千变万化的,不仅要考虑实验室测试的标准,更要关注设备在真实、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如何协同工作而不相互干扰。这部汇编的价值,超出了纯粹的“合规性文件”范畴,它更像是一本关于“环境适应性”的指南。广播电视系统,无论是户外发射塔还是复杂的室内数据中心,都充满了各种潜在的干扰源。这本书对不同类别的产品(例如,对传输设备和接收设备可能采用的略有差异的抗扰度要求)的细致区分,帮助我们构建了一个更全面的系统级EMC模型。当我进行系统集成设计时,我不再只是孤立地看单个设备的标准,而是能根据其在整个系统链中的位置和功能,预判它可能面临的特定干扰类型,并据此选择更具鲁棒性的组件。第二版对新技术的兼容性考虑,也让我能够更自信地为未来五到十年的系统升级进行规划,确保我们现在投入的设备不会很快被新的EMC标准淘汰。它提供的是一种前瞻性的视野,而非仅仅是对过去规则的总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